提起长征,湘江之战是不得不提的一幕。 这是红军长征中最惨痛的回忆。 1935年11月 28日至12月1日,在广西桂林的全州、兴安、灌阳一带展开的湘江之战,6万多红军最后仅有3万余人突围。事实上,中央红军在过湘江之前就已大量减员,红军已从出发时的8.6万人下降至6.4万人。 蒋介石急调中央军8个师、湘军7个师、粤军6个师、桂军5个师,共26个整师,任命何键为追剿军总司令,指挥30余万兵力,合力围剿红军。敌军在全州、兴安、灌阳长约130公里、宽约50公里的三角地带张开布袋,企图凭湘江之险,把红军全歼在湘南桂北之地。 在这危机时刻,桂军湘江防线竟然出现一个缺口,11月21日起,130公里防线无兵防守达7天之久。可惜,红军未能抓住这一良机! 本来25日,中央军委下达抢渡湘江命令,但军委纵队行军速度太慢,带著很多辎重。当时红军雇了几千名挑夫,绑了三千多副挑子,连需要七八个人抬的印钞机也舍不得丢。每天只能走几十公里。足足4天才走到湘江边。 29日到达江边时,湘军和桂军蜂拥而上。为掩护党中央安全过江,红军在兴安光华铺、灌阳新圩、全州觉(脚)山铺三个阻击阵地与敌展开了殊死决战:红一、三军团牺牲6000多人,红五军团34师几乎全军覆没,红八军团由1万人减至千余人 71年后的5月20日至23日,记者来到湘江之战故地。 硝烟早已散去,湘江两岸景色宜人,脚下的湘江一如当年那样时急时缓,宽处二三百米,窄处仅50余米,谁能想到,就是这条江,曾让"红军遭遇最危险时刻 ”(聂荣臻语)。 择自-重庆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