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中筠 :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自述 2015-09-08 10:08 共识网 我国仍然摆脱不了认为外国基金会不怀好意,试图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的偏见。实际上他们最想“和平演变”的是他们自己的制度,而且也的确用了“演变”这一词,本书的题目“资本主义演变”,就是他们提出的口号:“The evolution of capitalism”。 2015年9月9日,资中筠先生的新书《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将在北京举办首发式。这本书在第三版《财富的归宿》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内容,介绍美国公益的新趋势: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到“改变渔业生态”,以企业家精神从事“创投公益”,改善创业和就业的经济社会环境,提高低收入阶层创造财富的能力,意图以市场的手段改革资本主义。另外,本书对中国公益事业的历史和现状也做了新的梳理。 《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美国百年公益事业发展的启示》,由新经典文化出版公司与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此书是原来《财富的归宿》一书的增订版。初版于2003年问世,题为《散财之道》。2005年出第二版,改名《财富的归宿》,2012年出第三版,已经脱销将近一年。以上每一版都有增加,修订。不过这回增加新内容比较多,也比较重要,我对这个领域的体会又加深一步,体现在新的书名上。 我年事已高,精力不逮,原以为无力再写实证性较强的学术著作,所以关于这个问题感到自己已尽力,开了一个头,以待来者。第三版脱销后只期待出版社重印,不拟再做重大修改。但是去年随乐平基金会赴美考察新公益,颇受启发,回来决心对这一新事物作进一步的探索。这回真的拜互联网之赐,不必像第一版那样跑图书馆、档案馆,上穷碧落下黄泉,网上资料极为丰富,目不暇接。深入下去,一发不可收拾。 凭着多年来养成的一种敏感,我意识到,近几十年来国际上兴起的这种新型的、通过市场运作的公益事业,不仅关系到慈善公益领域的变革,而且可能预示着资本主义社会再一次的、深刻的演变。(上一次的重要变革在欧洲起于19世纪后半叶,美国起于20世纪初,其结果是我们看到的各种形式的福利国家、完全放任自流的经济的终结和铺天盖地的现代公益基金会。)如今这是在社会新的矛盾尖锐化的形势下,作为资本主义既得利益者的政、商、学精英达成共识:就是目前这种贫富不公的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不加节制的市场原教旨主义能吞噬掉对资本主义的长期活力至关重要的社会资本”。 换言之,他们意识到,两极分化严重的结果是市场购买力严重不足。这不仅是社会公平问题,而且是经济问题——当消费者无钱消费时,商业企业也就失去获利的机会。只靠金字塔尖的百分之一的人口的购买力是撑不起整个市场的,相反,全社会购买力不足直接威胁到这部分富豪的利益,乃至威胁资本主义本身,所以解决社会不公问题关系到资本主义的存亡。资本主义必须进行一次改造。 迄今为止,缓解社会矛盾有过几种尝试: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以计划经济代替市场经济,这已经为实践证明行不通;在坚持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由政府调节,实行的各种形式和程度的福利制度,曾经起过重要的作用,但是到现在除了少数国家外,也已弊端百出,难以为继;作为辅助手段的慈善公益捐赠在美国曾起过其历史作用,但无偿的捐赠相对于巨大的需求也是杯水车薪。 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新型公益的尝试。把营利和非营利结合起来,通过市场手段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他们创造了“包容性的资本主义”( inclusive capitalism)一词,其含义是把更多的人口圈进从事增产的市场,而不是单纯的以有余补不足,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在穷人中培养小资本家,着重于扶植中小企业。这一观念超出了“供应学派”和“需求学派”之争。因为把穷人包括进来不仅是提高其购买力,创造需求,而且还要培养更多的投资者,降低“企业家”的门槛,从而加强供应。这种尝试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于英国,以后在美国发展壮大,经过各路志士仁人的努力已成气候。具体操作五花八门,拙著《财富》一书用了三章加以叙述,不知能否达到窥一豹以见全貌的效果。 这不是“资本家发善心”,纯粹利他主义,也不是虚伪的既想赚钱又想落慈善之名,而是对社会的深刻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当然,不言而喻的底线是对人生而平等的信仰。如一位银行家所说:一个社会如果不能让多数人分享繁荣,就不能算民主社会。 还应该强调的是,这场新的革新浪潮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这批有前沿思想、有远见的人强烈地意识到今后越来越多的因素使全人类祸福与共,最明显的是环境和传染病无法分国界,贫穷问题也会溢出国界。狭隘的损人利己的所谓“国家利益”观念,其结果是以损人始,以害己终。市场经济中的恶性竞争也一样。所以关注贫富差距、弱势群体,外加生态环境,绝不是一国之内的问题,据此,他们提出以全球40亿的“金字塔底人群”为目标。 如果套用古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庶几近之。但不一定是从道德的角度,而是对全球现实的清醒认识,只不过这些精英眼光看得更远而已。现在还不能认为这一想法已经成为主流,可以预见在美国政治两极分化的今天,还会遇到强烈的反对。在实践中绝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最后成效如何,现在尚难预料,但是这样一种代表革新的思潮是值得关注的。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衰落”之说就是一个热门的命题。我曾发表过意见:只要全世界的优秀人才的自然流向首选还是美国,美国就不会衰落。现在我除了坚持这一观点外,还要加上一条:一个能够不断自我反省、剖析自己的问题,不断除旧布新的国家是不会衰落的。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看美国,眼睛总是盯着华盛顿的白宫、国会山和华尔街,最多还有几家名牌大学。看英国也是唐宁街10号。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选举成为我国媒体的兴奋剂。事实上,这种成熟的公民社会,起决定性的绝不是少数在朝的政要。巨大的财富藏于民间,巨大的创新力量和意愿也在民间。本人愚钝,到上个世纪末,才意识到这个事实,所以把公益事业作为一个研究议题。在社会创新方面,其实英国是很领先的,许多创意首先出自英国,然后由美国做大。但是我对英国没有研究,希望有志者能予以关注。 我国仍然摆脱不了认为外国基金会不怀好意,试图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的偏见。实际上他们最想“和平演变”的是他们自己的制度,而且也的确用了“演变”这一词,本书的题目“资本主义演变”,就是他们提出的口号:“The evolution of capitalis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