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学帝国的挽歌:上医复旦合并恩怨 原创 2017-08-11 李卓吾 2017年8月9日 上海初高中讯息第74期 现代中国教育,打从民国就有一个传统,那就是学医的学生必须是最优秀的,必须是中学生里的佼佼者。恢复高考,改革开放后一直到现在,这个传统仍然被很好地保留下来,上海最主要的2所医科院校,复旦医学院和交大医学院的大门只向高分考生敞开。当然,也不是每所医学院的分数都那么高比如上海中医大。
医科学校并不一定要依附于综合性大学,其实他们是可以独立存在的,比如说上海中医大就存在,但是邪门的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上海赫赫有名的上海医科大学却没有立足之地了!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说说上医。 我们中国人有传统医学,西方医学是外国人传进来的,医校自然也是如此,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捐建了协和医学院,这是中国最顶尖的医学院,德国人建立了同济医学院,耶鲁大学和中国人合办了湘雅医学院,而我们中国人建立的第一所现代化医学院就是上海医学院了,当时叫做国立上海医学院。 解放后,上医仍然是华东地区的医学研究中心,由于医科学校有医教合一的特殊属性,所以以上医为中心,上海顶尖医院作为核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医学帝国。 好了,接下来就是那个比较尴尬的政策了。 1995年的时候,上医是上海第一所成为211的学校。 好景不长,不久中央出台了一批规定,一些部委不再拥有自己的直属高等院校,原本属于卫生部的上海医科大学一下子断了财路,那么上医有两种出路,要么和华东政法大学一样,把所属权转移到上海市这里来,华政在2000年从司法部直属变成了上海市市辖,连上海市重点大学都没评上。显然上医作为一个医学帝国不太可能走这条路,那么就只有另一条路了: 合并! 其实90年代非常流行高等院校合并,大专并大专并出个本科,本科并大专并出个211,上医如果能够和教育部直属学校合并,一方面能够保全自己的医学帝国,另一方面还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就当时来看,上海医科大学是上海顶尖学校,是和复旦,交大平级的,而 北京的协和医学院是要比清华,北大还要牛得多的学校。上海有能力吃掉上医的只有交大和复旦,交大垂涎三尺,结果被复旦横插一脚。 2000年,也就是部署下方管理权的大限之前,复旦大学和上医合并了。复旦大学不仅得到了一所中国顶尖的医学院,同时也收编了上海大量的医院。 这绝对是强强联手,但是又有谁能想到: 上医的噩梦开始了! 上医本来的如意算盘就是挂一个复旦大学的牌子而已,也就是类似于挂靠办学的感觉,但是复旦大学是什么学校?那是中国最傲的学校,现在上医摆出一副看不起自己的感觉,那复旦大学可不是吃素的。 两校合并之后,领导班子变成了一套,等于是上医完全从属复旦,那么上医就失去了自己的人事权,行政权,复旦不可能允许自己旗下有一个独立王国,于是先把上医的名字摘掉,直接改成复旦医学院,然后把上医的科系大卸八块! 就这样,曾经纵横中国,享誉国际的上海医学院,被复旦大学通过行政手段彻底击溃,所有的荣誉都付之东流,就好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在上医做了一辈子的老教授落下了苦楚的眼泪,他们死也没想到复旦大学竟然这么无耻,说来也是无奈,身在高等教育和医学这两个中国最成问题的领域之间,他们怎么就没有早点看清复旦色厉内荏的真面目呢?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复旦竟然用“政治斗争”的方式消灭了上医的一切。 千言万语一句话:上医没了。 改名风波 下面是一片来自《中国改革》的2003年的文章,大家看一下: 2000年4月27日,创建于1905年的复旦大学与创建于1927年的上海医科大学正式合并,成立了新复旦大学,原上海医科大学成为新复旦大学医学院。 然而在三年后的新复旦大学枫林路校区——上海市医学院路138号的原上海医科大学校门上还挂着的却是“复旦大学”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两块牌子。 教育部一位官员在总结高校合并的经验时曾说,高校合并的核心问题是“三子一情”,即牌子、位子、票子和“历史情结”。