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所谓新中国早期培养的大学生比较全面的记录,可以作为知识分子拳拳赤子之心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一个极好的参照。原文比较长,不得已只能分7段转贴,还有许多珍贵照片,因为无法找到原出处,无奈只得割爱,还有一些公式也未能贴上来,实在是抱歉多多。这里的朋友未必毕业那么早,想来这些学哥学姐们的经历都会多有感触。这一代的大学生就像比他们早的西南联大的大学生和比他们晚的老三届,都是特殊时代的产物,恐怕永远不会再有了。)
我们——北京大学數學力學系一九五四級
孫荀英编写
目录1
前言 3
第一章 在北大 4
第一節 上大學--------------------------------------------------------4
第二節 迎新大会------------------------------------------------------6
第三節 第一次上大課--------------------------------------------------7
第四節 第一次參加國慶遊行,第二年参加五一游行------------------------8
第五節 新年聯歡會----------------------------------------------------10
第六節 第一次口試----------------------------------------------------10
第七節 一九五五年暑假反胡風------------------------------------------11
第八節 一九五六年秋(三年級)分專業----------------------------------11
第九節 一九五七年反右派----------------------------------------------12
第十節 一九五七年秋(四年級)分專門化--------------------------------15
第十一節 一九五八年‘大跃进’----------------------------------------15
第十二節 一九五八年夏力學專業、計算數學專業畢業分配、
五九年夏數學專業畢業分配------------------------------------17
第二章 我们的老师
第一節 教基础课大课的老师---------------------------------------------20
第二節 上基础习题课的老师---------------------------------------------30
第三節 教专业课、专门化大课的老师-------------------------------------37
第四節 辅导专业课、专门化课的老师-------------------------------------44
第三章 重聚燕園
第一節 一九八八年大聚會----------------------------------------------45
第二節 一九九三年數學系成立80周年聚會-------------------------------46
第三節 一九九四年入学四十周年大聚會----------------------------------46
第四节 一九九八年百年校庆大聚会--------------------------------------47
第五节 二零零四年入学五十周年大聚會----------------------------------47
第四章 我們年級的院士
第一節 劉寶鏞院士-----------------------------------------------------49
第二节 胡文瑞院士-----------------------------------------------------49
第三节 王選院士-------------------------------------------------------54
第四节 張恭慶院士-----------------------------------------------------74
第五节 張景中院士-----------------------------------------------------82
第六节 周巢塵院士-----------------------------------------------------88
第七節 朱建士院士-----------------------------------------------------89
第五章 我們年級的其他部分同学
第一节 蔡金狮----------------------------------------------------------94
第二节 陈奉孝----------------------------------------------------------95
第三节 陈家鼎----------------------------------------------------------107
第四节 陈守义 -------------------------------------------------------107
第五节 陈天权---------------------------------------------------------108
第六节
程昌钧(女) --------------------------------------------------109
第七节 龚光鲁--------------------------------------------------------116
第八节 苟兴华--------------------------------------------------------118
第九节 管楚洤(女)--------------------------------------------------120
第十节 何明民(女)--------------------------------------------------121
第十一节 贺觉民、许绥文(女)----------------------------------------123
第十二节 胡遵素------------------------------------------------------131
第十三节 洪允楣------------------------------------------------------133
第十四节 康季鼎------------------------------------------------------134
第十五节 金旦华------------------------------------------------------137
第十六节 金和(女)--------------------------------------------------142
第十七节 李颐黎------------------------------------------------------145
第十八节 林埜--------------------------------------------------------152
第十九节 陆祖建------------------------------------------------------153
第二十节 杜明笙、刘朝芬(女)----------------------------------------160
第二十一节 刘明华----------------------------------------------------167
第二十二节 马希文----------------------------------------------------168
第二十三节 潘绍湘----------------------------------------------------172
第二十四节 錢璘(女)------------------------------------------------178
第二十五节 沈国钧----------------------------------------------------179
第二十六节 沈大来----------------------------------------------------183
第二十七节 沈立------------------------------------------------------183
第二十八节 舒昌廉----------------------------------------------------185
第二十九节 宋云娴(女)----------------------------------------------185
第三十节 孙荀英(女)------------------------------------------------187
第三十一节 唐文亮----------------------------------------------------190
第三十二节 王开逊(女)----------------------------------------------192
第三十三节 王振东----------------------------------------------------192
第三十四节 翁方愚----------------------------------------------------198
第三十五节 武际可、邵秀民(女)--------------------------------------204
第三十六节 谢衷洁----------------------------------------------------218
第三十七节 徐品新----------------------------------------------------220
第三十八节 许为厚----------------------------------------------------222
第三十九节 于劭------------------------------------------------------224
第四十节 叶其孝------------------------------------------------------230
第四十一节 杨九高(杨路)--------------------------------------------233
第四十二节 曾锦光----------------------------------------------------238
第四十三节 周芝英(女)----------------------------------------------240
第四十四节 赵立人----------------------------------------------------241
第四十五节 赵似兰(女)----------------------------------------------241
第四十六节 庄国强----------------------------------------------------246
前言
一九五四年全国大学招生11万多人,而全国高中毕业生只有9万多人,在各行各业动员了具有同等学力的青年人报考大学。那一年又是全国第一次分文理科报名,分文理科试卷考试,经过三天的严格考试,录取到了足够数量、合格的大学新生。各地各校、各系的录取名单分别刊登在各地的报纸上。
北大数学力学系的录取名单也分别刊登在一九五四年各地的报纸上:东北区(六人)刊登在在八月十五日《东北日报》、华北区(六十五人)刊登在在八月十五日《光明日报》、华东区(九十三人)刊登在在八月十五日《解放日报》、西北区(二人)刊登在在八月十四日《群众日报》、西南区(三十四人)刊登在在八月十四日《四川日报》、中南区(四十人)刊登在在八月十九日《长江日报》上,总计二百四十人。
我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二百四十个人被分成九个小班,在师长们的精心教导下,为了建设祖国,努力学习。一、二年级学习基础课,三年级分成三个专业:数学专业、力学专业、计算数学专业;四年级各个专业又分专门化:数学专业分为函数论与泛函分析、拓朴与几何、代数与数理统计、微分方程、概率与统计五个专门化;力学专业分固体力学、流体力学、一般力学三个专门化;计算数学专业没有分专门化。力学专业和计算数学专业一九五八年毕业,数学专业一九五九年毕业。
一九五七年对我们这个年级是个特殊时期,大鸣大放开始,我们年级有一些同学积极参加鸣放,有的成立‘百花学社’、办‘广场’杂志、写大字报、召开辩论会------,毛主席发表‘是时候了!’开始反右派,有四十多人被打成右派!占全年级同学六分之一强,其中还有十多人被打成‘极右’,对这些同学来说命运被彻底改变!一、二十年有的在监狱、有的在矿井、有的在边疆、农村劳动改造!二十多年不能搞业务,错过了大好青春年华!一九七八年摘掉右派帽子后,大都恢复搞业务,有的成为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还有的成为院士!
我们年级有七人当选为院士,他们不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有三个同学还是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一个同学还是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他们七个人具有十一个院士头衔,他们为我国拥有原子弹、氢弹、导弹、载人航天、数学科学、计算机硬件、软件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其他同学不论在学校(大学、中学)还是在科研机关,都为我国做出了突出贡献,因为同学太多不能一一书写,只能挑选四十多位同学按姓氏笔画排列、进行介绍,在这里是要为我们那个时代的同学立传!!!
第一章 在北大
第一节 上大學
1954年夏天,全国发大水,火车一直不通。那时,徐州还没有带屋顶的火车站,从八月十八、九号起,我父亲每天都守在火车站旁,中午和晚上都住在火车站前一个熟人开的小茶馆里的躺椅上。一旦有火车通过的消息,就回来报信。我们也早已把行李(被褥的外面用一个旧军毯包着)用绳子捆好,只等我父亲从火车站带来的信息。二十号上午九点多钟,我父亲风尘扑扑地赶回来说:‘有一列火车马上就要进站,我已经请人替你买火车票了,得赶快走!’我听后背起行李、我父亲拿上提兜,我们父女俩就向火车站跑,我母亲喊着我停下,塞给我两块钱。那时徐州没有一辆公共汽车,从富贵街西头到东车站,要跑半个多小时。跑了一小段,我就跑不动了。我父亲和我每人提着背包的一半绳子,边走、边跑,到了火车站,原想在火车站买些吃的东西,可是,看到被我父亲托买票的人,说火车已经进站,我们拿了火车票和站台票,就往站里跑,幸好在第一站台,我们跑到火车边,我提着行李刚挤上车,火车就开了,我赶紧向我父亲挥手,止不住,眼泪流了下来。十六年了,我一直在徐州长大,没有离开过它,现在要离开了,真有点舍不得啊!
车开后,我就尽量向里面挤。但是由于几天都没有火车通过,逗留的旅客提别多,车厢里面也挤满了人,怎么挤也挤不进去。我只好在过道里挤一个位子,靠近过道窗户将行李放了下来,自己就坐在行李上。因为铁路都在水里,车子在水里缓慢的爬行,听列车员说,车前面有人在铁轨上探路,火车跟着探路的人开,可以想见火车开得多么慢。慢慢的我跟周围的人都认识了,斜对面有一位女同学也是刚上的火车,她是一中的,刚被北京医学院录取,也是去上学的,我们算是同路的。火车像老牛破车一样:‘咣当!咣当!’,傍晚车子过了滕县,有人下了车,我们俩挪到了列车员休息室边上的一个台子上,那里还有窗子,那是一个半人多高的台子,我们俩就面对面地坐在那个台子上,各自背靠着自己的背包。那位女同学拿出一铁筒饼干,让我吃,我不好意思地拿了两块,缓慢的品味着,一股香气直透心田,它钩起了我的食欲,肚子里饥里咕噜地乱响起来,慢慢地胃也疼了起来。我吞咽着口水,转过脸,脸冲着窗外,尽量不去想吃的。窗外黑糊糊的,什么也看不到,只能看到火车边上的大水!慢慢地我就靠在玻璃窗上睡着了,等我醒来,天已大亮,车子快到泰安了。在我睡着的时候,北医的同学也睡着了。这时,她也醒了。反正也没有水可以洗脸,她又拿出那筒饼干让我吃,饼干已下去三分之一了。我不客气地拿了五六块,她反尔只拿了三块饼干,慢慢地吃了起来。窗外是大水,偶尔能看到远处村子里露在水面上的茅草屋顶和树尖,水里漂着杂物。车顶上大太阳晒着,周围都是汗臭味,上下车的人熙熙攘攘,站台上也是水,列车员提醒大家下车时踩好脚蹬子,不要摔倒了。到了下午,我俩都不想吃,因为不知道还要走多少天,口水没有了,只感到口干;闻到车厢里传来的汗臭味、厕所传来的骚臭气,感到头晕、直想吐。晚上,爬在车窗玻璃上,昏昏沉沉、半睡半醒,感到胃里隐约有些疼。第三天一早醒来,看到火车仍然在水里爬行。车子到了哪里也不知道,我对于上车、下车的人都不感兴趣,就感到头脑发涨,两手、两腿发涨,下意识里就只管压着我们的行李。同伴醒来后,她又打开饼干桶,我因为口干和胃疼,对于吃饼干不感兴趣,她劝我还是少吃一点为好。我拿了两块,慢慢放在嘴里,用极少的口水来泡软它,再将它咽下去。下到胃里,又使得胃疼了起来,头上冒出了黄豆粒大的汗珠,我只好又爬在玻璃窗上休息。中午,车厢里仍然像蒸笼,上厕所的人反而不多了,可能因为都没有吃喝东西了。到了下午,好在铁轨上的水逐渐浅了,可以看见铁轨了。列车缓缓地驶进德州站,车站上有卖烧饼、油条的,乘客们都下去抢着买,我也下去了,拖着虚弱的身躯,挤到卖东西的车子前,买了四个烧饼四个油条,回到车上,我们俩人分着吃了。吃了东西,身上有了力气,又活蹦乱跳的了。晚上仍然在车门口原来的地方,又过了一夜。第四天,车子开的快了起来,上午就到了终点站北京前门火车站。
在经过四天四夜的行车之后,上午10点多钟终于到了北京。我们背着行李(我前面背着一个旧皮箱后面背着一个行李卷),手里提着网兜,里面放着洗脸盆、洗脚盆及盥洗用具,出了前门车站,首先看到的是高大的哈德门,和香烟盒上的图画一个样子。街上人来人往,比徐州车站前要热闹许多。我们的肚子里叽里咕噜地乱响,需要赶快吃饭。我们背着行李走过马路,到对面有高台阶的一家饭馆,坐下各要了一个素菜、一碗汤、两碗米饭,狼吞虎咽地吃完了。吃完后我们向服务员打听如何坐车到北大和医学院去?他告诉我们坐红牌电车可以到新街口、西直门。车来后,我们有秩序地上了车,都在靠右边的窗户下有了座位,车过天安门时,我们都趴在窗户上目不转睛地向外看着:高大的城楼,城门中间挂着带八角帽的毛主席的巨幅画像,两边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天安门很快就过去了;沿着红墙很快就看到了新华门,售票员介绍说:‘新华门是中南海的大门,中南海是毛主席居住的地方’,我们都睁大眼睛向里看,只看到《为人民服务》的影壁和两位站岗的哨兵;车子到了西单就要向北拐,我们还看到了西单牌楼;街两边的铺面都是十分矮小的房子,再往北又看到了四个牌楼,售票员说是西四牌楼;再往北到了平安里,售票员请我的同伴下车换乘汽车去北京医学院,我感谢了她并与她道别;我继续向北走,到了新街口又往西拐,一直拉到西直门。
到了西直门再没有公家的公共汽车,换乘一种私人开的、烧木炭的、黑颜色、小而矮的汽车,在西直门里上了车,车主用弯成Z字型的粗铁棍插在在车头小孔里用劲摇了几下,车子才发出‘突!突!’的声音,车主连忙抽出粗铁棍,坐在司机的位子上,将车开出了城,售票员根据你要去的站名很快向乘客收钱,也不给车票。车子到了动物园,只看到动物园门上半圆形的灰色砖雕,一晃就过去了;车子沿着动物园的外墙转了小半个圆,很快就到了野外,路边是歪歪扭扭的老柳树,眼前只看见田野里种着的老玉米、棉花,间或有小块地种着蔬菜;过了白石桥,路逐渐向正北延伸,到魏公村有一棵老槐树就在路的中间;过了魏公村,车子又熄火了,司机又拿者Z字型的粗铁棍跳下车去,重复开始时的动作,车子就又发动了。沿途只在路的左边见到两三个工地,其余都是庄稼地;车子过了黄庄,车主对大家说;‘下一站就是海淀镇,到北京大学的人可以在海淀下车。’我看到路的左边凹地里有一个非常大的大圆包,是用草帘子搭盖的,忙问车主那是什么?车主说那是冰窖,是冬天从颐和园拉来的冰,窖藏在那里,供一年使用的;车子很快转了弯,到了海淀车站,我和几个到北大的人下了车,又往回走了一小段路,进了一个只有两个门柱子没有顶的大门。
往里走只看到:路两边都是工地,都正在盖楼。我们抗着行李向北走到左边的一个大房子(后来知道那就是大饭厅)旁边,那里是接待站,迅速找到数学力学系的桌子,我交上录取通知单、报到证、户口转移证,在名单上找到我的名字,知道我被分在六班,我要了表、并详细地、如实地、分门别类地填上表,最后,领到十六斋三楼308号的住房钥匙和一大一小、两个圆而没有底托的搪瓷碗,以及一个木方凳。我问清了十六斋的位置,自己抗着行李、拎着网兜和方凳去找十六斋宿舍了。好在十六斋靠大饭厅最近,是刚盖好正在拆脚手架的三层楼,楼前沿着楼的方向挖的沟还没有填上,楼门口用一块木板盖在那里供进出之用。我进得门来,看见楼内的墙像‘雪洞子’一样地白、楼梯、两扇鬲门以及各个房间门都漆成浅米黄色,进到308号房间,只看见两个上下铺的床靠墙分放着
很快就到开晚饭的时间,我们各自拿起两个圆碗,去了大饭厅。五点半开饭的铃响了,大饭厅的门打开了,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向里面涌去。根据报到时老同学的介绍,我们宿舍的四个人随着人群尽量向西头靠近舞台处跑,随便和不认识的六位同学组成一桌,够十个人就可以把自己的碗放在桌上,把桌上几个铝盆里的菜用桌上放好的铝勺分到小碗里,八大铝盆菜有鱼有肉还有青菜,都分成十份,放在各自的小碗里。我们多数都用另外的大碗去盛米饭,有的人去笼屉前拿包子,回来快速的吃了起来。很快饭菜都已吃完,我们又去盛汤,是清汤漂着青菜叶,我盛了半碗,喝了下去。吃完后,到盥洗池去洗了碗,拿着碗我们回宿舍(或者去教室,就这样一直到五五年的秋天,全国干部改成薪金制,学校改成食堂制)。
晚上,我们在十六斋三楼各个房间转了一下,认识一下女同学,有山东来的、高个子、带眼镜的汪心洪,瘦个子的向茹英,天津来的张亦勤,张学琴,上海来的吴昭曼、张昭娟、乐英,北京来的何明民、李梅云、许绥文,四川来的程常均、刘朝芬,浙江来的钱璘、安徽来的王开逊,金和是北京来的,管楚洤是湖南来的,周芝英是南京来的------。
按照老师宣布的我们六班有二十七个人,真是来自五湖四海,有哈尔滨的(王树桂)、广州的(翁启均)、上海的(王选、陈天权、龚光鲁、沈立)、南京的(周芝英、苏乙波)、湖南的(谭登瀛、朱建士)、四川的(龙世达、康季鼎)、沈阳的(尹桂斌)、北京的(金和)、杭州的(毛德行)、天津的(杨益栋)、山东的(张葆蔚)、厦门的(何甘堂、陈立新)、徐州的(孙荀英)、------。那一年全国招收了一十一万大学生,而中学毕业的学生只有不到九万,动员了许多调干生报考大学,我们六班就有苏乙波、龙世达等人,他们的年龄比我们大许多。
我们班的二十四名男生,开始住在六斋楼下的三个‘格子’房里,每个‘格子’四张上下铺,住八个人。冬天由一斋到十五斋都是由工人烧火墙,六斋也不例外,因为那是根据苏联的图纸修建的二层楼,后来他们搬到二十八斋才有了暖气。我们班三个女生(周芝英、金和、还有我)和七班的一位女同学管楚洤开始住在一十六斋,后来等到二十六斋盖好了又搬到二十六斋。
学生宿舍与教学区之间是不直接连接的,是被一条校外的、从东向西、再拐向南的路分隔着,横跨这条路上的是一座天桥,它连接着教学区与宿舍区,北大的人在桥上走,海淀的人,在桥下行。夏天在桥上走还没有问题,冬天下雪时,桥上非常滑,经常有人滑倒,后来桥上钉有横的防滑板条就好一点。
开始时,我是六班的总干事、实际上就是班长,苏乙波是学习委员、沈立是体育委员、张纪泉是文娱委员,龙世达是生活委员,我们每一周都要开一次班务会:评定助学金、每月发饭票、分配棉衣补助、国庆组织操练、组织各宿舍卫生比赛等等事务都要负责,十分琐碎。我们班的同学都爱打排球,每天下午四点以后都在六斋门前拉上排球网、正式打‘比赛’,我们女生也都上场。苏乙波和‘老鬼’龙世达他们不爱打球,就爱下象棋。
十一过后,天气逐渐变冷了,班里还有广东、福建的同学没有棉衣、棉被、褥子,他们仍然穿着木拖鞋、睡在凉席上,各班干部都纷纷到方楼学生会向上反映情况,很快棉衣、棉被、褥子、棉鞋票都下来了,我到方楼去领了以后交给龙世达发下,让同学拿了到‘三角地’学联社去领衣、被等物。
第二节 迎新大会
九月还没有开始上课,数学力学系在办公楼礼堂召开迎新大会。系主任段学复教授向新同学介绍这一年级分成九个班,共计二百四十个学生,教课的老师有:程民德教授主讲数学分析课,徐翠微、陈允和、吴文达、董怀允四位年轻的老师上习题课和答疑;江泽涵教授主讲解析几何课,裘光明、程庆民助课;开始由徐献予教授主讲线性代数课,后来由于徐献予教授调去参加筹建中国科学院,由聂灵沼教授接着讲;丁石荪、王萼芳、郭悦成助课。丁石荪老师还是年级辅导员,徐翠微、陈允和、吴文达、董怀允、------分别是各小班的辅导员。最后段先生勉励同学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然后老同学代表(邱乃贤)讲话,他欢迎新同学到北大来,他预祝新同学学习好、工作好、身体好;新同学代表讲话,答谢老师同学的欢迎,表示一定不辜负老师同学的希望,努力做到三好,报答祖国和人民。简短的欢迎会在‘嘿拉拉拉拉,嘿拉拉拉!天空出彩霞呀,地上开红花呀,中朝人民力量大,打垮了美国兵啊!全世界人民拍手笑,帝国主义害了怕呀。嘿拉拉拉拉,嘿拉拉拉!嘿拉拉拉拉,嘿拉拉拉!把反动势力连根拔那个连根拔!’的歌声中结束。
上大课都在大教室,程民德教授白皙脸、中等个、从美国回来不久,三十多岁,是副系主任,半咬着舌头,讲着一口不太好懂的苏南话,讲数学分析大课;他不苟言笑、总是十分严肃、令人敬畏的样子。但是,他概念清晰、没有一点废话,听他的课,一点也不能跑神;他板书清晰,好记笔记。江泽涵教授六十多岁,也是苏南人;他又瘦又矮、但精神矍铄,也是早年从美国回来的留学生;他教解析几何,象一位老妈妈,把各种概念捭碎了讲、再从不同角度讲,生怕你不明白。徐献予教授瘦瘦的、大高个,也是南方人,教高等代数,他没有教多久就被调去参加筹建中国科学院去了,由聂龄昭副教授接着讲。可能由于聂先生身体不好,他讲课声音不大。你要尽量向前面坐、坐到最前面才能听得清。
习题课一般都放在下午,在哲学楼的小教室里上。吴文达老师给我们六班上数学分析习题课,他是上海人、二十多岁、带着个不怎么深度的、浅色边的、普通式样的近视眼镜;他用左手从大褂(或夹袍、或棉袍)下面左边的叉子里伸进去、用手腕撑着长衫、将手插到西服裤子的左口袋里;右手拿着个粉笔头,在教室里、前后左右、走来走去,从后面看每个人做的习题,不时的把人叫到黑板前去做题。尤其把作错了的同学叫到黑板上再去做一遍,然后就着你的错误进行全班讨论,从他的角度看:他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大家把问题讨论清楚;可是从同学的角度想:把作错了的同学叫到黑板上去以后,等于把这个同学‘展览了’,使这个同学十分‘难堪’;所以当时,我们特别害怕被叫到黑板前去做题。生怕被‘展览’。总之,他老是使得我们神经十分紧张;长大后,我们特别感谢他,是他帮我们建立了微积分的正确概念、技巧、和方法。所以在他七十岁的时候,我们班的王选(院士)和上一班的陈昆銶(和王选是夫妇俩)邀请我们共同为他祝寿。我们都由衷的向他祝福、并对他表示感谢!辅导我们班解析几何的老师是程庆民老师,他是四川人,讲话慢条斯理,有幽默感,他概念清晰、作题有技巧,上完他的习题课,会使你对作解析几何习题有浓厚的兴趣。辅导我们班高等代数课的老师是郭悦成老师,他讲话逻辑性强,条理清晰,没有半点废话,丁石荪老师是我们年级的级主任。教我们俄语课的老师是俞仁山老师,他是福建人发音不清晰,因为我已经学过六年俄语,所以不感到吃力。教我们女生体育课的是喜勋老师,她是体操界少有的国家级裁判员之一,因为从事体操运动,所以化装、描眉、梳利索的发型都是平常的事,她虽体态轻盈、说话慢声细语,但有股利落劲,十分受到女生的喜爱。教苏共党史的是胡铁城老师。
第三节 第一次上大課
入学典礼的第二天,早上七点半,就在哲学楼西跨楼的201教室上数学分析大课,我们都早早地来到了教室,眼前的景象和过去完全不一样:地板是阶梯状的,一层比一层高,直到最上边,后边还有两扇后门。椅子有三大长列,中间有两个通道,中间一列每一排可以坐十五个人,两边每一排只有十个座位;每个位子都没有桌子,只有可折叠的扶手椅子。
因为要学习苏联,每天一门课算一大节课,一大节要上两小节,每一小节四十五分钟,中间休息十分钟,两大节课之间休息十五分钟;因为两大节课之间要跑教室,所以两大节课之间休息一刻钟。开始时,也是学苏联,上午连续上三大节(六小节课),到下午两点多钟才能吃午饭;后来又改成上午上两大节(四小节)课,中午吃饭、休息到两点,下午从两点再开始上课。那时我们二百多位同学只有一个上海来的沈立同学有一辆自行车,其他所有的同学都是步行,跑教室真正要跑!为了要占‘好位子’还要早起、早吃饭,甚至两大节课之间都顾不上上厕所,先跑教室、占座位。中午十一点半吃午饭,为了节省时间,每一位同学都缝了一个装饭碗的口袋,上课时都带在身上,一下课,就能直接到大饭厅去吃饭,吃完饭好休息一会。下午和晚上没有课的时候,要到图书馆或没有上课的教室去占座位、念书。那时是六天工作制,但是实际上,星期天也是星期七,一大早就要到图书馆、教室去占座位,直到晚上才能回宿舍。
第四节 第一次參加國慶遊行,第二年参加五一游行
一九五四年的‘十一’是我在北京渡过的第一个国庆节,‘十一’前一个礼拜就开始做纸花,到学校学生会(当时在未名湖东面、博雅塔下面东南方的院子里的方楼)领来粉红光连纸、苇子竿和白线,按榆叶梅的式样做成纸花‘干支梅’,女生教男生,都做了起来。‘十一’的前一天,吃晚饭时就把第二天游行时中午吃的两个馒头、两个鸡蛋、一段香肠领好,都放到自己的饭碗口袋里,带回宿舍;我把游行穿的衣服:绿条府绸长袖衬衣配蓝长裤子都洗好、用茶缸子装了开水烫平展;第二天早上四点整学校大喇叭就放了音乐,我们都赶快起床、梳洗,到食堂去吃早饭,吃完后就打着系旗、分系分班集合、步行向清华园火车站进发。到了车站,顺序地互相托着、拉着、爬上了黑呼呼的闷罐运货车,关上大车门,车厢内有股酶臭气,没有座位、没有灯光、只能互相簇拥着站着。火车开动后,随着火车在铁轨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摆动,一会向左、一会向右;火车启动、刹车时,我们一会向前涌、一会又向后退。火车开了半个多小时,六点多钟我们到了广渠门火车站下的火车。下车后集合好,又向天安门的方向进发。
城里的大街小巷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每一家都悬挂着国旗,每一条大街两旁隔一段距离就站着一个带红袖箍的老大妈,她们是负责安全保卫的。我们按照规定的路线行进着,向北又向东,一直走到规定的地点,集合好。我们也不知道我们站的地方离天安门有多远?当时是七点多钟,太阳已经老高了,我们一直等着。不多久,队伍就站不成行了,女同学都聚集到一块聊天,男同学有的就到处乱跑,有的就凑到一块‘砍大山’。到上午十点整从大喇叭里传来聂荣臻(当时的北京市市长)宣布开会、奏国歌的声音,同学们都赶快集合好,跟着喇叭里传来的音乐声和礼炮声,唱起了国歌。音乐停止后,又听到聂荣臻高声喊道:‘请叶剑英国防部长检阅!’,喇叭里有好半天寂静,后来听到喇叭里传来叶剑英的声音:‘同志们万岁!’,解放军粗壮地回答:‘毛主席万岁!’,叶剑英又喊:‘同志们辛苦了!’,解放军又回答:‘为人民服务!’的声音,总共有大半个小时,一喊、一答。最终,我们也没有看到敞篷车,又有好半天的寂静,才又听到喇叭里传来‘群众游行开始!’的声音。我们以为就要开步走了,未曾想又等了近一个小时,这期间我们已经把食物早已吃完了,这时才开始向前挪动,走走、跑跑、又走、又跑,一直到天安门广场附近都没有象样的队形。进了天安门广场,幸好我们北大是在最北面的队伍里行进,离天安门城楼最近。我们拥簇着,右手摇动着粉色的纸花‘干支梅’,口里随着喇叭里的声音喊着口号,眼睛只顾向着天安门城楼中间看,寻找毛主席,当我们影影绰绰地看到毛主席时,高兴得直想蹦跳。还没有十几分钟,天安门广场就走完了,我们从南长街就折向北走了,走到北海又向西拐,走过北京图书馆、走到西四再向北一直到新街口,再向西就到了西直门。
第二年五一节快到了,我们又要到天安门去游行了,又是做纸花——干支梅、又要准备衣服(我做了一条兰色、底边带白花的裙子)、练集体舞。五一当天早晨,仍然是四点起床,到饭厅吃早饭、领当天的食物。四点半向清华园火车站进发,坐上闷罐火车、开到广渠门火车站下车。同去年‘十一’一样,走到集合地点。在那里等着、等着,队伍乱的不行。一直等到大喇叭里传来广播员的声音:‘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大家才迅速站好队伍,随着大喇叭里传来的音乐声唱起了国歌。原来以为要有国防部长阅兵,可是等了一会我们的队伍就向前移动,后来又停了很长时间,队伍才又向前移动,又是一会走、一会跑,走了很长一段路,才来到长安街,又走了一段路才在最右边靠近天安门。我们挥动着手中的花束,向着天安门,睁大眼睛,找寻着毛主席,随着扩音器里传来的口号声,口里高喊着‘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向前涌去。很快就出了天安门广场,从南池子向北拐了,一路上都是跑,一直跑到北海,才向西拐,队伍已经凌乱,等于解散了。
第二学年一开学就要准备‘十一’国庆游行,我们身体好的女同学每天下午四点都要到东操场去,由解放军指导操练,因为我们要当仪仗队,要准备接受毛主席的检阅。四十个人一排,由一个解放军领着操练:先是按高矮个排队,然后十个人一组,分组练习,要高抬腿、正步走、向右看,最后,四十个人合在一起练,左边的个子大、步子要小一点,右边的个子小、步子要大一点。总之,四十个人要同一步伐前进。大家都是斗志昂扬,互相检查、互相挑毛病,都希望高质量地完成仪仗队的任务。‘十一’前,仪仗队员都要准备好过节穿的衣服:首先要求一律穿连衣裙,花色不限,裙长要到小腿肚;考虑到‘十一’早晨温度低,要求在连衣裙外面一律穿开口、长袖、红毛衣;一条带的黑皮鞋。我们到裁缝店拿回来定做的连衣裙,周芝英的是淡绿色底、上面有小白花的、泡泡纱的;我的是粉色的底、兰色和红色的中等大小花的、麻纱的连衣裙;金和是在城里做的、杏黄色的、小碎花的、领子是白反领、袖口对着袖山压上带豁口的白边的连衣裙。我没有一件毛衣,只有一件旧蓝薄绒衣,只好借了张亦勤的红毛衣,那是她用开司米线刚织好的、有很复杂的凹凸图案的开口长袖红毛衣。
仪仗队由大轿车直接拉到天安门广场的东面入口处,那是刚从苏联进口的‘斯考答’大轿车,每车坐四十人,共四十三辆车,因为,仪仗队前面还有护旗队一百人,旗手三人。护旗队是从女同学中挑选出来的、个子一般高的,她们穿的衣服和鞋子都是一样的:白绸长袖衬衣,玫瑰红绸长裙,半高跟白皮鞋,白袜子。旗手是三个高大的男同学,他们穿着白绸长袖衬衣,深蓝毛华达呢长裤,白皮鞋,白袜子。护旗队和旗手的衣服、鞋袜都是国家替量身定做的。
‘十一’早上四点,吹了一遍起床号,那是为叫醒参加游行的普通同学的;六点钟又吹了一遍起床号,是为了叫醒仪仗队和护旗队的。我们起来后,迅速梳洗、吃饭、领饭,在从南门口到第一教学楼边的路上排列着一律是新从苏联进口的大轿车,我们寻找着标有自己排号的汽车,大家兴奋地喊着、叫着,把领的饭都放到座位上方的行李架上,总算都落了座,汽车发动了,迅速地开向城里,进了西直门,向东到新街口又向南,到西四又拐向东,经北海、故宫后门、到东四,再往东,一直拉到东大桥再向南拐,到长安街上,停下,让我们把吃的东西都放在车上,到西单再上车时再吃。我们都下了车,十个人一排,迅速排好队,再按四十人一排站好队,专门的车子给我们送来成束的鲜花,我们每人拿一束。我们前面是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大家都等待着十点正大会开始。
喇叭里先传来军乐声和播音员的声音,后又传来聂荣臻的声音:‘同志们!现在开会!’‘升国旗!奏国歌!’远处传来‘隆!隆!隆!’的礼炮声,就在这时,天公不作美,开始下起雨来!瓢泼大雨浇下来,立码把衣服全浇透了,拖炮车的汽车司机——解放军让我们进到驾驶室里,又传来‘请国防部长叶剑英同志检阅陆海空三军仪仗队!’我们赶快又从车上下来。接下来只能听见军乐声,又过了一会看见吉普车载着叶剑英同志过来了,他喊道:‘同志们好!’解放军答:‘首长好!’他喊道:‘同志们辛苦了!’解放军答:‘为人民服务!’吉普车很快转回去了。不一会解放军开始启动,我们也开始集合,跟在解放军后面向前跑,跑到北京饭店旁边站住了,又整理队伍:前面旗手三人,护旗队一百人,再就是四十人一排,共四十排的仪仗队,右手高举鲜花,只听一声号令:‘正步走!’这时解放军已从天安门广场过完了。我们踏着军乐、迈着正步、右手有节奏的挥动着鲜花,边走边有节奏地喊着:‘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万岁!万岁!!万岁!!!’,地上泥啊、水啊!油污啊!都不顾了!一直过了西边的观礼台,才又听到一声:‘齐步走!’,我们才不喊。我才低头看见自己新连衣裙下摆上的泥污,就这样一直走到西单,才解散。送我们的汽车正等在那里,我们按号上了汽车,大声地议论着:‘右手拿着鲜花挡住了,根本看不清天安门城楼上的人,太亏了!’‘你们右边的人还好一点,我们左边的更看不到!’‘原来以为仪仗队能看清楚,现在才明白,都看不清楚!’‘可能护旗队的好一点!’‘那也不一定,护旗队的不许向侧面看,可能更看不见!’在汽车上,我们开始吃带来的食物:面包、香肠、鸡蛋。这时,我才看见连衣裙的上半部都被红毛衣染得片片红斑。因为我们太累了,晚上广场联欢就没有我们的份了,我们就被拉回学校了。后来一直到1957年‘五一’‘十一’我们都是仪仗队,只不过‘五一’没有阅兵,‘十一’有阅兵。
第五节 新年聯歡會
一年级过新年时,食堂打牙祭,按班发餐卷,每十个人能领一桌菜,不要钱:有红烧狮子头、蒸米粉肉、红烧带鱼、栗子炒白菜、木须肉、烧大对虾段、红烧鸡块以及菠菜凉拌粉丝八个菜,我们班领了近三桌菜外加六盆饭一共三十多个小铝盆。我们早就借了哲学楼二楼的一间大教室,布置了起来:在黑板的左上角用彩色粉笔画上大红灯笼与一束鲜花,中间用红粉笔写上:‘欢庆元旦!’,用彩色皱纹纸条穿成彩练挂在天花板下面、沿房间的四周扯起来,显得很喜庆。我们将屋内的双人课桌摆成空心长方形,内外都摆上椅子,将饭菜都摆在桌子上面,还有‘老鬼’他们买的几瓶啤酒,都用搪瓷缸子倒了出来,大家坐好,就会起餐来。那是我第一次喝啤酒,又苦、又涩一点也不好喝!吃完饭,大家又作游戏:击‘鼓’传花,鼓停时,花在谁手,谁就要出节目。虽然敲‘鼓’的人是背着大家的,但是,有毛德行指挥,还不是‘指那里、打那里!’,虽不是百发百中,也是八九不离十。几乎所有的人都给逮着过了,最后,皆大欢喜。
到三年级过新年时有一些刚回国的老师来参加我们的活动,比如,王仁老师到我们力三二班,我们邀请他出个节目,他很痛快地出了一个节目,表演唱:‘三个老虎’。第一遍他唱道:‘三个老虎!三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个没有耳朵,一个没有脑袋,不奇怪!不奇怪!’;第二遍:他一边伸着三个手指一边唱:‘老虎!’,又伸三个手指又唱‘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个没有耳朵,一个没有脑袋,不奇怪!不奇怪!‘;第三遍:他两次一边伸着三个手指一边唱:‘老虎!’,然后两次边前后摆动两臂边唱‘快!’,后来他左手伸一个手指不动,右手先摇了一下,又摸一下耳朵,右手再摇一下,再摸一下脑袋,最后他右手摇一下,同时唱一遍‘奇怪!’,再摇一下右手,再唱一遍‘奇怪!’。逗得大伙笑得直不起腰来,表演完后他又到其他班去了。
第六节 第一次口試
期终考试要口试,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新鲜事,它是学习苏联的产物。考前老师准备了许多题目,写成题签,考试时,准备室里有一位老师管理抽签、备考事宜,按事前排好的顺序,一次可以有几个同学进准备室抽签、每一人有十五分钟的准备答题时间。谁先准备完,谁先进考试室,向着由三、四位老师组成的考试小组回答问题,考试小组的老师坐在铺了白布的长条桌子后面,可以向你提问题,这样又要考十五分钟的时间,前后总得半个小时;考完以后,主考老师把你得的分数记到你的记分册上。每个学生考十五分钟,老师一天八小时也只能考三十二个学生,加上晚上四个小时,最多也只能考四十八个学生。我们一个年级240多个学生,一门课要考五天才能考完。就是一门政治课、还有一门俄语课不考试、只考查,只考三门数学课、也要考近半个多月。这种考试方法真是‘少慢差费’,但是在‘向苏联学习’的大帽子下,谁也不敢不学。真正受累的是那些老师,学生考一门课只要考半个多小时,老师却要考五天,真要把老师给考煳了。
一个多月考下来,三门数学课我得了三个优,考查课都通过了,我心里非常高兴。班上有几位同学有的功课不及格,下学期开学时要补考。那时同学家里都没有钱,放假时,除去金和同学外,谁都不回家,都在学校里。有的看课外书,有的看下学期的书,也有的复习功课准备补考。每一天仍然上图书馆、教室去占座位,真是用功啊!我除去每月一次到我大哥的住处去拿生活费、偶尔到新北京去看我姐姐外,其他时间都在学校念书。因为我知道:国家建设需要大批的人材,我必须尽快成材!
