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见此文)
透过陈寅恪看中国人的文化生命
2015-03-06
09:38:11
有评论说:徐迅的《陈寅恪与柳如是》是一个沉迷在传统文化深处的中国文人的心曲。
在本书晦涩的叙述中,试图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两朝易代中,士人的心态及其选择;一是史学家陈寅恪到底要表达什么。
早在2006 年,这本由民间学者、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Albany)社会学博士徐迅撰写的七幕话剧剧本,就已出版。近日,东方出版社再版该书。
“传统文化于我们,也许更重要的,还是一种幸福感的来源,是一种精神的生活方式,是我们爱恨情仇之所依托。没有中国文化,所谓的"中国人"就没有任何意义。”在回复记者的专访邮件时,徐迅这样写道。本书中,人物跨越晚明、晚清到当代,在时空交错中,王国维、鲁迅、胡适之、陈寅恪、柳如是等诸多历史名人和大师,穿插古今,跨越生死,交替登场;剧中人所言,句句有出处—分别来自《诗经》、《礼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笔记、现代诗、当代文献中的记载。
记者好奇,何以这样艰深的类似学术著作的一本书,会以话剧形式体现—作者,是否考虑过普通读者的接受度?徐迅直言,写这本书时,他只是在清理自己的想法,当把这些想法形成见识,并且以文字的形式清晰地表达出来,尽管呕心沥血,但更有领略无限风光的愉悦。这些都属于他自己的感受,也因此,“我没有更多的能力考虑读者的阅读能力和接受能力。”确实,这不是一次轻松的阅读。但对读者而言,走出阅读的清浅,或许,会看到另一番天地。
徐迅,1951年生。1980年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1988年就读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Albany分校社会学系,1995年获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社会运动、历史文化等,著有《民族主义》等。
借《陈寅恪与柳如是》阐释陈寅恪之初衷
记者:在这本书中,你对从明末至清亡,再到文革前夜,这三个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具有极大冲击的历史时期,进行了类似荒诞剧的穿越式排演。在这三个时期,有很多其他名士文人,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贡献方面,都具有历史意义。为什么你独对陈寅恪和他所写的柳如是,更加钟情?
徐迅:在中华民族的数千年历史上,所遭逢之困厄抑郁、艰辛挫折,可谓多矣。然而,清末民初之际中国所遭逢的,乃是“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也就是陈寅恪先生所说的“钜劫奇变”—西学对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典章制度、伦理道德等所形成的巨大冲击。
这种冲击是以“新”为标志的,新事物,新思想及新人等等,标志着与儒家为主的传统文化的彻底决裂,也标志着对中国几千年历史的反思。
当人人趋向“新”代表的进步、文明时,而与之相对的“旧”即中国传统文化,则被冠以腐朽、没落、愚昧的符号。从思想界、理论界、政界乃至整个社会,对于“新”趋之若鹜,对于“旧”,则深恶而痛绝之。
中国整个二十世纪,敢于逆“新”潮流而动者,寥寥数人而已。他们对“新”潮流持有警觉的认识,坚守中国文化本位,为后世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留下一脉真传。
这其中,惟王国维(字静安)和陈寅恪二位先生自觉承担中国文化托命之使命,以生命践履儒家仁义价值观。
正因为如此,当下反思一百多年来的新旧之争,从而出现了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趋势,而当初被视为腐朽僵化的静安先生、寅恪先生,则被重新发现,他们的历史作用开始显现出来。
相对于历史上的大儒,他们的处境更为艰险,若无大智大勇,则难以抵抗新潮流之汹涌。而静安先生投湖自尽后,寅恪先生更是斯世而独立,非孤独、寂寞可以言表。然则,寅恪先生晚年,双目失明,盲写十年《柳如是别传》八十万言,其中必有大愿,方能如此。此即序言所说,撰写《柳如是别传》,“以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此语甚大,此语特重,亦极费解。我写《陈寅恪与柳如是》,即希图阐释寅恪之初衷。
记者:读《陈寅恪与柳如是》,确实不是一次轻松的阅读。书中几乎对每个人物的话语,都标注了出处。如果只是学术著作,或只是剧本,似乎要好操作的多。这种写法,是一次崭新的文学尝试。为什么会用这样的写作方式来阐述?这应该是一次艰难的写作吧?
