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我们——北京大学數學力學系一九五四級(3)
第二十六节 沈大来
简介:沈大来祖籍江苏苏州,其父在杭州银行任职员,沈大来与其祖父、父亲全家都住在杭州。解放后1951到1954年在浙江杭州第一中学读书。
(一)入北大:
一九五四年高中毕业时,沈大来被学校推举,要保送到北京俄语专科学校留苏预备班学习,后因其祖父是地主,没有被浙江省教育局批准,只好参加当年高考,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学习。因他高考成绩突出,被分配到‘尖子班’九班学习。后来九班解散,被分到数二八班学习。1956年暑假后被分到力三?班,1957年暑假后被分到流体力学专门化班学习。
(二)到中科院力学所:
1958年毕业后沈大来被分到中科院力学所工作。由于力学所几个室的工作性质都与国防问题有关,沈大来因家庭出身不好,很快就让他到中科院北京科学技术学校教书,后来,中科院北京科学技术学校被撤消,
沈大来又面临重新分配工作的命运。
(三)到密云去教中学:
中科院北京科学技术学校被撤消后沈大来被派到北京密云东邵中学教书。在东邵中学沈大来开始教初中数学,后来改教高中数学。由于他的基础雄厚、口才清晰,深得同学们的喜爱。他教的学生,每年都有好几个人考上北大、清华,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能考上大学。因此,学生们、家长们都很感谢沈大来。
(四)到首都师范大学分校任教: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沈大来听说吴文达老师在为北京市筹办计算机学院(后来改称首都师范大学分校),他通过吴文达老师将他的人事关系转到计算机学院数学系,在那里他讲授高等数学,教学效果非常好,被升为副教授,于1996年退休。
(五)乐观面对生活:
退休后沈大来的儿子到加拿大读书,毕业后留在加拿大工作,在那里建立了小家庭。沈大来的女儿大学毕业后留在国内一个公司工作也建立了小家庭。沈大来和夫人先后帮他们的儿女将第三代带大。
前几年沈大来的夫人生病去世,沈大来自己也患口腔癌,手术后他的牙床已不全,所有食物都要用粉碎机磨碎,才能冲服。在老同学聚会时,沈大来都要带着粉碎机出席。就这样沈大来仍然乐呵呵地,过一段时间,还要到加拿大去看望儿子、儿媳、孙子。他答应从加拿大回来后再接受我的采访。(孙荀英电话采访写出)
第二十七节 沈立
沈立的父亲叫沈青囊,是化学家。他解放前原来在北大工作过,后来出国留学,回国后到上海工作,上海解放时国民党让他去台湾,他没有去,留在上海,后来到长春应用化学所工作。沈立的父亲是研究稀土元素的,但是,没有赶上现在搞稀土元素的高潮,没能评上院士。沈立的的大姑、大姑夫去了台湾。因此沈立一直不能入党,也不能进保密单位。
沈立的母亲叫漆士端,是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和沈青囊结婚后,总是跟随着他、照顾他。解放前,在昆明当过小学教员,解放后无论在上海或是到长春,一直在图书馆工作。
沈立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大妹妹叫沈林,比沈立小两岁,小妹妹叫沈平。两个妹妹都在北京长大。弟弟过继给了他叔叔,他叔叔在上海开了一家小印刷厂,算是小资本家,有一处小楼房。
沈立原来想学工科,但是由于色盲,不能上工科,改学理科。1954年从长春考到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二年级时是由王选介绍他参加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三年级被分配到力学专业,四年级被分配到固体力学专门化。
在大学学习时同学极少有自行车的,沈立有一辆外国造的、有密码锁的自行车,无论哪个同学要用车他都借给人家用,并告诉人家密码,久而久之,几乎所有男同学都知道这辆自行车的密码,谁有急事不用和沈立打招呼就可以开了锁骑走办事,回来再把车骑回锁好。
1958年大学毕业时,沈立留校、被分到固体力学教研室,1959年教研室几乎全部下放劳动,沈立主动要求下放到泰陵公社劳动,在那里收麦子、打场,什么活都干。武际可留在学校为1955级固体力学专门化的同学讲‘结构力学’课。由于1957年反右派、58年大跃进,武际可又被抽调到1955级去做辅导员,根本没有好好听课。因此武际可请求将沈立调回来,两个人共同‘抬’一门课。虽然沈立有点不高兴,但他还是服从调动,回来和武际可俩人你一堂、我一堂,轮番讲。
后来,让他辅导材料力学课,主讲是叶开沅(当时是讲师),他也能适用各种各样的教材改革,学生和沈立的关系都很好。1960年国家面临农业歉收、苏联讨债,年底才搞‘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学校才不再搞运动,有了短暂的‘安生’。
1963年沈立又被派去北京东郊参加四清运动,又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1966年毛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沈立热情参加运动,毛主席让学生到教研室‘掺沙子’时,他和学生的关系都特别好;后来由于他看不惯聂元梓的做派,他参加了‘井冈山’派;到武斗时
,他干脆做了逍遥派。
1969年按照毛主席的命令北大的两个半系:数学力学系的力学半个系、无线电系、技术物理系战备搬迁到了汉中;清华也有几个保密系搬到绵阳。本来沈立有海外关系,是不能去汉中的,应该到鲤鱼洲去,可是由于工宣队的一个老头师傅特别喜欢沈立,他认为沈立人好,去汉中,不会有问题。所以就让沈立去了汉中653分校。
在汉中,沈立也特别爱帮助人:有一次他回北京办事,同事应金声的爱人回北京生孩子,生完孩子,娘俩要回汉中,他帮助把她们娘俩带到汉中。流体力学教研室的伊增馨有时要从北京带东西,他也帮助把东西带回汉中去。
1970年周恩来总理提出要搞四个现代化,沈立听后特别兴奋,他希望国家能很快富强起来!
1973年5月,陕西长安县在石砭峪修建水库,总设计师是铁道兵的,他们成千上万次地使用定向爆破法,挖掘隧洞。这次是由中科院力学所用定向爆破法建坝,爆炸前先挖好了导流洞,河水沿着导流洞流出,爆炸时怕导流洞被震塌,由北大力学系去导流洞作应力实验。本来是要王大均(搞震动研究)、苏先基(实验测定)去做实验,王大均的爱人不让王大均去,苏先基因为胃疼不能去,沈立是搞理论的,本不该去做实验,而且事前他和袁明武(他们俩人都是组长)约好要去开会,但他没有去开会,却挺身而出要代替别人到导流洞去做实验。
爆炸前他们在导流洞的洞壁上贴上应变片,5月10号爆炸成功,11号他带领一个年轻教员(邵鸿昌)、一个实验员(张瑞清)进洞去收导线。本来有防化兵,可以穿着防护服进洞,可是防化兵已经撤退了,沈立他们是去搞科研的,导线是由外国进口的,是花了外汇买的。他们心疼国家的财产、心疼国家的外汇,他们三人没有任何防护设备,就进洞去收导线。
由于炸药爆炸产生的五氧化二氮(剧毒物质)从石头缝中渗入导流洞中,他们三人入洞后中毒倒在水中,死在洞里,另外俩人又进洞去救他们,也中毒死了。他们都在汉中被火化,骨灰下葬在汉中连城山上。
北大将这几个人上报,因为他们是为了收回上千米的导线而中毒牺牲的,要求追认为烈士,但未获批准,学校党委副书记张学书,给沈立的妻子(邵玉芳)和两个孩子在北大蔚秀园搞到一套房子,将邵玉芳调回总校数学系工作,三岁的女儿和一岁的儿子放到北大幼儿园。张学书手里有基金,他答应用基金将两个孩子分别养到十八岁。
后来北大人全部回北京时,力学系的总支书记秦守圭让人将沈立的骨灰又从连城山上起出来,带回北京,又在北京买了一块墓地,将其安葬。事后,苏先基老说:‘沈立是替我死的!’。
邵玉芳经常想到沈立特别喜欢孩子,对两个孩子特别有耐心,总是耐心给两个孩子讲故事。文化大革命中到教研室‘掺沙子’的学生后来也会经常到邵玉芳家里来关心两个孩子的成长。现在沈立的女儿已经在美国读完研究生,在美国工作、成家、生孩子了。沈立的儿子十八岁后在北大生物学院当实验员,后来考上生物系本科、研究生,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已在生物学院任教。沈立在地下也可以心安了!