寒假过后,第二学期开学了,功课仍然和上学期一样,教课的老师也没有变,我们仍然是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到了二月底,未名湖的冰化了;三月上旬,山坡上、小路边的小草开始由嫩黄变绿了、连翘的细枝条上鼓起了黄色的花苞;四月,校园里的山桃花开了、接着,办公楼前的海棠花绽开了‘小红嘴’,又要准备‘五一’节游行了!
第七节 一九五五年暑假反胡風
暑假期间,所有同学都要留校进行肃反学习,学习人民日报发表的批判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材料。由于天气太热,我们小班每天都到‘未名湖’边上去学习。由于我们年龄小,对什麽胡风、舒芜、------都不了解,也讨论不出个所以然。晚上,我还要抓紧时间复习,将高等代数复习了三遍,开学后补考通过了。
第二年冬天全国从供给制改成薪金制,我们学校也从供给制改成助学金制,十一月开始发助学金,每月最高助学金是一十二块五、往下有九块和七块三等。大部分同学都有助学金。我因为我大哥有了薪水(每月一百一十七元),他每一个月给我二十元生活费,所以我没有再申请助学金。学校食堂也从吃饭不要钱,改成饭票制。那时与大饭厅垂直的小饭厅也盖好了,小饭厅卖特菜,都是很高级的菜,什麽油闷大对虾、滑溜鸡片、油炸大带鱼,熬鲤鱼------都是特菜,两角钱一份;粉蒸肉、滑溜里脊、宫爆肉丁、酱爆鸡丁------是甲菜一角五一份;栗子白菜、川丸子、蒸鸡蛋羹、木须肉------是乙菜一角一份;还有普通的熬白菜、炒绿豆芽、熬黄豆芽、爆炒青菜是丙菜五分钱一份,每样菜都可以买半份,我们女生饭量小,每次都买半份菜,连菜加饭不到一角钱或一角多一点、最多二角多一点,每个月我只要买八元钱的饭票也就够了,剩下的钱买书、添置衣服、鞋子等杂物。我们宿舍四个人都没有再申请助学金:金和的爸爸在中学做会计,妈妈在幼儿园做老师;周芝英的父亲在邮局做职员;管楚洤的父亲在西北农学院做教授,都有了薪水,所以我们都不再申请助学金了。
第八节 一九五六年秋(三年級)分專業
五六年暑假后要分专业,分专业前,先听专业介绍,一共分为三个专业,即:数学专业、力学专业、计算数学专业。我们六班的三个女同学中有两人报了力学专业,只有周芝英报了数学专业,结果我与金和如愿被分到力学专业,周芝英被分到数学专业。男同学王选、毛德行、、、分到计算数学专业,沈立、苏乙波、王树桂、翁启钧、曾锦光、朱建士、、、、分到力学专业,陈天权、龚光鲁、金旦华、杨益栋、尹桂彬、、、等分到数学专业。其他各班也都被分成三个专业。宿舍也都进行了调整。
我们力学专业的女同学住在26斋三楼北侧最北头加拐弯处,数学专业的女同学住在三楼北侧的中间,计算专业的女同学住在三楼北侧的最南头。
力学专业的女同学有邵秀民、武礼廉、程昌钧、张亦勤、张昭娟、管楚诠、程名吟、吴昭曼、许绥文、钱磷、何明民、向如英、曾国平、许承昭、陆玉英,李兰芬、加上金和与我,共计十八人;男同学有五十五人。力学专业又分为力三一、力三二、力三三。
计算专业的女同学有陈华瑛、卢慧琼、汤李明等三人;男同学有十五人。
数学专业的女同学有吴庆宝、汪心洪、王开逊、高如瑛、刘樱子、刘朝芬、楼香林、潘天怡、潘文杰、宋云娴、武礼廉、张学琴、赵似兰、周芝英、李梅云、樊振环、华亚男共计有十八人,外加来进修的女解放军周锦君;男同学加上来进修的男解放军(三人)共有---人。
第九节 一九五七年反右派
五七年寒假开学后不多久,北京发生大规模流行性感冒,北大第二体育馆,都被病人住满了,五月份又流行一次,两次我都给传染上了。第一次我住在自己的宿舍里,发烧到三十九度三。第二次,又发烧到三十八度九。 同屋的同学把我送到校医院去住院(住院部在现在勺园宾馆对面的小院——佟园里)。在我还没有出院时,‘五一九’大字报就贴在大饭厅外的东山墙上,要求整改。后来大字报铺天盖地,贴满了大小饭厅间的外墙、十六斋的后墙、和‘学联社’(卖东西的小商店)的外墙上。什麽刘奇弟的‘我要伸怨’,潭天荣的‘我的第一张大字报’,张元勋、沈泽宜的‘是时候了’------,我们数学力学系同一个年级的陈奉孝、杨路(杨久高)、张景中发起成立了‘百花学社’,到北京、天津的大学去串联,人民大学的林希翎(据说,她是个转业军人,在毛主席支持李希凡、蓝翎对‘俞平伯用资产阶级观点评价红楼梦’进行批判以后,她改名叫希翎)也到北大来演讲。学校已经乱的不行,课也没法上了,我和金和等人到学校党委,要求他们快出来领导运动,我们希望能快点恢复上课。
六月一号,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人民说话了!’开始反右派!先是开小班会,后来开系里的会,开学校的会,文科‘卫道者’站出来讲话了,一下子,把调子定得高高的,什麽‘反党、反社会主义’‘反对无产阶级专政’,报纸上连篇累牍的是大批判文章!是把从‘右派’的讲话、文章中摘取的‘只言片语’拿出来进行批判的文章。班里,苏乙波、潘绍湘和张炳谦都要被划成‘右派’,我们又有点跟不上形势了!人家又没有贴大字报,就是在下面议论、议论,怎麽也能划成右派?我们怎麽总是跟不上形势?!反正期终考试也无法进行了,每天不是随便坐在哪里听着大批判报告,就是去颐和园游泳!
七月五日陈奉孝贴出‘如此伎俩’的大字报,他说:自从我校反右派开始以来,保守派为了挽回他们已经破产了的名誉,为了挽回他们在群众中的“威信”,竟不惜采取造谣诽谤破坏别人名誉进行恶毒的人身攻击等卑鄙的手段来打击民主运动的积极分子,以期达到威吓和欺骗群众的目的。
第一,保守派在人民日报上宣布了‘百花社’是反动小集团,宣布了‘广场’是反动刊物,他们明明知道这样做在北大会有很多人不相信,但他们仍然不惜采取这种手段来欺骗外校同学,打击北大的民主运动,造成外校同学对北大民主运动的疑惧和仇恨。
第二,保守派拼命制造一些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莫须有的罪名加在这次民主运动中的积极分子头上,好像只有他们才是代表党和社会主义似的利用所谓批判会的手段来威胁民主运动中的积极分子并争取群众。
第三,他们利用一切宣传工具进行恶毒的人身攻击,破坏别人的名誉,把人家说成是小丑,坏蛋,流氓和打手,以便造成群众对这些人的怀疑和仇恨,从而孤立他们。
第四,虽然保守派利用上面的手段,但他们也很清楚,还有许多人支持这次民主运动中的积极分子而大多数的同学对保守派还有怀疑态度,因此根据前车之鉴,他们还有最后一张王牌,那就是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在“百花社”和“广场”编辑部中找出一个所谓反动分子或反革命分子来,他们现在正在对某些民主运动中的积极分子进行逼问,搞得他们思想混乱,用威胁的手段逼他们承认所谓反社会主义罪行,并找出这次运动中的组织者进行逮捕和法办,这样他们就可以高喊高叫了,看啊!说“百花社”是反动小集团,“广场”是反动刊物,你们不是不信吗!这里面真有反动分子哩!
同学们不信请等着看吧!这样手段保守派迟早会施出来的。最后,我们必须申明:我是这次运动中的积极参加者和组织者,我发起创立了自由论坛,参加了“百花社”,后来又以个人的名义参加了“广场”编辑部,我的一切活动都是公开的,因为我认为“三害”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社会现象,要根除它必须依靠群众力量,所谓小集团在根除“三害”中是不会起什么作用的。
第五、组织人去天津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院校介绍北大整风运动的经验,是我组织的,但我未去,大家让我在家坐阵,去的人是谭天荣,张景中,刘奇弟等人,路费是由我给筹措的。
第六、组织人去与民主党派取得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许南亭去了民主建国会,因为他是民建秘书长许汉三的儿子,也是民建主委章乃器的义子。我去了“九三”和民盟。我们去的目的是希望他们能在经济方面支持我们一下,开始他们都表示支持我们,但并没有任何实际行动,也没有支持我们一分钱,后来一开始反右,我们再去找他们时,他们都回避了,令我们非常失望。
第七、以“百花学社”为一方,以北大团委为另一方在大饭厅开了一次辩论会。辩论会的主题很分散,其中有关于“三害”产生的根源问题,有如何继乘“五。四”精神,继续发扬民主的问题,还有应该不应该民主办校,教授治校的问题。当时我参加了并发了言,谭天荣、龙英华、张景中等都发了言。还有其他人参加了,团委书记石幼姗,学生会主席胡启立。
保守派们,我是这次运动的组织者,你们对我自然是恨之入骨的,那么请你们来找我吧,我知道你们会用捏造和无穷的推论的方法给我制造罪名的,对于这些我都愿意承担,我只是希望你们不必在折磨那些无辜的人,同时,我公开要求那些跟我接触过的人不必再顾什么情面,把你们所了解我的一切言行全部讲出来好啦!我绝不会怪谁》
我的态度就是这样:如果有人(不管是谁)愿意共同跟我把问题搞清楚,那么我欢迎,如果有人要我做什么坦白交待,那绝对办不到!保守派们!你们不是掌握着权利机关吗?那么,你们现在就用吧!不必再用所谓批判会的手段来欺骗群众了。
保守派们!虽然看来你们胜利了,但是你们晓得吗?五一九的火种已经播下了,它迟早会变成燎原大火把你们烧尽的。
陈奉孝 7,5
上述陈奉孝写的“如此技俩”引自北京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一九五七年八月编印的“校内外右派言论汇集(内部参考)”。
暑假中也是开批斗会,我因为对我们班批斗对象的言论没有直接听到,因此发言不积极,所以在毕业时的档案里给我写的评语是同情右派,有右倾倾向。分到兰州大学数力系后第二年开展反右倾运动时我又在小组会上受到批判。(孙荀英)
张景中与段、江、程、丁四位先生谈话的内容摘要
为了劝告张景中、杨路,希望他们不要再坚持错误,立即回头,段学复,江泽涵,程民德三位先生找他们谈话,谈话时丁石孙也在,杨路不愿意来只来了张景中一人,下面是谈话的简单过程以及张景中的一些意见。
首先发言的是段学复先生,他表示了系里对他们两人最近的行动和言论的注意,他们是不对的,希望他们虚心一些,听听别人的意见,好好地想一想,在谈话中再三表示他对他们二人是诚恳的。接着是江先生谈,他认为他们这样不虚心是不好的,他认为年轻人考虑问题时不应该不考虑历史,不考虑别人的意见,不管社会的实际情况,他说这样并不是真正的独立思考。程先生希望他们在政治上划清界限。在这三位先生谈话过程中,张景中谈话的摘要如下:
1、 他的动机是要求自由讨论问题,例如讨论产生三害的原因等,这就是组织黑格尔——恩格斯学派与百花学社的原因。
2、黑——恩学派的目的不过念些恩格斯的著作,百花学社不是反动集团,在成立时他们就怕被反革命分子利用,因之没有组织纪律的约束,社不对社员负责,社员不对社员负责且一切会议是公开的,欢迎同学参加,欢迎党委有人来参加,除去龙英华组织过报告会外没有什么活动。
3、《广场》不是百花学社的刊物,为此内部还开展过反宗派主义的斗争。《广场》中每篇文章都是从社会主义立场来帮助党整风的。
4、去天津的原因:(1)辟谣(2)接受朋友邀请。去的7个人是偶然地组成的,各人的目的不一样,主张也不一样,带去的印刷品是按下列原则选择的:早期的大字报,引起争论最多的大字报,(他没有详细谈在天津的活动以及油印大字报的准备工作如何做的)
5、关于他写给北大一同学的信的内容,现在看是错了,但当时并不错,因当时他并不知道有反右派的斗争,出版《广场》和组织百花学社在现在看是不对的,所以都解散了。
6、这次运动的主流是好的,‘自由主义者宣言’以及谈论的文章可能是不好的,但这不是主流,问题出在党委领导指导不好,当时没有指出什麽是对的什麽是错的,他们将成为反右派斗争的积极力量。
7、潭天荣和他们一样,也只是希望自由讨论问题,他的缺点只是有些狂妄,而这一点现在已有很大改进。
8、党对他们是不择手段地打击,如印刷厂工人斗争他们,且扣住他们的稿子和纸张,说告到检察院,但直到今天还没有告,江副校长听信一面之词,对他们六个人不加区别的警告以及《人民日报》说百花学社是反动小集团,《广场》是反动刊物,而这些都没有经过详细的调查,且报导的事实有歪曲,要报导的话就应该把他们的东西都登出来,如潭天荣的文章等,现在这样是不公平的。
9、现在的作法是违反宪法的,他们既然没有被剥夺公民权,就有言论出版的自由,学生会为什麽不借地方和扩音器给他们。
10、参加学习就要对不起朋友,沈泽宜昨天已在写检讨,但是沈说话得有良心的,沈认为在良心与党的利益之间,他今天选择了后者,以后沈将几年不问政治。沈写检讨,他不写检讨,对方是能谅解的。
他在谈话中,是尽量把事情说得清描淡写,说他的动机是好的同时坚持他的错误。
在谈过之后,先生们就问他在今天的反右派斗争中应该采取什麽态度,他的回答是一方面承认在全国内有右派,另一方面反复说党委在反右派的同时扼杀了他们这部分人,而不正面回答先生们提出的问题。
他一直坚持他的错误,完全不考虑先生们对他的劝告,谈话从上午十点到一点半结束,先生们对他这样顽固的态度感到气愤。
陈奉孝:数学系右派比物理系右派处理得更严重
普遍认为,物理系的右派学生数量多,质量高,但是,相对而言,受最重处分的却没有数学系的人多,物理系的右派多数从事理论探讨,只有谭天荣和刘奇弟既有文章,也参加组织活动,其他则没有,比如像王存心、严仲强、朱庆圻、邓贵介、潘家威、岑超南、沈迪克、燕遯符、王书瑶等,都是“单干户”;数学系的右派却多从事组织活动,除了陈奉孝、张景中、杨路活动很多影响很大之外,像赵青、林树果二人,我同很多其他右派都没听说过他们的名字,却被劳动改造了。
数学系劳改有陈奉孝、赵青、林树果、钱如平、四人,物理系只有刘奇弟一人;
数学系已经查明确定劳教的有张景中、杨路、孙传仪、杨奇峰,李力,四人,物理系是五人,另数学系郝国斌(?)是否劳教了,尚待继续查找。
附录:数学系的右派名单
在我请几位数学系的派友提供劳改、劳教人名单时,他们也提供了其他一些右派的名单现在附录在这里,也许以后也能产生一份数学系全部右派分子的名单。这份名单是几个人提供的,可能有误,敬请知情者赐正。
教师5人:
陶懋颀(下放考查)、任大熊(先下放考查,后劳改,最后枪毙)、程庆民、刘时衡、王信忠。
学生50人:
陈奉孝、赵清、林树果、钱如平(劳改)。
张景中、杨路、孙传仪、杨奇峰、李立、郝国斌(?)(劳教)。
倪国熙、梁世辉、于邵、刘巽仁、张世林、李权、洪允楣、何其斌、茹新民、闵均泰,袁橹林(劳察)。
俞宗源、温耀华、许华影、杜有辰(女)、叶年五、章亮、孙国樑、林埜、蒋星耀、樊振环(女)、孙乾、赵立人、张葆蔚、刘训善、李浩、董尚斌、陈孝萱、徐元洪、李权、庄国强、张炳谦、崔彦昭、陈守义、潘轺湘、张敦灏、戴佑健、蒋巍、胡耀鼎、苏乙波、冯礼贵、李兰芬(女)(留校)
提供名单者:陈奉孝、孙传仪、于劭、郭定一、沈志庸。
结束时,我愿再次对沈克琦先生表示由衷的敬意,在沈先生身上,体现了久违的北大五四精神和人类的良知。
第十节 一九五七年秋(四年級)分專門化
四年级数学专业又分为函数论与泛函分析、微分几何、代数与数理逻辑、微分方程、概率与统计五个专门化;五年级各个专门化又分了方向,比如周芝英所在的微分方程专门化又分为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两个方向。
四年级时我们力学专业又分为固体力学、流体力学、一般力学三个专门化。程名吟、吴昭曼、武礼廉、张亦勤、许绥文、钱磷、何明民、向如英、我、许承昭、张昭娟、管楚诠,共计十二个女同学加上二十七个男同学分配在流体力学专门化;邵秀民、金和、程昌钧三个女同学加上二十个男同学分配在固体力学专门化;乐英和十个男同学被分配在一般力学专门化。
教我们流体力学专门化的老师有:杜洵老师教空气动力学、黄敦老师教稀薄气体力学、魏中磊老师教风洞设计、吴望一老师教水力学。
计算数学专业没有分专门化。
第十一节 一九五八年‘大跃进’
一九五八年是‘大跃进’的年代,年初党中央就宣布要大跃进,北京的机关团体先是要到十三陵水库工地去参加建坝劳动,各个单位分期分批到工地参加为期十天的劳动。三月底轮到我们北大了,我们理科先去,数学力学系是‘保尔团’,化学系是‘红四团’------ 。我们四年级从清华园坐闷罐车火车到昌平车站,下了火车排成十人一行的队伍向十三陵水库工地进发。
那天,正是刮沙尘暴的天气,风大约有八、九级,天空黄得很,人们睁不开眼!我们用纱巾包着头、背着背包,走在柏油路上,强劲的狂风夹着沙粒吹得我们不能前行,我们手挽着手,低着头、弯着腰、斜着身子、用侧背对着风,一步一步地、倔犟地往前进。几个人的队伍被风吹得歪歪斜斜、被风吹到路右边,再奋力地向左边走。结果在马路上一排人斜在路左、一排人斜在路右,像‘蛇’一样逶迤向前。
走到工地宿舍(帐篷群),已经是满身大汗。等到大家都到齐,队长背着风喊口令:“立正!向右看齐!”大家立刻听从命令齐刷刷地排好队,队长继续说:“第一,由司务长分配帐篷;第二,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晚上九点熄灯;第三,每天早晚饭在这里吃,午饭由炊事员将饭菜送到工地上,我们在工地吃”队长讲完话,接着听司务长分配帐篷:“四年级女同学住一个帐篷,男同学住三个大帐篷”,他把大家带领到各自的帐篷跟前,我们女同学就钻进帐篷里,看到地上南北铺了两大片草,我们分专业:力学专业住一边、数学专业和计算数学专业住另一边。大家解开行李,将褥子和被单铺在草上,将被子叠好放在里边,上面放着枕头。刚安置好,就听到哨音响,大家马上跑出去站好队,被司务长领着走到一个小帐篷前,他告诉大家:“这里是伙房,我们每天的早、晚饭在这里领,中午饭由炊事员送到工地去,请大家记住方位,早晚好找!”,他说完就走了。我们依次进帐篷去领晚饭——玉米面窝头、咸菜,有点绿叶漂在上面的清汤,领出来我们迅速把窝头放到碗袋里、套到手腕上,将咸菜倒入汤里,将空碗扣到汤碗上,拿着跑回自己的帐篷里去。我们坐在自己的铺上吃完晚饭,又到帐篷外找到水管涮了碗筷,迅速跑回自己的帐篷,将碗筷放进碗袋里,将碗袋放入书包里、塞到被子后面,就算完事。我们都坐在自己的铺上,本想‘砍大山’,没想到熄灯号吹响了,我们只好睡觉了。
第二天一大早听到军号响,我们马上起床,叠被,将褥子也一同卷起,都堆到帐篷边,脸不洗、牙不刷,马上就到伙房去领早饭,炊事员拼命喊着让大家多吃,可是大家只比平常稍许多吃了一点,也就是几个人分着吃窝头。吃完早饭,涮了碗筷、放入碗袋、套在手脖上,就在外面等着排队。好在狂风已经停了,太阳还没有露头。听到哨音一响我们立马排好队,队长喊:“站两排,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向右转!齐步走!”,我们在不平的路上,尽量整齐地走着。大约走了一个多小时,才走到工地。
快到工地上,远远地看到前面已经有别的单位的人将大坝修到十多米高了!到了工地上队长大声告诉我们:“坝前有小铁路,一会有小火车将沙石料运来,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将沙石料从火车上卸下来,再用筐挑到坝上去”。
火车一来,我们就像猛虎下山一样,把车厢两边的糟帮打开,每节车皮十二个人,四个人各拿一把大铁锨、跳到火车上,八个人各拿一根粗麻绳、站在车下(三个人一组,共同用前面拴着两条粗麻绳的一把大铁锨;一个人在车上扶锨把,俩个人在车下往下拉,)乞里喀嚓,每节车皮都只用十到十一分钟就卸完了,火车又鸣着笛声开走了。
然后我们四个人分俩组迅速地换了小铁锨往筐里装沙石料,另外八个人挑起装满料的筐飞快地跑着上坝。等到铁路两边的沙石料刚清理完毕,下一个火车又来了,我们又十二人一组跑到车边---------。这样不停地卸车、装筐、上坝,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不到中午就饿的不行了!一听到吹哨声,马上都跑到送饭的车前排起了队,多数人都拿了两个大窝头(一个足有半斤),有的男同学拿了三个、四个,美美地吃了起来,连咸菜都不要了。吃完后又喝了一大碗菜汤,躺到地上就起不来了。过了半个小时,连长一吹哨,我们又都生龙活虎地跑到坝前装筐、上坝---------。下午下班的哨音响了,我们把工具集中起来,放在地上,就排着队,往住地走。回到住地,队长喊:‘立--定!向左转!解散!’。回到帐蓬,我们都瘫倒在地铺上,不想动弹。过了好一会,开晚饭的哨音都响过好久了,我们才爬起来,拿着脸盆去洗脸,然后,才去吃晚饭。晚饭仍然是玉米面窝窝头,咸菜和白菜汤。
卸车和往大坝上挑沙石料的活干了三天,第四天,换到皮带卷扬机前,先卸车,再往卷扬机的皮带上上沙石料。这个活也不轻,也是十分到十一分钟卸一车皮料,再一铲一铲快速地往皮带上上料。十二个人,卸一车皮,并且看管三台卷扬机。这样又干了四天,我们女同学腰疼得直不起来,只好跪在地上,用力地把铁锨往上举,把沙石料举到卷扬机上。
最后三天,上到坝上,把运上来的沙石料摊平、用夯夯实。夯有石夯和木夯之分,石夯是圆、平、四寸厚的的石板,直径有一尺二寸大小,周围有四个孔,栓上绳,由四个人夯,其中一个人喊号子。每人两只手拽着一条粗的、搓得很不紧的擎绳,一只脚在前,一只脚在后,有节奏地,把绳各向外拉直,再向上一挑,把石板举到空中,这时,由于重力的作用,石板自动落下,砸到地上,把土砸结实,四个人要按一定的方向走,使石夯按顺序砸成一条直线。两夯之间要压半夯,两行之间也要压半行。这样可以保证大坝的质量。为了同一节奏,四个人合着唱打夯歌:一个人领唱,其他人合唱。还有一种俩人用的木夯:一节一米多高的、直径为二十五公分左右的柏树圆木,上面有两个半米高的木把,两边每边一个人,各用一只手把木把握住向上一提,再靠自重落下,两个人也要按一定的方向走,使木夯砸成一条直线。整个坝上此起彼伏的号子声:领唱:‘同志们加把劲啊!’其他人接着唱‘哎-咳-吆-呵!’‘咱们向东走啊!’‘哎-咳-吆-呵!’---------。有的时候,众多的打夯者听从一个人的号子指挥,浑厚的男低音、尖细的女高音,形成美妙的多声部大合唱。
在大坝工地一共干了十天,脸晒黑了,皮肤粗糙了,饭量大增了。四月初我们坐火车回到清华园、回到学校,看到杨树上刚刚冒出的绿芽,看到天是瓦蓝瓦蓝的,心情特别好!五月,在大饭厅看青年艺术剧院演出‘十三陵水库畅想曲’,听到他们唱“窝窝头,窝窝头,从前见了你我就发愁!他们说你营养好,我说他是瞎吹牛!瞎吹牛!如今来到工地上,才和你窝窝头交了朋友!细粮吃了就是不解饱,窝窝头吃过面包嫌柔,从前吃窝窝头老是害羞,现在吃窝窝头有劲头!!多香啊,多香啊!你这改造思想的窝窝头,窝窝头!!!”感到特别亲切。
后来,陆续又有‘体育大跃进’,“锻炼身体,保卫祖国!锻炼身体,建设祖国!”‘男女生都要通过一定级别的‘劳动卫国制’:跑步(100米、200米、500米、1000米、5000米)、跳远(立定跳远、三级跳远)、跳高、俯卧撑、仰卧起坐、掷手榴弹、游泳(蛙泳、自由泳、仰泳)、跳绳、------都有一定的指标、规定,达不到‘劳卫制’标准的还要每天下午四点半以后锻炼时间练。
‘卫生大跃进’,各个宿舍都不要工人打扫了,由同学自己打扫厕所、盥洗室、楼道和楼的周围,检查卫生时都要带着白手套,连犄角旮旯都不能有灰尘、死角。
接下来又搞‘除四害’,消灭苍蝇、蚊子、臭虫、麻雀,每天将打死的苍蝇、蚊子上缴学生会,用‘六六六’粉调成糊、涂在床的各条缝里;大家都爬到楼顶、树上,敲脸盆,让麻雀不能落下、休息,最后累死。后来报纸上有人发表文章说:麻雀不是害鸟、是益鸟,上级领导又用老鼠将麻雀替换。现在来看只有臭虫被彻底消灭了,其他几害都没有被消灭掉!