徐迅:对于认真的写作,重要的是你如何把自己的认识和感觉表达清楚。面对把二十世纪初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钜劫奇变,寅恪先生把“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与三百多年前一位青楼女子联系在一起,如此形成了一个宏大的历史叙事。要阐释这种时空穿越和交错,并没有现成的方法。
《柳如是别传》不简单是一部史学著作,也不是哲学,不是文学,更不是意识形态,而是陈寅恪先生坚守中国文化本位的托命之作,其中渗透了对中国文化的至深情感,对中国历史设身处地的认同,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生活方式眷恋。这是一个文化托命之人的宿命。我对陈寅恪先生撰写《柳如是别传》的这种理解,更准确地说是一种感觉,无法归结于史学、政治学、社会学、哲学等所谓的学术。
换句话说,是情景使人有意义,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景的流动才能呈现出他的本性。我也是如此地感受陈寅恪先生的文化生命。陈寅恪的生命诗学是一个整体,在此情景中其核心是托命,在彼情景中是孤愤,不同的情景所呈现的意义是不同的,其意义越多,生命就越 丰富。
国人对传统文化应有一种自觉
记者:是何种契机,催生你写这本书?
徐迅:说不清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初读《柳如是别传》,匆匆浏览一过,只是喜欢书中所引证的那些清词丽句,但对该书背景一无所知。
十几年后,我读到陆键东先生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方才使我对《柳如是别传》非常模糊的印象形成了一个互相勾连的整体。当我重读了《柳如是别传》,“震惊”不足以概括我的感受。此时学术界、思想界的主流话语是文化回归,陈寅恪先生所说的“钜劫奇变”以来的历史得到反思,而“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也得到了广泛的阐释。
但我仍然不能很好地理解,一个人以一人之力,可以如此地逆潮流而坚守中国文化本位如中流砥柱,屹立不动。我以为,不深入到陈公的生命之中,不深入理解陈公念兹在兹的文化托命,就无法理解他所说的“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就无法理解他撰写《柳如是别传》的初衷。我写《陈寅恪与柳如是》,也许就是想探讨陈寅恪先生的文化生命。
记者:王国维、陈寅恪等文化大家,在面临传统文化几近颠覆的重大历史时刻,以生命与历史车轮相抗,这样的人物,当然是常人眼里的“另类”。今天,每每提及关于传统文化、人文精神、学人风骨这些字眼时,我们总是先想到这二位先生。
徐迅:王国维、陈寅恪先生不仅是文化大家,而且是文化托命之人。这种人所以出世,乃有大事因缘。
考察中国文化的传承模式,传灯者有文化担当有使命感的,是极少数人,众生乃受惠者,日用而不知。
我妄自断言,过一二百年,那时的学术史描述二十世纪的大师,可能只剩下王国维和陈寅恪先生了。因为他们是在中国文化道统的主流上。
王国维、陈寅恪先生在学术史上是另类,但在中国文化史上他们是正统,上接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以托命之人的使命,下开中国文化的未来。
当下的浮躁世态,固有中国文化衰微的前因,亦是众生各自的因果。当今之浮躁不自今日始,《陈寅恪与柳如是》第一幕“托命”描述对西学的趋之若鹜,即已成为今日种种情状的远因;第三幕“史辨”中阿贵同志成为文学革命的主将,则为近因。清末民初的西学强势,其结果,国人丧失了对本民族固有文化的信心。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的阶级斗争意识形态,则几乎彻底毁坏了传统文化价值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
当今中国社会世态远不止于浮躁,在文化上可以说相当混乱。要整顿这种混乱需要国人对传统文化有一种自觉,而王国维、陈寅恪先生这些文化托命之人,当然可以发挥先知先觉的典范作用。
文化传统依附在传统的生活方式上
记者:从书中浩繁的旁征博引中就可看出,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在序言中,你反复强调文化传统的实际意义。在你看来,以当下的文化氛围来看,让部分对民族文化有更深认同的国人回归传统,回归国学,有可能吗?这样,是否就能找到久违的文化归属感了呢?
徐迅:我对“回归传统”在相当程度上是悲观的。文化传统更多的是指文化生活方式,如耕读传家、宗法制度、琴棋书画等等,儒家的礼义廉耻等价值观蕴含其中。当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已荡然无存,儒家价值观也就丧失了依附的基础。
当然,儒家还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处世态度。现在很多人都在努力,如各地的读经班、蒙学教育、儒家书院等等。当有更多的人能够自觉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创造一种新的与传统相接的文化生活方式,文化归属感的问题可能就比较乐观了。
记者:在部分章节中,你借剧中人之口嬉笑怒骂,有以古喻今之意。联想到当下中国文艺界的乌烟瘴气,这就更显得有趣和有意思了。
徐迅:当下的文化现象可以说是乱象。在传统文化中,所有的艺术形式,如诗歌、戏剧、绘画等,包括绝大多数民俗艺术,都具有教化和劝善的社会功用。而当今的所谓文化艺术,大多沦为低俗娱乐,少数属于意识形态宣传。这两种所谓的艺术,与教化和劝善风马牛不相及。比如说,艺术的首要功能是审美,而审美是幸福感的主要来源之一。没有审美意义的低俗娱乐和意识形态宣传是没有价值保存和研究的。
无论何时, 一个民族都不能失去自己的文化传统——这是一个民族精神独立的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