(沈立夫人邵玉芳口述,孙荀英记录)
第二十八节 舒昌廉
简介:舒昌廉 男 汉族 原籍:江苏省南京市 1936年8月15日生于南通市,1954年8月毕业于南通中学高三(3)班,班主任张钧才。同年9月舒昌廉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58年9月毕业于力学专业流体力学专门化,1958年分配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训练基地地对地导弹试验部弹道处,任助理员至1969年;1970年1月调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司令部技术科,任参谋、副科长;1979年6月调入原国防科工委科技部五局,历任参谋、副处长、总工程师、副局长、局长;1994年调入原国防科工委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现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任副主任(副军级),总装备部研究员。1997年10月退休,少将军衔。
曾立三等功三次。2004年1月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项目名称:载人航天工程(工程总体)。
载人航天事业是几代人为之共同奋斗的事业。从工程总指挥系统来讲,第一任总指挥是丁衡高同志,第二任是曹刚川同志。沈荣骏、刘纪原、胡世祥、栾恩杰、王礼恒、江绵恒、张庆伟等同志,曾先后担任神舟一号至五号的副总指挥,其中,胡世祥同志作了大量的工作,他和张庆伟同志在质量管理方面下了不少功夫。迟万春、刘积斌、张云川和汪永肃、谢名苞、舒昌廉、林树、白拜尔、许达哲、严义埙等同志,也参加了有关工作。他们精心运筹,周密组织,正确指挥,对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创建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863计划开始,丁衡高同志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奋斗了10年之久。特别是曹刚川同志,不仅作为第二任工程总指挥,直接组织指挥了前三次无人飞行试验,而且在担任军委领导职务后,每次飞行试验都亲临现场视察指导。曹副主席和其他各位总指挥、副总指挥,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的精神,令我十分感动,十分敬佩!从科学家队伍来讲,王淦昌、王大珩、任新民、屠守锷、陈芳允、杨家墀、王希季、屠善澄等“两弹一星”元勋和老一辈科学家老当益壮、辛勤耕耘,为工程研制提供了有力指导;以王永志、陈炳忠、罗海银、沈力平、戚发轫、袁家军、施金苗、王德臣、黄春平、刘竹生、顾逸东、张建启、徐克俊、周建平、宿双宁、张泽民、于志坚、于建平、夏长法、简仕龙、隋起胜、席政、侯鹰等同志为代表的工程各级技术专家科学谋划、精心设计,对工程创新和成功起到了关键作用;尤为可喜的是,一批年富力强的新一代科技帅才、将才在工程实践中勇挑重担、脱颖而出,作出了突出贡献。这支经过11年风雨洗礼和锤炼造就而成的科技人才队伍,政治可靠、素质过硬、技术精湛、作风优良、勇于创新,是国家极其宝贵的财富,为我们实现新的、更大的跨越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保证。
舒昌廉自述:曾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越来越壮大。我为自己的一生能给奉献航天事业而感到庆幸和自豪。我们的事业能够发展到今天,是国家需要推动的结果。事业的发展,又促使了我们这些人的成长,队伍的壮大。目前飞船的有效载荷都是最新的,载人航天不能仅仅提供平台服务,应有一些真正有人参与的航天应用项目,体现载人航天的优势。载人航天科学应用应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否则会影响整个载人航天工程的后续工作。
舒昌廉少将还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下载自互联网)
第二十九节 宋云娴(女)
简介:宋云娴1948-1954年在天津市二中读书,1954年考入北京大学,在数力系力学专业学习。1960年毕业后统一分配参军,到空军工程学院工作。60年下放当兵在独三团(西郊机场),女飞行员大队当机械兵。61年在西北工业大学进修理论力学一年半。63年在北京空军指挥学院工程系教理论力学。64年到西安空军工程学院训练部任教。文化大革命复课闹革命时,基础与专业合并,编写半导体晶体管和电子线路教材并教该课程(大三时在中关村电子所搞超声波,大四时搞激波管测试,做电子管放大器,故有电子学方面的基础)。74年到航空电子工程系任教,1992年评为教授,1993年10月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于2001年7月被聘为空军级专家。2004年11月底退休。
业绩:
自1985年以来,率先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开拓性工作,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在全国领先。教学软件《模拟电子技术》1988年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电子线路实验模拟系统》、《电子线路通用试题库系统》等,1991、1992年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和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从而形成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系列。该系列在军内外150余所院校推广使用,影响很大,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自1990年以来从事多媒体技术研究, 在全国率先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多媒体应用系统》1993年获全军军地成果博览会银奖。主持研制了《无线电超短波电台维护模拟训练系统》和《苏27整机概论》等多媒体应用系统。1997年《多媒体数字电路CAI》获第二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一等奖。承担“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96-750)《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学习辅导系统》,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获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承担了教育部立项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八五、九五、十五规划军队级重点课题,军队重点网络课程建设项目。1992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1993年聘为空军航空模拟训练专家组成员。任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多媒体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陕西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多媒体专业委员会主任,西安市计算机学会理事。在中央电视台主讲的军事教育节目----“多媒体制作”,1998年8月15日开始在中央电视台七频道,分20讲播出,并被制作成VCD在全国发行,提高了军队专家在全国的知名度。先后被空军指挥学院、空军政治学院、常州工业技术学院、空军通讯工程学院、二炮22基地、空军十六航校、武警技术学院等军内外院校邀请讲课。
领先研究远程教育,参加了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的工作,研制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网络课程》,通过教育部验收,2003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完成了《远程在线考试系统》、《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实验模拟系统》。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军队重点课题:“基于Web的协同远程教育环境研究”。
论文与专著:
发表论文50余篇, 出版著作10余部:
1、宋云娴,蔡寒阳; 微机辅助教学人机对话的新形式[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1987年09期; 20-23
2、专著《电子电路计算机辅助教学》1989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3、参编《实用电子电路手册(模拟电路分册)》1995年获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国家教委二等奖;4、《智能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1995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5、参加编著多媒体系列丛书:《多媒体程序设计技术》、《多媒体写作系统程序设计技术》、《多媒体通信程序设计技术》,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1995年11月,1998年
6、宋云娴,白鹏编,智能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辅助教育丛书),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419页,1995.11
7、梁铁柱, 李德毅, 宋云娴, 基于项目位置索引的序贯模式增量挖掘方法.西安交通大学学报.Vol.36,No.10.
2002年10月.1032-1036
8、宋云娴《网络教学的现状和未来》
立功获奖情况:
曾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级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军队科技进步四等奖1项;获全国优秀教学成果军队级二等奖1项;大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军队教学成果三等奖一项。多次评为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优秀教员、优秀科技工作者,立功受奖。
培养了一批计算机应用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为电子技术专业的发展和计算机应用作出了贡献,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曾赴加拿大和新加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Natural
Language Interface of Chinese on Multimedia and Education》,收入ED-MEDIA
94论文集。
《解放军报》、《空军报》、《军事》杂志、《空军工程大学学报》等分别以“人生之路的导师”、“走好人生之路”、“空军首位女教授三八节三喜临门”、“不让须眉的女专家”、“三尺讲台勤耕耘,呕心沥血育桃李”等为题报导了她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宋云娴提供)
第三十节 孙荀英(女)
简介: 孙荀英籍贯江苏徐州,
1937年11月3日出生于江苏铜山县柳新乡孙庄村,
1941-1945年在徐州有备巷小学读书,1945-1948年在徐州州后巷小学读书,
1948年在徐州铜山县立中学读初一,解放后徐州铜山县立中学改称徐州二中,
1948-1951年她在徐州二中读初中,
1951-1954年在徐州二中读高中,
1954年8月-1958年7月在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流体力学专门化读书,
1958年8月-1959年1月在兰州甘肃省人事局钢铁厂炼钢,
1959年1月-1960年8月在兰州大学数学力学系工作(讲授地质地理系的高等数学),
1960年7月带领学生到兰州探矿机械厂劳动,
1960年8月-1961年8月在兰州大学食堂卖饭卡、参加食堂管理、劳动,
1961年8月-1962年2月在兰州大学数学力学系教流体力学,
1962年2月-1963年8月回北京大学进修流体力学,参加周光炯老师的流体力学讨论班,因兰州大学取消流体力学专门化,学校要求孙荀英联系调动工作单位。
1963年8月-1969年11月在北京电力学院基础部力学与机械工程教研室讲授理论力学课,在那里教了三届学生,到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就陷于‘斗、批、改’之中,不再能继续正常教课。
1969年11月-1972年2月北京电力学院四个教师(孙荀英作为四人之一)被借到北京电力建设公司(当时在红庙)为第一届工人大学的学员讲课,男老师单独住在一间工棚里,女老师与女学员住在一间房间里,男学员们住在同一院落的其他房间里。孙荀英讲授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与钢结构课程,自己编写讲义、自己刻蜡版、自己用油印机印讲义;其他课程由其他授课的老师分头写讲义、刻蜡版、印讲义。最后半年我们分头指导他们的毕业设计,我指导的几位同学为公司设计了起重机。学员毕业后大部分回到公司工地,成为公司的业务骨干,有几个学习成绩好的学员被分配到北京电力设计院,还有几个学员回到自己家乡的电力建设公司,成为那里的技术骨干。
1972年2月北京电力学院要求我们到河北省岳城水库参加北京电力学院的政治运动及农场劳动,在那里一直干到1972年11月。
1972年11月-1976年7月北京电力建设公司党委书记又到电力学院去找军宣队,要求我们四位教员回到北京电力建设公司去为第二届工人大学学员教课。我们回到北京东郊定福庄北京电力建设公司的校舍,我继续为第二届工人大学学员讲授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与钢结构课程。7月因电力建设公司工人大学的学员被调到唐山陡河电厂去参加建设劳动,7月26日唐山地震后,公司工人大学的学员因为住在木板房里没有一个人受伤,他们积极参加救人活动,直至1976年10月他们才回到北京。我们才又到北京电力建设公司在北京东郊定福庄的校舍继续为他们上课,直到1977年2月学员们毕业,我们才回到电力学院。
此时北京电力学院已从河北岳城水库搬到保定,改称华北电力学院。我继续在基础部力学与机械工程教研室教理论力学,直到 1979年11月才从保定调回北京,到北京大学工作,先后在北京大学地质系、地球物理系工作,2000年12月退休。
回到北京后发表的论文
1)、王仁、孙荀英等:京津唐地区应力场及地震危险区探讨,北京地震地质会战成果汇编(七),15-16,1980,7。
2)、王仁、黄杰藩、孙荀英等:华北地震构造应力场的模拟,中国科学B,337-344,1982,4。
3)、王仁、孙荀英、蔡永恩:华北地区近700年地震序列的数学模拟,中国科学B,745-753,1982,8,
4)、Wang Ren ,Sun Xunying ,Cai
yong , A Mathematical Simulation of Earthquake Sequence in North China in the
last 700 years , Scientia Sinica , B , XXVI,1,103-112 ,1983.