第十二节 一九五八年力學專業、計算數學專業畢業分配,
一九五九年數學專業畢業分配
一九五八年暑假我们力学专业和计算数学专业就要毕业了,在毕业前还要进行毕业论文训练。我和李颐黎由魏中磊老师指导为沈阳栅风机厂设计风洞,我们用手摇计算机作计算,经过两个多月的计算,终于算完了,我们将计算结果交给魏中磊老师就算毕业了。我问李颐黎分配到什么单位,他告诉我:‘造船厂’,那时我以为他真的分配到为制造航行在大海的船只的哪个造船厂,却不知道,他指的造船厂是造‘宇宙飞船’。直到2004年杨利伟乘坐我国制造的第一个‘宇宙飞船’上天,我从电视里看到李颐黎拍着杨利伟的肩膀送他出征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1958年他说的‘造船厂’是指的造‘宇宙飞船’啊!
毕业后各奔东西,到一九八八年北大成立90周年、我们毕业三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上,才见到一百多位同年级的老同学,直到二零零五年收到‘五十年情怀——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一九五四级入学五十年纪念册’才知道老同学他们各自分到什么单位:
力学专业毕业的有:苏先基、武际可、陆玉英、贺觉民、张俊岫、沈立(留校);金和、胡文瑞、沈大来、许连坡、蒋金贵、范振民、庄国强、金恂叔(中科院力学所);邵秀民、管楚诠(中科院数学所);敖超、李旺尧(中科院计算数学所);张亦勤(中科院原子能所);陈一泓(中科院计算化学所);许绥文、刘志民、廖祖纬(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刘宝镛、武礼廉(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舒昌廉、许承昭(国防部第二十训练基地);谢昌年(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潘天怡、李基庆、朱建士、薛铁辕(二机部九院);尤炳荣、张骏华(航天部七0二所);李颐黎、龙世猛(上海机电设计院);宋云娴(空军工程学院);王树桂(海军第二研究所);吴烈诩(一机部机械科学研究院);翁启钧(六机部七院二所);向如英(中科院河北分院);陈守义(中科院武汉分院冶金研究所);曾锦光、崔彦昭(中科院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胡遵素(中科院内蒙古分院原子能研究所);杜瑞明(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所——哈尔滨);乐英(北京建工学校),钱璘(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水工所),曾国平(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力学教研室),卞学询(天津南开大学),谌振雄(武汉水利学院),刘一贯(吉林长春地质学院),程昌钧、孙荀英(甘肃兰州大学),马乾初(大连海运学院),杨孚时(内蒙科委),唐文亮(山西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教研室),曾广存(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王炳祥(江西工学院),王振东(西安交通大学数理力学系),毛瑞庭、吴昭曼(中国科技大学),刘明华(中科院山东分院力学所),蒋金贵(国防部五院),何明民(长江水电科学院),许为厚(厦门大学数学系),蔡金狮、李学(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林士中(北京计量局),张发祥(中科院贵州分院),张昭娟(广西),邱乃贤(北京原子能研究所)------,合计七十三人:流体力学三十九人,固体力学二十二人,一般力学一十二人。
计算数学专业毕业的有:王选、毛德行、周炜、董绪清(留校),卢慧琼、陈华瑛、周佶、曹东启、李基义、汤李明(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吴家勋(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杜明笙(二机部九院),苏少华(中科院青海分院数学所),郭建民(上海复旦大学数学系)------合计一十八人。
一九五九年数学专业毕业的有:毕源章、陈家鼎、龚光鲁、张恭庆、潘文杰、谢衷洁、叶其孝、周巢尘、周芝英、沈国钧、石生明、马希文(北大数学系),陈良琨(北大无线电电子学系)金旦华(北京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关治、陈景良(清华大学),刘朝芬(二机部九院),刘峙山(呼和浩特教师进修学校),徐品新(郑州人造卫星观测站),余慎之(北京轻工业学院),万希敏(北京化工学校),高如英(辽宁阜新煤矿学院数学教研室),罗志敬(中央办公厅第一局),杨存世(上海劳动服务部门),赵俊生(国家科委海洋组办公室),徐从德(抚州地质专科学校),罗时健(内蒙古工学院),潘志刚(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学院数学系),刘樱子(北京四十八中),王有志(西安第二炮兵工程学院数学教研室),朱必文(内蒙古林业学院),康季鼎(黑龙江大学数学系),赵似兰(北京医学院数学教研室),马成安(衡阳矿冶工程学院),陈天权、刘景麟、王云波(内蒙古大学数学系),翁方愚(呼和浩特师专),王天喜、汪心洪(内蒙古工学院数学教研室),蒋中蠡(北京化工大学数学教研室),于广汉(炮兵指挥仪研究室),张学琴(电子科技大学)、葛显良(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陆祖建(炮兵技术部),王开逊(北京轻工业学院数学教研室),朱学煜(北京石油学院数学教研室),楼香林(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数学教研组),吴庆宝(北京四机部十院十五所),黄乘规(天津)。
解放军送来进修的同学:赵仁杰(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任教),崔辉政(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数学教研室),周锦君(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数学教研室)、王元仁(解放军总参三部)。
五七年被错误打成右派、送去劳动改造的同学有:陈奉孝、钱如平。
送去劳动教养的同学有:张景中、杨路、孙传仪、杨奇峰(天津茶淀清河农场)、李立。
送去劳动考察的同学有:梁世辉、于劭(北京广播器材厂)、刘巽仁(北京玻璃四厂)、张世林(北京无线电厂)、洪允楣、何其斌、茹新民。
留校参加分配的同学有:林埜(伊盟师范学校)、蒋星耀(北京昌平林场)、孙乾(黑龙江大学数学系)、赵立人(中国科技大学)、陈孝萱(齐齐哈尔轻化工学院)、李权(北京玻璃四厂)、庄国强(中科院力学所)、张炳谦(贵州工业大学)、崔彦昭(中科院长春光机学院)、陈守义(中科院武汉冶金办公室)、潘轺湘(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所)、张敦灏(广西省水利局)、苏乙波(大连工学院)、冯礼贵(山西大同矿业学院基础部)、张葆蔚()、刘训善()、李浩()、董尚斌()、戴佑健()、蒋巍()、李兰芬(女,)、徐元洪、胡耀鼎、樊振环(女)。
第二章 我们的老师
第一节 教基础课大课的老师
一、教数学分析大课的程民德先生
1954年9月——1956年7月程民德老师给我们240人讲数学分析大课,每周讲四学时,他用带着浓厚‘吴语’的口音、清晰的板书、给我们讲了两年大课,为我们奠定了扎实的微积分基础,使我们终身受益。第一年吴文达、董怀允、徐翠薇助课,第二年吴文达去苏联进修,陈永和代替吴文达助课。(孙荀英)
程民德1917年1月24日 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35—1942年 考入浙江大学数学系本科,本科毕业后转为研究生,1942年研究生毕业。19421943年 任重庆电厂课长。1943—1946年 任浙江大学数学系讲师。1946—1947年 任北京大学数学系讲师。1947—1950年1月 考取李氏奖学金,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攻读博士学位。1949年 获博士学位,后留在普林斯顿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1950年1月—1952年 任清华大学数学系副教授、教授。1952—1955年 任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数学分析教研室主任。1955—1966年 任北京大学数学系副主任。1978—1988年 任北京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1980年— 任中国科学院院士。1982—1986年 任北京市数学会理事长。1983—1988年 任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1986年—任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1988年—任 国家重点实验室“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90--1995年 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天元基金学术领导小组组长。1991年— 任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数学机械化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1998年11月26日逝世。
程民德数学家,数学教育家。长期从事多元调和分析、多元三角逼近论的研究,并在中国倡导开展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的研究。长期担任北京大学数学系的领导工作,是北京大学数学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
程民德生于江苏苏州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程瞻庐是江南颇有名气的章回小说作家。母亲戴振寰知书识礼,擅长书法,曾任家庭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程民德,自幼养成爱读书、勤思考的习惯。程民德于1932年考入苏州工业学校(前身为苏州工专)纺织科,受当时在苏州中学兼课的数学教师张从之的影响,程民德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35年,程民德投考浙江大学电机系,由于数学成绩特别优秀,被当时浙江大学数学系主任苏步青教授转录到数学系本科。从此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
程民德为人正直,有强烈的爱国精神与社会责任感。 1937年,程民德激于对日本侵略中国的义愤,在浙江参加了"抗日游击队"。由于亲眼目睹国民党的腐败,便于一年后退出,返回浙江大学复学,以后随浙江大学西迁贵州湄潭。
程民德于1940年本科毕业后,转为研究生,跟随当时国内著名的分析学家陈建功教授学习三角级数理论。
1941年,由苏步青先生推荐,程民德在日本《东北帝大数学杂志》发表了他第一篇关于傅里叶(Fourier)级数切萨罗求和的论文。
1942年研究生毕业后,在重庆一个电厂工作了一年,1943年被聘回浙江大学数学系任讲师。这时他已在国内外发表了多篇数学论文。
1944年他与浙江大学研究生卢运凯女士结婚。
1946年北京大学数学系主任江泽涵教授聘请程民德到北京大学任教,并推荐他报考赴美读博士学位(录取者可获李氏奖学金)。
1947年程民德进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在著名数学家S·博赫纳(Bochner)教授指导下,学习与研究当时刚刚显露强大生命力的多元调和分析。在美期间,程民德很少参加课外活动,专心致志,刻苦用功,仅仅用了二年的时间,在多元调和分析方面便完成了数篇高水平的论文,取得了博士学位。
这些论文后来部分发表于美国著名学术杂志《数学年刊》上。程民德获博士学位后,继续在普林斯顿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工作。普林斯顿大学是美国最著名的几所学府之一,有很高的教学水平与优良的学术传统,并拥有众多著名的教授。程民德就曾受教于世界著名的数学家E·阿廷(Artin)与C·谢瓦莱(Chevalley)。2年半的普林斯顿生活,使程民德的学术眼界大开,给程民德今后的学术活动带来很大的影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程民德满怀报效祖国的决心,放弃了普林斯顿的优越条件,于1950年1月回国,在清华大学先后任副教授、教授。
1952年院系调整,程民德转到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任教,先担任数学分析与函数论教研室主任,后任数学系副主任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院系调整后的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教学、科研、师资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程民德和当时的系主任段学复合作,很好地完成了系的初期建设任务,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56年1月,程民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担任繁忙的行政工作的同时,程民德一直抓紧时间,开展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程民德除教授基础课之外,先后于1956年、1959年、1962年在北京大学开设调和分析专门化课,自编讲义。张恭庆、陈天权、陈子岐、龙瑞麟、黄少云等都是从这里开始学习调和分析的。程民德讲课从不看讲稿,有时为了证明一个大定理,可以一口气讲上两个小时。这种深厚的经典分析功力深深地影响了学生。程民德在继续研究多元调和分析的同时,从1954年开始,和学生陈永和合作,在中国开创了多元三角逼近的研究方向。
"文化大革命"开始,程民德受到严重冲击,接着而来的是长达7年之久的隔离审查。程民德在江西干校整整度过了两年的劳动生涯。在此期间,程民德始终对党对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一旦条件允许,程民德便开始恢复科学研究。
1973年,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程民德从研究沃尔什变换及其在图像频带压缩中的应用开始,组织了跨学科的讨论班,从事信息处理的研究。程民德是中国开展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研究的先驱与倡导者之一。
1976年"四人帮"垮台后,程民德在政治上得到了彻底的解放。
1978年程民德担任北京大学数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2年至1986年担任北京市数学会理事长,1983年至1988年担任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在此期间,程民德为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以及全国的数学的发展,作了一系列的组织工作,成绩斐然。
程民德曾是国家教委应用数学领导小组的负责人之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数学评审组成员,全国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与《科学通报》编委,国家基金委数学天元基金学术领导小组组长。现仍为《现代数学基础丛书》主编,《北京大学数学丛书》主编,《数学年刊》与《应用数学学报》副主编。
程民德,数学家,数学教育家。长期从事多元调和分析、多元三角逼近论的研究,并在中国倡导开展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的研究。长期担任北京大学数学系的领导工作,是北京大学数学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网上下载)
二、教解析几何大课的江泽涵先生
给我们讲解析几何大课的是江泽涵老师,每周也是讲四节大课,讲了一年。他是安徽省人,不高的个子,带着度数不浅的近视眼镜。他教课及其负责,不但讲课清晰,而且还亲自辅导来自工农速成中学的学生。为他助课的是裘光明、程庆民。(孙荀英)
江泽涵1902年10月6日生于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丰厚的安徽旌德,其父江子隽,早年经商,后务农。江泽涵幼年进过私塾,后又上了小学.他读书用功,成绩优异。
江泽涵先生生长的徽州古江村,明清两代曾走出一百多位进士、举人。清咸丰年间,村中有桐竹居、松筠书屋、传泰堂等29个书舍,构成江村书屋景观。“虽小户村落,亦有风诵之声”,“有室堪容膝,多书岂是贫。江山任潇洒,自谓羲皇人。”便是当年江村文化气氛浓郁的写照。抗战时期,六县联中迁到江村,江、浙、鄂、冀、粤、沪、宁等地学子和侨胞来此上学者项背相望,在校学生达八千多人,图书馆藏书万册,村中处处读书声。“江村何以名?知有文通宅,夜半书屋中,笔花宛如昔。”即为写实白描。在这传统文化浓郁之乡,江泽涵先生深受陶养。
江先生不仅对故乡的文化气氛深为赞赏,而且对江村的优美环境时时怀念,特别是“从我的窗口看出去的那片青山”,山峦青翠,永驻心田。(江泽涵《我的童年》)这徽州古江村,不仅四周环山,双溪绕村,而且聚秀湖照影于前,金鳌山列屏于后,风景幽美,山水奇丽。正所谓:“前陈玉案,后枕金鳌,溪水环流,千古钟灵秀;左拱黄山,右朝白岳,烟鬟远峙,万载毓英华。”朱熹、戴震、胡适等学者名流出自这徽州。大戏剧家汤显祖因向往徽州而留有“一生痛绝处,无梦到徽州。”的诗句。欣赏、赞美、热爱故乡的山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江先生说“我爱这一切”,他立志读好书,多读书,学成报国。
1919年初,跟随堂姐夫胡适来到北京,并于该年夏天考入天津南开中学二年级.在那里,他只用三年时间就修完了中学课程.
1922年,江泽涵升入南开大学数学系,师从我国近代数学的先驱、著名数学家姜立夫教授,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数学生涯。
1926年江泽涵大学毕业,并随姜立夫教授到厦门大学,在那里任教一年.1927年,他经过考试,获得了清华大学留美专科生的资格,这是该年学数学的唯一名额.同年,江泽涵赴美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勤奋努力,第二年就赢得了哈佛研究院数学系“约翰·哈佛学侣”的荣誉称号.他的博士论文是在著名数学家M.莫尔斯(Morse)指导下完成的.那时,莫尔斯的临界点理论刚刚问世不久,它所揭示的贝蒂数与各型临界点个数间的深刻内在联系体现了拓扑学的重要作用.江泽涵被吸引住了,并从此专心致力于拓扑学的研究.他于1930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随后转到普林斯顿大学做S.莱夫谢茨(Lefschetz)的助教,并跟随这位著名的拓扑学大师研究不动点理论.
江泽涵于1931年夏回国,被聘为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1934年起,他担任北大数学系系主任,直至1952年.1936年至1937年,他第二次赴美,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进修一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北京大学迁到昆明,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组成西南联大.江泽涵也辗转来到昆明,并兼任过西南联大数学系系主任.1946年夏,他随北大迁回北平,曾担任一年北大理学院代理院长.1947年他赴瑞士苏黎世高等理工学院做研究工作.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他克服重重障碍回到祖国.
江泽涵从1935年中国数学会成立之日起就担任该会副理事长,直至1983年改任名誉理事长.1962年至1981年,他担任北京市数学会理事长,以后任名誉理事长.1955年起他担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还是美国数学会和法国数学会的会员.
江泽涵是第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届北京市人大代表.
江泽涵于1927年结婚.夫人蒋守方也从事数学教学和研究工作,曾在美国普林斯顿附近的拉特格斯大学研究院数学系学习并获得硕士学位,是江泽涵的贤内助和工作上的好助手.他们有三个儿子,都是有成就的科技工作者.
从1926年大学毕业到1986年光荣退休,江泽涵在科研教育战线上努力奋斗了整整60年,为我国数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江泽涵是我国著名的拓扑学家.几十年来他努力推动我国拓扑学的教学和研究事业的发展.他自己则身体力行,在莫尔斯临界点理论、复迭空间、纤维丛以及不动点理论等重要分支上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抗日战争期间到50年代,他的主要工作是在复迭空间和纤维丛方面关系.
在纤维丛方面,他计算了n维球面的有向与无向线素流形的同调群;又带领学生计算了上同调环,以及球面上其他纤维丛的同调群.
不动点理论方面的研究,是江泽涵最有影响的工作.不动点理论是20世纪数学发展中的重大课题之一.早在30年代初,江泽涵就开始了对这个课题的研究.那时,著名的莱夫谢茨不动点定理已发表.该定理利用空间与映射的拓扑特性来判别不动点的存在性.J.尼尔森(Nielsen)又提出了不动点类的概念,并用它来估计亏格大于1的可定向闭曲面上的自同胚的不动点的个数.尼尔森的工作比莱夫谢茨进了一步,但他用了双曲几何的特殊工具,因此他的方法不能用于一般的多面体.江泽涵用复迭空间的工具成功地替代了双曲几何,为尼尔森理论的推广作了准备.60年代初,江泽涵再次在国内倡导研究不动点理论.那时,尼尔森的理论虽然已被推广到紧致多面体的自映射,但由于尼尔森数计算的困难等障碍,国际上对它的研究已多年处于停滞不前的局面.江泽涵和他的学生姜伯驹、石根华在多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他和姜伯驹一起提出自映射的伦型概念,证明尼尔森数具有伦型不变性.在他的指导下,姜伯驹和石根华又先后在尼尔森数的计算和尼尔森数的实现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的工作在国际上得到很高评价,被认为是“目前国际上关于不动点理论的最新成果”,“打破了50年来国际上这门学科研究长期停滞不前的状态”,称他们是拓扑学的一个“新的中国学派”.美国数学家R.布朗(Brown)在他的专著《莱夫谢茨不动点定理》(The
Lefschetz fixed pointtheorem,1971)中专用两章介绍了他们的工作.1978年,江泽涵与姜伯驹、石根华一起,以他们在不动点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
布朗的专著激励了江泽涵,他决心实现自己多年的宿愿:用自己的观点、方式来总结我国数学家自己的工作.在“文化大革命”后期的艰难环境里,他经过数年努力,写出了专著《不动点类理论》,并于1979年出版.该书着重几何直观,从特例出发引出一般理论,由浅入深地展现出不动点类理论的核心问题.它很好地实现了江泽涵的初衷:为初具拓扑基础的青年读者铺平了学习不动点理论的道路.它推动了我国不动点理论的研究,也引起国际上广泛的注意.1989年,科学出版社与联邦德国施普林格出版社联合出版了该书的英文版,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
后来,我国不动点理论研究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江泽涵开创和倡导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江泽涵是把拓扑学引入中国的第一人.早在30年代初,他就开始致力于在国内传播拓扑学.1931年下半年,他在清华大学兼课讲授拓扑学,这是国内首次开设的拓扑课,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就是他当时的学生.以后,在西南联大时期他又数次开设拓扑课,并在极艰苦的条件下译出了H.沙爱福(Seifert)和W.施雷发(Threlfall)所著的《拓扑学》(Lehrbuch der topologie,1934)作为教材.该书是国际公认的一本好的拓扑学入门书.译本于1948年出版,是第一本中文的拓扑书,它对我国拓扑学的教学和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一些海外华人数学家也是受到它的影响而对拓扑学产生浓厚兴趣,并致力于几何、拓扑学的研究的.50年代以后,江泽涵更以主要精力从事拓扑学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他主持了北京大学前后共六届拓扑专门化班,为国家培养出近50名专业人才,他们现已成为我国拓扑学界的一支核心力量.江泽涵那时的讲义每教一次都仔细修订,后来形成《拓扑学引论》,于1978年出版,这是我国数学家自己编写的第一本拓扑学教科书.80年代,江泽涵还受国家教委的委托,在北大主持了一个代数拓扑教师进修班,为兄弟院校培训代数拓扑教员.
江泽涵十分关心我国数学事业的发展,并为之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刚从美国留学归来时,北大数学系的教学秩序还相当混乱,学生纪律松散,课外练习和学期考试形同虚设.作为一位新教授,江泽涵承担起整顿教学风气的责任.他从低年级课讲起,随班前进,让学生受到系统的严格训练.在教学上,他针对学生自由散漫的作风,坚持在纪律、训练和考试等方面严格要求.他主持数学系的工作后,就着手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拟订出一个少而精的教学计划,对必修课和选修课都作了安排;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扭转了混乱状态.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开阔师生眼界,他邀请国外学者W.F.奥斯古德(Osgood)和E.施佩纳(Sperner)等到北大讲学,并设法聘任新回国的留学生到北大任教.著名学者许宝騄和樊当时就被聘在北大工作.江泽涵极力倡导师生开展研究工作,组织各种讨论班,引导师生做学问.他还亲自过问图书资料的建设,一到北大就着手订购期刊.许多具体事情如选择目录、打印订书单以及筹措经费等,他都一一亲手办理.由于他抓得紧,这项工作很快有了成效,为北大数学系图书资料建设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中国数学会于1936年出版的第一卷数学期刊也是在他的大力支持下出版的.
新中国成立后,江泽涵更关注着我国数学发展中的大小事情,并且甘心乐意地做切实的基础性工作.他十分关心数学书刊的出版和翻译事业,经常主动向出版社提供信息和建议.他关心图书期刊的建设,利用自己同国外的广泛联系,经常为图书馆提供消息.当代最重要的数学期刊之一《数学发明》(Inventions Mathe-matice)就是他为北大图书馆争取到的.他还很关心中学数学教学和课外活动,五六十年代常常亲自参加中学数学课外活动的辅导,并写了课外读物《多面体的欧拉定理与闭曲面的分类》.“文化大革命”以后,他积极促进中学数学课外活动和数学竞赛的恢复,并参加组织领导工作.80高龄后他还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数学》的编写工作.
江泽涵是我国数学界的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他受人崇敬,不仅因为他对数学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还因为他的高尚品德.
他对发展我国数学事业坚持不懈、艰苦奋斗的精神感人至深.他走过的道路是很不平坦的.但是,无论是30年代孤军奋斗开创我国拓扑事业的艰辛,还是昆明时期极度艰苦的环境和敌机轰炸的威胁,都不曾使他稍有懈怠.面对困难,他总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默默地埋头苦干.解放后,工作和生活环境稳定了,但是对理论学科的偏见使拓扑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一再受干扰和排挤.江泽涵本人也无辜受到错误对待,甚至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审查批判.然而,他并没有为这些遭遇而动摇对自己献身的事业的信心.他一方面在各种场合呼吁重视理论研究,尽到一个正直科学家的责任,一方面在不顺利的环境中努力做一切可能做的事.最感人的事例是他从1973年起以惊人的毅力撰写《不动点类理论》.那正是“四人帮”横行的日子,“批林批孔”运动中又一次掀起否定基础理论研究的恶浪.当时他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记忆力不好,眼睛有疾患.白天他要参加运动,做别的工作.但他坚持不懈地执行自己的写作计划.眼睛怕强光,他就用早晚时间写作,白天抽空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不论寒冬酷暑,刮风下雨,他每天清早顶着星星,手提暧瓶来到简陋的办公室伏案工作.星期天和节假日也经常不休息.唐山大地震以后,他还在蚊虫飞舞的地震棚里坚持写作.《不动点类理论》书稿的上半部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写成的.
江泽涵办事非常认真.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情,不论是讲课、研究,还是写书,他都容不得半点差错;一旦发现不妥之处,必求改正,决不马虎.他的书稿都是经过许多遍仔细修改的,每一页上都布满了勾划圈点,四周写着每次修改的小注.拓扑学的许多术语的中译名都是他首先使用的.这些译名,他是经过反复斟酌后才选定的,既考虑了外文的原词语的意义,又顾及到数学的内涵.
江泽涵为人处事总以工作、事业为重,不存私心,不谋私利.熟悉他的人说他“尽做吃亏事”,而他却从不计较.他在学术界是很有影响的,但他不立门户,不拉山头,不斥异己.在北大和西南联大主持数学系工作期间,他在用人上丝毫不抱门户之见.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北平重建数学系教师班子时,他发扬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先生倡导的在学术上“兼容并蓄”的精神,从全国多方聘请教员,以便“吸收百家之长,百鸟呈祥”.如吴文俊、廖山涛、程民德和孙以丰等人当时都被聘为北大教员.以后又让一些北大教师转到当时的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他认为这样对他们的发展更有利.1952年院系调整中,北大、清华、燕京三校的数学系合为一系.他顾全大局,虽不再担任系领导,但仍很关心系务.他以自己的真诚和坦荡的胸怀和各校来的教授相处得很好,和他们一起带动全系团结成为一体,为新建系优良风尚的形成做出了贡献.他善于团结大家共同做好工作.与同事相处,他总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从不计较个人恩怨.他以自己的谦虚谨慎和宽怀大度,赢得了同行的信任和学生的爱戴.江泽涵平易近人,就是对自己的学生及其他年轻人,也总是真诚相待,绝无师长架子.他在学业上严格要求自己的学生,勉励他们努力攀登,真心希望他们超过自己.对在研究工作上刚刚起步的年轻人,他总是努力扶持,在学术上,治学方法等方面给予具体指导和帮助,还常常帮助他们将研究成果整理成文,推荐发表.他对待自己的学生也着眼于事业,只要求他们勤奋努力,并不在乎他们是否还跟他研究同一学科、同一课题.即使不再跟随他了,他对他们还同样地关心鼓励,提供帮助,并保持着深厚的师生情谊.