首先就是牌子,也就是校名,这是名分,也是无形资产,是你吞并了我,还是我们共同组建新校名。 原上海医科大学和原复旦大学合并后首先碰到的也是这个问题,两校合并后新成立的大学由邯郸路校区(原复旦大学)和枫林路校区(原上海医科大学)两部分组成,新校沿袭复旦大学的校名似乎没有多大争议,但原上海医科大学被拆分,2000年7月27日组建了复旦大学医学院,上海医科大学的牌子从此从枫林路校区大门上消失了,这让很多原上医的教授职工以及上医毕业的校友们感觉心里不是滋味。 在原上医以及附属华山、中山医院的一些教授们的强烈要求和多方努力下,合并两年后,复旦校方终于同意在校门口挂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铜牌。 其实后来发生的这个校名之争在合并之初便可寻端倪。 当初两校合并时,在合并大会后召开的原上医校区院士教授座谈会上,复旦校方承诺同意在“复旦大学医学院”校名后用括号注明“原上海医科大学”字样。 据记者查阅教育部办公厅编发的2000年第33期《高教管理体制工作动态》文件,当时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上海医科大学的知识产权不致流失。而上医的教授们则表示“括号中原校名保留的期限定在复旦医学院的成就超过原来成就的时候,让我们为尽快拿掉括号而努力。” 是什么使教授们终于又念念不忘“上海医学院”这几个字呢? “挂这块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牌子,里面还是经过了一些曲折和风波的。” 虽然并没有直接参与改名事件,病理学专家、博士生导师朱世能教授回忆起来还是有些激动。朱担任过近十年原上海医科大学副校长,现在是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对两校合并前后的一些情况有相当了解。 朱世能认为,“当时有一些特殊情况,可以说是大势所趋,所以不能说两校合并就一定是个错误,但还是要承认,在合并工作上还是走得过于仓促了,之前准备时间不够,之后磨合得也不尽如人意。” “上医和复旦是两个学科形态和历史传统有很大不同的学校,医学学科有他自己的历史积淀和发展规律。也并不是强行划拨在一块牌子底下就能解决问题的。” 朱世能说,就为了挂“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这块牌子,这些老教授们通 过各种方式向上面反映情况,不屈不挠。有一位任政协委员的原上医教授曾直接向当时分管文教的上海市某位副书记反映这个意见,这位副书记认为不妥,理由是“复旦”小“上海”大,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这块牌子本末倒置不伦不类。 教授们于是开始发起签名,著名胸外专家,中山医院88岁的石美鑫先生领衔起草签名信,在征集得原上医以及附属医院600多名教授签名后,这封要求恢复上医校名的公开信还被寄往海外,通过上海医科大学波士顿校友会和西雅图校友会又征集到了200余名校友签名。 “这封最后征集了917名教授签名的信通过相关途径送到了教育部、卫生部以及复旦校长王生洪、党委书记秦绍德等处。”石美鑫并不介意跟记者提起这件往事。 记者拿到了这封签名信,在信中教授们从上医的历史渊源、医学学科生态、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上陈述了6点更名的理由。 不仅如此,教授们认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这块牌子决非本末倒置,里面的“上海”二字并不简单的是地名,而是一块人称“北协和、南上医”的著名医学品牌。 信中质问:“既然武汉的同济医科大学与华中理工大学合并后命名为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学院;湖南医科大学(解放前原湘雅医学院)与中南大学合并后命名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与四川大学合并后命名为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这些医学院都恢复了以前洋人们开办时用的校名,惟独中国人自己创办的上海医学院校名却不予保留,实在难以理解为何复旦大学就无此雅量?” 