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作者的观点似乎是非常非常有趣)
“大师”三题
纪连海
2009年7月11日,随着季羡林、任继愈两位老先生在同一天先后去世,人们不禁感叹,“咳,随着两位大师的去世,这年头的大师是越来越少啦。”
问题在于:现实,真的是这样的么?“大师”果若真的是“越来越少”的话,这是历史的进步呢?还是历史的倒退呢?
话还要从“大师”的概念说起。
(一)何谓“大师”
当然,说到“大师”,首先就要辨别一下“大师”、“学者”与“专家”三个相关的词汇。
“大师”,应该对某一非常宽泛的的领域有着突出贡献的、为所有相关行业的学者专家们所公认的、并且德高望重的人的的尊称。
“学者”,一般认为是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文化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社会风潮的人——也就是说,“学者”的级别似乎应该是比“大师”低一个级别。
“专家”,对某一事物精通,或者说有独到的见解的人,被称为“专家”————也就是说,“专家”的级别似乎又应该是比“学者”低一个级别。
(二)“大师”知多少
现在,再来说说另外一个问题:现在的“大师”是多了,还是少了?
有种观点认为,现在的“大师”是多了,什么人都有可能被称为“大师”,您瞧,在我的新华网的好朋友乐之3600眼中,就连我这样的人物都成为“大师”了——如果按照我的好朋友乐之3600的标准来对照的话,那么,中国现存的“大师”还不得有几千万?
问题在于,像我这样的所谓的“大师”能够为所有相关行业的学者专家们公认么?显然不能!
所以,这样一来,一下子,这几千万“大师”可能很快就缩小成为几万人了吧?
本来就剩下几万人的“大师”们,万一要是被人查出曾经撒过谎啊,抄过袭啊什么的呢——这种现象现在经常被揭露的吧?之后呢?这几万“大师”可能很快就缩小成为百八十了吧?
看来,这“大师”真的是越来越少了。
(三)大师的产生
说到大师,自然就会让人想到一个问题:过去的大师,怎么这么多?现在的大师,怎么如此少?
其实,只要您稍微了解一点历史,就会很自然的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那是个什么时代啊?
我们只是以90年前的中国——也就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为例,做出简单的一点介绍之后,您就知道了:
那个时代的中国,只有非常非常少的人——当然都是非常非常有钱的人家的孩子们——才可以上的起学。而这些非常非常有钱的人家的孩子们早在上大学之前,就已经非常非常的多知多懂的了。上了大学以后,那学问自然的就是非常非常的容易见长了。大学毕业以后,这其中的更加极少数的非常非常有学问的人又留校成为了大学教师。
成为大学教师之后又如何呢?
先说说薪酬吧。
那个时候,一个普通警察的月薪一般是一块大洋,一个县警察局长的月薪一般是两块大洋,一个政府军的军长的月薪一般是二十块大洋。
一个大学教授呢?
三百至五百大洋!
陈独秀呢?
八百大洋!
就这还不够花呢!
还要天天咒骂政府呢!
您想想,陈家雇佣的车夫,一个月的月工资还要三十块大洋呢!
您说,这区区八百大洋够陈先生花几天啊?
陈独秀咒骂政府的文章发表后,政府还得一边赶紧给人家陈先生稿费,一边说:抱歉抱歉!
别说陈先生了,其他的教授们,也大抵如此!
再说学问。
您说,在那样的大学里,在那样一个思想巨变的年代里,那么多的古旧的、封建的书籍,别说漏洞百出了,光说观点,就够这些大学教授们批判几十年的了!
您说,那个时代的大学教授,能不成为大师、学者、专家么?
也太笨了吧?
这不是说,现在的大学教授们就没有学问了。
现在的教授们,赶上了什么年代啊?
教育,普及了吧?
从全国来说,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都能够上大学了了吧?
这上了大学的人,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人,都成为研究生了吧?
你任何一个人看过的书,别人轻而易举的就也能够看到吧?
你想超过别人?是那么容易的?
这不是笑话是什么??
所以,我要说,大师、学者、专家,是教育非常非常不平等的必然结果!
所以,我要说,现在的社会,少了大师、学者、专家,是教育非常非常公平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每一个人,在任何的情况下,都应该非常非常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在这个社会中的地位:
你就是一个非常非常普通、非常非常平凡的人!
你丝毫没有、也完全不可能比别人高出多少!
真的!
如果你非要不承认的话,怎么办呢?
只有一个办法:
在自认为别人不知道到的情况下,抄袭一些东西,算作自己的!
不过,有一点,可千万别让人知道哟!
否则的话,可就麻烦大了。
这一年来接连不断的与文人相关的负面新闻,诸位都感同身受吧?
您放心,此后,这样的事情的被揭发,今后,只会越来越多!
所以,我啊,还是做一个普通中学老师的好!!
大师?学者?专家?
我还是别趟这趟浑水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