江泽涵热爱祖国,从青年时代起就立志报效祖国.在旧中国,看着自己的国家受人歧视和欺负,他要为中国人争气.他留学美国时期,正是美国数学蓬勃发展赶上欧洲传统数学强国的时期.他决心在数学的一个分支上,努力奋斗,为国争光.新中国诞生的前夕,他满怀激情,毅然回到祖国,全身心地投入到祖国的教育科研事业中,历经磨难而矢志不移。
江先生之所以不留在工作条件、生活条件远远好于国内,又对自己的发展很有利的美国,而回到条件艰苦的祖国,是因为江先生的心里想的不是个人的前途,而是祖国的强大,他已立志“一定要使中国也跻身于国际现代数学之林。”他立志回国谢绝了Lefschetz教授的诚聘,并与另一位拓扑学大师H·Hopf失之交臂,因为Hopf即将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这是Lefschetz教授告诉江先生的,并说与Hopf见见面,谈一谈对江是有好处的。
1973年4月,年逾古稀的江先生收到数学大师陈省身从美国寄来的R·
F·Brown 著 The Lefschetz Fixed Point Theorem,(1971年版)一书,这本书用两章的篇幅介绍了江泽涵、姜伯驹、石根华等中国数学家的工作。江老初看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已有人替我们写了,用不着我们自己费事了。”(《江泽涵读书笔记》第拾壹册)细读之后,他看到了西方学术界的某些坏习惯在本书中的流露,例如自我炫耀、故弄玄虚,把本来易懂的东西写的抽象至极,这样作其传播效果当然很差。在当时的条件下,江老对此想到了要把数学从数学家说教式的框框中解放出来。同时江老看到该书对中国数家的工作仅仅是叙述性的,没有足够适当地指出其重要性和创造性等等。因此,有必要按照我们的方式总结自己的工作,写成一本专著。决心已定,于是江先生开始了撰写《不动点类理论》的艰苦跋涉。说是艰苦著述历程,原因有五:
1. 气候恶劣。当时“文革”尚未结束,政治冲击一切,革命冲击一切,搞学问只能在角落里悄悄地搞,并随时有被扣上各种吓人的政治帽子的危险。
2. 身体条件差。人生七十古来稀,此时的江泽涵已不是四十年前的少壮江泽涵,身体大不如前,记忆力差,不少自己写的东西却记不起了,看着眼生,翻来覆去想了又想。尤其是他的目疾(白内障、眼结石)成为看书写字的大障碍。因此不得不时时停下来揉揉肿胀的眼睛,继续写。
3. 空间狭小。文革中江先生的原有住房被挤占去大半,只留下一个套间,里间是江先生夫妇的卧室、书房、会客室,三合一;外间由儿孙居住兼作餐厅,二合一。所以江先生写书只能抓两头:早起、晚睡,或在办公室无人开会办公时去系里的办公室写。那些年,在燕南园到一院的路上,人们常常看到江老手提书包和暖瓶蹒跚地走过。1976年地震后,江先生不顾抗震棚里的蚊蝇袭扰,仍在写。
4. 时间紧张。当时北大数学系正在组织翻译《马克思数学手稿》,江先生是主要参加者之一。这个任务在当时是带有政治色彩的大任务,因此江先生写《不动点类理论》,只能在完成大任务之余、休息日、别人睡觉之后进行。
5. 出版困难。在当时重实践轻理论,尤其把基础理论研究看作另类,甚或加以批判的年代,江先生他们的抽象理论书稿,出版社是不欢迎的。千辛万苦写成的标志着拓扑学中国学派的书却无法出版,让世界了解,作者的痛苦是可以想见的。江先生本打算自己刻印,他由于目疾,只好请人帮忙刻印。由燕南园至中关园,往返二公里多,江先生自己步行送取书稿一次又一次。1976年《不动点类理论》由江先生自费油印了一百本,送给有关人士及学术单位。这部占领国际数学前沿的著作不能正规出版,而以如此简陋的版本面世,作者得不到稿酬,还要自掏腰包。书上署名“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数学专业”,而不是江泽涵。这不能不说是那个年代的悲哀。然而“期以五十年,一定要使中国也跻身于国际现代数学之林”的宏愿支撑着他瘦弱的身躯,在年近八旬高龄时,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专著的写作。
江先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陶养,有道是“天下之事,非一人所能独知也。”(《鶡冠子·道瑞第六》)海水广大,非独仰一川之流。要真正使中国数学跻身于国际现代数学之林,江泽涵先生认为,首要的是在国内培养人才。因此,1931年他回国任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后,不久他便把数学的最新进展、当时的数学前沿拓扑学引入中国,在清华大学开讲了国内最早的拓扑学课程。此后的几十年里江先生在北大主持过多次拓扑学讨论班,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拓扑学人才,数学大师陈省身教授就是当年在清华读研究生时,最早听江先生讲拓扑学的学生之一,与陈一起听讲的还有吴大任、施祥麟等先生。江先生的助手和学生廖山涛、王湘浩、姜伯驹、石根华、冷生明、刘应明、王诗宬等等,已是享誉国内外的知名数学家,他们中有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有的还是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他们中多人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及各种奖励。如今已形成了国际公认的拓扑学的新的“中国学派”。吴文俊院士说:“江先生在北大几十年,他把拓扑学引入中国,北大是中国拓扑学的研究中心、人才培养中心”。
时代在前进,冬天过去便是春天,“春至不择地,路旁花自开。”当科学的春天到来时,江泽涵先生及其同事、学生们的工作得到了学术界的承认和好评,1979年9月《不动点类理论》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如今“江泽涵定理”、“姜空间”、“姜群”、“石氏类型空间”等已成了不动点理论中的习用术语,出现在西方有关书刊文章中。江先生在条件如此艰苦的情况下,带领同事及学生们进行了不懈的研究,打破了Nielsen不动点理论研究领域几十年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取得了如此卓越的成就,令西方同行大为赞佩。1989年初,中国科学出版社与德国Springer出版社联合出版了江先生自译的《不动点类理论》的英文本《Theory of
Fixed Point Classes》,立即得到国际上很高的评价,例如美国数学会会刊(Bull.AMS)1990年10月号上发表书评说:“全书是关于真正的数学中一个重要课题的,一个易读而且有益的总结。”(重点为笔者所加)可见江先生写这本书时力图避免忽视几何直观而使人“望而却步”,而在内容选择和阐述方式上,注意“由形求意(拓扑之意),得意化形(拓扑之形)”不可“得意忘形”。试图深入浅出,铺平道路“引人入胜”,以期对读者有较多的帮助的努力是成功的,连西方人都认为是“易读”的。书评还说:“每个娇生惯养的西方数学家都至少应该读读这本书的后记。”并借苏联诗人描写西伯利亚柳树挺过冬天严寒的能力为喻说:“江与他的学派应该为他们坚强地恢复活力而受到祝贺。我希望他们继续繁荣。”
江先生年轻时立下的“期以五十年,一定要使中国也跻身于国际现代数学之林”的宏愿实现了。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江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地勤奋教书育人,严格训练自己的学生和助手,“看不懂”、“再去写”一类的批语常常出现在送审的论文上,姜伯驹、冷生明、丁石孙、刘应明等先生都曾荣幸地得到过它们。关于这点姜伯驹先生有深刻的体会,他说江先生一次又一次的“退回让我重写……江先生的严格要求激发了我追求完美的愿望,他的诘难不但指引努力的方向,而且提高了我的品位……他特别爱护我的每一点新鲜想法,鼓励我去探索……到定稿时,论文已经脱胎换骨……”姜认为“这是一次洗礼,对我有决定性的影响”。(姜伯驹《跟随江先生学习做数学》)姜先生如今已是国际公认的拓扑学大家。当1980年江泽涵先生得知姜伯驹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江是1955年的首批学部委员)时,高兴的不得了,一位亲见其时情景的老者告诉笔者:“当他(江)听到这一消息时,那高兴劲儿可以说是死而无憾。”这件事情姜伯驹至今并不知道。而姜伯驹1978年被派送出国研修是由于江先生的力荐之事,直到十几年后丁石孙先生说出来,大家才明白。丁说这件事给他的印象太深了,因为当时江先生的工作正需要象姜伯驹这样的助手,但是年近八旬的江先生登上四楼找到当时的系主任丁石孙,恳切地说:“你们千万不要考虑我的工作,你们一定要把姜伯驹送出国。”(丁石孙:《一代宗师》)
这不是对姜的偏爱,他对自己的学生助手都是如此。王湘浩院士是江先生三十年代北大的第一届研究生,王回忆说自己曾证明了一个关于“行列式” 的猜想,“先生(江泽涵——笔者)对人几次称赞。我在国外完成了学位论文,先生非常欣喜,到处跟人说。”(王湘浩:《恭贺我恩师江泽涵先生九十寿辰》)……这正是江先生的真情表现,因为他立志使中国跻身于国际现代数学之林时起,就殷切盼望自己的学生超过自己,他深知只有学生超过老师,一代又一代的超过,才是发展进步。由于江先生心目中的大目标是中国数学在国际现代数学之林中的位置,所以他不仅对自己的学生和助手倍加爱护和严格训练,而且他深知一花独放不是春,他要的是万紫千红春满园。所以他把自己的得力助手廖山涛、孙以丰、马良推荐给陈省身;把杭州大学毕业分来北大不久的程民德送出国深造;把他认为能干大事的吴文俊聘来北大又推荐到刚刚组建的中国科学院数学所……几十年过去了,事实证明江泽涵先生这从全国大局出发,从科学事业全局出发的深谋远虑是多麽正确和可贵。北大数学系的优良学风、人才辈出和学术成就是公认的,而廖山涛、程民德、吴文俊、姜伯驹等都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学科前沿的工作,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他们都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世界知名数学家。这一切与江先生胸怀大志、公而忘私分不开,正如程民德院士所说:“他树立的朴实严谨的学风和无私无偏的品德都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江先生不善言词,不善社会活动,是一位本本分分的科学家,他一生主要作了一件事:把拓扑学引入中国,并使其在中国生根发展走到本学科的世界前沿,为祖国赢得荣誉。他做到了。“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荀子· 不苟》)江先生的道德文章,不管生前还是身后,都是一片赞誉。人们说江泽涵先生“不存私心,不谋私利”,“尽做吃亏事”、(孙树本、廖山涛等)“一心想着别人,”(栾汝书)“他平时谈话,旨在理事……无心记人非,无暇道人短,无意扬已长”(冷生明)……江先生可当八个字: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
“立事者不离道德,调弦者不失宫商”, 江泽涵先生走过的道路表明,他的成功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陶养。汉扬雄所谓:“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扬雄《扬子法言·修身卷第三》)。江先生之成为数学泰斗,为祖国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证明此言不虚。江先生在北京大学执教六十多年,桃李满天下,享誉海内外。
据说一个人游历、欣赏、赞美故乡的大好河山、名胜古迹的情志是与他的事业成就有关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就曾有高论:“邑之有观游,或者以为非政,是大不然。夫气烦则虑乱,视壅则志滞。君子必有游息之物,高明之具,使之清宁平夷,恒若有余,然后理达而事成。”(柳宗元《零陵三亭记》)这就是说,一个无视故乡山水,心烦意乱、心胸偏狭、鼠目寸光的人不可能有大作为。而一个热爱故乡山水、修养较高、胸怀坦荡、心地平和、目光远大的人(君子)则能宁静致远,持之以恒,百折不回,理达而事成。江先生正是这样的君子。
江先生晚年在回忆文字中认为,故乡优良的文风和秀美的山水,对他形成认真读书、沉静思考的性格是至关重要的,对江村的山山水水甚是赞美。然而江先生的青少年求学时代,正是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正在经历近百年的屈辱历程,中国人普遍受到西方列强的轻视,这一点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感受甚深。江先生当年留学美国时的具体情形虽未见他描述过,但直到晚年他还常常提及在国外受到的轻视。江先生知道这种歧视不是对某一个人的,是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是国耻。管学大臣张百熙曾为京师大学堂题联:“学者当以天下国家为己任;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使他立志发奋学习,学成报国则是必然的道路。
在纪念江泽涵先生百年诞辰之际,我们想到了很多。让我们学习和发扬先生崇高的爱国情怀,在自己的岗位上像江先生那样胸怀全局而又脚踏实地作好本职工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各自尽力吧!
江泽涵先生1981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94年3月29日卒于北京。
(摘自北京大学 尤承业,中数网,及郭建荣2004年互联网上文章,混编而成)
三、教高等代数大课的聂灵沼老师
我们一年级(1954年9月-1955年7月)的高等代数课是每周四学时上大课、四学时习题课,开始大课是由聂灵沼老师主讲的。他瘦削的身材,讲课音量不大。所以,我们都要抢着早去占前面的座位,免得听不清楚。他讲课慢条斯理、条理性强,有时爱用手帕捂着嘴、咳痰。第一学期口试时由他主考,丁石孙、王萼芳、郭悦成辅考,第二学期他讲大课只讲了半学期,因为身体的原因,不得不去养病,高等代数大课就由丁石孙老师代讲了。(孙荀英)
聂灵沼老师对代数数论的研究
在解放初期(1952 年院系调整前)王湘浩和聂灵沼曾搞过代数数论方向;之后,我国的代数数论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代数数论的难度是人所共知的。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教授称之为“数学的堂奥”,并认为,搞代数数论最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至少要打10年的基础,或许能做出一些成绩。1977年丁石孙老师开始自学数论,向聂灵沼教授请教,年过半百的丁石孙老师决心开始在国内填补这个空白,他将遇到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第二年他与聂灵沼老师开始招收研究生。
聂灵沼老师对有限群模表示论的研究
段学复老师在1952-1966年间举办了两期有限群模表示论讨论班。第一次是在1954-1955年,他与聂灵沼、万哲先合作撰写讲义,无保留地提出自己所了解的重要研究课题,引导王萼芳研究阶≤27000的有限单群,取得了成果。
聂灵沼老师诲人不倦
1990年春,我在北京大学概率统计系念大学本科四年级。由于二年级《高等代数》课重修考试不及格,依照校规,眼看着我只好肄业了。离校的时间在一天天临近,系里到学校为我争取一次补考机会的申请还没有得到任何答复。尽管希望渺茫,我仍决定做好应试的准备。鉴于在重修考试中,我是栽在《高等代数》的最后一章有关群、环、域方面的内容上,于是除了仔细研读这一章外,我还借来了北京大学数学系聂灵沼先生和丁石孙先生合著的《代数学引论》一书,研读了其中有关群、环、域更深入内容的第一章,并做了书中的四十多道习题,其中约有40%的习题,我未能解出或对自己的解答没有信心。无奈之际,我冒昧地给聂先生和丁先生各写了一封求教信。不出四天,聂先生就回了信,约我去数学系面谈。
一个暮春的下午,我在数学系的院子里面见到了聂老先生。不巧的是,那天聂老先生的学生没有能如约来打开教研室的门。于是,我们来到数学系外的苹果园——静园,找了一张石桌。在桌边的石凳上坐下后,聂老先生并没有象心急如火的我所希望的那样,简单地将标准答案一股脑儿地告诉我,而是略显“吝啬”地耐心地一点点启发我。我只好耐着性子,静下心来,在聂老先生的启发下,转着脑子,花了一个多小时,将全部问题的答案一一琢磨了出来,并明白了解题的思路。然后,我向聂老先生口头道了谢,满怀信心地离去了。
事后,我才从本系老师那里得知,聂老先生年事已高,身体不好,膝盖处钉有铁钉,不宜坐低于膝盖的凳子。而那天,不仅石凳低于他老人家的膝盖,而且暮春的北京天气仍然很寒冷,冰凉凉的石凳也不适宜老人去坐。但聂老先生为了让我学到真知识,竟不计酬劳地耐心地在石凳上坐了一个多小时,没有向我表露出任何不适。惊诧之余,不禁让我感动万分。
后来,校方终于同意修订校规,给予象我一样的学生一次最后的补考机会。我终于拿到了毕业证书。尽管补考时没有考群、环、域方面的题,使得聂老先生教我的知识没有用上,但聂老先生不辞辛苦、不计得失、诲人不倦的崇高风范已永远铭记在我的心里。
值此母校北京大学百年华诞之际,谨以此文为纪。学弟余斌:永不忘怀的一课
摘自北京大学厦门校友会出版的《北京大学一百周年校庆纪念册》
(以上内容部分摘自互联网)
第二节 上基础习题课的老师
一、吴文达老师
吴文达老师(1929—2009),195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数学系,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计算数学家。1955年与徐献瑜、胡祖炽、杨芙清等在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组建了计算数学教研室,这是全国高校中的第一个计算数学教研室。他曾担任北京市计算中心主任,北京计算机学院副院长。他热爱数学、热爱计算,是我国最早意识到符号计算重要意义并积极推进这一学科方向稳步发展的学者之一,也是国际公认的符号和数值混合计算的先驱者之一。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和吴文俊、程民德院士等一起积极策划和参与了国家攀登项目“机器证明及其应用”与“数学机械化研究及其应用”。1990吴文达教授年受吴文俊院士之邀,担任新组建的中科院数学机械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主持中心的日常工作。
感谢吴文达老师
1954-1955年吴文达老师给我们六班上数学分析习题课,他是上海人、二十多岁、带着个不怎么深度的、浅色边的、普通式样的近视眼镜;上习题课时他用左手从大褂(或夹袍、或棉袍)下面左边的叉子里伸进去、用手腕撑着长衫、将手插到西服裤子的左口袋里;右手拿着个粉笔头,在教室里、前后左右、走来走去,从后面看每个人做的习题,不时的把人叫到黑板前去做题。尤其把作错了的同学叫到黑板上再去做一遍,然后就着你的错误进行全班讨论,从他的角度看:他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大家把问题讨论清楚;可是从同学的角度想:把作错题的同学叫到黑板上去以后,等于把这个同学‘展览了’,使这个同学十分‘难堪’;所以当时,我们特别害怕被叫到黑板前去做题。生怕被‘展览’。总之,他老是使得我们神经十分紧张。长大后,我们特别感谢他,是他帮助我们建立了微积分的正确概念、技巧、和方法。
所以在1999年底他七十岁的时候,我们班的王选(院士)和上一班的陈堃銶(和王选是夫妇俩)邀请我们共同为他祝寿。王选说:“吴文达先生生性乐观,讲话有趣。1958年在苏联受到了不公正的批判,‘文革’期间更是作为计算数学专业资产阶级代表人物而被批斗,但他都挺过来了。“文革”结束后创建北京市计算中心并任主任,还担任北京市科委委员,他注定是一个健康长寿的乐观人”。我们六班的老学生都向吴文达老师表示祝贺,我们都由衷的向他祝福、并对他表示感谢!他仍说话幽默、充满风趣。
平时,在校园里看到吴文达老师,他老是边走边吃零食,我们见到他总是同他半开玩笑,他也问我们要不要吃?他说:“由于有胃病,医生要我‘少吃多餐’,所以不得不吃零食”。
二零零四年二月十三日王选逝世,在八宝山开追悼会时,吴文达老师还由女儿开车将他送去参加追悼会,在那里我们见了面,还互道了珍重!没有想到二零零九年吴文达老师就由于癌症而去世,真是可惜啊!(孙荀英)
终生学习吴文达老师
吴文达老师是我从大学一年级开始专业上的启蒙老师。在至今五十多年的相处中,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
我是1954年来到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学习的。那一届一共招了200多学生,分为九个班。由于当时高中毕业生不足,还从在职干部和工农速成中学中选送了一批学生,.这部分学生叫做“调干生”。入学的程度参差不齐,为了便于教学,便大体按照入学程度来分班。其中第3、6、9班是入学成绩比较好的。而第1、4、7班是入学成绩比较差的。我在入学前曾经工作了两年,被分在第4班。我们班一共有5位调干生。起先系里并没有告诉我们这个分班的“秘密”,这是后来经过一两年学习后同学们慢慢“破密”的。
按照当时的教学计划,我们要学的各门功课中,以数学分析份量最重,每周8学时的课,一共要学4个学期。主讲老师是程民德教授,率领四员干将:吴文达、董怀允、徐翠薇、陈永和老师。(现在,这5位老师都已故去,董怀允、陈永和老师是在“文革”时期被整死的,吴文达老师是最后一位离开我们的。)8个小时的课是四小时听程民德先生讲大课,其余四小时是分小班上习题课。那时这四位年轻老师都还只有二十多岁,也都没有成家,还都是助教,正是风华正茂、干劲十足。大约过了一年才听说,董怀允老师和吴文达老师被提为讲师,于是我们便嚷嚷要先生们请客。
吴文达老师是辅导我们第4班数学分析习题课的老师。教我们这个“困难班”所要付出的劳动量是可想而知的。除了上大课、上习题课,照顾全体同学跟上教学进度外,还要给学习比较困难的同学“吃小灶”,即个别辅导。吴文达老师就问过我,需要不需要参加个别辅导。 我是正规高中毕业的,只是由于工作了几年,高中学到的那点文化知识,有点淡忘。我自信过一段能够经过努力赶上,所以回答说:“吴老师,你重点照顾那几个不是正规高中毕业的同学吧,我自信能够赶上。”
在我们印象中,吴老师上课的确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他出好题,往黑板上一写,然后就在教室里来回巡视,东看看这个同学的草稿纸,注意他的解题思路,西望望有哪一位同学是否已经做出来了,以便叫他把标准解法写到黑板上去。这还不算,对于作对题的同学,当即在练习本上用红笔画一个对勾,同时还不忘检查前两天所留的课外作业完成情况,对的打勾,错的打叉或画个大问号。巡视一过,还要把同学普遍容易犯的错误在黑板上讲解,并且联系大课老师讲的知识以加深同学的记忆。所以同学们都说,吴老师上习题课,犹如三国时庞统当县长的效率。也正是吴老师上课的高效率,他才有在课外给“困难户”开小灶的时间。
说起“开小灶”,我们班五个“调干生”中,就我的年龄最小。最大的一位叫董绪清,年龄比吴老师还大一岁,苏先基则和吴老师同岁。董绪清是一位老钳工,文化还不到初中程度,学习困难是可想而知的。有的同学听了大课连自己懂没懂也弄不清楚,更谈不上做题和独立思考。老师真是一点点把着手教。先教会大家对这门课的兴趣,又教会如何对自己提问自己回答。就这样,我们这些人大多跟上了进度,有的还学得很好。
由于是学时最多的课,与吴文达老师接触的机会也最多,加以他又平易近人,所以在教我们年级的全体老师中,我们与吴老师混得也最熟、感情也最深。过年过节,我们经常到他那里拜年、侃大山。吴老师每逢知道我们要去,就事先准备好瓜子、榛子、柚子等等招待学生。这好像形成了一个传统,就在近几年,每回我们几个在京的同学去看望他和姚曼华师母,他们都还是准备了瓜子、花生之属招待我们。不仅如此,每当我们老四班有同学从京外来,都自然要去看看吴文达老师,我们在京的同学也趁机与吴老师聚会,久而久之,吴文达老师的家,就变成了我们老四班同学的“驻京办事处”了。
又由于数学分析这门课学时最多,学得好坏,对后面的学习以致毕业以后的工作影响深远。甚至会影响他专业生活的一生。所以我每每想起自己在高等学校能够混下去,而且还居然做出了一点成绩,和数学分析这个团队,特别是和吴文达老师对教学的这种热忱和投入是分不开的。到了20世纪80年代,我被安排去教力学系的数学分析,并且主持力学系的数学课教学,不免每每回忆起吴文达老师教我们的情景。想想他对教学的全身心地投入和热忱,对推动自己的教学工作无疑是一种鞭策。
在老师们耐心教导下,加上自己努力,我很快便从一个学习困难户“脱贫”了。到大二还被推成了“三好生”。在大一下学期,党组织发展我入党。当时吴文达老师是系党总支副书记兼组织员,在发展新党员时,按照当时的手续,组织员要给新党员谈话。系总支通知我说吴文达老师要和我谈话。我虽然和吴老师已经很熟,但因为要谈到的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心里不免有点如临大敌。谈了些什么,早已忘了,但留下一点印象是谈得很是轻松愉快,和平时和他相处时的谈话没有什么两样。
1959年秋,随着庐山会议整彭德怀开始,全国上下都在抓“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北大也不例外。全校组织了二百五十多人的党员学习队伍。总支委员和党员系主任以上的干部全必须参加,每周抽几段时间集中学习。说是学习,其实那阵势又是要整人。我那时是数力系的总支委员,照例是要参加“学习”的。刚开始动员,就听说党委副书记邹鲁风自杀身亡。当时也许很是天真,认为数力系和人民公社没有多大瓜葛,大跃进时我们又是炼钢、又是打麻雀、又是十三陵水库劳动,大家既出人又出力,汗没有少流。虽不能说有多先进,但至少也不能说是促退吧。心想“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离自己很远,参加学习不过是看看热闹,受受教育而已。
后来的发展却大出意料之外。按照当时灌输的理解,凡是不听上边的话的言论和行动,都可以被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全校揪出了法律系马振民、哲学系汪子嵩、技物系孙亦樑来批判。紧接着,数力系也把原来的党总支书记林建祥,系秘书丁石孙揪了出来。一个说是漏网右派,一个说是阶级异己分子。其实批判的内容还是批判他们在办学上没有听上面的瞎指挥的话。也就是没有“政治挂帅”。没有按照“苦干三年把北大建成共产主义的新北大而奋斗”、“把北大建成三联合基地”、“把实验室车间化”等等的号召组织群众去干。这就是全国有名的“党内专家”一案。
我当时只是小助教一个,还够不上专家。但由于我一直是把他们当作学习的努力方向和榜样,用时下是话说,我是他们的“粉丝”。所以在批判他们时也不免被连带。吴文达老师是幸运的,他前两年去莫斯科大学进修,没有涉及大跃进的什么事;又由于他外出,不再担任系里的领导工作,所以系里政治挂不挂帅,与他也没有多大关系。所以他没有被当作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来抓,不过还是要挨批判的,因为他毕竟和林建祥等共事多年,是非观念是相通的。
1959年那次党内整风,对于我可以说是一次人生的转折。被整的林建祥、丁石孙老师,以及外系被整的所有人,在“文革”后虽然平反了,但那次整人留给我的印象之深,是终身难忘的。自那以后,才真正体味出,自我上学以来听到天天喊的“政治挂帅”的真正含义,我便淡出了那些“政治”。我观察吴文达老师的作为,猜想他和我有相同的心境。因为自那以后,他对那些“政治”也慢慢淡出了。
“文化大革命”中,系里除了折腾对全国什么“大是大非”的问题的辩论外,把数力系的老问题搬出来辩论,又把林建祥、丁石孙这些批判过多次的老师拉出来批斗。还要争谁是系里正确路线的代表云云。我们这些过来人,都觉得吴文达老师从院系调整以来就一直在系里,对系里的历史比较清楚,而且这些年来一直超脱于折腾之外,对系里的是非看法可能会是公正的。苏先基、沈立和我三人便约好就系里的是非问题去和吴文达老师做一次长谈。他不仅给我们仔细介绍了系的历史情况,而且分析了办学过程所走的一些弯路,认为都是前进中难免的,没有哪个人能够说是一贯正确,更没有什么路线斗争问题。经过那次谈话,我们对系里的历史有了一个比较平和的了解,对于个别号称一贯正确、受迫害、受打击的人心中也有了底。对“文革”的折腾,我们虽然口无异言,但以后要怎么做,彼此是心照不宣的。从那次谈话后我们对“文化大革命”,就抱着一种冷眼相看的态度。就再也没有卷入那场大折腾中,在整个“运动”中当了名副其实的“逍遥派”。
1969年,按照最高指示,我们力学专业被拉到了汉中去“建设三线”。而吴老师和数学专业的大部分教员则被发放到江西血吸虫很严重的地区去劳动改造。有一次,汉中分校派了部分教师到江西去“取经”,回来时,吴文达老师还特地托他们捎给苏先基、沈立和我每人一个纪念章。这三枚纪念章拿到我们手里使我们回忆起那次长谈,我们意会到,我们对“文革”的看法仍然是相通的。
回想吴文达老师毕生对事业那样兢兢业业,对教学的热忱与全身心地投入。他在对我国计算数学的发展上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他是北大计算数学教研室的创办人之一,他又是北京市计算中心的创始人,他还是北京计算机学院(后并入北京工业大学)的创始人之一。对他淡薄名利,一辈子甘当“瓦罐”(他对自己的戏称)不求闻达,对是非问题能够始终保持冷静,在全民脑子发热时能够保持常人的见识,对挨批挨整又能泰然处之。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说明他是一个认真的、有独立人格的人。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一辈子能够像他那样认真不苟地和
乐观地工作,能够有一个冷静的常人的是非观,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就非常满足了。正是这样,吴文达老师的为人做事,是我们终生学习的榜样。(武际可)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怀念乐观豁达的吴文达老师
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54级要学的各门功课中,以数学分析的课时最多,共上4个学期,每周8个学时。4学时听程民德教授讲大课,4学时是分9个小班上习题课,每周还有几个晚上答疑。担任习题课和答疑的年轻老师是吴文达、董怀允、徐翠薇、陈永和,他们分别上各小班习题课,还轮流在晚上为我们答疑。我一年级在八班,二年级
在七班,是徐翠薇老师上习题课。但晚上去答疑时也会遇到是吴文达老师值班。那时程民德先生经常直接在大课的黑板上布置做(原苏联)吉米多维奇的《数学分折习题集》(当时只有俄文原版书)上的习题,我有时拿着俄文版吉米多维奇的习题集上不会做的题,在答疑时去问吴文达老师,总会得到很好的启发和引导,这是我对吴文达老师最早的印象。
我1958年北大毕业后一直在京外的学校任教,再次见到吴文达老师时,己是1988年5月初的毕业30年聚会了,以后的几次年级大聚会和几次京津同学的聚会也都见到了吴老师。
我们这个年级,是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饱经苦难又极富成绩的年级,用王选同学的话说,是“右派最多、院士最多的年级”。级主任丁石孙老师1994年聚会时在《给五四级同学的信》中说:“在40年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当然不尽如人意。大家见面时,会产生各种想法,这是自然的。我建议你们每个人都多想点高兴的事。能够再聚在一起,我认为这是最大的幸福。”1998年5月迎来了北大的百年校庆纪念日,在1998年5月2日的数力系五四级聚会上,凤凰卫视来拍了年级聚会的情况,还在凤凰台的新闻中播放了题为“六十岁人聚会”的报道。吴老师在这次聚会上讲话时,引用了宋朝的“吴门和尚”诗:
春有百花夏有风,秋有凉月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他乐观又风趣地对“闲事”给了一个“定义”,让大家不要再去想过去不愉快的事,使同学们在哈哈大笑中,体会到了聚会的好时节。听说他在北大的“运动”中也挨过整,而又能这样乐观豁达,并且以乐观精神来感染学生,实在太不容易了。
2004年4月入学50年聚会时,同学们决定编印《五十年情怀》(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一九五四级入学五十年纪念册),吴老师又为纪念册写了一段话:
“五十年前我们偶然走到一起,这次能再度相聚,真不容易,
我怀念不幸过早的离开我们的伙件,董怀允、沈立、董绪
清等等,我们都进入了“头如雪”的状态,愿我们仍然
“气如云”、力争健康长寿,再次相聚。
吴文达2004、4、21”
2008年4月22日京津同学在北大数学学院聚会时,还看到吴文达老师与丁石孙老师、正当期望再有机会聆听吴老师的教诲时,2009年2月7日却在武际可同学的电子邮件中得知吴文达老师逝世,真让人不敢相信。马上又打电话去问李旺尧同学,才知道了吴老师患病离去的具体情况。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随着乐观豁达的吴文达老师驾鹤西去,教我们“数学分折”课的5位老师都先后走了,但他们的音容笑貌会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我们会永远怀念将我们领进数学、力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老师们!(王振东)
二、 程庆民老师
程庆民老师坐在主席台上,并谈笑风生地给大家讲了话。正当期望再有机会聆听吴老师的教诲时,2009年2月7日却在武际可同学的电子邮件中得知吴文达老师逝世,真让人不敢相信。马上又打电话去问李旺尧同学,才知道了吴老师患病离去的具体情况。
