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祭祀和纪念先烈的民族是耻辱的) 两度遭破坏 碑刻被凿毁 文汇报 南岳忠烈祠和墓葬群曾于上世纪50、60年代,由于政治原因两度遭到破坏。1953年春,当时的湖南省有关单位连下两道措辞严厉的指令,责成南岳管理局迅速清除南岳各处所有「反动遗迹」。6月上旬,忠烈祠内百余处国民政府军政要员的碑刻全部遭凿毁。文革浩劫期间,1966年9月3日,红卫兵以「破四旧」为由,把忠烈祠内所有墓葬一一捣毁,无一幸免。 原始匾额碑刻不复存 今天,我们在忠烈祠内所看到的牌坊上方「南岳忠烈祠」匾额,原是薛岳所书,现为当地一位书法家所题;「纪念堂」匾额,原为国民党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亲笔书,现为前民革中央副主席屈武题……而广场中安亭战役纪念亭内的纪念碑,则被整体凿平,因历史资料缺失,至今仍未恢复碑刻。安亭之役,为淞沪会战最后一战,当年薛岳亲自督师安亭,掩护撤退,「牺牲壮烈」,故建亭以资纪念。 祠宇内仅存的碑刻原物,一为悬挂于享堂上方蒋介石所题写的「忠烈祠」木质匾额,据传是被老百姓取回家当切菜的砧板而躲过一劫;另一个就是60师置于地下墓道内壁的墓志铭碑。 60师师长亲撰墓志铭 该墓志铭由时任60师师长董煜亲自撰写,字字句句浸染血泪,刻入人心:「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暴日侵华,全民奋战。本师先后抗敌于淞沪、浙东、苏南、皖南、赣北、鄂南、湘北各地,击溃敌近卫第九第六各师团,牺牲报国不下万余。煜于本年五月得机收民国二十八年以来湘北战场本师阵亡将士忠骸二千一百二十八具,合葬于南岳忠烈祠西岗。其已葬及遗散者未集其标识,欠明者姓名、里籍未详,呜呼!死者烈而主者过矣。尽国族兴亡之重任,惜精忠烈魂之长埋。刻碑作志,感慨人天矣哉,先烈英魂永奠!」 南岳忠烈祠亟待修缮慰忠魂 文汇报 ——湘衡山抗日英烈冢 碑刻墓葬全遭损毁 坐落五岳独秀的南岳衡山香炉峰下的南岳忠烈祠,是当年国民党政府在大陆唯一为纪念抗日阵亡将士而建的大型烈士陵园。它于1943年7月7日落成公祭,抗战以来全国22次正面大型作战中所有阵亡将士的英魂,被宣布「一体入祠奉祀」。然而,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南岳忠烈祠先后遭遇两次空前的破坏,祠内所有碑刻、墓葬全遭损毁。1996年,南岳忠烈祠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5月又被中宣部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虽积极着手修复,惟时至今日,因数据缺失,进度非常缓慢,并成为当地文物工作者「耿耿于怀」的心病。 ■香港文汇报记者 王颖、刘恩琛 湖南报道 从事文物工作长达30年、现任南岳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的周跃华告诉本报记者:「现在只能寄望于台湾的档案馆能有存盘,或通过你们的报道,让更多的海外读者,特别是英烈们的后人知道这一信息,主动给我们提供相关数据。希望能在抗战胜利70周年的时候(2015年),修复工作有一个比较大的进展。」 残存骨灰坛 激起凄凉感触 2012年7月7日,记者顶着酷暑,在南岳区文物局副局长刘向阳带领下,沿着一条约300米荆棘丛生的山路,来到湖南衡山罗家湾南岳忠烈祠西岗。眼前的一切超出了之前所有的想象。这里,原是南岳忠烈祠规模最大的一座集体公墓,安葬着国民革命军37军60师在湘北抗战中阵亡的2,128名将士。 作为蒋介石的嫡系部队,60师曾在淞沪会战、徐州会战以及四次长沙会战中与日军浴血奋战,歼灭日本侵略军近卫第九师团和第六师团,战功卓著,有着「无敌军」的美誉。八年抗战中,该师有万余名官兵为保卫中华民族而壮烈捐躯。 文革浩劫中 墓葬全遭摧毁 然而,75年后的今天,当记者汗流浃背站在60师倾覆的坟茔废墟前,死一般的寂静仍让人心生寒意。除了一对尚算完好的华表,墓围、墓塔已成断壁残垣。记者蹲下身子,藉闪光灯闪烁的瞬间,阴暗的墓道映入眼帘,残存的百余个骨灰坛冷冷清清散落在冰凉的石板上,它们是文革时期的「幸存者」,工作人员拿起其中一个递到我们眼前,坛身清晰的字眼是「陆军第六十师抗战烈士忠骸」,见到坛子里残余的骨灰与木炭混杂在一起,顿时,眼前一片潮湿。「青山有幸埋忠骨」,铁骨铮铮的话语,真实的触感却是如此悲壮凄凉。如果没有人指引,怎知这巍巍青山中,长眠着如此多的忠魂。 刘向阳告诉本报记者,文革浩劫期间,红卫兵以「破四旧」为由,把忠烈祠内所有墓葬一一捣毁,无一幸免。因为图片数据的缺失,20座墓葬中目前仅74军公墓及郑作民、彭士亮、孙明瑾三位将军个人墓葬得以重建,另有140师公墓与章亮基将军个人墓葬做了简单的保护性修复工作。 信奉入土为安的中国人,何以忍心面对这些抗日英灵?他们,曾那么真实地活在这世上,为中华民族而战、为中华民族而亡。谁曾料想,数十年后,他们的魂魄仍不得安息。 英灵被遗忘 无以言表的痛 相对于同处衡山的大小庙宇及景点,忠烈祠无疑是寂寞的。即便是7月7日、「七七事变」75周年这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忠烈祠内依旧门庭冷落。便捷的景区游览车一辆一辆从祠门口呼啸而过,满车的游客、香客甚少有人下车。祠内,偶尔有三五个当地大学生结伴而行,也是一问三不知。这祠为何而建?何时而建?凭吊的是谁?很少有人能准确地说出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