5)、王仁、梁北援、孙荀英:巷道大变形的粘性流体有限元分析,力学学报,17,2,99-105,1985。
6)、Wang Ren, Liang Beiyuan ,Sun xunying , A Einite Amplitude Analysis of
turnel deformation by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With Highly Viscous Fluid ,
Acta Mechanica Sinica ,1,1, 27-36,1985.
7)、孙荀英,旋卷构造的粘性解析解,北京大学地质系研究论文集,57-66 ,1985。
8)、孙荀英,旋卷构造的粘弹性解析解,全国第三届地质力学会议,成都,1984。
9)、孙荀英,钻孔缩径与极限钻探深度的粘弹性解析解,力学与实践,1985。
10)、孙荀英、吴海青、王仁,巷道大变形的粘弹性有限元数值解,流变学进展,334-339,1986。
11)、王仁、吴海青、孙荀英,用粘弹性有限元方法反演计算巷道大变形问题,大自然探索,1,5,16,27-33,1986。
12)、孙荀英、吴海青,正交设计法在反演地学问题中的应用,第三届地球动力学会议论文集,宜昌,1985。
13)、Sun Xunying , Liu Jiyang , Wang Ren ,The Inversion of Coseismic and Postseismic Deformation due to Tangshan
Earthquake 1976 , XIX IUGG General Assembly , Abstracts 1, 337 ,Vancouver ,
Canada , 1987 .
14)、孙荀英,地球的缓慢变形与应力迁移,IUGG中国委员会年报 ,57-60 , 1987 。
15)、孙荀英,地球流变学研究现状 ,力学进展 ,18 ,2 ,161-168 ,1988 。
16)、Sun Xunying , Methods of the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of Georheology and their applications , Proc .
of the China - Japan inter Conf . on rheology , Beijing , 58-62 ,1991.
17)、孙荀英,地幔动力学进展 ,地球科学进展趋势发展战略研究 ,pp112-117 ,气象出版社 ,1992 。
18)、 丁原章 、王仁 、孙荀英 、郭跃华 ,深层构造新活动性的影响 -- 新丰江水库区构 造的三维数学模拟计算,中国科学,B,2,1992。
19)、孙荀英,洋中脊动力学进展 ,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pp58,1992。
20)、孙荀英,洋中脊研究现状,地球物理进展,8,3,63-67,1993。
21)、孙荀英、韩立杰,板块运动与三维球壳地幔自然热对流,地球物理学会年刊,pp126,1993。
22)、Sun Xunying , Huang Xinhui ,A
Eathematical Simulation of earthquake sequence in Zhujiang Delta in this
century , proc. of 1993 Joint Conf. of Seis. in East Asia Tottori , Japan , pp.88 ,1993
23)、孙荀英等,1976年唐山震时和震后地形变的模拟,地球物理学报,37,1,45-55,1994。
24)、孙荀英等,海沟后退对地幔对流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37,6,738-748 ,1994。
25)、孙荀英、黄新辉,1911年红海湾地震前珠江三角洲及邻区构造应力场,地球物理学报,38,5,618-626,1995。
26)、孙荀英、黄新辉,本世纪珠江三角洲及邻区中、强地震序列数学模拟及地震危险区探讨,地震学报,18,1,103-110,1996。
27)、Sun Xunying , Huang Xinhui ,
The Mathematical Simulation of Middle & Strong Earthquake in Zhujiang Delta
and Surrounding Area in Crrent Century ,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
1,135-144,1996.
28)、孙荀英、韩立杰,求解三维球壳地幔热对流问题的有限元方法,现代力学与科技进步,1081-1084, 清华出版社,1997。
29)、Sun Xunying , Han Lijie , 3-D
Spherical Shell Modeling of Mantle Flow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Global
Tectonogenesis , PAGEOPH, Vol.145, Nos.34, 523-536, 1995.
30)、韩立杰、孙荀英,三维球壳地幔流动形式的讨论,地球物理学报,1996(增刊)
31)、孙荀英、韩立杰、蓝腊宝,全球造山、造洋和造岛弧作用动力机制的三维球壳数值模拟,中国图象图形学报,161-165 ,Vol. 4(A), Apr. 1999.
32)、梁国平、张怀、孙荀英,并行算法有限元程序自动生成系统及其在计算力学中的应用前景,力学2000,487-489,气象出版社,2000年8月。
33)、孙荀英、张怀、梁国平,东亚大陆下的地幔流动及其对东亚的作用力,力学2000,388-391,气象出版社,2000年8月。
34)、孙荀英、张怀、梁国平,亚洲大陆下的地幔流动及其对亚洲地壳的作用力,地震学报,225-230 ,Vol. 24 , No. 3 ,2002年5月。
编著的教科书:
孙荀英编著,地球粘性流体力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人生絮语: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摘自《老子》第六十四章)
牢骚太盛防长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摘自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摘自《五十年情怀——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一九五四级入学五十年纪念册》)
第三十一节 唐文亮
简介:唐文亮 籍贯:广东省珠海人,1951-1954年在广州第二中学读高中,1954-1958年在北大数力系力学专业学习,1958年毕业分配到山西大学物理系工作。1958-1984年在山西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光电子等教研室工作,1984-1996年在珠海教育学院、珠海市科协工作,已退休。
唐文亮是广东珠诲市唐家湾人,我很爱我的故乡,并为我的先輩感到骄傲,唐家湾是中国历史文化古鎮,我就在这里读小学,后隨父去上海中正中学读初中,觧放后囬故乡读初三,髙中去广州第二中学读书,1954年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数力学系力专业,1958年毕业分配到山西大学物理糸理论物理教研室,任助教,讲師,副教授,是山西省力学学会理亊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58-1984年期间在山西大学任教26年,分别讲授过理論力学,分析力学,流体力学,髙等数学,数学物理方法,計算方法,协合学,非平衡态物理,电路分析......等十多种不同的课程.文革后,1980-1981年,当时太原工业大学要给研究生及力学的老師们开一个新课,暂称为"非线非波",很难找到授课老師,刚好他们学校的新书记是原山西大学的校長,于是他门研究后就请我去授课.没有蓝本,我只好边收集资料编写讲义边教学,完成了任务,自己也受益非浅,有了这个基礎,后耒我写了一些孤立波的文章,特别是我把非线性波的研究扩展到化学反应体系,光纤维化现象,神经波传递及它的稳定性,神经波方程的修正等领域,并取得一定成果.可能是这些,致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聘我评审过7项申请科学基金的课题,如1984年四川大学的"非线性理论及其应用",中山大学的"非线性水波对海洋结构作用力的数值方法",1985年北京大字的"磁流体力学管流",1986年淅江大学的"伴有离析的反应流研究".....等.在理論物理教研室,光电子教研室工作中,除新的课外,还有一些校外的任务,各种任务迫使我在许多领域都要進行研究,如等离子体,磁流体,強电磁场中有激光反应的流体,炮弹脫壳状态预测,气动自动稳压理論,爆炸室的安全性.固体激光器的研制,细胞膜组分电泳及孤立波等,,这些多在国內外学报杂志上发表过或在学术会议宣读过,有些是內部资料.另外在力学,激光方面有六项科研成果,如:WZX-2气动自动穏压噐(合作产品,太无厂投产),红宝石激光视网膜凝结机(合作,山西医学院附属二院用),激光光谱微区分折仪(合作产品,山西省地用),JG75-1型眼科治疗机(合作产品.臨汾无线电厂)...等.在这些科研及文章中有10项在山西省,广东省,珠海市获过奨.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不相伩大跃進时的畝产卫星,大炼钢铁的产品质量及对当时知识分子政策等说过一些现在看耒是正确的話,被"红卫兵"打成现行反革命,实行"群众专政".迏十年之久.其间經历过三次争扎在死亡边沿,但总算活了过耒.到1973年由于教学与創立光电子专业的需要才调回物理系研制激光器,并给研究生授课.直到1977年山西省委组织部長耒山西大学任党委书記,強从物理糸调出整我的全部材料,当我的面焼毁了,平了反.我万分感谢邦过我的人,特别感谢那位老书记,特别感谢邓大人.我不恨那些整过我的人,不关他们的亊.这段磨难也是我的宝贵經历."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古今多少亊,都付笑谈中"
1984年调回我的故鄉珠海市,得到市领导的关怀,安排我去珠海教育学院任主管全面工作的副院長 教授.我被选为广東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亊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珠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連任了三届),珠海市数学学会理亊長,首届(1987年)珠海市高校教师中级职务评委会主任,还有被选为香洲区第一第二届人大代表,珠海市第四届人大代表兼科技专家组副组長及市人大预算委员会委员,还选为珠海市第四届政协委员兼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还被选为广東省第七届人大代表.由于当时北大校友不多,只好做了第一届北大珠海校友会的会長.
此外我参加过由国防工办,由省科委,由市科委,由拱北海关等单位分别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会任主任,副主任,委员等职也曾是第三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的组织委员会副主任.还有在1991年受国家教委的委托审订了髙師物理专业的"理論力学"与"高等数学"两个课程大網.
1996年,很幸运真正退休了,这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小时爹妈养,老时全民养.我缷掉所有的工作,尽情享受!
我最怀念的是北大老師的教诲: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勤奋学习持之以恒,寻根问底追求真理.座右銘是北大当时的校训:勤奋 严谨 求实 創新"我还以为对人对亊都要抱着"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的态度.我的同路人是校友張靓华.