与此同时,秦伯益、陈灏珠、汤钊猷、顾玉东、闻玉梅、桑国卫、侯惠民、池志强、顾建人等10名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向时任上海市长的徐匡迪院士上书,请求上海市委市政府“慎重研究,参照‘同济’、‘华西’、‘湘雅’等医学院合并后的命名原则,将原上医正名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这些行动还是收到了效果。2002年4月9日,复旦大学召开校长办公会议,作出决定:为充分发挥原“上海医学院”无形资产的作用,“复旦大学医学院”正式更名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石美鑫并不满意这个结果,他认为名字虽然改了,但只挂了个牌,事实上复旦校方并不太情愿改名,所以更不愿意对外宣传改名这个事情。 他的夫人,原上医病理学教授陈忠年说,当时复旦校方对更名这个事情内部传达了“几个不许”的纪律,包括不许宣扬,不许闹独立等,所以基本上很多单位都不知道这个更名的事情。“你看一直到现在,很多报纸提到我们的教授还是叫复旦医学院某某教授。”陈一边说,一边随手翻开一份今年6月23日的《文汇报》指点给记者看。 “石先生是我的老师,原上海医学院老院长。你想连这样高龄的老先生都要站出来发话了,这一定是有理由的。” 在朱世能看来,这些老教授们要求恢复上海医学院这块牌子,这个举动既饱含75年名校感情的历史情结,也意味着对两校合并三年来学科生态和 行政管理体制的一个反思。 二医大的勃发 虽然上医的名字保住了,但是上医被复旦大卸八块的事实却已经存在,上医没了,上医人还在,但是更让他们受不了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让他们灵魂受到折磨,精神崩溃的事情开始发生了。 他们最看不起的小阿弟,二医大要超过他们了! 这里要说二医大了。复旦大学把上医大卸八块,逼得上医走投无路不算什么问题,毕竟上医实力还在这里,理论上即使上医被复旦抄了老底,复旦医学院也应该继续是上海,华东,整个东南中国的老大才对。 倒霉的可不止你上医一家,协和医学院不也倒霉了么?不过协和最后竟然挺下来了!仅仅挂了个清华的牌子,还是自己玩自己的。上医看了协和,真是如有心扎,他们也搞不清楚是自己没有协和那么强悍,还是复旦比清华更不要脸。 但是真正让上医人崩溃的还是二医大,甚至上医人已经到了自欺欺人不愿意承认交大医学院快要赶超他们的这个事实。 二医大也是211,不过是上海市学校,原本的上海市属高校90年代四大金刚之一(还有三所是上师大,上大,上理工),因为二医大的钞票是上海市政府给的,所以不受2000年大限的影响,继续自己开自己的。上医旗下有中山,华山,二医大也有瑞金,新华,那也是上海响当当的医院。但是从整体实力来看,二医大不算弱,但是和上医有很大的差距,这个事情是二医大老教授自己也承认的。 整个事情里最郁闷的是交大,因为上海交大本来一心想要吃掉上医的,反正闵行地皮那么大,上医过来绰绰有余,结果被复旦闹走了。那么交大还能下手的学校只有两所,一所是二医大,还有一所是二军大,前面有一军大下放广州的事情,所以真的要把二军大吃掉也不是不可能。但是二军大毕竟是军校,不是你一个教育部属学校想吃就能吃的,于是交大干脆把二医大吃了,来个一不做二不休。 2005年,交大,二医大合并。 交大显然是吸取了上医和复旦矛盾的教训,真的是给足了二医大面子,二医大大楼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铭牌都给一直留着。 而复旦和上医合并的根本矛盾在于复旦随意拆卸上医的组织结构,把上医的院系拆得粉碎,说白了就是玩权术,用行政手段彻底控制上医,让上医老老实实变成复旦医学院。但是医生作为社会精英,绝不会就此低头,矛盾冲突不断。 直到现在,复旦医学院的人只称自己是上医人,不是复旦人。 交大显然不想自己好不容易请回来的祖宗也和自己闹革命,你们不是想挂靠吗?好啊,就让你挂靠!不仅让你挂靠,交大连钞票都不出,交大医学院的经费仍然问上海市教委要钱。 如果说交大对二医大的待遇让上医那些老教授眼红,更惨的是二医大这根大腿真的抱对了,成绩也是蹭蹭蹭往上跑。 这绝不是左手打结还是右手打结的问题了。 我就这么说吧,华师大被复旦合并了,叫做复旦大学华东教育学院,上师 大被交大合并了,叫做交大教育学院,现在交大教育学院和复旦大学华东 教育学院要并驾齐驱了,老华师大的教授能不崩溃吗? 在2017上海高考里,二医大的录取分数超了上医1分,这在过去简直是天方夜谭,二医大的分数能超上医?火星什么时候撞烂地球? 没办法,这就是事实,一场失败的合并毁了上医,一场成功的合并成就了二医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