辅导我们班解析几何课的老师是程庆民老师,他是四川人,讲话慢条斯理,有幽默感,他概念清晰、作题有技巧,上完他的习题课,会使你对作解析几何习题有浓厚的兴趣。
他是年轻教师中的三好积极分子。他的习题课很有特色,尤其是一学期末的一堂总结课,真是十分精彩。他用高的观点,深入浅出地把一学期的内容串在一起并加以提高,大家听后受益匪浅。我一年级阅读的第一篇文献是程先生提供的,当我按文献内容作完我一生中第一个学术报告后,程先生鼓励了一番,同时指出我的一个毛病:身体老挡住黑板,使大家看不见黑板上的字。
程先生曾担任过我班的班主任,工作很深入。他曾组织过数力系教师篮球队与54级学生队比赛,结果我们赢了。一年级时我班发展的第一个团员是康继鼎同学,程先生来参加这次发展团员的会议,会议结束时作了一个不短的发言,主题是“要经常总结和调整自己的思想,与党保持一致”,并说经常会有一些不一致的地方。他的讲话给我印象很深,我觉得程先生作为一名党员,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工作很勤奋;但同时他又是具有很多独立思想的人。反右时程庆民被划成右派,在全系引起轰动,因为大家对他的印象一直很不错。听说有一位教师曾说自己愿意代替程庆民去当右派,因为程庆民当右派太可惜了。对程庆民先生的处分是最轻的,留校察看,但他自己要求下乡劳动改造。“文革”中程庆民又上升为反革命分子,受尽折磨,四人帮倒台后,终于平反。
上学时我就知道程庆民酷爱文学,他在我班聚会时介绍过苏联小说《茹尔宾一家》中的故事,但想不到60年代程庆民成了作家,他的作品在电台中被配乐朗诵,龚雪早年主演的电影《祭红》就是根据程庆民的小说改编的。(王选)
当时,我们特别欢迎每学期期末程庆民老师为我们作的总结,他能将一学期的内容总结成几条线,然后,再将每条线往下延伸,甚至延伸至三四层。正是:‘纲目分明’,至今难忘。(孙荀英)
三、 郭悦成、陈永和老师
教高等代数习题课的老师是郭悦成,他与陈永和均是数学系专修班毕业生中的尖子,他们当时都是单身,两人一同住在好像是16 楼(筒子楼)的一间房间中。他们两位专注于数学,不大注意房间卫生,我班的课代表常去两位老师宿舍交作业本,回来后总要绘声绘色地描述一番宿舍内的脏乱情景。陈永和很有才华,“文革”前数学系曾想派他去法国深造,后因“文革”而作罢。在清理阶级队伍中陈永和受到残酷迫害,跳楼身亡。这是很可惜的,否则今天他也许有可能当选为院士。 (王选)
在吴文达老师去苏联进修时陈永和老师给我们六班上数学分析习题课,他和吴文达老师不同,他出完题不在同学中溜达,也不把作错题的同学叫到台上再做一遍,因为他在同学做完每道题总结时能把作该题的技巧、以及多种解题方法讲解清楚,所以也不要再多费时间,教学进度能够保证,我们对他上的辅导课比较欢迎,他辅导答疑时也比较耐心。他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非常可惜!(孙荀英)
四、 丁石孙老师
丁石孙1927年9月5日出生于上海。原名丁永安,丁家祖籍江苏镇江,是当地的殷实人家。家族族谱按“绍、立、传、家、永;贤、良、衍、庆、常”排序,其祖父丁传科,长期在上海经商,事业兴旺,家产颇丰。其父丁家丞是独子,不善商务,高中毕业后闲居,间或从商,颇懂医道。其母刘蕙仙,精通古诗词,会英语,但在家做家庭妇女。丁永安整个小学就是在家里念的,由他父亲教数学,母亲教诗词、英语。
1941年他在考高一时改名丁石孙,1944-1948年在上海大同大学电机系学习一年、数学系学习三年。1948年至1950年到北京考入清华大学数学系学习。1950年至1952年在清华大学数学系任助教。1952年院系调整,他调到在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任助教、讲师。(网上下载)
1954年他担任我们年级高等代数课的助教。这一年数学力学系招了二百四十个学生,既有高中毕业生,又有工农调干生。成绩参差不齐,有的成绩非常好,有的非常差。这个年级在北大数学系发展史上很特殊,教员配得比较强。这个年级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当然也有少数基础太差,学习非常困难。每天讲完大课后,要给少数基础特别差的学生补课,他们差得连教科书都看不懂,要一个一个字地给他们讲。学习差的同学有些人慢慢学出来了,但也有的人学不下去了。在这个年级,一共分为九个小班,丁石孙教一班和九班两个小班的习题课。
到了1955年为了进一步培养这批成绩好的学生,成立了两个科学小组,一个代数小组由丁石孙指导;另一个是分析小组,由程民德指导。他们找了一些文章给两个小组的同学念,也找了一些题目让他们做。这些同学很努力,写了不少小的论文。这里就有后来当了院士的张恭庆。
教这个年级时丁石孙就发现少数学生表现相当突出。 这个年级思想相当活跃,这里就有后来成为右派的张景中,张景中当时在班上学习特别好。他们中间各种性格的人都有,想法比较多。所以出的右派也最多。后来丁石孙多次受到批判,说他培养了右派。
丁石孙在主讲高等代数课的聂灵沼老师生病后,由他代讲。他讲话逻辑性强,条理清晰,没有半点废话,他还是我们年级的级主任。
丁石孙从事代数与代数数论的教学与研究,对数学教育的目标和方法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较早提出程序自动化的研究课题,是在中国开展代数数论研究的倡导者之一。
1956年三月十日丁石孙老师和化学系桂琳琳老师的婚礼是在俄文楼二楼举行的,不少同学都参加了。54级小乐队的伴奏曲是“婚礼进行曲”。婚礼的主持人是吴文达老师,他专门带来了一个手摇铃,并解释说:“桂琳琳结婚后,就改称丁琳琳(铃铃)了”。代表54级学生发言的是吴庆宝,她在这种场合特能发挥,当场还送了一个洋娃娃,祝他们早生贵子,引起哄堂大笑。婚礼的压轴戏是吴文达策划的“新郎给新娘上口红”。(孙荀英)
1977年他担任数学系副主任、1978年担任系主任,但他当时还是讲师,却主持提升了姜伯驹和张恭庆两个副教授,同时,还和聂灵沼合招了两个念代数数论的研究生(聂灵沼是老北大的,他在毕业之后搞过一段代数数论。当时,丁石孙还没有搞过,只是在大学里念过一学期的代数数论课)。1979年他被学校学术委员会评为正教授。
1984年至198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教授。1988年至1989年任民盟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欧美同学会常务副会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评审组副组长。1993年后从政,任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全国政协教育文化委员会常务副主任。1996年至1998年任民盟中央主席。1998年任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欧美同学会理事会会长。2003年3月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下载自互联网)
丁石孙老师与五四级同学的关系与感情
在2006年他出的书‘有话可说’(第124-127页)收入他2004年5月为北大五四级入校五十周年写的“勾起的回忆”一文中,丁石孙详细写到他和五四级同学的关系与感情。他写到:
“------五四年招的就更多,达到二百四十人。一九五四年是给很多人都留下美好记忆的年份,这一年不仅广大知识分子,而且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感到国家的未来和个人的前途都充满了希望。解放不到三年,通货膨胀得到了抑制,国家实现了政治和社会稳定,而且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快的增长。当时我作为年轻教员,亲身感受到中国一年有一年的变化,对中国建设事业的发展满怀信心。五四年新招进来的大学生,多数才十七八岁,他们更是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认为他们的一生将是大有作为的一生。五四级从老师到学生良好的精神状态,为克服工作和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增添了勇气和决心。
解放初期每年大学招生在政策上都有变化,我记得五三年比较强调考试成绩,而五四年就认为除去考试的成绩以外,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出身。当时为了改变大学生的成分,国家办了工农速成中学,从工农兵当中选拔一些表现好的,在工农速成中学里进行培养,使他们能够考进大学。五四年进入数力系的二百四十人当中就有少部分工农速成中学的毕业生。在这种情况下,五四级的学生文化程度差距很大。当时系里决定这些学生一起大班上课,习题课则按入学成绩分成九个小班,每个小班大约二十几人。为了避免造成同学思想上的压力,我们在分班的编号上采取了些策略,成绩最好的是三、六、九班,二、五、八班是成绩中等的,一、四、七班是成绩差的。我除了给全年级讲高等代数课,还带一班和九班的习题课。有些同学基础比较差,听课和作习题都存在困难,我就对他们加大辅导的力量。还有个别同学,因为他们没有经过小学和中学的系统训练,不仅是数学方面的问题不能理解,而且阅读能力达不到看懂教科书的水平。我记得开始一段时间,每次讲完大课,晚上就把少数困难的学生找到办公室,领着他们像念语文课文一样念教科书。经过几年的努力,其中有一部分同学赶了上来。对于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我们也给他们特殊的培养。我记得从二年级开始,我们在全年级组织了两个小组,一个侧重于代数方面,一个侧重于分析方面。我负责代数方面的小组,程明德教授负责分析小组。我们分别找些课外的文章指导这两个小组的同学学习,比较早地培养他们的科学研究能力。
在1994年我们数力系五四级入学四十周年聚会时丁石孙老师在《给54级同学的信》中说:“对你们年级,我有特殊的感情。当时我作为一个年轻教员,与你们接触很多、也很深。这是我一辈子不会忘记的。”“在40年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当然不尽如人意。大家见面时,会产生各种想法,这是自然的。我建议你们每个人都要多想点高兴的事,能够再聚在一起,我认为这是最大的幸福。”(摘自‘有话可说’)
第三节 教专业课、专门化大课的老师
一、 我国理论物理创始人之一 周培源老师
周培源曾先后在美国、德国、瑞士学习和工作过近10年。其中,从1936年至1937年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院一年间,还在爱因斯坦指导下,从事过广义相对论中的引力论和宇宙论的研究。这位被称为“半个懂得相对论”的中国人,不仅是我国理论物理和力学的创始人之一,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是中国两所最负盛名的高等学府。早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留学时,周培源曾用4年的时间拿下学士、硕士和博士3个学位。回国后,他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先后任清华大学教务长、教务委员会副主任和北京大学教务长、副校长、校长等职,并在那里教授物理、理论力学、流体力学、湍流理论等长达半个多世纪,因而称得上是桃李满天下了。
在美国,早年不少著名的华侨学者、专家都与周培源有过一段难以忘怀的奇缘。曾任美国科学院院士的数学家陈省身,1930年参加清华大学研究院入学考试,力学科目的出题人和阅卷人均为周培源。31岁即被评为麻省理工大学终身教授的林家翘,其学术根基是在中国奠定的。他17岁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三年级时为其上专业课的教授就是周培源。1957年与李政道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杨振宁,抗战期间在昆明的西南联大读过4年大学物理本科和两年研究院,其间他就曾经学过周培源开设的3门专业课。
周总理生前曾经提到有过突出贡献的“科技三钱”,这就是钱学森、钱三强和钱伟长。其中,除钱学森早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外,钱三强和钱伟长在清华读书时都上过周培源的课。在中国国内,能称之为周培源入室弟子或授课弟子的还有很多。例如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彭桓武、中国光学工程奠基人之一王大珩、空气动力学家郭永怀。他们都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此外,被称为“中国居里夫人”的何泽慧也是周培源的高足。至于毕业于清华、北大的科技人员更是不胜枚举了。
周培源不仅在清华、北大教书育人,而且对全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也十分牵挂。“文化大革命”期间,科技和教育备受摧残,周培源痛心疾首。为此他曾上书周总理,呼吁加强理科教育和基础理论的研究。粉碎“四人帮”后,他为恢复高考而奔走,并出任全国招生委员会主任。1980年,已是78岁高龄的周培源,还带着对中国教育问题的思考,不辞辛苦,赴美国对21所高等院校进行详细的考察,回国后,从师资水平、人才培养、学术现代化、思想教育和领导管理5个方面,对我国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许多具有战略意义的意见。
周培源于1993年11月24日辞世,享年91岁。在此前的一年,即1992年8月间,为了祝贺这位一代宗师的90岁生日,中国科技界曾在北京举办“国际流体力学与理论学术讨论会”。当时,前往赴会的有来自海峡两岸和世界各地的学者300余人。会议期间,除了学术交流之外,还安排谢师祝寿活动。周培源九代入门子弟依次向他鲜花,称赞其学识的渊博和人品的高尚。这种感人的场面,中外教育史上并不多见。
(日期: 2009-07-09 信息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周培源教我们理论力学课
我们在二年级未分专业时,就由周培源教授主讲理论力学课,二百四十个学生在大阶梯教室上大课。由于老周先生社会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备课,他经常在黑板上从头推导公式,有时推到最后发现结果不对,再擦掉重推。当时,那些学习特别好的同学,比如:陈天权、张恭庆、等人经常坐在教室的最后角,交头接耳地说话。周培源教授生气,就将粉笔头扔向他们,可是,由于距离太远,往往扔不到他们,使得全班同学都朝他们看。这样,他们才不讲话了。
老周先生有时要到外地、国外出差,由陈耀松(当时是讲师)代他讲课。对于我们这些学习中等的同学,听陈耀松的课比听老周先生的课更容易懂。(孙荀英)
周培源老师注意锻炼身体
在我们做学生时就经常看见周培源老师锻炼身体,冬天下午四、五点种,在未名湖冰场上,可以看到周培源老师和他的三女儿熟练地划着冰,两人一会儿拉着手划大圈,一会儿各自流利地划8字,当时他已年过半百。看到他们在冰上的舞姿,我们实在羡慕不已!怪不得他能活到九十岁高龄了!(孙荀英)
周培源老师在频繁的社会活动外仍从事科学研究
他除了担任北大副校长、校长之外、还担任九三学社社长、经常要参加国际交流活动及外事活动。但是老周先生的研究活动却不停顿,他研究的主要领域是相对论和湍流,除了指导研究生外,他在八十年代到美国访问时还亲自上计算机对湍流作计算!(孙荀英)
周培源在‘三线’为北大选择战备校址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苏之间发生路线争执,后来发展到在黑龙江珍宝岛上打了一杖。中央决定要加快
‘三线’建设,北大决定将力学系、技术物理系、半个无线电系搬迁到‘三线’。北大派周培源(当时任北大副校长)去考察、选择校址。他乘飞机在空中观察,再乘汽车、步行进行实地考察,最后选中汉中褒城附近的河东店:背靠高大的连城山,面对蜿蜒的褒河,右边是褒城旧城,左边是大片田地,作为分校校址。在那里划了大片山地,从一九六四年开始分层平整土地、修道路、修护坡、盖教室、实验室、大食堂、学生宿舍、教职工宿舍、托儿所、附属小学、附属中学、修大操场、游泳池。一九六九年十月开始在军宣队的带领下,将学生、教职工、家属分批乘火车送到勉县,再乘汽车到河东店,进入校门。(孙荀英)
二、 教弹性力学课的叶开沅老师
叶开沅先生是浙江嵊县人,与胡海昌一起是钱伟长的研究生,他还与钱伟长合写了一大本弹性力学教材,那本书成为我国弹性力学的经典教材。一九五六年暑假后他教我们五四级力学专业弹性力学课,他用带着嵊县口音的普通话讲课,讲课效果很好。
一九五八年江隆基副校长调到兰州大学任校长。刚好,那一年程昌钧和我也被分配到兰州大学数学力学系。一九六零年叶开沅先生从北大调到兰州大学,那时,叶开沅先生的夫人因为孩子小,还住在北京没有去兰州,他带着他的侄子(当时8、9岁)住在家属宿舍里。
一九六二年我调回北京后,听说叶先生的夫人和孩子都到了兰州,他的夫人在兰州一所中学教地理课,孩子放到兰大幼儿园。后来听说在文化大革命中他的妻子被迫害致死,改革开放后叶先生出国去了。但是,有一次我在北京晚报上惊喜地看到一则叶先生写的短文:批评某个名演员宣传为了消灾,在多少岁生日时‘要系红腰带’,叶先生说她是宣传迷信。我知道叶先生又回来了。(孙荀英)
兰州大学为叶开沅先生逝世发的消息
我国著名力学家、兰州大学力学专业和学科的创始人、力学系首任主任叶开沅先生因病于2007年10月20日在北京逝世,遗体告别仪式于10月23日在北京306医院举行,各界人士以各种方式表达对叶先生的怀念之情。
著名科学家钱伟长院士,原民政部部长崔乃夫(六十年代曾任兰州大学党委宣传部长),原中宣部副部长聂大江(六十年代曾任兰州大学党委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六十年代曾在兰州大学数学力学系读书),中国力学学会原副理事长、北京大学教授武际可,中国力学学会原副理事长、北京大学教授苏先樾,北京大学教授王大均,中科院力学所研究员柳春图,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学报》编审金和,上海大学教授程昌钧,太原理工大学教授杨桂通,中国力学学会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大学相关学院等个人和单位送来了花篮、发来了唁电。兰州大学校党委书记陈德文、校长周绪红,老领导胡之德、苏致兴、李发伸,老教授赵俪生、何天祥、苗天德、俞焕然等也送上花圈、发来了唁电。聂大江、刘人怀、李发伸、武际可、王大均、苏先樾、柳春图、金和,以及叶开沅先生在北京大学、兰州大学的同事与学生参加了叶先生遗体告别仪式。
兰州大学副校长郑晓静教授代表学校专程赴北京吊唁叶开沅先生。她说,叶开沅先生不幸逝世是我国力学界的一大损失,我们深切怀念叶开沅先生,就要学习他坚持真理、追求科学的精神,继承并不断创新、发展他开创的科学事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做出更多更好的贡献。郑晓静副校长还代表学校对各界人士和有关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希望他们继续关心、支持兰州大学的建设和发展。
叶开沅先生身后留下了大量图书和文献资料,其亲属表示整理后将捐献给学校,并将与叶先生的部分学生出资设立叶开沅奖学金,以激励有志青年学生努力学习、献身科学、报效祖国。(下载自互联网)
三、教微分方程的徐献瑜老师
徐献瑜,教授。浙江吴兴(今湖州)人。杭嘉湖平原上的湖州府,自古以来就是富庶的江南鱼米乡。府辖吴兴县坐落在波光淼淼的太湖之畔。1910年7月16日,徐献瑜出生在这个枕河而立、舟楫穿行的小城。徐献瑜生于“辛亥革命”前夜,少年时代在军阀混战中度过。在他的记忆里,上小学和中学时,他曾几次随家人逃到上海躲避战乱。6岁入绉业小学,这是湖绉生意人集资兴办的子弟学校,设在一座古庙里。课余他跟着长他3岁的四哥学围棋,起初不过贪玩,但逐渐开窍入迷,常与夏布行内的店员对局,亦能下个平手。棋道启迪了他的智力,并成为终身的嗜好。
进入高小后,徐献瑜始知好学,各科成绩在班上常能列在前几名。他殊喜算术,演算能力尤其突出,高小三年级学代数时,先生出了一道题:当时钟10点至11点之间,长针和短针何时走在一条直线上?班里只有他一人列出方程,解出答案。当时他还不满12岁。
1922年,徐献瑜考入东吴大学第三附属中学(又称湖州海岛中学)。这所美国教会所办的中学,教学正规,重视算学和英文。初二时徐醉心于速算研究。他自学背诵20以下每个自然数的自乘结果。但超过20以上的数字自乘则难以苦记。在悉心琢磨中,他发现凡尾数为5的数字,在自乘时有一个速算规律。比如要算数字35自乘,只要心算3乘以4为12,即得结果1225;75 自乘,只要算7乘以8为56,结果是5625。他把这个发现写了一篇小文章发表在学校的通讯刊物上,颇得数学老师的器重。他英文也学得不错。在高中学数学时,已能自读英文原著教科书。
1928年,夏布行业日渐衰落,随着现代纺织业的兴起,传统的夏布生意越来越不好做。父亲本打算把他送去投考邮政或铁路行业,以早日自立养家,但他表示要继续上大学。父亲看到他的学业成绩出色,上大学又不用家中负担,也就改变了自己的主张。于是,徐献瑜成为这个商人世家中的第一个大学生,开始走上了与父兄不同的道路。
他以第一名的成绩高中毕业,被保送到苏州东吴大学并获免学费奖,同级的学友有费孝通、杨季康(杨绛,翻译家、文学家)、沈乃璋(心理学家)、孙令衔(化学家)、朱雯(翻译家)等。
1932年初春,与沈福彭、孙令衔、杨季康、周芬等五人结伴自苏州北上,来到北平燕京大学寄读。
1934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后赴美留学,1938年在华盛顿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成为华盛顿大学第一个获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并被推选为中国学业全优PhiTauPhi荣誉学会会员,得“金钥匙”奖。
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八一五”以后燕京大学酝酿复校,徐献瑜参加了复校筹备工作,并在10月1日燕大正式开学之际,回校担任了燕京大学讲师,后担任数学系教授、系主任,辅仁大学讲师。
新中国建立后,他历任燕京大学教授、数学系主任,北京大学教授、高等数学教研室主任,
1952年他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1952至1954年他还曾担任北京大学校工会的临时主席。
从1955年开始,徐献瑜的学术生涯发生了一个重大的转折。当时开拓电子计算机这个新兴技术领域的问题已经引起国家的重视。北京大学数学系得风气之先,着手筹组计算数学教研室,徐献瑜被选中做为这个新学科的开拓人。对中国数学界来说,计算数学还是一片处女地,许多学者连计算机是什么模样都没有见过。对徐献瑜来说,也是如此,况且从事计算数学;意味着他在年近半百时还要转行,由他所熟悉的理论数学,转向不大熟悉的应用数学,特别是转向应用数学中面孔陌生的计算数学;但他欣然从命了。因为他知道这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同时他自信中国人能够掌握国际上的先进科学与技术。或许此时他从小就着迷速算的潜质也被触发出来,他似乎感觉到有了电子计算机,他曾苦心地强记背诵过的一些函数值表当在瞬间被唾手可得,这也是他少年时代理想的实现。是年,徐与胡祖炽、吴文达、杨芙清等组建了北京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教研室,这是全国高等院校中的第一个计算数学教研室。
1956年3月10日至22日,苏联在莫斯科召开题为“计算技术发展之道路”的国际会议。徐献瑜作为中国派出的6人代表团(他们是由闵乃大、胡世华、徐献瑜、吴几康、张效祥、林建祥)成员之一参加了这次会议。在苏期间,代表团参观了苏联当时最先进的电子计算机3CM,并会见了苏联科学院精密机械及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列别捷夫院士和计算中心主任朵罗德尼钦院士等著名学者,开始了中国计算技术工作者的国际交往。徐献瑜详尽了解了计算机原理、程序设计以及如何做机器翻译工作等。在赴列宁格勒大学参观时,他还考察了苏联高等院校计算数学课程的设置与教学。
1956年暑假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五四级开始分为数学、力学、计算数学三个专业,徐献瑜先生在北大筹办计算数学专业,该专业的微分方程课继续由徐先生讲授,力学专业的微分方程课由丁同仁老师讲授。
1956年岁末,徐献瑜又被调到中国科学院去筹办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第二年春天,待技术力量集中后,该所组建了三个研究室,第三研究室为计算数学室,徐任室主任。当时室内约有70余名青年科技人员,在徐和副主任张克明,研究员董铁宝、冯康的指导下,他们中的很多人,比如高庆狮、黄鸿慈、许卓群、仲萃豪、蒋尔雄、刘慎权、董韫美、李家楷、储钟武、张绮霞、谢铁柱等后来成为中国计算数学界的中坚力量。
同时,徐献瑜先生还在北大兼讲计算数学课。他是北京大学教授、高等数学教研室和计算数学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三室主任;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研究员。
徐献瑜教授是我国计算数学的开拓者之一,他是我国第一个计算数学学科和我国第一个国家级计算中心的创建者之一,也是我国第一个“数学软件库”的研制和建立的主持人。他在过去几十年的计算数学教育和研究生涯中为北京大学,也为我国计算数学和计算机软件学科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王选、杨芙清、何新贵等都是他的学生。
从1956至1959年的三个学年内,在计算所举办的第一、二、三届计算技术培训班,徐献瑜为第一届的计算数学班主持“初等函数逼近”专题讨论会;为第二届的计算机班和第三届的计算数学班主讲程序设计。第三届培训班在他的带领下,已自觉地走上理论联系实际的道路。他们带着实际应用的题目上机实习,做了水坝应力、长江水文、建筑设计等计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徐献瑜带领这个训练班的70多名学员为超音速飞机的设计做出了贡献。当时正值1958年科技跃进之际,国防部门设计超音速飞机时遇到小展弦比宽机身组合的翼身干扰问题,当时还没有建成跨音速风洞,所以要估算超音速飞机气动力只能借助数值计算。军事工程学院罗时钧教授提出计算方案,黄敦教授画出了翼身图形,徐献瑜据此图形做出数学公式,然后指导学员们用电动计算机算了一个月,得出了小展弦比宽机身机翼组合体的超音速干扰气动力,交上一份出色的答卷。现在我国许多部门和科研单位的计算技术骨干大多出自这三期培训班。
1958年8月,中国第一台通用数字小型电子计算机——103机试制成功。1959年9月,104通用数字大型电子计算机开始运行。自那时起,徐献瑜与张克明、董铁宝、冯康率计算所三室人员对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进行了大量实践,1959年一年即完成了82个科学与工程计算问题,包括气象、测量、水坝、水文、公路、铁路、航运、建筑、桥梁、冶金、机械制造、石油、航空、原子能等各个领域。进入60年代,徐献瑜具体指导最优化、非线性方程求解和函数逼近几个研究组(当时这几个组并在一起为计算所三室六组)侧重于理论研究。他一贯要求大家密切注视国际上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还和董铁宝组织并参加了美国1960年出版的《数字计算机上用的数学方法》中译本的翻译。这书对于计算数学和科学计算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沿用多年。
与此同时,徐献瑜仍担任北大数学系计算数学教研室主任的职务,和董铁宝、胡祖炽一起组织教研室的教学和研究活动,并在课堂上向一届届的学生讲授程序设计。1962年国家恢复招收研究生,徐献瑜在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指导培养了十余名研究生和来自国防工业或地方科研部门的代培生。其中曾抗生、何新贵、史应光、谢深泉、张祥等现已成为计算数学和技术界知名的专家与教授。
1959年徐献瑜到南京大学数学系介绍有关计算数学的进展,并主持座谈讨论。1960年在上海召开的中国数学会上徐献瑜作了有关计算数学事业和培养新生力量的报告。会后徐献瑜与华罗庚被邀至杭州讲学。1961年在汕头第二届全国计算机会议上,针对当时有些单位热衷大机器、忽视小机器的倾向,由董铁宝先生首创,徐献瑜与张克明、赵访熊、冯康等提出“小机器可以做大题目”的主张,事后小机器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1963年南京大学也制成了103小型电子计算机,高教部在该校召开高等院校计算数学报告会,徐献瑜与赵访熊教授被邀主持会议。这是全国高校第一次召开这个专题的交流会。同年在西安召开的第三届全国计算机会议上,徐献瑜详尽地报告了计算数学方面的进展与成果。在此期间,徐献瑜无论走到哪里,都在大力宣传计算数学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1965年第四届全国计算机会议在哈尔滨召开,他在会上作完发言后,即来到大庆油田,与油田的科技工作者和领导座谈,解答有关计算机应用方面的问题。
为创建中国的计算数学学科,徐献瑜在致力教学和以任务带动学科发展、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同时,始终关注着电子计算机应用的宣传和普及。
他曾任全国计算数学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在特殊函数、函数的数值逼近方面深有研究。撰有论文《含有超球多项式和贝塞尔函数的某些积分和级数》,合译《逼近论导引》等。
粉碎四人帮后,徐献瑜先生授课之余继续从事科学研究,被推选为全国计算数学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副理事长;1977年,徐献瑜在授课之余,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参加化学系徐光宪领导的“串级萃取理论”研究,为此提供了数学模型、算法和数学证明,成功地采用计算机模拟出逆流萃取动态平衡的过程,该论文登载在《北京大学学报》上。这项工作1983年获国家教育部一等奖。徐献瑜先生退休后继续担任《计算数学》杂志编委,被推选为中国数学软件协会名誉会长。。
徐献瑜教授为我国计算数学和计算机软件研究和教育事业,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作为一名学者,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力求与时俱进,与时代同步;他注重人才的培养,甘当人梯,知人善任,恳切让贤,离休以后,仍然主持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研究小组工作,关心着国家大事,关心中国计算数学事业的发展。95岁高龄,还致力于科普,为中学生写出《由“鹤立鸡群”引出的一个数学问题》一书,徐献瑜教授一直在关怀着年轻一代的成长。
1990年5月,中国数学软件协会在洛阳成立,会上一致拥戴业已退休的徐献瑜为名誉会长。
老年生活:
徐献瑜自1986年7月退休后,仍为他曾主持多年的计算中心研究小组继续做咨询工作,并继续担任《计算数学》杂志的编委。耄耋之年的徐献瑜仍神色不衰。他每日的生活极有规律,摆棋、看书几乎成为必做的功课。养生之道的另一个诀窍在于:他素来谦和,淡泊名利,以达观超脱的态度对待人生。他和他的学生们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关心他们的生活和事业。他的夫人1990年7月因病故去。他的6个子女均已长大成人,并学有专长;目前有四个在美国读书或工作,其中两个儿子承继父业,从事计算机软件的开发研制,女儿为中国新闻学者徐泓,现任北京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
徐献瑜教授于2010年10月23日逝世,享年过百岁。
(下载自互联网)
四、教流体力学课的孙天风老师
1920年8月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1943年西南联大航空工程系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43-1948年在西南联大、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任助教、教员;1948-1956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航空工程系学习、工作,获航空工程硕士、哲学博士学位,研究超音速流动以及激波的反射与衍射,作为美国政府报告发表。
五十年代孙天风老师回国到北大任教,教的第一个年级就是我们年级,他教我们流体力学课。1957年到北大数学力学系工作积极倡导进行激波管的研究,并和其他同志设计并建造5cmX5cm方形截面的激波管,是当时国内最早建成者之一;后在力学系任教。
在20世纪50年代主要从事高速空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60年代和其他同志一起推动和从事高超音速流动的研究工作;70年代以后转向风工程和工业空气动力学的研究。他和其他同志一起利用原有风洞设备,进行了国内最早的大气边界层气流模拟实验,同时对于大型双曲线形冷却塔的风压进行系统的风洞试验并参加茂名冷却塔现场实测。他所建议的冷却塔风压分布曲线是世界上唯一有的通过无助全尺寸塔式测后所建议的一条曲线,已为水电部有关部门列入设计规范。他和他的合作者也对其他结构物的风荷载引起风振进行研究;同时,他重视研究绕钝体流动的机理,特别是结构物群(建筑物群、冷却塔群)相互作用;他和他的合作者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重大项目的研究以及水电部门委托的课题研究。他们的“结构物的风荷载研究”1985年被评为教育部首届科技进步优秀成果奖,1986年被评为北大首届科学研究二等奖。(下载自互联网)