(唐文亮 2011年1月3日提供)
北大珠海校友会父亲节活动
2003年6月15日上午,为加强校友会作为沟通校友情感、凝聚校友合力的桥梁和平台作用,增进与前辈校友、学长的沟通和联系,第二届理事会借父亲节的机会,邀请50岁以上的校友、学长在国际会议中心酒店聚会恳谈,向各位学长通报校友会工作情况,共同商议校友会未来发展大计。
参加聚会的理事会成员:杨水生、刘振新、顾雪挺、方晖、张慧军、宁桂飞、叶祖怀、王伟正、伍亚秋等。
校友、学长:戴静安、叶昌、龚国基、秦嘉逢、廖洁英、汪重英、符昌忠、唐文亮、熊尊奎、张子云、李明森、谭卫广等。(摘自互联网)
第三十二节 王开逊
简介:王开逊,籍贯安徽省安庆市,1951-1954年就读于安庆女中,1954-1959年在北大数立系数学专业读书,在校期间她是学校田径队队员,曾在北京高校运动会上拿到多枚奖牌。1959年毕业时分配到北京轻工业学院数学教研室工作,1972年调西北轻工业学院数学教研室工作,1981年调华南师范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数学教研室工作工作直至退休。
发表的部分论文:
1、王开逊 :一类n阶非线性中立型泛函微分方程解的振动性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 第01期(99)
2、王开逊: 一类n阶非线性中立型泛函微分方程解的振动性 [J];科学通报; 1989年06期; 76
(摘自‘互联网’)
第三十三节 王振东
简介:王振东
江苏省南京市人,1937年6月生于江苏南京,1951-1954 年在南京市第八中学读高中,1954-1958 年在北大数力系力学专业流体力学专门化读书,1958-1961年在西安交通大学数理力学系工作,1961-1986年在河北大学数学系工作,1986年调天津大学力学系工作,教授、博导。
一、主要研究方向为:湍流与流动稳定性及其工程应用、工业中的流体力学和流变学问题。发表论文百余篇。曾任《力学与实践》杂志主编。1997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5月获第四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二等奖。现致力于力学科普文章的写作。
二、发表的书及论著:
《诗情画意谈力学》序言
《近代力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评介武际可教授的力学史新作》
重视实验与提高实验的可重复率——丁肇中文章读后的两点想法
《力学诗趣》自序
领异标新二月花——与研究生漫谈做学问写文章
漫话动物运动对仿生力学的启示
我与《力学与实践》
奇异的电磁流变液体
漫话涂布流动
但见流沫生千涡——漫话流体中的涡旋
关于流体力学方法论问题
漫话卡门涡街及其应用
非牛顿流体及其奇妙特性
世纪之交迎发展——《力学与实践》2000年新年刊头语
野渡无人舟自横
普及是科学的力量所在
大风起兮云飞扬——漫话流动显示及纳斯方程
野渡无人舟自横——漫话流体运动中物体的稳定性
腱鞘囊肿治愈记
长使英雄泪满襟——漫话润湿现象及其应用
飞湍瀑流争喧豗——漫话流体运动致声和声音的双重作用
郡亭枕上看潮头——漫话潮汐及其开发利用
不尽长江滚滚流——漫话流体与流动性
孤立波与孤立子
春蚕到死丝方尽——漫话液体的拉丝现象
深切怀念王仁老师
九十津城话湍流——记周培源教授1991年在天津的学术活动
微风动柳生水波——漫话韦应物涉及力学现象的诗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写作札记
三、陈耀松老师给王振东的信
你的大作终于收到,读了两遍,收获不小,以前只知道玻意耳定律,可不知道还有玻意耳其人其事。我从小就是不读书,语文不及格的蹬班生。
统观你的论述更象是针对经典物理中的力学。经典物理不但重视实验,而且强调由此所得物理模式(定律)的普适性。有了这一成果,往后的推理(应用)就‘不在话下’了。近代力学略有不同,由于需要,它的‘定律’特别多,譬如,多种模式的非牛顿流体,各自都在自己特定的条件下适用,‘普适性’当然就差。近代力学另一个特点是做到底,一直做到有实用的结论为止。你可以精确的做,也可以大刀阔斧边砍边做。我对近代力学的理解便是:为研究对象建立数学模式(需要实验,或者对自然的直接观测),寻求或发明数学方法进行推理,最后由数学解求得物理结论(这与林家翘的‘广义应用数学’的含义几乎一致)。说得简单一点便是物理模式+数学解决。一般采用普适性高的模式,它所形成的数学方程就复杂,就难解。牛顿流模式+NS方程的情况就如此。常常‘做不到底’,于是只好调整模式与解法之间的关系,工程水力学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河道水流的阻力模式在飞行气动中不能用,但在河道工程中‘普适’,而最关键的是数学形式大大简化,一维可积能算到底了。
近代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对不可‘逾越’的数学障碍有了转机,对NS方程亦可‘弄斧’。这就是说我们可以用比较‘普适’的物态方程直接用计算来解决复杂的问题。这些普适的物态方程式前人已经通过实验求得,已在物理手册上记录在案供大家使用。这么说来,今天就有可能不做实验而直接依靠计算将力学问题‘做到底’。但这不是说试验不需要了,无非通过物理手册用了别人的试验而已。
半个世纪前大量的风洞试验实是因为数学困难克服不了不得已而为之。如今境况不同了,NASA开始拆卸风洞了。面对这一科技发展的现实,我们应该宣传什么?提倡什么?数月前,听说力学系当权人又要建新风洞,我就马上给校长些了一封信,现附上,共参考。
这次你平安回家,不知坐的是什么飞机?如果是波音777,那我就得告诉你,这是一架全部采用数值计算而不经风洞试验制成的飞机。(下载自互联网)
四、天津大学王振东论近亲繁殖危及大学创新能力:
自然界基因的多样性保证了“物竞天择”,使生物不断进化;在科学领域,思想和方法的多样性,同样保证了科学的不断创新。我国大学教师队伍中的“近亲繁殖”现状,已经危及大学的创新能力,这是中国大学建设和发展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顾海兵教授曾选择中国知名度比较高的17所大学的财经类学院或系为样本,对“近亲繁殖”的程度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与海外6所知名大学的财经类学院或系进行了对比。在17所大学被调查的987名教师中,有604人毕业后直接在母校任教,占所调查教师的62%,只有300名教师就职的学校与曾经就读的学校并不一致,这一比例占30%;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进行对比调查的海外6所院校的教师,几乎没有人在取得最高学位后留在本校工作。顾海兵教授的统计分析表明,中国大学的“近亲繁殖”程度平均要比海外高5倍。“近亲繁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就是中国的大学多年来缺乏学术创新的重大成果,其突出表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与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连续多年近乎空缺。
另一项关于中国高校法学院师资的研究显示,北京一所著名法学院具有博士学位的52名教师中,有26人是在该校获得的博士学位;武汉一所重点高校法学院拥有博士学位的37位教师中,有34人从该校获得博士学位,比例高达92%。在中国的大学法学院中,除了一些不能自己培养博士的新兴法学院,其他的都存在相当严重的“近亲繁殖”现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前校长朱清时在“第四届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上也指出,我国内地高校超过六成的教师毕业于本校,严峻的“近亲繁殖”现象已危及大学的创新能力,以至于使得最近十几年来中国学术的平均创新水平滞后于投入。
在我国,各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补充都以本校毕业生留校为主,同一教授的“徒子”“徒孙”共处一系,是很普遍的现象。在中国高校存在这样一种习以为常的惯性思维:从导师的角度,把弟子留在跟前,办起事来方便,有利于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从学生的角度,留在导师身边,凡事有人“照应”。这种“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使得“近亲繁殖”绵延不断。
学术上的“近亲繁殖”如同血缘上的“近亲繁殖”一样都是大有危害的,同一师傅带出的徒弟,难免会保留和延续着共同的缺陷。学术上的“近亲繁殖”在我国还由于文化上的特殊性,存在着更严重的危害。因为,按照我国习俗,“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对于老师、学长,中国学生习惯于继承,不愿也不敢超越,背离则更被视为忘恩负义。这是我国学术界缺乏活跃气氛、少有对立学派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学术上的进步多取决于“杂交”优势,没有充分竞争的学术土壤,就不可能长出创新的花朵。
形成“近亲繁殖”的原因,还在于高校目前是一种行政化的体制,行政化大学的层层领导往往以追求自己圈子的利益为目的,而不是以追求学术为目标。所以在人事管理上,不仅没有制度上的保证来限制乃至杜绝学术界“近亲繁殖”现象的生成,而且还存在着各种优惠政策,有利于本校毕业生的留校。现有的人事管理制度,实际上是在保护着“近亲繁殖”现象的生存与蔓延。
据了解,为了防止“近亲繁殖”现象,国际上许多著名大学都有着人事制度上的限制性规定,一般不留本校毕业生任教师,即使是学业出众的高材生也很难毕业后直接留校任教。
中国要大发展,就要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努力培养杰出人才,推动我国尽快走上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切实提高我国科技、经济的竞争力。如果要向一流大学的目标去努力,其教师是不能“近亲繁殖”的,现在已到下决心解决大学教师队伍“近亲繁殖”问题的时候了。
鉴于中国大学的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建议先从“985工程”和“211工程”大学做起,制定明确的师资建设制度,明确规定一律不能直接留本校毕业生当教师,极特殊情况需要破例直接留下的,也要在极小比例内进行控制,如要突破这个控制比例,则需报上级主管部门从严审查批准;鼓励高校间的人才交流,包括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的人才交流;国内高校联合起来,相互推荐研究生,相互推荐新教师。对于在过去“近亲繁殖”做法下留本校任教的中青年教师,也应分期分批、有计划地进行交流、安排到国内外其他高校访问一段时间。
这与当前执行的“千人计划”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近亲繁殖”的弊病不能消除,引进的杰出人才也会进入“近亲繁殖”的人事制度怪圈之中,同样要产生问题。
