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本无大水患,洪水为什么越来越严重?我们对长江做了什么?一点号腾飞说史2016.7.9 整个中国古代,长江的水患相对黄河而言,频繁程度与剧烈程度都不及黄河。中国古代就有“有河患,无江患”的说法。
(美丽的长江上游,“长江第一弯”) 整个长江流域,历史上来看,越接近现代,洪水次数越多,灾害程度也越大。长江水灾,唐代平均18年一次,宋代平均5、6年一次,明清平均4年一次。1921年至1949年,长江平均每2年发生一次洪水。 有人说,你是怎么知道唐代以来长江洪水频率的?大家可以去看长江流域规划办编写的《长江水利史》。这本书里面对历史时期长江发生的洪水有一个统计,其实这个统计工作不难,把中国历代史书检索一遍,就可以查到长江在整个历史时期发生了多少次洪水。
(长江流域图) 唐代的时候,整个长江,平均18年才发生一次洪水,大家看看地图,长江流域有多大。在这么大的范围之内,不是这里有旱灾,就是那里有水灾。在唐朝,长江平均18年发生一次水灾,频率已经很低了。 我们再来看长江的支流湘江的情况: 从公元101年到公元1949年,湘江流域共发生水灾291次,从乾隆元年(1736年)到1949年发生了48次。从公元101年到公元1949年,总共1848年,在这1800多年的时间里,湘江流域发生了291次洪水,而从1736年到1949年的213年的时间里却发生了48次,可见频率是越来越高。 我们再看看荆江河道的情况: 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长江荆江段的水位每年上升仅为0.0087厘米,按照这样的速度,1万年才上升87厘米。但是到了唐代呈现出加速度上升的趋势,汉代至唐代,平均每年上升0.164厘米。宋代以后,平均每年上升1.39厘米。越到后来,上升速度越快,到了明代,开始在荆江北岸筑堤,而且堤坝越筑越高,到了清代,荆江河段的很多地方都变成了地上河,清代的民谣说:“不惧荆州干戈起,只怕荆堤一梦终。”
(现在荆江水面已经明显高于大堤外的地面了) 长江流域的洪水频率越来越高,洪水的灾害程度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长江上游森林资源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第二,长江中游和下游,大量的围湖造田,湖泊和沼泽等天然水体的消失,使得长江自我调节洪水的能力丧失。两方面的原因加重了长江的水患。 唐宋时期,我国四川盆地的森林资源非常的丰富,丘陵地带,35%以上的土地被森林覆盖着,山区森林覆盖率达70%至80%。 明清时期,四川盆地的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美洲高产旱地作物的引进,使得贫瘠的山林地带也能种植庄稼,原来不适合垦殖的山林地带也被开发出来。史书记载当时四川盆地的山地出现“水痕条条,只存石骨”的景象。
(四川的梯田) 这种向山要地,向丘陵要地的情况,在明清时代的长江中上游是普遍存在的,湖北、贵州、湖南、江西、安徽的山区和丘陵,大量的被开垦出来。森林有涵养水源的功能,一旦被砍伐,遇到暴雨,洪水只能是一泄千里,同时还带走了大量的泥沙,加快了下游河床的淤积速度。 长江中下游有大量的沼泽地和湖泊,到了明清时期,出现了围湖造田的现象,荆江北岸有一个非常大的湖泊——云梦泽,云梦泽到了明清时期基本已经消失殆尽,只剩下零星的水体与农田交错分布。 唐宋时期,鄱阳湖“弥茫浩渺与天无际”,到了清代后期,鄱阳湖开始萎缩,1957年只剩了4900平方公里,到了1988年只有3583平方公里。
(现在枯水期的鄱阳湖) 洞庭湖在唐宋时期,有“八百里洞庭”之称,到了明代还是“方八九百里”,到了清代晚期,洞庭湖开始淤塞萎缩,清代道光年间,洞庭湖还有6000平方公里,1977年只有2740平方公里,按照目前的淤积速度,有人预测,洞庭湖很有可能走向消亡。
(现在洞庭湖保护的比较好的地段) 以上历史事实告诉我们,退耕还林,退耕还湖,疏通河道才是治理长江洪水的根本之策,至少要保住现在的森林和湖泊,不能让长江流域仅存的森林和湖泊走向消亡,保护长江流域的森林和湖泊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