五、教稀薄气体力学的黄敦老师
江苏无锡人,生于沈阳,中共党员。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1956年苏联莫斯科大学力学数学系研究生毕业,获苏联物理数学类副博士学位。历任清华大学机械系助教,莫斯科大学留苏中国学生会对外联络部部长、学生会主席;北大数学力学系教员、教授;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兼职科研人员;北大数学所教授、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力学会第一届副秘书长;《力学学报》第一至第四届编委;《爆炸与冲击》、《应用数学与力学》第一、第二届编委。核学会计算物理学会副理事长;《计算物理》副主编。1985年获国家教委科技成果二等奖(项目主持人),国防军工协作先进个人,1987年获国防科工委国家科技成果一等奖。曾编写《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卷、力学卷有关条目。(下载自互联网)
六、教空气动力学的杜洵老师
杜洵老师教我们空气动力学课,使用的教材是苏联专家别洛娃写的空气动力学讲义,由杜洵等翻译出版。他讲课声音小,也不看同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孙荀英)
第四节、辅导专业课、专门化课的老师
一、黄福华、陈耀松老师
黄福华老师与陈耀松老师一起辅导我们流体力学课,流体力学课是孙天风老师讲大课,没有教材,学生靠记笔记,考试时要考的内容全在笔记上,因此上课时一点也不能走神,要将老师讲的内容全都记下来,有不懂的,在答疑时就问黄福华老师或陈耀松老师。他们总是耐心地回答同学们的问题。(孙荀英)
二、魏中磊老师
魏中磊老师辅导我们做毕业设计,当时是为沈阳珊风机厂设计风洞,学生就是李颐黎和我两个人。我们按照魏中磊老师给的各段的尺寸、不分昼夜。用手摇计算机进行计算,到七月中旬终于计算完了,将计算书交给魏中磊老师,就算毕业了。(孙荀英)
第三章 重聚燕园
第一节 一九八八年大聚会
从一九五八、一九五九年毕业后,二百多位同学各自在天南海北,经历了各种运动。于一九八八年‘五四’北大九十年校庆时同学们重又聚集在燕园,和二十二位老师、职员举行数学、力学、计算机科学三个学科的学术讨论会。一百二十六位同学和十七位老师在新盖的大图书馆前合影留念,之后,十七位女同学及五十位男同学在大图书馆马路对面的台阶上与段学复、程民德、江泽函、丁石孙、林建祥五位老师合影,原二班七位同学、四班八位同学分别与段学复、程民德、江泽函、丁石孙、林建祥五位老师在大图书馆马路对面的台阶上合影,力学专业二十九位同学也与段学复、程民德、江泽函、丁石孙四位老师在大图书馆马路对面的台阶上合影,三班九位同学与江泽函老师在第一教学楼前马路斜对面合影,五班十六位同学在紧贴着大图书馆楼前(毛主席塑像后)台阶上合影,六班十五位同学在未名湖边花神庙后合影,七班十五位同学在学校内合影,部分同学在未名湖水塔下与徐献瑜老师合影。下午又分数学、力学、计算机科学三个学科同学间畅叙友情,拜访和慰问老师。
第二天,上午组织了到天安门城楼上观景。过去,我们做学生时,每年‘五一’、‘十一’都要到天安门广场参加游行、晚会,接受国家领导人检阅。如今,登上天安门城楼观景确实是另一翻心情,许多同学踊跃参加,在城楼上,我们还合影留念。下午,组织到新建的‘大观园’游玩,不少同学欣然前往。
第三天组织到颐和园苏州街游玩,虽然上学时大家都对颐和园已经非常熟悉,那时,不少同学夏天到昆明湖游泳场去游泳,冬天到昆明湖冰场滑冰,也曾租小船在后湖穿行于一个一个、不同材料、不同式样的小桥,但是对苏州买卖街却不了解,因此很多在外地工作的老同学都踊跃去玩了,大家还留下不同组合的合影。
第四天还组织同学到新建的‘大观园’去游玩,在‘怡红院’、‘潇香馆’前都留下合影。
第二节 一九九三年数学系成立80周年聚会
一九九三年数学系成立80周年系庆时,我们只通知北京、天津的老同学来聚会,届时有四十二位老同学到会。我们在新建的数学大楼的大教室举行了报告会,会后在邓小平题写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匾额前、台阶上与程民德老师照了像,还在‘------求实、创新’的匾额的大饭厅前与程民德、吴文达老师合影。会下还在校园里、草地上听老师耳提面命。
第三节 一九九四年入学四十周年大聚会
一九九四年‘五四’是北大百年校庆,也是我们数力系五四级入学四十周年,我们又举行了大聚会。从五月二日同学们就从全国四面八方来到北大,五月三日上午大会报告,---介绍他---。中午由海淀红艺照相馆在大图书馆大厅内为我们照了像,有85位同学,16位老师和职员参加了照相。十七位女同学还和程民德老师、吴文达老师在大图书馆外照了像。
下午分三个专业分头举行报告会,我们力学专业在力学大院一间教室举行座谈,座谈后,在力学大院与陈耀松先生共计34人合影留念。
第二天大家一同游览了世界公园。
第四节 一九九八年百年校庆大聚会
一九九八年‘五四’是北京大学成立百年校庆,也是力学专业、计算数学专业毕业四十周年。我们数力系五四级又举行大聚会,五月一日在邮电疗养院报到,外地来京或住家离北大较远的同学都可以住到邮电疗养院。五月二日上午在数学学院的大教室举行报告会,由张景中作了题为‘’的报告,报告会后在新装修后的大图书馆前照了像,可以看到:共有20名老师(邓成光、姜伯驹、黄杰藩、章学诚、丁同仁、黄敦、肖树铁、丁石孙、-----、周毓麟、程民德、------、吴文达、徐翠薇、杜洵、林建祥、------、陈耀松、------、黄福华)出席照相;参加照相的男同学有95人、女同学有27人,由于站不下,潘文杰女同学只好坐在前面一排老师的座位上。下午分专业举行讨论会,力学专业在邮电疗养院二楼的报告厅举行报告会,晚上各班分头在校园内游玩、照相。多数同学都到‘未名湖’边以挂着采灯的‘博雅塔’为背景照相。
第三天我们组织同学到中华民族园游玩。
第五节 二零零四年入学五十周年大聚会
我们举行入学五十周年纪念会,四月二十二日报到,大家住在邮政招待所,第二天上午在英杰交流中心举行报告会,由沈国钧作了题为‘二十年与五十年’、李颐黎作了‘燕园,梦想起飞的地方’两个报告,会后在英杰交流中心门外的台阶上照了像:有115位同学、17位老师(章学诚、黄福华、常兴华、林建祥、吴文达、程庆民、丁石孙、张芷芬、黄敦、王萼芳、陈耀松、杜(王+旬)、肖树铁、陈堃銶、-----、吴德(单人——+全)、-----、)参加照像,
下午又分专业分别在数学学院楼的一间教室、力学系大院的一间教室、方正大楼的一间教室举行座谈。
第二天
为这次聚会,请诸位老师题词,或选用先生原作:
叶开沅先生原作:
狱中吟
“序:余以1970年系狱,1977年出狱。朴素不谙吟咏,亦不敢附风骚。徒以‘四人帮’迫人,即使愚顽,亦难消心中块垒不平。狱中寂寥,宛赋数章,或自怀明志,或有所讽,不学宾王西狱蝉声之唱,愿效屈子泽畔之吟。”
野梅:“万卉凋零岁暮间,漫天六出独君妍,挺拔枝条傲曳柳,暗香疏影诉君前。”
张世龙先生题词:
在我们共同学习、奋斗的年代里、曾迸发着强劲的青春的热情。
即使有些无可奈何的遗憾,终究还是值得永久珍惜、骄傲和怀
念的岁月! 致五四级同学 张世龙,04,4,21
吴文达先生题词:
五十年前我们偶然走到一起,这次能再度相聚,真不容易,我怀念
不幸过早的离开我们的伙伴,董怀允、沈立、董绪清等等。我们都
进入了“头如雪”的状态,愿我们仍然“气如云”,争取健康长寿,
再次相聚。 吴文达 2004,4,21
章学诚先生题词:祝贺54级同学入学50周年
艰难的历程
辉煌的业绩
国家的栋梁
章学诚 2004,03,15
朱照宣先生题词:致54级同学们
基本吃素
勿忘走路
心情舒畅
劳逸适度
朱照宣录陈翰笙教授(1897-2004)
《卫生之道》和大家共享
程庆民先生寄语:
盼——锦绣神州春色妍;
叹——不堪回首话当年。
“五四级”在整个北大和数学力学系都是极具
才华同时又饱受苦难的一届学年。在我的一生中
“五四”是恒星。
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这句话在
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只是带着苦涩。
心不能忘记林昭,同时也记住了对四人帮这一
伙败类的审判。天道难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黄福华先生题词:
我的教师生涯是从辅导你们的理论力学开始,近半个世纪过去了,至今仍记忆犹新。面对你们这批很有才气的学生,记得有一次主讲教师周培源先生就故意出难题想考一下你们,结果出乎他的意料,你们多数人竟然还得了五分。从此周老也就不再说什么了。而对我这个比你们仅早入学两年的小助教自然心中有数,促使我只有开夜车拼命做题,把当时能找到的题都拿来做。正是你们的聪明、好学,使我既紧张、又愉快地度过了教师生活的第一年。 黄福华于北大 2004,5,10
在几年中除上述几次聚会外,在京的同学还有几次聚会,因为范围不大,人数不多,就不再叙述了。
第四章 我们年级的院士
第一节 刘宝镛院士
刘宝镛1936年1月生于天津。1951-1954年在天津市第一中学读书,1954-1958年在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读书,1958年8月毕业后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一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工作。历任四部研究室主任、部副主任,一院副总工程师,某型号总设计师,现任型号系列总设计师,导弹总体设计专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型号总设计师。长期从事火箭的飞行力学和弹道导弹总体设计工作。参加了中国第一代液体近程导弹及中国第一代固体导弹的研制工作;担任国家重点工程总设计师,18年来大胆采用新技术,组织攻克了十多项重大技术关键;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技术管理措施。
自1987年开始,他担任国家某重点工程东风-31总设计师。在担任总设计师期间,他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技术管理措施,完成了型号研制任务。在研制工作中,他推导出偏差计算公式、射表修正系数,他深入研制生产第一线,大胆采用新技术,并组织攻破了十三大技术关键。他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技术管理措施,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作风朴实正派,治学严谨务实,无私奉献,勇于开拓进取,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学术带头人之一,并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两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等。 2001年,刘宝镛被选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从多方面论述了发展先进战略武器的必要性。指出,国际形势迫使我们必须发展先进的战略武器,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必须发展先进的战略武器,新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加速发展先进的战略武器。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加强战略武器的研制提出了发展重点和发展思路。为我国加速发展先进的战略武器作出了卓越贡献,提出要加速发展先进的战略武器(东风-41)。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北京, 100076)
刘宝镛自己谈自己
其实我确实是一个很平常的人,没有任何可供书写的材料:我的童年是生活在城市贫民家里,家住天津地道外的一个大杂院里,邻居有码头抗苦力的,有弹棉花的,也有一个小学教员。过去有个电影六号门,那些穷苦工人就是那样。我是1954年由天津一中考入北大数学力学系的,好象是在二班,到三年级是在力学专业,四年级是一般力学专门化。1958年毕业分配到老五院一分院.当时因为保密就与同学断了联系。
1960年我们单位分来一位北大气象专业的叫柳咏絮的女同学,后来我们就结合在一起组成了家庭。我有两个儿子都在北京:一个是工人,一个大学毕业。老伴1999年因病去世。(孙荀英电话采访刘宝镛2010年8月11日)
第二节 胡文瑞院士
胡文瑞原籍湖北武昌,生于上海。1948-1954年就读于北京育英中学,1954-1958年在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读书,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流体力学专门化,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
胡文瑞是液体物理专家。早期从事磁流体力学研究。70年代转入日地物理研究,对太阳活动区磁场,太阳耀斑的波动模型,日冕瞬变的活塞驱动理论,日球磁场的三维结构,太阳风加速机制,磁层亚暴的磁流体力学波动模型,地球极区极风的慢MHD激波结构等经典问题提出了一些新概念。在天体物理方面,研究了密度波理论共转奇异性以及非线性不稳定性引起的困难,提出星系螺旋结构的星系激波理论,利用摄动展开求出了射电双源射流的精细结构。近年来从事微重力流体物理研究,对浮区热毛细对流有系统的学术贡献。主持了多项国内的微重力研究计划。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6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2001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胡文瑞院士简介
胡文瑞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液体物理学家,国家微重力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胡文瑞早期从事磁流体力学研究。70年代转入日地物理研究,对太阳活动区磁场,太阳耀斑的波动模型,日冕瞬变的活塞驱动理论,日球磁场的三维结构,太阳风加速机制,磁层亚暴的磁流体力学波动模型,地球极区极风的慢MHD激波结构等经典问题提出了新概念。在天体物理方面,研究了密度波理论共转奇异性以及非线性不稳定性引起的困难,提出星系螺旋结构的星系激波理论,利用摄动展开求出了射电双源射流的精细结构。胡文瑞院士对星系螺旋结构,射电星系射流精细结构,宇宙磁场三维位形,太阳风加速,太阳耀斑,磁层亚爆等的理论研究都有建树。
近年来胡文瑞院士积极开拓及倡导微重力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为我国微重力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是我国微重力科学研究的奠基人。他倡导和主持建立了我国唯一的微重力科学研究中心——国家微重力实验室。该实验室以其广泛的学科内涵、先进的实验设备及其所取得的若干重大科研成果,得到了国际有关专家学者的赞誉。
在微重力科学研究方面,胡文瑞院士对热毛细对流和晶体生长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研究。曾经提出浮力在微重力条件下仍可引起振荡对流的机理,给出振荡的分群特征,首次成功地对浮区液桥自由面的振荡进行了实验研究, 取得重大突破。在理论上研究了热毛细对流、浓度毛细对流和相变对流之间的耦合,指出残余重力对浮区晶体生长的影响相对地不敏感。近期,又开拓了微重力复杂流体运动研究。在他指导下,利用实践五号卫星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空间两层流体实验,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并完成了“和平号空间站”和IL-16失重飞机中的两相流空间实验,首次发现了在低液相流速条件下的新流型分布区等新结果,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
一九八五年以后,胡文瑞院士承担一系列空间科学研究项目的学科组织和领导工作,为发展我国空间科学作出了重要贡献,开创了我国宇宙磁流体力学和微重力流体物理的研究,是我国空间科学的学科带头人之一。胡文瑞院士组织和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有总装备部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攀登计划预选项目、总装备部国家921项目“微重力流体力学分系统”、俄罗斯宇航局合作项目、中法高技术合作计划项目、中日合作研究项目。
胡文瑞院士在《中国科学》、Solar Physics、J.Crystal Growth、Micrograv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ock Waves、Space
Forum等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著有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专著《微重力流体力学》。胡文瑞院士多次组织和主持国际学术会议,并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特邀报告,是国际微重力学术界知名学者。
2004年1月,国务院颁发奖励证书,胡文瑞院士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飞船应用系统)主要完成人之一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也是中国科学院表彰的“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
微重力是当今世界上最令人感兴趣的领域之一。至今,许多国家特别是美苏已进行了大量的微重力实验研究,除观察人体在微重力条件下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外,还进行了诸如细胞培养、蛋白质结晶、微生物繁衍、药物提纯、材料加工、金属冶炼等一系列研究。这些研究已给或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和安排下于2003年建成的国家微重力实验室百米落塔是我国发展载人航天,开发利用外层空间计划中进行微重力科学实验的重要地基设施.与美、德、日等国的同类设施相比,我国的这座落塔在技术性能上先进水平,并具有我国自己的特色.其主要组成部分:实验舱组件、减速回收系统和释放系统都展现了其先进性和原始创新性,显示了我国在这个领域内的实力.
国家微重力实验室建设项目通过验收
200?年2月11日,力学所作为承建单位的国家微重力实验室建设项目通过了中科院的验收。该项目的标志性建筑是百米落塔,它是我国自行设计、施工的微重力实验设施,是继德国布莱梅落塔之后世界上第二座百米落塔。其建设的难点在于落塔能否满足塔内落舱、落管实验系统的要求。由于力学所各项措施得力,选择的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采用了“减沉灌注桩——后注浆”、“有粘接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多项高可靠性的专利技术,保证了塔基的稳定性、塔体及三个不同标高处平台的刚度与强度,各工作平台水平位移远小于规定上限。充分保障了建筑物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科研的使用要求。目前,落塔的微重力水平最高可达重力加速度的十万分之一,微重力的持续时间为3.6秒。
从2000年第一季度交付使用以来,该项目已建设了涉及流体力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燃烧学等多学科交叉的12个实验系统,以微重力流体物理为主导,与其它学科交叉,开展了多项与空间科学试验紧密结合的基础性科学研究,取得了系列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由于地基性研究工作扎实高效,使在神洲4号、和平号空间站、实践5号小卫星等空间飞行器上的科学实验均取得圆满成功;吸引了三位“百人计划”研究员和十几位博士后以及一批客座研究人员来此从事科学研究,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科技创新队伍;与俄、德、日、意、美、比利时等国家的科学机构进行了实质性的科学合作研究,已经成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的重要场所,国际影响与地位不断提高。
转摘自《中科院网》
国家微重力实验室介绍
国家微重力实验室是应运国家载人航天事业而发展起来的我国微重力科学研究中心和微重力用户支持中心。自1995年成立以来,实验室一直坚持边建设边开放,以微重力科学为重点研究方向,以国家重大航天任务为牵引,引领国内优势力量积极开展微重力科学交叉研究,先后在国家载人航天工程、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等国家重大空间实验任务中承担了微重力流体物理及空间生命科学方面的空间实验项目,取得了一批优秀的基础研究成果,成为微重力科学及交叉学科强强合作、基础研究与国家需求并重的实验室。
一、 突出学科交叉特色,引领微重力科学发展
1、 承担国家重大任务,实现多学科交叉。国家微重力实验室包括流体物理、燃烧科学、材料科学、生物力学与纳米生物技术等多学科。实验室遵循科学与技术相结合、地基研究与空间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模式,在推动各学科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交叉学科,承担了国家载人航天工程、第22颗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实践8号科学实验卫星等国家重大空间任务,发展了微重力科学相关的航天高新技术,成为我国微重力科学研究的核心力量。
2、集成优势力量,发挥引领作用。国家微重力实验室集成了国内10多个单位的优势力量,通过学科交叉、优势互补和科研条件与公共平台的优化配置,在科学和技术攻关中发挥引领作用。在国家载人航天工程(一期)中,积极组织全国相关力量攻关,出色完成了液滴热毛细迁移实验,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集体奖)。在实践8号科学实验卫星项目中,负责“育种卫星留轨舱微重力平台”有效载荷和技术总体,组织国内微重力研究单位和专家协同作战,成功完成了9项搭载空间实验从设备研制到在轨飞行实验的全过程,使我国微重力空间实验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大大提高了我国微重力科学研究的国际地位。
3、参与科学规划,导航学科发展。国家微重力实验室担负的科研项目和空间实验计划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16个重大专项中“载人航天”的重要任务。实验室积极参与我国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科学相关规划、指南的制订工作,成立了以胡文瑞院士为首席科学家的空间环境利用项目论证专家组,完成了国家空间科学发展规划(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部分),规划了我国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十一路五”及中长期发展前景,提出了我国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持续发展的指导方针。此外,由胡文瑞院士负责、组织专家进行空间科学战略研究,完成了中国科学院学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咨询项目——空间科学专题研究。
二、 坚持全方位开放,推动基础研究创新
1、坚持学术开放,多层次交流推动学术繁荣。国家微重力实验室坚持边建设边开放的原则,以流体物理为主线,以项目合作为牵引,特别注重高层次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实验室与比利时自由大学微重力研究中心、意大利MARS微重力研究中心、德国不来梅大学ZARM微重力中心、法国马赛大学、日本JAXA微重力研究机构以及俄罗斯力学问题研究所等国际著名的微重力研究机构有密切的学术交流,与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等空间局以及相关组织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作关系和交流机制。目前承担2项中俄合作空间实验课题。近年来,实验室成功主办了中德、中日等10余次有影响的微重力科学系列国际会议。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和研究骨干在国际组织中担任了以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际微重力科学委员会副主席为代表的多项学术职务。此外,实验室积极倡导课题组间交叉融合,加强青年学术交流,强化研究生科学训练,推动微重力科学的学术繁荣。
2、坚持装备开放,资源共享提供科研保障。地面模拟微重力实验设施是空间科学实验的技术储备和科学数据积累的重要条件。国家微重力实验室采用国际上独特的弹性网回收方式建成的百米落塔设施,是我国目前最高(116米)且获得微重力时间最长(3.6秒)的地基研究型微重力自由落体实验设施。通过实行开放管理,2006年至今已面向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及院内相关研究所在内的全国微重力科学研究单位开展了120余次微重力相关领域的科学实验,成功率达100%,目前已具备1―2次/日自由落体微重力实验的能力。此外,所外相关单位研究人员长年利用国家微重力实验室其它公共平台和仪器设备开展相关科学研究,促进了合作与交流。
3、坚持管理开放,良好机制搭建学术网络。与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相适应,国家微重力实验室实施“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始终坚持开放式管理。实验室自1999年起开始设立开放课题,面向全国发布申请指南,征集开放课题,迄今共设立开放课题32项。通过开放课题联合研究,实验室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推动了基础研究的持续深入,同时发挥我国微重力研究中心的引领作用,建立了良好的学术网络。
经过10余年的不断建设和发展,国家微重力实验室结出了累累硕果。在我国首次利用遥科学技术实现了空间流体实验的远程操作;与俄罗斯成功合作完成了“和平号”空间站气液两相流微重力实验和IL-16失重飞机两相流实验;成功搭载“神舟飞船”和“育种卫星”进行微重力空间科学实验。近5年来,实验室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发表专著(含部分章节)3部、学术论文193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67篇),申请与授权发明专利33项。鉴于实验室在国家载人航天工程和微重力科学基础研究方面的突出业绩,2005年国家人事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授予国家微重力实验室“先进集体奖”。
他表示,从“神一”到“神七”,所进行的太空试验一是开展一些功效学方面的实验,获得人在失重环境下的运动规律、力的表现特性等数据,为下一步设计空间站提供重要依据;另外是一些医学方面的实验,包括细胞、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实验,从细胞、分子生物学层面来揭示失重环境下人的生理心理上的一些特点,这为人类将来最终在太空生存的航天医学研究奠定基础。
胡文瑞院士在北大2006年研究生毕业生典礼的讲话
首先,祝愿大家在人生道路上取得重大的成果!
大家都是研究生毕业,比我强多了,我是本科毕业。非常感谢学校的领导让我这古稀之年的老学友来代表校友讲几句话。
今天我来得早了一点,在外边椅子上坐了一会儿,看见大家风华正茂的姿态,非常欣喜的精神状态,我就回想到我们五十年代在北大学习的经历和过程。
当时,北大这个地方正好是大饭厅,我们在学校的生活当时叫是‘三点一线’,就是宿舍,食堂,教室或图书馆,每天就这样奔忙,连续几年下来。在我们班里,我的学号是5401007,就是54级数学力学系的。那年我是北京考区第七名,所以我永远记得。
我们这一班共240个人,当时是丁石荪老师带我们这个班,所以我们也很荣幸。丁老师对我们的这个班级有个评价,说我们这个班级是空前绝后。我刚到学校,就碰到很多才子,有报上宣传的,比如说:上海的张恭庆,北京的马希文,那些都是非常非常有名的中学生。张恭庆一直都是在北大教育成长,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数学界的领军人物之一,我想这确实体现了我们北大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成果。
我们这个班最后分成三个专业,一个是数学专业,一个是计算数学专业,一个是力学专业。
数学专业有一位同学非常值得说,就是张景中。他是1995年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在学校是个非常好的学生,就是我们说的尖子学生,但不幸的是1957年反右派的时候划成了极右,被送到了公安系统的农场去报到。经过20年,改革开放以后,他被平反放出来。他跟我说:我在北大想的问题大概还有一半还可以用。后来经过他跟杨路同学一起,进行了大量关于机器证明不等式的工作,在1995年被评为了中科院院士。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大家想想,他荒芜了20年,是在劳改农场里边发奋了20年,最后出来以后很快被评选为中国科学院的院士,成绩非常卓著。
在计算数学专业,方正的领军人物,就是刚刚去世不久的王选同学,他是我国汉字排版领域的一代的领军人物,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也是我们北大的骄傲,也是我们年级出来的一个杰出的同学。计算数学专业还有一位就是周巢尘同学,也是中科院院士,他是联合国计算机学院的院长,做了大概有十年吧,成绩卓著,在计算领域里,在软件行业里有很多创新的成果。
另外,就是力学专业,力学专业我觉得也非常值得骄傲,因为北大数学力学系大家都觉得是耍笔杆的,我们可以推理论,证明定理。而刘宝墉同学呢,他是我们国家东风31导弹的总设计师,北大也能够培养出那么高水平的技术专家。因为现在我们战略核武器最主要就靠东风31,所以在他2001年被选为院士的时候,我跟他说:你是我们北大的骄傲!尤其数学力学系,数学力学系能够出来这么一个实实在在做工作的专家确实不容易!
另外还有一位是朱建士院士,他是工程院的,他在爆炸力学方面,就是在核弹的爆炸里边取得过很好的成绩。
我是在1995年进入院士的行列,做为一个学子,我常常想,北大给了我什么东西?因为到这儿来,我总得答复这个问题。作为北大毕业生,你到底从北大学到了什么东西,我想有两条是基本的:一个是基础好,一个是会思考。你有了这两条,一定可以当一个好学生。
北大的同学基础扎实是国际闻名的,我们在美国碰见很多人,大家对北大毕业生都是非常敬佩的,有的北大毕业生在美国读书,他可以纠正老师讲错的东西,其实就是反映他基础非常好。会思考,就是因为北大的校风是科学和民主。不是盲从,我们在学一个东西,或者理解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但要看到它的正面,一定要看到它的不足和问题,你如果什么都觉得他做得比你好,那你还做什么呢?你就没事情可做啦!所以你一定要发现这些事情里边的问题,要思考这个问题,那么你就会取得成功。
我想北大给我们的一个共同财富,就是我们的学生基础好,会思考。有了这两点,我想做一名好学生是没有问题的。那么在事业上要有成就,我想还应该有两条:一条是要有机遇,另外是要刻苦。我们班上很多学业很好的同学,比我要强得多,结果因为没有机遇,所以没有取得学术上大的成果。我们那时候是计划经济,毕业以后拿个分配单你就去报到,没有自己找职业,或者找老师,没有这些,所以我们机遇不是非常多。相对我们这一代人,我想在座的,在当今这个市场经济时代,你可以有很多机会自己去寻找机遇。即便有很多无师自通的人,实际上,我还是相信名师出高徒,你看看很多著名的学者,他都有一个很好的学术环境的背景,所以大家要抓住机遇、寻找机遇,取得突破。另外就是一定要非常刻苦发奋,比别人投入更多,我想如果大家继承北大的传统,把事业的基础打结实,把思考做得非常细致深入,那么再抓住机遇和刻苦奋发,一定会在今后人生的道路上取得辉煌的成果。
最后,我祝大家鹏程万里,前途无量!