开放、流动、竞争、联合,是中国大学的办学、发展之路。如果现在这么做了,经过了若干年,才能通过师资建设模式的更新,逐步形成学术创新上的良性循环,更好地促进大学的建设发展。(作者为天津大学教授)
五、王振东论努力做好一名教师 :
我1937年6月28日出生在南京下关离长江边不远的乙兴里1号。1937年12月13日,日寇在南京进行了震惊中外的大屠杀,母亲用锅灰抹黑了脸,抱着五个半月的我匆忙坐小船逃到八卦州,又跑到江北六合县的瓜埠,才躲过了这场大屠杀浩劫。懂事后,母亲对我说,逃走时只拿了几块尿布,而家所在的乙兴里已全被日本兵烧毁了。1940年回到下关,住在新建的复兴街9号,复兴街是一条短街,从中山北路算起,不多远就是另一个街名二板桥。
4岁半时,父亲带我到复兴后街的一间私塾接受了启蒙教育,第一次到私塾时,先向孔夫子画像磕头,再给老师磕头行拜师礼。老师首先让学写毛笔字握笔的姿势,团个小纸团用小手指头夹握着用笔,以后再撤去纸团,小手指仍须旋空、不能挨上手掌。握毛笔姿势不对、或背不出书,都要挨扳子打手心。约半年后满5岁离开了私塾,去龙江小学上一年级。
龙江小学校址在下关火车站(现南京西站)附近的原静海寺旧址,教室是屋顶很高的旧寺庙房子。静海寺是明成祖朱棣,为表彰郑和下西洋的功绩而修建的,赐名“静海”,㝢意四海平静、天下太平。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在此签订了“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割让给了英国。从这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开始,1842年到1949年的107年间,中国与外国共签订了1100多个不平等条约。所以,静海寺是中国近代史起点的见证地之一。为纪念香港回归祖国,南京将这里的校舍及房屋拆除,于1997年重修复了静海寺,并铸建“警世钟”,成为一处人文景点。
1953年在南京市第八中学读书时,读了一本关于航空的科普小册子,所说飞机为什么能飞的流体力学道理,激发了浓厚的兴趣。 1954年在南京八中高中毕业时,因父亲在苏州振亚丝织厂做工,哥哥在郑州工作,不在南京,母亲没上过学不识字,都没有对我报考什么学校和专业提供意见。所以就按自已的兴趣报考了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想学习流体力学。北大数力系1954级200多人在一起听名师讲大课,习题课与平时活动都按小班进行。我一年级在八班、二年级在七班、三年级在力三三班、四年级在流体班,先后与100多位同学同在过一个小班,得到了向许多同学学习的机会。在北大的四年,既受到严格的科学训练,又受到了科学、民主精神的薰陶。北大老师的热情诚恳、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他们言传身教使我学会了怎样做人、怎样做学问。
1958年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流体力学专门化毕业,分配从事教学工作。先后在西安交通大学(1958—1961)、河北大学(1961—1986)、天津大学(1986至今)任教。
1961年到河北大学工作时,拜物理系的二级教授马沣先生(1897~1966,192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26年获英国里兹大学硕士学位,1927年任河北工学院机械系主任)为师,进修流体力学,主要学习Milne-thomson的名著 Theoretical Hydrodynamics 。马先生要求每次都要用英文写阅读笔记、作书内所附英国著名大学的研究生考题,交先生审阅。一次演算时,得到椭圆长轴与来流垂直时为稳定平衡位置的结论,马沣先生笑着说:这就是唐诗中的“野渡无人舟自横”。随后就去图书馆找(清)蘅塘退士编的《唐诗三百首》,查到了韦应物的七绝“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初次认识到古人早己对所算流体力学题目的结论有所认识,不久,1963年河北大学举行了首届科学报告会,我在所作的“二维流动的复变函数方法”报告中,指出了中唐诗人韦应物的诗句“野渡无人舟自横”,描述的正是流体力学的现象。这洗练的诗句里凝聚了诗人对力学现象的洞察力。
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努力将不容易明白的东西,使学生不仅能弄懂,而且还饶有兴趣。1987年12月底的最后一堂课,是给天津大学力学系1985级讲“流体力学”,下课前夕正好讲“理想不可压缩流体无旋运动”一章,经过计算得到的一个结果,就在黑板上写了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七绝“滁州西涧”,指出这正是“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时全班同学突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件事鼓舞了我后来将自己对唐宋诗词中对力学现象观察和描述的佳句,和近代力学的发展交融在一起阐述,陆续写出来放在杂志上,提供给更多的大学生和读者阅读。
1997年天津《今晚报》副刊刊登了博导征文启事,我以“野渡无人舟自横”为题写了一篇短文应征,刋于1997年9月20日《今晚报》副刊“日知录”拦目。这篇短文主要是引了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几首诗,说明古代诗句中也反映了不少力学道理。
南开大学出版社的李正明编审见到《今晚报》上文章后,邀为他们出的“大学生丛书”写一本书,于是将我与武际可多年来在《力学与实践》杂志“身边力学的趣话”中发表的的20文章,修改补充又加了一些图,在1998年10月出版了《力学诗趣》一书。1998年是母校北京大学建校百年,所以在序言中写了以这本书献给母校北大百年华诞。《力学诗趣》出版后,收到了王仁、冯元桢等前辈老师来信赞扬。《力学诗趣》于2001年5月获得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作家协会共同颁发的第四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二等奖。
我2002年11月开始退休,2006年8月送走了最后一位博士生毕业。从教40多年,曾教过一千多名本科生、一百多名研究生。1996年11月获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997年10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北大老师对科学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一直教育着我,也为我在退休及进入古稀之后怎样继续做好一名教师作出了榜样。
周培源老师(1902—1993)1991年10月来天津大学参加第三届全国湍流与流动稳定性学术会议,以九十高龄作了题为“非压缩性流体的湍流理论”的大会学术报告。原定时间是35—40分钟,可是周老师越讲兴致越高,一直站着、不停地讲了75分钟。他在天大还总结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治学、做人的4条经验:独立思考、实事求是、锲而不舍、以勤补拙。至今我还保留着周老1991年5月寄来的题词:积极开展流体湍流运动的实验、理论与应用的研究,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1999年5月,我受聘担任中国力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力学与实践》杂志的主编。为想在杂志上多刊登高水平科普文章,宣传力学对科学、技术、国防和经济建设的贡献,便去向担任过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的王仁老师(1921—2003)汇报这个想法,先生当场确定以“反演的力学”为内容带头写科普文章。7月寄来了“力学的反演、反演的力学”,2000年2月又寄来第2篇科普文章“‘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论机械设备的‘健康检测’”,2000年8月先生去美国参加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大会回北京不久,体检发现胰腺癌,在病魔缠身时,忍着腹部疼痛又赶写出第3篇科普文章“力学模型及其局限性”。2001年3月23日下午,我与老同学武际可、邵秀民,去协和医院看望先生。王仁先生在短暂清醒时,用插有输液管针头的右手紧握着我的手说:“第4篇还没写完……”。我听后心里十分难受,也为先生在弥留之际,仍惦念尚未写完的力学科普文章而感动。王仁老师用生命诠释了对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
周光坰老师(1919— )虽退休多年,近八十岁时还领着北大、复旦、中大三位教师编著了高水平的《流体力学》教材;2010年4月底他从美国回来,在天津见到我时告知正在撰写《流体力学史》一书。装了心脏起膊器又柱着拐仗的的九十一岁老人,还在精心写书,真让学生肃然敬佩。
向北大老师们学习,我退休以后一直笔耕未停,以书面形式在面向更广的“课堂”上进行教学,将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和有关资料提供给年轻教师使用,与大家讨论交流。不断为京、沪等地的《力学与实践》、《科学》、《自然杂志》等刊物撰写力学科普文章,并将其放到《科学网》、《中国力学学会网站》、《天益网》等网站的专栏文集中,以文会友、学习与传播科学。2008年还作为《大众力学丛书》的一种,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诗情画意谈力学》一书。今后还要继续努力向北大老师们学习,为力学教育和科普贡献自已的力量。
王振东:言传身教育人心——记一次难忘的口试
20世纪50年代,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基础课的期末考试是采用口试方式。事先由老师排好口试顺序的名单,被考同学按照规定的口试时间,提前20分钟到阶梯教室从一个大纸袋中抽出一张考题纸,上面一般有三个考题,再领几张白纸,在阶梯教室里做准备。20分钟后,拿着所抽的考题纸和写好的回答提纲,到口试教室,交给主考教授。在口试教室里,铺着白台布长桌的中间坐着主考教授,旁边坐着辅导老师,有时还有其他老师来听。主考教授看过所抽的考题,示意开始后,就可以回答问题,并可利用黑扳书写。
王仁先生口试力学专业的基础课“材料力学”时,规定回答好所抽考题纸上的三个问题,只能得4分(当时实行的是5级记分制:3分及格,4分是良,5分为优),只有再回答好先生临时提出的另一问题,才能得5分。那天我回答好所抽到的三个问题后,却回答不出先生临时又提出的问题。王仁先生让我到旁边一间教室(同学们戏称这间教室是“禁闭室”),去考虑怎样回答这个问题。我去“禁闭室”考虑了约1个多小时,也想不清楚如何回答,这时已近中午,感到有些饿了,就去口试教室向先生报告:“我不会,也不想得5分了”。王仁先生立刻很严肃地摆手说:“不行,还得去考虑,你应该能想出来!”我只好再回到“禁闭室”,重新从头一点点地想。又过了半个多小时,直到上午最后一位同学口试完毕,我才拿着写有回答提纲的草稿纸,走进口试教室。等我将先生提出的这个问题回答完毕,已过下午1时了。先生高兴地给了我5分,并笑着说:“你这不是回答出来了吗!”
因大饭厅这时己错过了中午的开饭时间,先生又出人意料地邀请辅导老师和我,一起到北大东南校门外成府的一家小饭馆里去吃蛋炒饭。一边吃着香喷喷的蛋炒饭,先生还一边鼓励我以后再遇到困难时,要有信心坚持努力去克服,不要服输、不要放弃!
19岁读大三时,这段“关禁闭”的经历和这份蛋炒饭的滋味,多少年来一直铭记在我心中,伴随着我的成长和成熟。每当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思想闪过放弃的念头时,这段难忘的经历就会涌现在脑海之中,鼓励自己坚持下去,努力克服困难,有信心取得最后的成功!
回忆在北大的4年学习生活,正是由于老师们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严格细致的关心、爱护与教育,才使得我们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下,学会了怎样做人和怎样做学问;才能够在离开燕园之后,虽境遇多变,始终能在不同环境下,都坚持努力进取、勤于探索、尽力奉献。(摘自《五十年情怀——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一九五四级入学五十年纪念册》)
王振东想说的话:
终生难忘北大老师的热情诚恳、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他们言传身教使我学会了怎样做人,怎样做学问。尽管离开燕园以后的境遇多变,母校的科学、民主精神,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始终鼓舞着我努力进取、勤于探索。
(摘自《五十年情怀——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一九五四级入学五十年纪念册》)
第三十四节 翁方愚
简历:浙江嘉兴人,1954年上海育才中学毕业,1954-1959年在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数学专业学习,1959-1962年在呼和浩特师专、呼和浩特大学任教,1962-1965年在呼和浩特教师进修学校任教,1965-1975年在呼和浩特回民中学任教,1975-1990年在柳州铁二中任教,1我自幼立志当一名科学家,考入北大后,具体化为数学家。但很快感到自不量力,因为当时陈天权发表了一篇题为“线性拓扑空间的黎曼可积性”的论文,作为同年级同学我却连题目也看不懂,深感到我们不是同一个级别的人。而与陈一样被大家称为天才的还有四人,加上几十位‘准天才’,已经够庞大的了,而这仅仅是一个年级,还有三个年级,更还有那些已毕业的师兄师姐和未来的师弟师妹呢!这也仅仅是一个北大,还有复旦、南开------呢!中国哪可能有这么多的数学家?深深感到我充其量只是一个数学工作者。而最终结果只是一个中专1数学教师,不过总算是与数学挂了钩,没有白白在数学力学系学习了五年。
1990-1995年在柳州铁路运输学校任教。现已退休。
毫无建树,但并未虚度
我工作了39年,教过大专、大学、高中、初中、中专,虽然没有当过小学教师,却也教过“小学数学教材、教法与研究”,指导过中师生在小学的实习,称得上是一条龙服务了。不但教过书,也当过教研员(研究中学数学的教材、教法)、做过行政工作(中学副校长),算得上教育战线上的通才了。但是,唯独没有干过我的本行——概率论。每次工作变动时领导都是说:“这是革命工作的需要。”新的工作似乎除了我再也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选了。他们都似乎从来没有考虑过我的特长是什么?
回首往事,感慨万千,北大培养了我,可是在专业上毫无建树,有愧于师长。但是党指向那里我战斗到那里,而且干得不比那个领域的内行差,完全得益于北大所培养的我的能力,这又无愧于师长。下面的几个方面权作对这一段文字的诠释吧!
1喧宾夺主:
周总理去世时,我校(柳州铁二中)开追悼会,年级组长叫我写了悼词,并代表年级组长发了言。没有想到由于铁路系统的很多基层单位缺乏笔杆子,纷纷到我校来借悼词,校长办公室的负责人竟然认为我写的最好,把我写的悼词借了出去。从此我校的大批判又多了一支笔杆子。写写大批判文章倒也好办,因为那都是些党八股:以最高指示开道,以几个万岁结尾,中间按照人民日报社论的调子上挂刘、林,下连本单位走资派随便喊上几句,反正这种文章的可读性极差,没有多少人会认真看的,不过校对却要十分用心,五一把“无”字写成“资”字,尤其是把“毛”字写成“刘”字,那可是滔天罪行、死有余辜了。
哪知好景不长,有一次铁路局文艺汇演,由于我校革委会主任思想解放、敢想敢干,在自力更生创建农村分校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所以要大力宏扬这种精神。学校领导决定把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我。其实我哪有什么文艺细胞,更没有写作才能,记得高考考完语文后,我常常地舒了一口气,庆幸自己今后再也不用做作文了。但是交下来的是政治任务,决不敢怠慢,开了几个夜车,总算编了一个相声,并自导自演。没想到一炮走红,可惜当时不兴评奖,否则得个一等奖是毫无悬念的。由此一发不可收拾。
打倒四人帮后,那位革委会主任,本是团干出身,一路提拔上来,所以紧跟形势搞宣传是拿手好戏,这次又落实到我头上。打倒四人帮普天同庆,大家都十分喜悦,虽然任务十分艰巨,但也十分乐意。这次大量查阅了四人帮的材料,还查阅了武则天和慈禧太后的有关材料,编了一个活报剧。主管我们学校的铁路局工程处(工程处主管学校,看似天下奇闻,其实却是落实伟大领袖关于内行、外行论断的结果)很快审查通过由我们年级组长带了一帮学生到铁路局各个基层单位(含铁路沿线)去巡回演出。我由于还要上课,所以没有跟去。编导不在,这帮学生添油加醋、甚至无中生有地添加了许多细节,虽然失去了严肃性、真实性,却哗众取宠,产生了轰动效应。
为了及时完成这些任务,我花费了大量时间和心血,别人不了解却说我聪明、办事快,似乎不费吹灰之力。其实套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全用上了。”笨鸟先飞而已。
不过我的付出也没有白费,得到的回报十分丰厚,不,应该是万分丰厚。七十年代这里的铁路职工都是住平房,公共厕所,自搭厨房。这时候,铁路系统盖了一批楼房,我校分得八套,虽然只是一房一厅或二房一厅,但有厨房、厕所,自成一个封闭系统。当时人们憧憬的共产主义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只要再按上一个电话,就进入共产主义了。所以全校二百多双眼睛都死死盯住它。我呢?自知年轻资历浅,又刚从呼和浩特调来,也就不大关心,没想到学校领导讨论时,那位年级组长力排众议,使出了杀手锏:我们柳铁二中甚么时候有现在这么风光过。终于力挽狂澜,我竟然分得了一套一房一厅的。搬入新房的那天深夜,我仰面躺在床上,望着雪白的天花板,脑子里一片空白,猛然想起初等概率论中的林德贝尔格条件,却怎么也想不起具体内容了,不禁长叹一声:我的概率论呢!这时我已经意识到,再3以前那样挤时间偷偷学概率论已经不可能了,因为不但没有时间更顶不住压力(不务正业,走白专道路)回忆起那些诸如:坐在颠簸的马车上(学农,在农村)背单词、做习题的时光,倒有一种幸福感,可惜一去不复返了。
几十年来,对于领导分配的工作,我都是二话不说,只有一次例外,因为那明显是一个不可能事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发表之后,影响深远,也震到我们这个南疆的中学,那位敢想敢干的主任又顿发奇想,亲自到办公室来找我说:翁老师,你能不能带五个高中生,苦干半年,把这颗皇冠上的明珠摘下来,向国庆献礼!我惊得目瞪口呆,缓过来之后,赶忙向他解释,他以为我在拿架子,又说:只要你们发挥冲天干劲,我们后勤保障供应,互相配合,肯定能完成任务。真是秀才遇着兵了!其实,他的所谓后勤保障无非是吃饭时多加点肉之类的生活措施,真要研究的话,我校图书馆连一本数论的通俗小册子都没有,其实即使把数学所的全部图书资料都搬来,又有什么用呢!我只好向他摊牌,不要说翁方愚带上5个高中生,就是陈景润带5个翁方愚也解决不了。主任只好悻悻地走了!