2006年7月4日
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
第三节 王 选院士
1942-1954年南洋模范小学及中学学习,1954-1958年北大数学力学系计算专业学习。1958-1978年北京大学无线电系工作,1978-1980年北大汉字信息技术处理研究室工作,1980-2006年2月北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1994年先后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2006年2月任北大方正集团董事会成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2002年获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3年当选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2006年2月13日病逝。
回忆在北大数学力学系的大学生活
初到北京的新鲜感
我于1954年考入北大数学力学系,当时我所在的上海南洋模范中学共有十多人考入北大,进入数学力学系的就有张恭庆、陈孝萱、罗时健和我4人。那年8月底,北大图书馆的一位老师来上海接新生,上海考入北大的同学包了一列火车的几个车厢。北上的新生组成一个大队,队长是物理系新生周国生,他是调干生,入学前在上海一个区的团区委担任负责人,周国生后任物理系的年级党支部书记,品学兼优,不幸于1957年被划成右派。由于我的中学学生干部经历,被任命为小队长。
当时正值南方发大水,火车在南京附近时比走路还慢,两旁看到的是大树的顶部,从上海到北京共走了两天三夜。在列车启动离开上海北火车站时,车内不约而同地唱起了当时著名的苏联歌曲:“听吧战斗的号角,发出警报,穿好军装,拿起武器;青年团员们集合起来,踏上征途,万众一心,保卫国家;我们再见了,亲爱的妈妈,请你吻别你的儿子吧,再见吧,妈妈,别难过,莫悲伤,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
当载满新生的大公共汽车进入北大西校门时,我被精雕细刻的大屋顶古建筑物震惊了,因为在上海从未见到这类建筑。当时哲学楼和大饭厅(现在的大讲堂位置)之间是海淀区的一条街道,不属北大,在街道上架起一座天桥,天桥以南是一大批新建的学生宿舍,24楼和25楼等刚刚盖好(1994年李瑞环同志参观北大方正时,说这批楼是他所在的施工队盖的)。54级的新生被安排在1斋到12斋的二层楼简易房内居住,这些楼的位置即现在的电教中心所在地。我住在11斋,一间大屋子打成三个隔断,每隔断住8人,共住24人。冬天一个燃煤火炉把管子通到每个隔断。负责烧火炉和打扫卫生的工友叫李锡友,他总是把洗脸间和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
第一次去颐和园印象很深,因为过去从未见过这样宏伟的皇家园林。1954年秋游人很少,大多数的殿都免费开放,殿内有很多展品,包括慈禧的画像。当时的颐和园尚未修缮,保留了解放前破旧的状况,与今天相比,倒有些原汁原味的意境。直到1956年,我才看到一批白发的老画工,冬天在长廊上燃起了炉火,一笔一笔地画人物和花鸟画,使长廊的画貌焕然一新。“文革”开始破四旧时,我迫不及待地赶往颐和园,想再看一眼长廊的画,可惜己被红卫兵用漆涂掉了,大失所望。
北京的捷克造大公交车也使我觉得很新鲜,开关门是自动的。当时进城都走西直门,西直门到颐和园只有一班车,每次回校,都在西直门排长队等车,长队可达数百人之多,但很少有不守规矩加塞抢上车的。
当时普通话尚未普及,南方的广播电台播送的都是当地语言,所以初到北京时语言上略有障碍,一位湖南来的同学,在大饭厅看电影时,碰到一位北京人一路喊“借光、借光”,他还以为是要借火抽烟。来自无锡的张纪泉同学去饭店吃饺子,对服务员说“要一盘儿饺子”,由于儿话音说得不标准,服务员给了他120个饺子。
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
54级新生共200多人,在数学系历史上是空前的,新生的水平也是空前的。200多位同学来自五湖四海,除西藏、新疆、台湾和香港外,内地各省和澳门均有入学学生。开起会来,不少同学说着方言,或带当地口音的普通话。四年学生生活使我辨别和听懂各省方言的能力大为提高。
一二年级不分专业,200多人分成9个班,其中有两个班是考分高的,即6班和9班,但当时是保密的,学生均不知道自己的考分,也不知道哪个班是考分高的班。我被分配在6班,两年后我才知道这是考分高的班。6班中成绩最突出的是陈天权,他是上海中学考来的,中学期间就学了部分大学课程,并具备了阅读英文和法文数学书的能力。上数学分析习题课时,他常常很快把题目做完,习题课老师吴文达就给他另出题目,吃偏饭。有一次在解析几何习题课上,他出了一个奇招,使一个习题的结果极为简洁,任课老师程庆民感到吃惊,思考片刻后肯定了他的结果,并加以赞扬。陈天权在二年级时就发表论文,我记得题目是《典型拓扑域上的黎曼可积性》,论文的内容均是课程中尚未学到的东西。程民德先生后推荐给其他教授,并评价“陈天权已掌握了有关领域的全部基本知识”。陈天权毕业后分配在内蒙古大学,改革开放后恢复学位,他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博士生导师,后调到清华大学任教。
9班中成绩最好的是张恭庆和马希文。张恭庆在中学时就已显露出数学才华,当时《数学通报》上每期刊登难题,解出难题者的姓名公布在该杂志上,张恭庆常常是解出全部难题者。所以上海南洋模范中学教务长赵宪初(后为校长、著名的数学特级教师、上海政协副主席)在我们中学毕业前的大会上说“张恭庆的本事比我大”。马希文是北京四中考来的,入学时尚不足15岁,是带着红领巾进大学的。我入学后就听说,北京报纸上把马希文称为“北京神童”,他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聪明的人。
马希文很轻松地对付大学课程,余下的时间就按自己的爱好发展,他学过蒙古文,用德文写过诗,更大的精力放在音乐上,“文革”期间成为北大乐队的作曲。1979年赴麻省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在著名的人工智能专家、图灵奖获得者麦卡瑟手下从事研究,麦卡瑟有一公理系统长期以来有毛病,但始终找不出原因,马希文只用两周时间就发现了问题所在,麦卡瑟大为震惊。马希文兴趣太广泛,未能专注于某个领域,他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与其才华相比,这些成绩是不相匹配的。马希文于2001年患肾癌,在美国动的手术,由于手术中的失误,不久就去世了。
5班中最突出的是张景中,他不仅成绩好,文学水平也不错,发表过诗作,他的政治课读书报告曾作为范本张贴在墙上供大家学习。可惜的是1957年他被划为极右派,发配到新疆。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他仍不忘业务,与人合作,得了一个国家发明二等奖,后在机器定理可读性证明方面做出重要成绩,当选为院士。2001年我患病住院治疗期间,一位1957年曾任北京团市委负责人的干部来医院探视,谈起张景中,她说:“当时划右派时就十分犹豫,因为他的功课太好了,很舍不得。”
充满团队精神的集体生活
50年代同学中互助友爱的风气较盛,一年级时我班王树桂同学(班上惟一的党员)家庭困难,大家就凑钱买了毛线,并由女同学织成了毛衣送给他。对学习困难的同学,大家也注意关心和帮助。每天下午4:30以后班上组织体育锻炼,每周有一个下午是文娱活动时间,唱歌、跳舞,游戏或排戏。数学力学系举办文艺会演,我班由文娱委员张纪泉主持排了反对浪费粮食的活报剧,得到了好评。那次文艺会演还有一个节目我印象较深,是由高年级学生刘婉如、常兴华演唱的“小小行列式”,一开头就唱道“行列式本是段(学复)先生教,我们姐妹俩来唱一唱啊!”下面就把行列式的一条条定理都唱了出来,例如“行列式一行等于两行的线性组合,行列式啊!”
每年春游是最高兴的事,既尽了兴,又增加了同学间的友谊,樱桃沟、碧云寺、八达岭均是我做学生期间春游去过的地方。有一次我班还打牙祭,自己做红烧肉吃,由金旦华同学负责,我和尹桂彬同学则去棉花地(现在的五四操场)的住户家借炉子和锅,居然如愿以偿。我第一次在东来顺吃涮羊肉也是和一批同班同学一起去的,因为沈立同学已先吃过一次,回来一番形容引得大家垂涎欲滴,便一起前往。沈立同学成绩很好,“文革”期间力学系迁往汉中分校,在一次执行施工任务中他不幸遇难。
在大饭厅听报告
50年代北大校长是马寅初,当时已年过七十,人们都尊称“马老”。由于他威望高,面子大,所以常能请到领导人来北大演讲。例如1957年11月7日苏联十月革命四十周年时,周恩来总理来北大演讲。周总理还多次陪同外国领导人来北大;李富春同志曾作过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陈毅同志曾作过关于亚非会议的报告。马老介绍陈毅时说:“他不仅会打仗,是总理外交上的得力帮手,还会写诗,是个诗人。”介绍完演讲人后,马老总是搬一把椅子,横放在演讲人小桌子边上,边听边记。陈老总上台的第一句话就说:“今天是马寅老掐着我的脖子让我来的”。接着十分生动地介绍当时刚闭幕的亚非会议一些内幕,有一个情节最精彩,陈毅说,会议结束时某国家的领导人说:“这次会议大家都犯有错误,只有中国的周恩来没有错误。”此话引起我们的热烈掌声。
胡耀邦同志当时刚满四十,任团中央书记,精力充沛,讲话时表情和动作很生动,有时还在台上转360度的一个圆 。讲到京剧演员杜近芳等赴欧演出大受欢迎,不亚于当年梅兰芳出国演出的盛况,他开玩笑地说,“杜近芳取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近似’梅兰芳,而出国演出受欢迎的程度超过她老师,说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1
9 5 7年康生出访南斯拉夫后,受马老邀请来北大介绍南斯拉夫情况。他一上台就用山东口音宣布:“今天的报告不准录音,不准用速记记录,你们若不同意的话,咱们见个面,我就回去了(意思是报告不作了)。”当时就感到康生久经运动,生怕报告中有什么辫子被人抓住。
50年代江隆基同志任北大副校长,后又兼任党委书记,是北大的实际负责人。他是一位教育家,对北大颇有贡献。我们听他的报告次数最多,但有时他也会不顾场合发表长篇讲话,记得有一次阳历除夕晚会上,大家都等着看节目和联欢,他却从国际形势讲到国内形势,足足讲了四十分钟。江隆基后任兰州大学校长,“文革”初期,被迫害致死。
50年代时,马老脸色红润,身体十分健康。一位与马老共事的苏联专家自以为已通晓汉语,本意是想赞扬马老健康得像个小伙子,却说出了不伦不类的话:“你真是个老小子啊!”闹了个笑话。马老讲话时自称“兄弟”,说话随便,没有套话,也不带官腔。一次讲话中他抱怨说,他写了一篇文章,题为“洗冷水澡的八大好处”,投给北大学报被退回,说这篇文章不是学术文章。他为此而不平,但可见北大作风之民主,校长的文章也可退稿拒登。马老所作的报告给人印象最深的无疑是1957年的“人口论”,那次报告中他对人口过多的负担十分忧虑,讲话语调非常激动,并不时拍打桌子。在报告中他举例说明深入调查的重要性。他说他从美国留学回来后看到农村的公厕只有半截墙,外面能看到上厕所的人的脸,他觉得不文明,应加高围墙或改成封闭式的。后来农民告诉他:“你是美国博士,但你不懂得,我上厕所时要看住我放在外面的扁担,以免被人偷走。”马老说,这番话使他恍然大悟。马老在报告中特别强调了人口数据统计的重要性,他说现在的数据都是static
(静态的),一定要有dynamic (动态)的数据才能反映人口发展趋势。马老“人口论”的 远见卓识已被历史证明,当然那次讲话中,马老在情急之下,也说了一些容易被抓住辫子的话。例如他说“日本、德国因为面积小,人口多,所以要出去寻找Living space(生存空间),”“由于人口剧增,中国下一代领导人还能不能提倡和平共处?”对于一时的不妥之词,马老后来也接受了批评,但对人口论的基本观点始终坚持真理不做妥协,这是值得钦佩的。
一、二年级教我们课的老师
令人难忘的一年级基础课老师大学一年级的三门基础课解析几何、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把我们从中学数学一下子带进了高等数学的殿堂。这是一个很大的台阶,没有老师们的精心教导,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一跨越的。
解析几何由江泽涵先生讲授,他当时已年过半百,是北大的一级教授,由此可见当时北大对基础课教学的重视。江先生的教材是自编的油印讲义,因为当时尚无成熟的教材(包括苏联的)。我至今还记得,课间休息时,江先生总要抽一种散发香味的烟斗。 教授数学分析这门主课的程民德先生,当时是37岁的正教授,他讲课循序渐进,十分严密,培养了我们严格思维的习惯。
50年代中期一批品学兼优的高级知识分子入党,周培源、程民德先生也在其列。我记得程先生入党的会议是晚上在哲学楼的大教室内举行的,主持人是当时的系总支书记林建祥,先由程先生介绍自己的历史,后由入党介绍人吴文达作审查报告,再投票表决。这次会议领导很重视,主持北大日常工作的江隆基副校长出席了会议,也邀请了一些学生干部参加。表决后有一段自由发言时间,学生中张景中即席发言,他把“程民德先生入党”说成“程民德先生入团”,因为他的河南话讲得很快,所以并未引起哄堂大笑。最后由党委书记史梦兰讲话。
“文革”前程先生任数学系党总支书记,“文革”中受到很大的冲击。1980年,程先生当选为学部委员,打倒四人帮后他开创了模式识别和指纹识别的新方向,比我高一班的石青云院士在这一方向做出了重要贡献。
教高等代数的先是聂灵沼先生,后是丁石孙先生。丁先生毕业于清华大学,北大数学系主任段学复表示不惜用6个人去换丁石孙一人来北大,可见他才华之出众。丁先生教我们时才27岁,后接替陈杰先生担任系秘书职务。当时年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很融洽,丁先生对54级情有独钟, 1956年时曾与54级同学一起划船游颐和园,并在石舫讲了话,他说:“现在的青年学生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大家都有理想。”确实,50年代时,我们对未来的美好前景充满了憧憬。我至今还保留着当年游园的照片。
丁石孙与化学系桂琳琳老师的婚礼是在俄文楼二楼举行的,不少同学都参加了,主持人是吴文达先生,他专门带来一个手摇铃,并解释说:“桂琳琳结婚后就改称丁琳琳(叮呤呤)了。”代表54级学生发言的是吴庆宝,她在这种场合特能发挥,当场还送了一个洋娃娃,祝他们早生贵子,引起哄堂大笑。婚礼的压轴戏是吴文达策划的“新郎给新娘上口红”。 1958年丁石孙先生三十岁刚出头,正处在创造的最高峰时却遭到了厄运,受到了批判和处分;“文革”中他受到了更大的冲击,与一批“黑帮”和“牛鬼蛇神”一起排队劳动,只见他面色阴暗发黑,只有两只眼睛还炯炯有神,略显当年的神采。“文革”结束后,丁先生在教学和教材编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担任北大数学系主任和校长期间大力推动了各方面的改革,可惜的是80年代正值北大经费最困难的时期,有些事情想办也办不成。他在任校长期间,对激光照排系统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一项目也是在丁石孙任校长期间从科研成果转化成产业的,但北大方正给北大的大量回报则是丁校长离任后的事情了。
一年级习题课的老师也很优秀,数学分析习题课由吴文达、陈永和担任。吴文达先生生性乐观,讲话有趣。1958年在苏联受到了不公正的批判,“文革”期间更是作为计算数学专业资产阶级代表人物而被批斗,但他都挺过来了。“文革”结束后创建北京市计算中心并任主任,还担任北京市科委委员。1999年底我们54级的老学生为吴文达先生庆祝七十大寿时,他仍充满风趣和说话幽默,注定是一个健康长寿的乐观人。
高等代数习题课老师是郭悦成,他与陈永和均是数学系专修班毕业生中的尖子,他们当时都是单身,两人一同住在好像是16 楼(筒子楼)的一间房间中。他们两位专注于数学,不大注意房间卫生,我班的课代表常去两位老师宿舍交作业本,回来后总要绘声绘色地描述一番宿舍内的脏乱情景。陈永和很有才华,“文革”前数学系曾想派他去法国深造,后因“文革”而作罢。在清理阶级队伍中陈永和受到残酷迫害,跳楼身亡。这是很可惜的,否则今天他也许有可能当选为院士。
解析几何习题课老师是程庆民,他是年轻教师中的三好积极分子。他的习题课很有特色,尤其是一学期末的一堂总结课,真是十分精彩。他用高的观点,深入浅出地把一学期的内容串在一起并加以提高,大家听后受益匪浅。后来55级的一位同学也向我提起过程庆民先生的总结课,也是赞不绝口。我一年级阅读的第一篇文献是程先生提供的,当我按文献内容作完我一生中第一个学术报告后,程先生鼓励了一番,同时指出我的一个毛病:身体老挡住黑板,使大家看不见黑板上的字。
程先生曾担任过我班的班主任,工作很深入。他曾组织过数力系教师篮球队与54级学生队比赛,结果我们赢了。一年级时我班发展的第一个团员是康继鼎同学,程先生来参加这次发展团员的会议,会议结束时作了一个不短的发言,主题是“要经常总结和调整自己的思想,与党保持一致”,并说经常会有一些不一致的地方。他的讲话给我印象很深,我觉得程先生作为一名党员,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工作很勤奋;但同时他又是具有很多独立思想的人。反右时程庆民被划成右派,在全系引起轰动,因为大家对他的印象一直很不错。听说有一位教师曾说自己愿意代替程庆民去当右派,因为程庆民当右派太可惜了。对程庆民先生的处分是最轻的,留校察看,但他自己要求下乡劳动改造。“文革”中程庆民又上升为反革命分子,受尽折磨,四人帮倒台后,终于平反。上学时我就知道程庆民酷爱文学,他在我班聚会时介绍过苏联小说《茹尔宾一家》中的故事,但想不到60年代程庆民成了作家,他的作品在电台中被配乐朗诵,龚雪早年主演的电影《祭红》就是根据程庆民的小说改编的。
带领我们进入计算机领域的专业课老师
带领我们进入计算机领域的专业课老师二年级下学期末开始分专业,张恭庆、陈天权、张景中、杨路(杨九高)、洪允楣等一批成绩最突出的同学选了数学专业。计算数学专业那年刚成立,我因为看到了计算机的前景而选择了这一专业,当时的专业主任是徐献瑜先生。
在计算数学专业徐献瑜先生教过我们两门课程:微分方程和程序设计。他讲课风趣生动。例如在讲授朗斯基行列式的特点,即“行列式内有一点为0,则统统为0”时,他打比方说,好比学校内有一个人伤风,则全校所有人统统都伤风。此话引起了哄堂大笑,使我至今仍记住朗斯基行列式的这一特点。
1960年我作为无线电系的教员到738厂搞技术革新,数学系的徐献瑜、吴文达先生也同时下到738厂。当时100多人睡在738厂一个仓库的地板上,每人的铺盖只能占到身体宽度的1.5倍,非常拥挤。徐先生也和我们一样过这种艰苦生活。有一次开会,738厂的一位领导感慨地说: “听说北大一位年近半百的教授也睡在仓库的地板上,我们觉得很过意不去。”徐先生今已年过九旬,仍腰板挺直,这与他达观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另一门专业课“电子计算机原理”则是张世龙先生讲授的。张先生是一位绝顶聪明和事业心很强的人,他于1956年开始独立设计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所参考的资料只有十分简单的外文文献。他的这门课大部分内容就是他主持设计的这台完整的串行计算机,从逻辑到电路都很具体。他大概是中国第一个独立设计一台完整的电子数字计算机的人,但由于磁鼓存储器不过关,机器未能运行。而科学院计算所夏培肃先生主持设计的小型计算机,由于有计算所磁心存储器研制组的有力配合,后来者居上终于率先运行,成为我国计算机发展史上真正的第一。
1959年反右倾时,张世龙刚满三十,正是风华正茂之际,却被作为右倾的“党内专家”,受到了激烈的批判和处分。“文革”期间又因“特嫌”而隔离审查,因为他自知没有问题,所以泰然处之。张先生“敢为人先”的勇气影响了我后来的科研生涯。
董铁宝先生是从力学专业转入计算专业的,他称得上是“中国第一个程序员”。五十年代的董先生在美国Illinois大学的Illiac
I计算机上解了大量题目,而Illiac I是美国最早的计算机之一,后来的Illiac
IV则十分有名,是平行计算巨型机的先驱。董先生带回了很多IlliacI上的基础服务性程序,还带回了1946年由Von Neumann执笔的关于存储程序概念的报告 (Preliminary Report,后称为Von
Neumann报告),1958年初我看到的这一报告就是董先生带回来的。张世龙先生在设计计算机时很重视董先生的意见,认为他是真正大量使用过计算机的专家。董先生为人耿直,比我大2 0岁,我们后来成了忘年交。董先生离开美国时留下一笔钱给王浩教授(著名的数理逻辑专家、哲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定理机器证明的先驱),由他按时把Communications of ACM杂志寄给董先生。这一杂志我在60年代时每期必读,有些载有重要文章的杂志就是从董先生那里借来,并长期‘霸占’。其中最重要的一期是1961年第1期,上面刊载Rump Group Seminar(美国一个讨论班)发表的一系列关于ALGOL 60编译的文章。DJS 2l机上ALGOL 60编译系统中关于换名参数的处理方法完全是从该期上学来的。我至今仍保留了董先生借给我的一部分Communications of ACM杂志。源语言一级上的有力调试措施是DJS21编译系统的重要特色。15年我把这一方案向董先生详细介绍,并征求他意见时,他肯定地对我说: “不敢说百分之百,但绝大多数程序故障都能通过这一系统查出”,使我很受鼓舞,后来这些措施深受用户欢迎。
文革开始,已经有少量点董铁宝名的大字报,我见到他时劝他“不要怕,事情总会过去”,他回答说“有点怕”,当时已看出他比较紧张。清理阶级队伍时,他作为“特嫌”被隔离,不堪受辱上吊自尽。后来王浩等美藉华人回国闻知此事时深表惋惜。
大学时代的同学
四年的大学生活正是“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但也经历了反右派“人斗人”的残酷场面,许多成绩优秀的同学,如张景中、杨路(杨九高)、洪允楣、于劭、陈孝萱、赵立人都成了右派,受了二十年的苦难。这使我想起夏衍的一首打油诗:“敢想容易敢说难,说错原来非等闲,一顶帽子头上戴,搬他不动重如山”。幸运的是,当我们四十岁左右时,迎来了打倒“四人帮”、改革开放的春天,许多人在后半辈子做出了新的成绩,当年的“右派”有的成了院士、劳动模范和单位的骨干。受尽磨难的我们这一代人聚会时都毫无例外地谈到:数学力学系学生时代为我们后来的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我们终生受益。
(选自《北京大学数学学院九十年》纪念文集,个别字句略有修改,加了几个小标题。)
王选和陈堃銶伉俪
王选夫人陈堃銶自幼失去母亲,她没有享受过人生最伟大的母爱。陈堃銶说:“宝
宝没有人疼,宝宝就疼别人吧!”
王选夫人陈堃銶自幼失去母亲,她没有享受过人生最伟大的母爱。陈堃銶说:“宝
宝没有人疼,宝宝就疼别人吧!”
陈堃銶身体一直不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她患尼尔氏病、低血压,但曾经做过她
一年学生的王选更是重病在身,她便去照顾他。因为专业一致,又有共同的特点——在工
作、生活各方面总是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总是用真挚的爱心关注周围的人和事,情
志相投,结成了终生的伴侣。
1975年,陈堃銶在北京大学6912计算机工作调研中,了解到国家748工程的子项
目之一的汉字精密照排的难度很大,回家与正在全休的王选商量,一起来参加这项工作。
从此,伉俪携手,陈堃銶冲锋陷阵在前,展开了一场持久的、艰苦卓绝的拼搏,成就了一
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起步
王选和陈堃銶,天资聪明,从小受到优良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从上海南洋模范
中学和浙江省立杭高中毕业后,考入学风严谨、师资雄厚的北京大学,四年不懈的努力,
两人都学习成绩优异:中文、外文、数学、物理、软件、硬件,从理论到实验,各方面都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道德品质也不断得到培养和锻炼:
遇事首先考虑别人,以身作则,诚恳待人,虚心接受各方面的批评。他们在毕业走上工作
岗位时,起点就高,具备了担当大任的必要条件,工作后锲而不舍,积极进取,追求完美,
向着至高至善的境界冲刺。
动力
王选和陈堃銶,他们搞的是(自然)科学,是技术,但内心充被汉字精密照排的难度所吸引,共同钟情于探索未知领域,亲密无间地融合,在他们的灵感中享受无上的欢乐。他们狂热地追求,在20 年间平均每周工作65小时,废寝忘食,百折不挠。在充满温馨情爱
的家庭中,埋头看书,查资料,搞调研,苦苦思索,反复讨论,深邃的思维在雄辩的交锋中迸出灿烂的火花,绵长的情意在科学研究满着人文关怀。2004年王选面对记者的采访有一段话:“我看到铅字工人之苦,检字的人每天走几十里路,非常累;最苦的还是熔铅工
人,工作在铅蒸气弥漫的空间。这些工人每过几年都要去排一次铅毒,职业病非常严重。铅字印刷的效率又极低。”王、陈两位对又苦又累的工人满怀恻隐之心,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得心痛。他们的工作维系着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振兴。
超越
王选和陈堃銶,原本学识渊博、功底厚实,因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工作难度的着迷
而萌生无穷的力量,面临国际上激烈的竞争,遇上需要巨人而产生巨人的时代。
当时国内有五家实力雄厚的单位用模拟存储方式在研制汉字照排系统,国际上日本、
英国正在研制第二代、第三代汉字照排机。王选他们凭着高远的见解和卓越的胆识,毅然
决定独辟蹊径,迎头赶上,跳过时人的水平,直接研制为时尚无样机的用数字存储方式的
第四代激光照排机。
王选引领着北大一批人才,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阻力,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不断创新,终于发明了高分辨字形的高倍率信息压缩技术和高速复原方法,率先设计了
提高字形复原速度的专用芯片,世界上首次使用控制信息来描述汉字特征的方法,由此
获得欧洲专利(王选是我国获得专利的第一人)和8项中国专利。1979年8月11日
《光明日报》头版头条报导了“我国自行设计的计算机激光汉字编排系统主体工程研制
成功”的消息,1981年7月对样机进行部级鉴定,结论是:“汉字信息压缩技术比国外
领先,激光输出精度和软件功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难能可贵的是,王选没有在科研
成果面前止步,他马不停蹄地把激光照排尖端技术推向商品,为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
1981年,王选的发明在全国新闻出版社印刷业推广普及。这年年底,所有来华研制和销
售汉字照排系统的外国公司全部退出中国内地市场。1996年,在日本成立了全资的方正
分公司;1997年,日本购买方正日文出版系统,广泛应用于日本报纸、广告和杂志业。
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较大规模地出口和销售拥有自己知识产权和自产品牌的高科技应用
软件,这也是一件使中国人在世界上扬眉吐气的事。
王选将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与市场经济相契合,由此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高科技产品在全銶推广,给华人世界数以亿计的汉字应用者带来了永远的福祉,
又闯出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思接千载
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王选视通万里;为承传人类文明,王选思接千载。王选的历史
知识非常丰富,平时发言中常引经据典,随口说出:“爱因斯坦说‘只有为别人活着才是
有价值’。”“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有个公式,‘I+We=FullyI’”。有人问他“方正”
的出处,他笑答出于《汉书》,原来《汉书卷四十九•爰盎晁错传》上有:“察身而不敢
诬,奉法令不容私,尽心力不敢矜,遭患难不避死,见贤不居其上,受禄不过其量,不以
无能居尊显之位。自行若此,可谓方正之士矣。”读了这段文字,深感这正是王选为人
的写照,同时也惊羡王选的文史底蕴。王选爱好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还能演唱京剧,
在上大学四年级时(1958年4、5月间)他请计算班毛德行、周炜、郭健民、苏少华等同
学到城内看京剧。看完回校时,因天晚、校门已关,不知谁提议,大家翻墙进入校园、回
宿舍。可以看出:他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而成长的。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汉字
精密照排的执着追求是相通的,都源自爱。
中国的文字,上世纪二十年代前后,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鲁迅、钱玄同等思想家、国
学大师们都曾经忧虑,由于当时普遍认为汉字对于接受新事物、传播新事物和创作新事物
是个障碍,鲁迅曾担心文字不改革中国会亡,钱玄同则创议并亲自参加拟制国语罗马字拼
音方案。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60年后中国大地上出了个王选,他的研究成果使得在信息
化时代我们用母语、用方块字能够进行迅捷的交流,用汉字接受和创造新事物畅通无阻,
大有可为。
汉字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其组字法非常科学,多数汉字有形有声还有意义,例
如,从字形就可看出植物分类,化学元素的基本特性,等等,这也是拼音文字做不到的。
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从其含义创造出新的汉字也非常方便。中国儿童识字不只是简单
的记忆,还要联想、推理,从小养成理解思维的习惯,所以中国孩子智商高。汉字书法还
是艺术,汉字组成的对联既是文章、诗、词的修辞手段,又是一种文学体裁。具有这些功
能,在世界各国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王选发明的精密照排采用了字形信息压缩方案,使
得汉字的形态得以保存,古老的汉字文明经受住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冲击,从而历史悠久、
美妙绝伦的中华文化能千秋万代青春永葆,永远发挥其优势。
范育后人
人生须臾,个人的力量有限。人类社会的进步都是一代代继承、推动而取得的,这是
客观规律,任何人都受这个规律支配。但王选是主动自觉地遵循这个规律、驾驭这个规律
的人。他在春秋鼎盛、事业繁荣并预见到前景更加灿烂辉煌、一切都在蒸蒸日上之际,毅
然退出第一线,全力培养扶植青年科学家,而自己则“今后我会更加努力,为中国计算机
领域的技术创新、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做出更大的贡献。”他关心的是祖国的前途,事业的
发展,像慈蔼的父亲肩负着心爱的孩子,“以父作马,望子成龙”。他悉心指导年轻人,
又关心年轻人的生活、工作条件和健康状况;主动了解各人的特点,尽力创造平等和谐、
有利于发展的良好环境,让年轻人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并且去发达国家领导技术新潮流。
同时,王选又以亲身感受谆谆告诫年轻人,“一个好科学家首先应该是一个好人”,
“科学家最初的动力不是名利,而是热衷于未知领域的探索”,“要脚踏实地地持之以恒,
选定目标后锲而不舍地长期拼搏、不断创新”,“要‘顶天立地’:技术第一流——顶天,
成果能实用,站得住脚——立地”,“要善于看到他人的长处,认识自己的不足,这是团
队精神的基础” ,“……”。
王选和陈堃銶他们自己就是非常善于发现他人长处、认识自己不足的人。约在十年前,
王选在一篇自述中如数家珍地列举十来个年轻人的名字,说明他们的特长和才华超过自己,
多处说:“他比我强”,“我望尘莫及”,“我为了一个漏洞苦思苦想,被他一个妙招解决了”,“他一个灵巧的办法否定了我的一项笨拙的设计”,等等。陈堃銶在逐渐退出第一线时说:“现在,一些琐碎而不起眼但还有一定难度的急活,在找不到适当人选时,为了整个系统得成功,往往还由我自己完成,但我最主要的工作只是了解国外情况与需求,选择合适的课题,为年轻人提供发挥创造性的机会,同时协调各软件步调一致地运行。我创造的巅峰已过,我的经历、手脑的灵敏程度都已不如年轻同志,应该有更多的年轻人越我而上。”“我
的才能并不出众,是项目给了我锻炼能力与创造的机会。”“计算机事业的高速发展、竞争性以及知识的快速更新,需要一代代优秀人才的支撑,我已经属于过去一代。”
王选和陈堃銶,以冷静的头脑,面对事实说这些话,绝不是作谦虚姿态的客套话。现
在方正事业海纳百川已有数千人的浩浩荡荡的队伍,年轻人所做的工作已比王、陈二人所
做的多。但是,方正事业从开始就是王选、陈堃銶伉俪心血的凝聚。他们为科学事业、为
民族文化、为祖国富强、为人类进步捧出一颗心来;他们崇高的思想境界、深刻的思辩、
大胆的探索、勤奋的实践、精诚无间的合作、这种工作动力和工作作风,正是在方正事业
中推广和发展,他们坚持的方向——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紧密结合正在方正事业中大力实
践和发扬。
王选和陈堃銶所创造的科技成果是他们对汉字的爱的奉献,永不磨灭!他们几十年含
辛茹苦所铸就的工作作风和工作精神是他们爱的升华,在方正事业中会代代相传,发扬光
大,历史将不断升华他们的爱。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部分内容摘自《五十年情怀——北京大学数学力
学系一九五四级入学五十年纪念册》)
当代毕升——王选的选择
他叫王选,是北大教授。请注意,他的贡献不只是在技术方面。在为自己先进的科学技术开辟道路的岁月中,这位戴眼镜的教授不得不去“攀登”产业和市场——所以使用“攀登”一词,因为要把技术转化为产品,事实上比科研更难。
然而,要真正认识王选,还得首先忘掉他的成就和荣誉,还得从他人生中第一次乃至以后的一次次选择说起。
前三次选择:站在事业的起跑线上,似乎预感到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我国汉字精密照排技术等待他去跨越
高考前填志愿,王选填了三个:北京大学数学系、南京大学数学系、东北人民大学数学系。家在上海,没有一个志愿填上海。那是一个对新中国无限憧憬的时代,胸怀祖国,奔赴远大的前程,是许多人心中真正的志愿。
“我一生中第一次大的抉择,发生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因为我选择了计算数学专业。”王选说。
这是决定一个19岁的青年将来干什么的重大抉择。当时,班上最热门的选择是纯数学,力学次之。计算数学,是一个分支学科,北大刚建立这门专业,连教材都还缺乏,可称冷清而荒凉。然而就在此时,王选看到了我国1956年1月刚刚制定的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看到规划中把原子能、自动控制、计算技术列为重点发展学科。他毅然选择了计算数学专业。
1958年王选大学毕业,时值我国掀起研制计算机热潮,由于计算机人才奇缺,而王选当初选择的正是这个专业,这使王选未受“右派”父亲株连,被留校当助教,并成为设计硬件的主力之一。
一、
1961年,王选作出了他成年后的第二次抉择:“从硬件转向软件,但不放弃硬件,而是从事软硬件相结合的研究。”这其实是选择了“跨领域”研究。24岁的王选很快看到了这次抉择所带来的好处。“我已经搞了3年的计算机,本来,我以为自己是懂计算机的,现在忽然发现,只有了解软件,才真正懂得计算机,有种“茅塞顿开”之感。”王选把这当作“一生中最重要的抉择。”
没想到就在这年夏天,饥饿加上连续的劳累,终于把他击倒。他的病辗转几家医院,持续数年久治不愈,生命一天天虚弱。然而在病中,他却以惊人的毅力、卓越的总体设计,与北大许卓群、陈堃銶、朱万森等人一起,进军计算机高级语言编辑系统的研究,为我国推广计算机高级语言做出了宝贵的贡献。这一贡献被载入了中国计算机发展史。
1975年,他38岁了,仍“病休在家”。人生还能做些什么?就在这年,王选作出了他一生中第三次重大抉择。这是一件同每个中国人都有关系的事。
中国是印刷术的故乡。毕升约在11世纪40年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第一代产品是用细胶泥刻烧成的泥字,后人又搞了木字、铜字、铅字,活字印刷,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如今,随着电子、光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西方结束了由我国毕升发端的活字印刷术,采用了“照排技术”。当代印刷技术发生的革命性变化,将比过去一千年里产生过的作用更加显著,我国如果仍停留在铅印阶段,怎能跟上世界的步伐?