2高考指挥棒下的过河卒子:
一个有责任心的中学教师,很难不围着高考指挥棒转!因为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未来的精英被摒弃在大学门外,而在当今社会如果不进大学,就好像一颗天才的种子落在了盐碱地上,虽然也可能发芽成长,但毕竟大打折扣了。
为了保证这些精英苗子进入大学,教师除了提高教学质量外,还有很多其它事情要做“功夫更在课外”。其中最重要的是摸高考方向,为此,我花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参加当年的高考分析会、明年的高考预测会,分析各地的模拟试卷,甚至还要注意有关领导人的讲话------。这时充分发挥了铁路的优势——因公出差可开免票,也就是单位不用花车票钱,无形中增加了很多外出的机会。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9年时,我分析当时的形势,加强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我也很大度地在铁路系统的分析会议上谈了看法,但别人都不以为然。又为了加强双基(基础知识=基本训练)编辑出版了一本习题集,由于对高考方向摸得比较正确,所以在高考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全市数学80分以上的有32人,我班占了8人,超过自治区和市的重点学校,在满分100分中猜对了37分。其中一道立体几何题竟然一模一样,当时由于资料奇缺,命题者参考范围也就比较小,所以只要用点心,猜到的可能性相对来说不算太小。确切的说,不能说猜中,只能说这本习题集(600多题)覆盖了37分高考题。由于我市很多学校也选用了这本习题集,所以全市的数学成绩明显超过了其它城市,我也就小有名气了,并当上了柳州市数学会的副理事长,广西数学会的理事。更巧的是:当年的暑假,在火车上偶然碰到北京海淀区教师进修学院的一位数学老师,他问我:“是否知道柳铁二中的翁方愚?因为他们编了一本很好的习题集。”
3教而优则官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科学家,升官发财似乎并未进入视野。改革开放之后,又燃起了进入高校的希望,当时下放部分大学数学内容到中学的呼声很高,培养提高中学教师的任务很突出,高校纷纷组织专家到各地市讲学。广西师大一位副校长(副教授职称)到柳州来讲课,其中有几次错误,下课后我悄悄地与他交换着看法,其中一个问题是(0,1)与[0,1]能否建立一一对应关系:我说:“这二者是能建立一一对应关系的”;他说:“怎么可能呢?明明少了二个点”。我讲了两种建立一一对应的方法,他惊讶万分,也留下了深刻印象,马上决定要我。以后又有广西大学、柳州教师进修学校表示要我,后者还亲自到我校来协商,但学校总不肯放,无奈之下,我只好找了主管教育的铁路局叶副局长,他表示无论如何不会放我,因为柳州局只有我一个北大毕业生,放我走了,别人会认为,我们铁路局连一个北大毕业生都容纳不了,影响太坏,又说:“我们已经准备重用你了”。我好奇地问:“怎么重用法?”,答曰:“把你提拔为副校长”。我真是哭笑不得,确实,重用的标准实在太不同了,在很多人眼里,当官就是重用,而在我看来,脱离了我的专业,放弃了我的特长哪里还谈得上重用呢!
可能要任命我为副校长的消息从小道传出来后,也引起了一点小波澜。由于有好几个人觊觎着这个位置,我不愿意卷入这种无聊的官位之争中去,正好暑假来临,我就开了一张探亲票到北京探亲去了,估计二个月后新官已经上任,我就可以乘机要求调往高校了,至少可以逃过一劫(没想到真是一劫,这是后话)。哪知刚到北京,校长就追来了,说任命书已经下来叫我马上去上任。
1)众望所归:当了副校长后,才得知铁路局领导对几名候选人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其中包括派了一个调查组进行民意调查,一个细节有点意思:调查组的文科长找单老师询问:“你认为谁当校长合适?”单脱口而出:“基辛格呗!”,文惊问:“基辛格?”,单笑答“就是翁方愚”。
2)施政纲领:我虽然不想当校长,但是一旦当上了还是全力以赴。由于我毫无行政工作经验,所以虚心请教、查阅材料、一切从零开始。上任伊始,觉得不需要“三把火”,但必须把我的主要想法告诉大家,特别是那些与以前做法有明显差异的观点,必须尽快告诉大家,比如:
(1)衡量教师的标准除了“老黄牛精神”,强调教学水平。而如何衡量教学水平呢?主要是课堂教学。当前由于是应试教育的一统天下,升学率必然会成为一个重要方面,这不是我所能改变的
(2)立足于帮:校长固然担负检教工作责任,但更重要的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所以我提出了“立足于帮”的思想。这口号有些大言不惭!语文教师你也能帮吗?这个问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回答:作为一个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不能帮助教师提高业务水平要你干什么?检查教学工作那是教导处的事。
(3)如何帮?当然要走进课堂,我的听课也与众不同。以往领导都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上课铃声前三分钟突然出现在教室门口,与教师打一个招呼:“X老师,我们向你学习来了!”,听课后,说一声“很好!很好!”,拍拍屁股走了。我则一开始就声明:我准备每个老师听两节课,其中一节听你的最高水平,也就是你可以精心准备,包括可以与我一起商量,把你对教材的理解、你的讲课技巧充分显现出来,这样你必须提前一周通知我,我也作充分准备。另一堂则是随机听,看你的一般水平。对于这种课也作准备(我要教导处准备所有教师的课程进度表,并不允许教师随意改变进度)。
听课之后,约好时间,详细讨论。不论好、差,都要讲出令人信服的理由来。一般情况下,对方都心悦诚服,一位物理教师说,他从教二十多年来,从没有一位领导如此细致地与他交换过意见。一次听语文课,教师讲到地主叫长工挑水不许换肩,说明地主的狠心。交换意见时我说:你揭露得不够深刻,地主是不要后边那桶水(说是长工放屁),其实讲时,你不妨提一个小问题:为什么不许换肩?让学生回答,不但开拓了学生的思路,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增加了趣味性。诸如此类的小例子使语文组好几位老师说:翁校长对现代文的讨论我们都服了。
其实领导听非自己专业的课,教师并不要求你付出一个完整的样板来,只要能在深刻理解教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讲课的技巧等方面有一、二个闪光亮点,甚至只是提出几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他们都会感到很有帮助。
3)‘校长来了!’,虽然我并没有把校长看成一个多大的官,也不以官自居。所以每年对领导的考核我总有一条“平易近人”,但使我没想到的是:在我们这个小城市,校长在人们的心目中却是仰视的。我卸任副校长已经21年了,但有一件事仍深深地印在脑子中。
那是1985年一天中午,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远远地望见马路中间围着一大堆人,我由于饭后还要小睡一下,无心理这种闲事,匆匆拐入小道自顾走我的璐,忽然听到后边的脚步声,随即是一位中年女教师的喊声:“翁校长不好了!”,我立即回头迎了上去,听她气喘吁吁地说:“我校一个学生骑车带人、撞了一位老太太,老太太的儿子把学生扣住了”,我的头脑立即“嗡”地一声!这种交通事故怎么找我来处理?我又如何处理得了?但是救人要紧!容不得我多想,立即赶往前去,这时不知谁喊了一声“校长来了!”原来乱哄哄的场面顿时鸦雀无声,密密麻麻的人群立即让出一条一米来宽的通道,几百双目光一齐射向了我,我心头不禁又一阵紧张。校长有什么能力来摆平这件事呢!赶快想办法吧!还没等我想出什么好办法,早已走到人群中央,只见那位老太太的儿子一脸怒相,两手紧紧抓着肇事的学生。我忙问怎么回事?那人说:我妈身体一直不好,听人介绍,我花了100元买了一对手镯,让她戴在手上避避邪,刚有一些好转,叫这个学生撞断了,我一看果然断成两截,忙问:老人家身上有没有撞伤?答:“好像没有”,我说:“没有就好,身体最要紧。”接着说:“这是我校的学生,不但违反了交通规则、骑车带人,而且闯了祸,这是我们教管不严的结果,我代表学校向你和老人家赔礼道歉!”随着深深地鞠了一躬,接着又说:“”损坏东西肯定要陪,我知道这个学生的家庭经济很困难,这样吧,他赔一小部分,剩下的我来赔。那位老太太忙说:校长已经赔礼道歉了,哪里还能叫校长赔呢!我说:肯定要赔的,不单是钱的问题,更重要的再买一个也表示我们对你老人家的良好祝愿.那儿子说:既然这样,就让这个学生赔3元,表示一点意思就行了.一场来势汹汹的纠纷总算化解了,我轻轻地舒了一口气。
4)辉煌的业绩
为了打好上任后第一个“高考仗”,我使出了浑身解数。除了狠抓教学质量外,我分析研究了当时重点校与非重点校以及我校的实际情况,针对当时校内的悲观情绪(学生是被区重点、市重点层层筛选下来的)提出一个观点:只要柳铁一中有一个没有考上,而我校考上一个就是伟大胜利。这个观点后来被人戏称为“为考上一人而奋斗”。同时顶住压力,完全按分数成立文理各一个重点班,调集全校最好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主动放弃十分”(类似于田忌赛马),因为1984年高考理科数学的平均分是19.4分(满分120分),很多考上大学学生的数学成绩只有二、三十分,而面卷分数是按70%、20%、10%来分配基本题、综合题、难度题,可见只要打好基础,就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当然为保险起见,也为部分成绩好的学生,综合题还是要抓的,至于那10%的难题坚决放弃,因为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往往连题意都弄不明白,何必为此浪费时间、精力。