1974年8月,经周总理批准,我国开始了一项被命名为“748工程”的科研,分三个子项目:汉字通信、汉字情报检索和汉字精密照排。当王选听说“748工程”,已是1975年,他最感兴趣的“汉字精密照排”,当时国内已有5家在研制,都实力雄厚。 “病休”中的王选又能做什么?
1975年春,他动员起自己还很虚弱的身体,日复一日地挤公共汽车去中国科技情报所查阅外文杂志。从北大到地处和平街的情报所车费3毛钱,少坐一站可节省5分。没任何经费。面对许多资料,能抄的尽量手抄,抄不了的就复印,要付复印费……走到情报所,王选就该使劲喘气了,但资料上的海外消息,像氧气那样可供他呼吸……“我常常发现,我是那些杂志的第一个借阅者。”他看到,世界上第一台照排机是“手动式”的,1946年在美国问世。50年代,美国发展了“光学机械式”二代机。1965年德国推出“阴极射线管”三代机。1975年英国正在研制的“激光照排”四代机即将问世。
再看我国,正在研制照排系统的5家,分别选择了二代机和三代机。王选则认定:不能搞二代机,也不可搞三代机。要直接研制西方还没有产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
代机,也不可搞三代机。要直接研制西方还没有产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 他的选择似有凌云气概,可是,这有可能吗?由于我国基础工业落后,搞二代机、三代机都有一系列很难过关的尖锐问题。王选其实是以别无选择的方式向自己的大脑要出路:他开创性地以“轮廓加参数”的描述方法和一系列新算法,研究出一整套高倍率汉字信息压缩、还原、变倍技术,从而使研制 “激光精密照排”成为可能。
由于王选的选择曾被认为“梦想一步登天”,这使他想起“顶天立地”一词,后来的实践使他越来越看到,当代科研开发,就应该选择“顶天”的技术;欲“顶天”,就得选择技术上的跨越。因此王选“第三次抉择”最宝贵的地方,不在于选择了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而是选择了技术上的跨越。
二
国门初开,国外的照排设备接踵而来。我们的技术如果不尽快变成产品,将会成为废物。于是王选有了第四次选择:决战市场 国门刚刚打开,西方人来了。1979最早到来的就是世界上最先发明了第四代激光照排机的英国蒙纳公司。不久,日本人、美国人搞的汉字照排系统也接踵而至。
早先,王选一心只想,努力研制出好设备,就能为祖国、为社会所用。现在看到,国门一开,世界突然顶到你的鼻子前面来了。如果你的技术不能尽快变成产品,就会变成废物。
就在这时,王选作出了他一生中第四次重大抉择:决战市场。
1979年8月11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以通栏大标题赫然登出: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获重大突破。报道了北京大学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主体工程研制成功的喜讯。就在此时,王选心里比谁都清醒:“我们决定见好就收,不再致力于这种样机的试制和生产,而只是对付鉴定会。”这不啻是惊世骇俗的决定。他决定现在就放弃Ⅰ型机。“从1979年9月起,我把主要精力放在[aaa1]Ⅱ型机上。”这是他迈向市场的一大步。
英国蒙纳公司在京、沪两地召开了展示会。我国政府有关部门把是否引进“蒙纳系统”的问题摆上议事日程,有关会议一个接一个召开。时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江泽民,于1980年2月22日,以个人名义给国务院几位副总理写了一封亲笔信,信中写道:北大等单位对“中文激光照排设备”的研制,已有显著成效,技术接近成熟,解决了汉字缩小和放大不变形的问题,有几项技术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应予积极扶持,以便继续试验使其完善化,将来在国内推广。在具备一定条件以后,还可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此时,另一项艰巨而重大的任务就是设计和调试软件。这项工作一直是由陈堃銶负责。当时没有软盘、没有显示器,总量达14万行的程序全用汇编语言写出,其艰难是今天从事软件开发的青年们难以想象的。终于在1980年9月15日上午排出了《伍豪之剑》,这是中国在告别铅字的历程中排出的第一本书,这是检验照排系统功能的一个重要标志。1980年10月25日,邓小平对北大激光照排系统作了“应加支持”的批示。
这年初夏,陈堃銶发现自己便血,以为是痔疮,继续忙于软件调试没去医院。鉴定会后是暑假,她本该有时间休息的,可是……至少6年来,她都放弃了节假日休息,这个暑假,她又忙于Ⅱ型机整个软件的换代工作,直到10月5日才抽空去医院看病。6日,陈堃銶被确诊为:直肠癌!手术前夕,王选去看她,大家也去看她,还没走进病房,听到她与同室病友一起在唱五十年代的苏联歌曲: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 ,
河上飘着柔漫的轻纱 ,
喀秋沙站在峻峭的岸上 ,
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
等大量舶来品潮水般涌来中国。美、英、日等国研制的汉字照排系统,也以比从前更进步的技术,形成“联军”似战斗力,向中国的报社、出版社、印刷厂发起进攻。
1984年,中国以更坚决的步伐把改革开放又推进了一大步。松下电器,奔驰汽车,IBM电脑此时,“748工程”10年了。眼下,该是到了与多国公司决战的时日,王选研制组却几乎没有招架之力。转眼间,我国有几十家出版社、报社、印刷厂购进了5种不同品牌的美、英、日照排系统。参加北大748工程的协作单位,也有提出撤走协作人员的,王选的硬件组从最初热热闹闹的9人,走得只剩下王选和吕之敏俩人。王选对自己的第四次抉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注定了他必将作出又一个重大选择。华光,华光,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他们为自己的产品命名华光,意为中华之光。
1985年,随着春节的爆竹燃响,华光系统经千淘万漉,终于在新华社正常运行。5月,通过国家级技术鉴定。此后,华光系统被评为1985年中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1986年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金牌,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王选心中仍不踏实,他说自己有一种“负债心理”,感觉不到有什么成就。“我经常反问自己,我们到底对国家是有功还是有过?我们得了这么多奖,如果将来市场都被外国产品占领了,那么你的功劳在哪儿呢?国家投资到哪儿去了呢?”
1987年,《经济日报》成为我国第一家勇试华光Ⅲ型机的报纸,完成该系统的总承厂是山东潍坊计算机公司。《经济日报》一举成为全国最漂亮,出版速度最快的报纸,也是世界上第一家采用计算机激光屏幕组版、整版输出的中文报纸。第二年7月,经济日报社印刷厂卖掉了全部铅字,成为世界上第一家彻底废除了中文铅字的印刷厂。不但厂房面积减少三分之二,耗电量也减少三分之二强,成本下降四分之一以上。
熔化铅字的曙光亮起来了,一场必将引发我国印刷术的第二次革命,很快在中国大地行成燎原之势。1987年我国首次设立印刷业个人最高荣誉奖——毕升奖,这一崇高奖项差不多就像是为王选而设的,王选获得了这一最高荣誉奖。此时,可以松一口气了吗?没有。向Ⅳ型机出击的日夜早于1987年初就出发了。
人民日报社引进的两套美国HTS照排系统,到1989年,经该公司长期调试,仍故障频频,效率太低,无法使用,最终成为“死机”。美国HTS系统的价格是当时华光系统的15倍,昂贵的设备竟是这样一个结果,谁也没有料到。王选伸出了援助之手,带领若干技术如此骨干到人民日报社,用北大技术对美国HTS系统进行改造,将“死机”救活。 美国HTS公司的总裁在离开中国前,向中方表达了他对王选的杰出发明的尊敬,并告说:“今后,地球上再没有HTS公司了。”
1989年,华光Ⅳ型机开始在国内新闻、出版、印刷业波澜壮阔地前进。这年底,所有来华的研制汉字激光照排的外国公司,全部退出中国大陆市场。
也许,我们这个民族艰难得太久了,我们有在艰难中创造奇迹的本领。如何对待成功,恐怕是更大的难题。
北大与潍坊计算机公司的合作,是一种技术转让的关系。在一台照排系统售价近百万元的时候,后者付给前者的技术转让费是每售一台给一万元,这已经是很低的价格了,后来竟连这点钱也迟迟不支付,以至发展到北大方面不得不诉诸法律,通过法庭来解决。
王选曾在他的著作中这样写道:“有人对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做过一个统计,凡只有技术合作和转让合同而没有经济实体的,最后大多数都‘离婚’,原因之一是知识和技术的价值未得到应有的体现。” 王选不得不面对着他人生中的第五次重大选择。
三
他的“第五次抉择”未见端倪,又突然面对着人生中的第六次重大抉择:让年轻人的思想开出鲜花。 1993年春节前夕,王选像往年一样,闭门搞设计。他的一位硕士研究生过完年回来,王选把设计给他看。 “王老师,你设计的这些都没有用。”学生刘志红25岁,看过后对导师说,“IBM的PC机主线上有一条线,你可以检测这个信号。” 王选愣住。因为他明白了,自己苦苦钻研了两个星期的设计,被学生一句话否定了。 这是王选一生中极其重要的一个事件。
“本来,我以为自己做一线的工作可以做到60岁,可是今天我看到,在我自己最熟悉的领域,我已经不如年轻人了。在我不那么熟悉的领域,岂不是更差!” 王选作出了自己一生中第六次重大抉择。让年轻人来干!今后可由自己多出思想,并扶植年轻人去干出成绩,而且,应该创造一种能让年轻人出新思想新方案的氛围,努力使年轻人有“主人的感觉”,才有利于他们积极地思考。
就在这一年,王选把三位不同年龄段的年轻人同时推上研究室主任的位子,他的这一抉择开始迈出大步。肖建国(36岁)任彩色系统研究室主任。阳振坤(27岁)任栅格图像研究室主任。汤帜( 27岁)任文字处理研究室主任。
肖建国30岁时毕业于北大计算机系研究生班 , 1988年,他先后主持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大屏幕中文报纸组版系统及彩色排版系统,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彩色照排与中文合一的编排和输出,在海内外产生重大影响,随后引发了中文报业的一场彩色革命。1994年他又主持完成了彩色调频挂网算法并实现高保真彩色印刷,从而实现了彩色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今天,肖建国已是博士生导师,方正技术研究院院长。究院院长职务交与肖建国、引进“空降部队”李汉生抓管理、推出E-media战略。
阳振坤24岁成为王选的博士生,王选把研制新一代栅格图像处理器的博士论文题目交给了他。这使阳振坤很惊讶。前五代RIP(栅格图像处理器)都是王选老师亲自主持研制的,作为照排系统的核心,它们就是我国照排系统取得辉煌成功的关键,现在,阳振坤是个刚刚进门的博士生,王选为他选择的课题就是要他超越王选,这可能吗?阳振坤成功了,1994年,阳振坤的大脑里突然萌生出奇想:彻底抛弃RIP里的硬件,完全由软件来支撑,这不啻是个非常大胆的奇想,意味着对王选“欧洲专利”的彻底超越。
1995年6月,一个叫邹维的年轻人来投奔王选。他曾经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由于研究成果无法转化为社会化的产品,他从中国科学院辞职去了外企,从事美国产品的汉化工作。换句话说,是替美国产品搞“转化”,由此将美国产品打入中国市场,并将中国的同类产品打垮。不久,他感到这样的工作虽然工资很高,但心里太难受。 王选收下了邹维。9月,王选交给他一个选题。用计算机制作动画,历时一年半,卡通动画制作系统终于开发成功,取名“点睛”。整体性能一举超过了美国同类软件。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台、北京电影学院等影视部门率先使用这套系统,并开始为西班牙的动画片制作所用。这是邹维第一次看到自己主持的科研直接变成了社会产品,中间根本没有“转化”一说。 如今,邹维已是方正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兼数字媒体研究所所长。
作为教授,王选已是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年),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年)。他说:“我忽然成为计算机界的权威。一年戴一顶院士桂冠,一下子成了三院士。这时我57岁了。可惜,在我年轻最需要的时候,没有得到承认。在高新技术领域,年轻人有明显的优势,55岁以上的专家绝对是创造的高峰期已经过去,哪里有57岁的权威呢?”
我们看到,王选作出的人生第六次抉择,是他人生中最灿烂的抉择。
四
随后,他的第五次选择水到渠成:研究所与方正集团胜利会师,为先进技术找到一条远航的巨船
1994年是748工程二十周年,4月22日,《西藏日报》由方正系统印出,至此,全国所有省级报纸均“告别铅与火”,方正系统拥有了全国内地99%的市场。 我国内地的报业、印刷厂,没有经历过第二代、第三代照排机的历程,从当今最落后的铅排,一下子跳到具世界先进水平的激光照排,真的实现了“一步登天”。
不仅如此,也没有广泛采用传真机远传报纸版面而直接使用照排系统远程传版;没有广泛电分机出彩报而直接过渡到先进的图文合一编排彩报。所有这些,都因为王选当初选择了采用“技术上的跨越”,从而使整个民族的新闻出版业、印刷业全面实现了划时代的跨越。将研究院院长职务交与肖建国、引进“空降部队”李汉生抓管理、推出E-media战略。
随后,港、澳、台都用上了方正排版系统,在与同时,方正系统又挺进到了马来西亚的《亚洲日报》、《光华日报》以及美国《星岛日报》等华文出版业,方正系统正以无比锐利的先进技术将挺进到全球一切华文世界。
王选的声誉正使他走到哪里都是一个著名的活广告,此时,研究所与方正集团仍处于“分立”状态,王选如果听从所里年轻人的要求,自办公司,有一定的优势。然而,王选说:我和研究所的骨干都不善于搞经营,开拓市场并不比开发技术容易,而方正集团有一批人精于此道。方正系统拥有广阔的市场,同时是方正集团内企业家和众多经营能手开拓市场的结果,“只有两者紧密结合并最终走向一体化,才是正确的选择。”
1995年6月,王选建议研究所全员汇入公司,这就是王选人生中的第五次抉择。至此,研究所与公司两支队伍胜利会师,成为一家。这是北大方正发展中的重大事件。
随后,王选和方正又有了一次次新的选择:打入日本、韩国市场、进军数字媒体领域、将技术研王选有一个经典的说法:“方正集团能迅速发展,得益于一批有科学头脑的企业家和有市场眼光的科学家的紧密结合。”王选还有一个说法,叫“顶天立地模式和一条龙体制”。王选领导的北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士点和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以及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堪称“四星级”单位,这“四星”均属“顶天”范畴,加上“集团公司”才真正做到“顶天立地”。前述的“四星”汇入方正集团,北大方正就成了所谓“五星级企业”,建成这种从尖端科研到售后服务都浑然一体的一条龙体制,就有了飞腾之势。他们随后推出的一个排版软件就叫“飞腾”。
“我不是企业家,我只是一个对市场有判断能力的技术专家。”王选从未把自己看作是企业家,王选也从未任过方正总裁,人们又为什么总把王选看作是方正的象征呢?
这是因为方正是以高新技术为本发家的,换句话说:知识含量,就是方正的鲜明形象。而王选,就是人们心目中的知识英雄。(人民日报海外版)
院士未必总是学术权威
——王选院士谈院士增选
在车水马龙的北京海淀成府路,方正大厦,记者就院士增选问题采访了王选院士。
记者注意到王选穿的是白衬衣和布鞋,传记《王选的世界》里写着:“从小学到高中,他穿得最多的是白衬衣和布鞋。他喜欢白衬衣的洁净和单纯,喜欢布鞋的随意和舒适”,看来,这个习惯王选一直保持到现在。记得曾有人说过,喜欢穿布鞋的人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换句话说是淡泊名利。
王选院士认为,院士群体应该业务水平高,道德声望也高,只有两者兼备,才能实现国家赋予的任务,才能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影响力,进而带动整个科技界乃至社会的发展。同时他也直言不讳地指出——
“我有一个绝招对付送礼的”
“院士增选中的不正之风,我也感受到了,10多年前就有。”王选院士的开场白直言不讳。“有的候选人为了评院士,对学部每位院士逐个分析,谁会投赞成票,谁会投反对票,一个一个去公关,这种投机取巧的做法经常能得逞,这是可悲的地方。”
接着他笑着说:“我有一个绝招对付这些送礼的,候选人和单位领导一起来家里,送来候选人材料和礼物。我对他们说,‘今天我只能收一样东西,你们看留下哪样好呢?结果他们只有老老实实把礼物拿走,把材料留下。’”记者好奇地问那礼物一般是什么东西。“我看都不看,不知道是什么东西。那是5年前,现在从来不见人。”
记者也听说过一位院士拒绝候选人送礼的真实故事,那位院士对送礼的候选人说,你今天来访本身就是错误的……,你来的效果适得其反,我只会给你减分。还有一位院士反映,由候选人组织的会议竟给很高的会议出席费,以致今后这种会议都不能参加了!
王选指出,评选中收礼的院士还是极少数,关键是人情关系在起作用,如果一位候选人有几位院士说好话,那选上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一位院士说坏话,哪怕不准确,那选上的可能性就很小。“对于关系亲的,我宁肯不说话;如果觉得他该当选就投票。”
公关比攻关厉害多了
“科技界本来就不是一块净土,不是一个真空!现在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蔓延到了科技界,使得科技界更加……”王选后面的省略意味深长。
“放眼整个科技界,不仅是院士增选,还有申请项目,评各种奖项,拉关系、套近乎,送礼、侦察……这使得真正埋头扎实搞科研的就吃亏,再说也很难抵挡名利的诱惑。”
王选说自己以前奋斗多年,脑子里从没有想过当院士。丁肇中说过,“为了拿诺贝尔奖而工作,那是非常危险的!”
记者近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采访时无意中看到,几乎所有办公室的门上都贴着这样一张A4纸:“访客请注意,为保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工作的公正性,即日起到9月30日止,恕不接待任何与申请相关的来访。”据了解,所谓的来访就是“公关”,这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科技界的“公关”风之盛行。
有些没选上院士的科学家也做出过重大贡献
“本来尊重知识分子、尊重知识价值,这是对的。但是社会把院士抬得太高,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评上院士,就好像鲤鱼跳龙门,身价顿涨百倍,住房、工资、经费申请、讲课费、出场费等待遇都大为改变,与非院士差别很大。”
王选认为有些没评上院士的科学家与当选院士的科学家并没有鸿沟,“我看到很多非院士的科学家做出很大的贡献,但不可能都评上院士”。
“今年我68岁,完全是靠虚名过日子”
王选拿自己的经历来说明问题,“错误地把院士看成是当前领域的学术权威,我经常说时态搞错了,没分清楚过去式、现在式和将来式。我38岁的时候,在电脑照排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处在最前沿,在国际上也可以称得上十分前沿,创造了我人生的第二个高峰,但是是无名小卒,说话没有分量;1995年我58岁的时候,当选中国两院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获得两次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虽然没有脱离业务,但1993年我就离开了具体设计第一线,所以我的巅峰已经过去,我当时就觉得已经不是这个领域的权威了;今年我68岁,3年前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奖,但离学科前沿更远了,现在靠虚名过日子!”
记者插话道:“您说得太谦虚了!”王选摆摆手,语气加速,“是这样的,我说的是大实话!”
他拿出中国科学院学部9月11日发的《关于2005年院士增选工作中反对不正之风、重申选举纪律、保证选举质量的通知》,文件空白处写满了数字,显然王选对采访有准备,而且不乏科学家的严谨。“有这样一个统计,很有意思,很能说明问题——
“国外对1249个杰出的国际科学家和1928个国际上最重大的科研成果做了一番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发现科学家最具活力的年龄段是25岁到45岁,创造颠峰的年龄是37岁。
“但中国科学院662位院士,小于60岁的只有56人,占8.5%;中国工程院654位院士,小于60岁的只有39人,占6%。这说明大多数院士已经不在创造的高峰期。我个人的理解,院士这个荣誉,是对这个人过去学术贡献的高度肯定,是终身的。当然年轻院士不一样,他们正处于创造的高峰期。还有一批年龄比较大的院士仍在科研一线,还在不断地创造,这跟他们研究的领域有关。但在飞速发展的计算机信息领域,找一个70岁的权威,很难!也许有个别人可以,但按照普遍规律来讲不太可能。有些学科,院士是有经验的,在指导年轻人如何奋斗上可以发挥不少作用,但不是当前该领域的学术权威,否则就是天大的误解!”末了他还补充一句,“这句话可能有的院士不爱听!”
大部分院士年龄较大,按照生理规律,已经过了创造的高峰期,邱成桐等不少科技界人士也曾提出过与王选类似的观点。黄昆先生的学生郑厚植院士等曾回忆说,黄昆到了晚年,为自己没有更多学术贡献而痛苦,但是又不得不承认并遵守自然规律。
王选说,记得周光召曾经说过,希望院士多培养年轻人、参加咨询和热心科普,自己也很赞成这个看法。
院士不是万能博士,说话要慎重
正因为院士不都是当前该领域的学术权威,不是万能博士,所以最好不要什么鉴定会都参加,什么话都说。
“现在很多鉴定会一定要请院士参加,因为院士说话一言九鼎,我已经十几年不参加鉴定会了!我很清楚,我会是很受欢迎的鉴定委员,名声大,说话有分量;又很不懂,不会挑出毛病。我一辈子牢记杰出的物理学家、原英国皇家学会主席、190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瑞利的话,他说,他60岁以后不对任何新思想发表意见,他认为60岁以后思想不活跃,而且跟他年轻时曾经受过压制也有关系。”王选还举例,一位现已年近耄耋的院士前几年在报上发表言论说,“我国不用建信息高速公路,中国没有这么多信息,浪费!”而这位院士的专业与信息领域差了十万八千里,完全不搭界。王选坦率地指出,院士对自己不懂的领域讲话要慎重,不能随便表态!
早在1995年,中国科学院就发出了《关于重视维护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学部声誉几点意见的通知》,规定不能借用院士(集体)和学部的名义评审肯定或变相支持科技成果,鉴定推荐或变相推销其科技产品,甚至以院士名义做广告,不能做有损于院士和学部声誉的事情。
“有的人为了当院士,霸道地把别人的功劳归自己。比如项目评国家奖,只做了一些组织工作、公关工作,或基本上没做什么工作,只参加过一两次方案讨论,却要排在第一;有的在文章或著作中,既没写一个字,也没提出过什么思想,却要署名,甚至署在第一名。其他人为了提职称或学位,或为了有立足之地,不得不顺从。这样的人当了院士就更霸道了。”
王选十几年不参加产品鉴定会,同样,黄昆到了晚年比以前更加严谨,回绝了很多学术会议的邀请。据郑厚植院士介绍,“黄昆是1955年的学部委员,是权威,但却回绝了很多学术会议和产品鉴定会的邀请,包括半导体方面的。黄昆认为现在学科发展这么快,去了以后,你说和不说都不好。不说,你架子大;说了,又怕说错话,所以就干脆一概不去”。
增选院士的数量和质量有联系
对于院士增选制度,王选认为还是要严厉打击院士候选人投机取巧的做法,一旦发现立即取消资格,几年之内不能参评。一旦发现院士有学术道德问题,应立即警告;当上院士很难除名,只有警告。“我觉得公示这一招很厉害,是一个得力措施。”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第二章第六条规定,院士工作局将有效候选人名单通告全体院士,并在学部网页和有关媒体上公布;同时,通知归口初选部门或有效候选人所在单位,在有效候选人所在单位公示其相关材料(候选人在5年内调动工作单位的,同时在调出单位公示)。公示时间为1个月。
王选说,“我也推荐过候选人,他们都是专心搞学问的,很努力,也有一些成绩,但评的时候跟别的候选人一比较,发现不如别人,我还是投了他的反对票。”记者问,“你推荐他是碍于情面吗?”“多少有一点,不过我还是要实事求是,对国家负责!”
王选还认为增选院士的数量和质量有联系,现在每次增选的数量不超过60人,实际上中国科技的进步并没有那么迅速,类似于中国大学的扩招。据了解,近些年很多院士和专家对此也有相同看法,他们呼吁根据时代和科技发展的状况,适当减少增选院士的数量。王选建议说,“两年增选一次,院士们太累,而且也没什么变化。三年评一次更好一些,名额也可以适当减少”。
他还认为对院士增选中的不正之风,如果可能曝光、公开的话,会更好一些。9月16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载文介绍,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8月公布了3位因不端科学行为而受到处罚的科学家的姓名。邹承鲁院士说,这是一个扭转不端科学行为在中国流行的良好开始。王选认为中国离公布院士的学术不端行为还有一段距离。
社会和院士要用平和的心态对待荣誉,学术界要人人平等
美国的院士或者诺贝尔奖得主只是一种荣誉,其获得者从没有绝对权威、一言九鼎。
钱学森在美国留学时,在美国航空学会的一次年会上,刚讲完自己的论文,就有一位长者提出意见,钱学森便说明自己的不同观点,激烈争论起来。事后他的导师冯·卡门告诉钱学森,与之争论的人是大权威冯·米赛斯,并说你的意见是对的,我支持你。
王选告诉记者,1986年李远哲获诺贝尔奖之后,同样得到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特殊待遇。这个特殊待遇是什么呢?原来,大学里停车位一直很紧张,李远哲获得诺贝尔奖后,校方就在停车场里划出了一个车位,标上“李远哲先生的优先车位”。要注意,不是“专有车位”而只是“优先车位”。而这是李远哲获诺贝尔奖后得到的唯一特殊待遇。
王选说要是能像美国一样,淡化院士,把院士这个荣誉的诱惑降到最低的位置,那情况肯定会好得多。
寄语青年科技工作者:诱惑会让你偏离航向
最后,王选寄语青年科技工作者,不要因名利的诱惑而偏离航向。
“青年科技工作者正处于创造的高峰期,千万不要学而优则仕!组织上不要给他们过早地压上行政的重担,让他们当院长、所长、校长。所谓的当官,好像是提拔他们、重用他们,实际上剥夺了他们自由的空间,使他们没能在创造的高峰期多做点贡献,这非常糟糕。可以年龄大了再当官,50岁再当,当到60岁。”
“同时,有才华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自己不要把做官当成一种奋斗目标,甚至也不要把当上院士作为奋斗目标,如果老想着当院士,就不可能全心全意做好事业。要出大的成绩,必须心无旁骛,全身心地投入到他所热爱的科学与技术领域!”
(《科学时报》2005年9月27日,王选秘书易蓉蓉)
转贴:我们——北京大学數學力學系一九五四級(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