由于思想对头、方法正确(针对高考指挥棒而言)所以取得极大的成绩。当一张张录取通知书如雪片似地飞来时,校门口一片欢呼雀跃声,确实太激动人心了。但是当来了三十多张后,校长对我说:“希望不要再来了。因为对明年的压力太大了”。最后录取了五十多人。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它不但直逼两所市属重点,而且大大超过了其它所有十几所非重点中学的总和。要知道当时非重点中学的校长们,都在怕高考“光头”而日夜忐忑不安呢!这也使市里对我们刮目相看了,每当召集四大家族(区、市重点学校共4所)商讨高考问题也要我们参加。这时人们才意识到:重点学校的非重点班不如非重点学校的重点班。铁路系统的很多家长纷纷要求把自己的孩子从重点学校转入我校。这种逆向行为使我们非常欣慰,忘却了一切疲劳,这时铁路局教育处长把我找了去,说:“翁校长你的那句话是对的,但是以后不要再说了,因为对铁一中领导压力太大了”。虽然理由很不充分,但我仍然遵命照办,因为这种观点人们已经了然于胸,无需我再说了。
5)鸦雀无声:当了校长之后,自然要作一些报告。有两次有点意思:
(1)教育辅导报告,我没有学过教育学,却要给很多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作报告。其难度可想而知。经过精心准备,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以往全校教师开会,嗡嗡声不断,而且出来进去,穿梭不断。而我这次完全不同,全场鸦雀无声。散会之后好几个人告诉我,很多老师都舍不得上厕所,唯恐漏掉一点,有十几位老师还借了我的讲稿。为什么这样受欢迎呢?原因之一是我用了一些生动而又极具说服力的例子,让人初感意外,深思却极有道理。例如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问题,以我的孩子为例,从二、三岁时就引导、鼓励他思考问题、提出问题,从三岁开始他就提出一些有一定深度的问题(相对于3岁),如:吃饭时筷子放在有白开水的碗里,为什么“断了”?下雨时,雨在空气中是一条线,为什么到了地上只有一点?抓住这些苗头,不断地鼓励他、表扬他。我强调一点:在中国,绝大多数家长重物不重人(八十年代人们还很穷)孩子由于好奇,会把玩具拆开了看个究竟,结果玩具就坏了,而家长往往不分青红皂白不是骂就是打。为了培养孩子,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包括时间、精力、金钱。我举了一个例子,在我孩子四岁半时,我好不容易买了一辆自行车(160多元,相当于我三个月的工资),放在走廊里,不久的一天,突然听到‘咔嚓嚓’几声,我赶忙出去一看,自行车后轮的好几根钢丝都坏了,锁也坏了。儿子惊呆在一旁。我忙问他怎么回事?他说,他摇脚蹬子,轮子就转了,而按下锁,轮子就停了。他想看一看哪个厉害,所以在吧轮子转得飞快时按下了锁。我非常惊喜他有如此“创新”的想法,一方面大大表扬了他,另一方面也顺便告诉他:以后你的试验如牵扯到较大的东西,就要先告诉大人,以免碰伤了你。由于他高考时以总分广西第12名、数理化总分广西第三名的成绩被清华大学抢走。所以有人说:太值得了,哪怕是弄坏一台彩电我也愿意。
(2)给分局教育办领导和各校校长讲教育评估:当离开会还有10分钟时,我还没有到。教育办主任有些着急地问我校校长:翁校长不会不来吧?刘校长毫不犹豫地说:不会!只要他下得了地,他就会来。话音未落,我已推门进来。一把手如此信任,使我感到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4、官场腐败的受害者
我不想当校长,但想当校长的却大有人在。我上任之后明显感到人为的压力。首先是校内、校外有一种说法:翁校长是北大毕业生,搞研究是他本行,他连教育学也没有学过,怎么能来领导教学呢!我那个教育学辅导报告就是对这种说法的一个公开回答。报告之后,有几位老师对我说:不论是反对你的还是支持你的,现在都知道你是一个有本事的人。原来那种观点也就烟消云散了。接踵而来的是:翁校长是抓教学的,应该到教学第一线去亲自教一个班,树一个样板。当时由于升学的压力,各学校都挤掉一些非高考科目的时间,同时,星期日也上课。这样,数学课每周都是8-9节,所以都是一个教师教一个班。要我兼一个班,非累垮不可。所以刘校长说:这是个圈套,不能上当,我来做工作。我说:不要紧,他们并未说一定要上数学课,我可以教地理课。因为我喜欢旅游,已到过不少名山大川,而且我的旅游不仅仅是游山玩水,还喜欢作一些小小的思考,所以是有基础的。这样就兼了初二的一个班,每周二节,由于每节课都能穿插一些各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沿革方面的一些小故事、小趣闻,所以还很受学生欢迎。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一次教育办主任与刘校长谈话时说:比如翁校长在数学界他是权威,但他就不敢教地理。刘说:你还别那么说,他兼课就是教地理,而且反映很好。当然这是题外话。诸如此类的刁难都一一化解了。但有些我就无能为力了。
1988年下半年中学开始评职称。我校作为试点,先行一步。由于是试点,指标卡得很緊,高级职称只有九个名额。因此,1966年及以后的本科生,根本不予考虑。而分局长的夫人更是67年的毕业生,人们的心目中她只念了二年半的书,把她归为大专档次。一天分局长把我找了去,说:XXX(其妻)应该评上。我把情况详细介绍了,他说你们好好做做工作嘛!由于这又是一个不可能事件,我们当然不予考虑,这就得罪了这位分局长,他怀恨在心伺机报复。正好分局的杨副分局长要提拔他的一个亲信作校长,二位分局长一拍即合,下令把我校的校长、我和教导主任一锅端了。我不愿意当校长,本可以顺水推舟,但免职的理由太令人气忿了。领导找我谈话时说:“你写一个辞职报告,现在我们批了”。真是荒唐至极!我哪里写过什么辞职报告?不过这谎言比起他们其它劣迹来说,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
其实认真说起来,我还有恩于他呢!其妻曾在融安铁路子弟学校教高三数学。一天她突然来找我,说:有几十道百思不得其解的题要请教。我虽然不认识她,更不知她丈夫是谁,但助人为乐,还是很耐心地帮助她,不但告诉如何解,还告诉她为什么要这样解,如何想到这样解?一个上午讲了三十来道,因为她要乘火车赶回去,所以我又把剩下的三十来道题的解法详细写成书面材料寄给她,使她十分感谢,来了一封感谢信,说到在百忙中给了他们无私的援助,“使我深刻地体会到铁二中老师可贵的精神”“为了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你不仅教会了几个题,而且教会我几个类型题目的解法,启发很大”还说道“如果有机会跟你学习一段时间,提高就更快了(果然很快利用她丈夫的权利如愿以偿如愿以偿调到我校)”最后说“有什么事情用得着我帮忙,就请来信告知,请不要客气”。我这个人不愿麻烦别人,虽然她丈夫曾是柳州站站长,但我宁肯半夜起来去排队,也不愿意托她买一张卧铺票。
虽然以莫须有的罪名把我免职了,但却激起了公愤,很多老师自发地到铁路局告状,局领导当即派了人事处黄处长到分局来协调,但县官不如现管,分局不肯收回成命,造成既成事实。虽然群众的努力看似白费了,但有三件事使我十分欣慰:
1) 铁路局很快把杨副局长降级调离了。
2) 局教育局詹处长在随后的一次校长、书记全会上说:我没有得到通知,“我不知道柳铁二中的校长是谁,我根本不承认现在的校长。”听到这个消息使我热泪盈眶。
3) 新任的铁二中校长倒行逆施、劣迹斑斑、引起公愤,一年后就灰溜溜地调到另一所中学当副校长去了。
5、因祸得福:
免职之后我又提出要去高校,仍不同意,随机调到柳铁运校。由于中专的数学内容和要求与中学有很大的差别,面对4厚本教材和几千道习题,又忙活了很大一阵子。不过这些工作的难度系数比较小,所以半年内我的体重竟然增加了十几斤,即使这样也没有达到按照身高应有的标准,确实当校长太累了,固然本职工作很忙,更由于平添了很多份外工作(体重一路跌倒只有92斤),举二件小事:
一次凌晨一点钟,一位住校的老师到我家来报告:有人偷电,我深为这位教师以校为家的精神所感动,毫无怨言地跟着他去了。又有一次,工会主席来找我说:有一位老师长期夫妻感情不和,几次要离婚,他们做了很多工作后,都平息下去了,这次又坚决要离。我说:我有什么办法?他说:你威信高,老师都听你的。我说:强扭的瓜不甜,像这样长期感情不合的离了算了。他说:不好,要影响到评先进工会。为了学校的荣誉,我勉为其难地做了几次工作,还找了她丈夫,最后总算同意不离了,但我的心头却蒙上了一层阴影。几年之后,大形势变了,人们的观念也变了,他们终于离了婚。到目前为止,不论再婚的那位还是没再婚的那位都生活得好好。我的负罪感也终于解脱了。
到了这校后,单纯的教学工作省心多了,心宽了,虽然发胖,但总算把以前透支补回来了,这是福吧!
以后,不知什么原因铁道部任命我为中专普通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数学课题组付组长。按照分工,付组长的主要工作是:组织讲课比赛、论文评选、现代化的课堂教学、编写教材和练习册等,这些工作对我来说都是驾轻就熟,不会增加多少负担,尤其是每年二次的活动,承办学校都全抽一天时间组织到当地的名胜古迹去玩一玩,虽然这些地方我几乎都去过,但是忙里偷闲对于恢复身心健康是大有裨益的。
由于在工作中与中国铁道出版社有了联系,他们几次约我出书,先后编著出版了四本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数学与数学家的趣事(均与人合著)、高等应用数学(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高等应用数学学习指导与技能训练(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这几本小书,对于一个北大毕业生来说,实在太微不足道了,但是对于一名中学或中专教师来说,却要有千载难逢的机会,我算是幸运的了,也是福吧!
能够留下一点东西也聊以自慰了,面对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文字,可以说,我尽力了。但是我不知是“无奈”还是“自豪”,抑或是“无奈中的自豪”!(翁方愚写)
想说的话:在北大学习五年最深刻的印象是:1)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即使学生不够礼貌或看法幼稚可笑,师长们仍然虚心地与学生讨论。2)‘书呆子’们为事业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其中最难忘的是陶懋颀老师。(摘自‘五十年情怀——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一九五四级入学五十年纪念册’)
第三十五节 武际可、邵秀民(女)
(一)武际可
简介:武际可1934年生于山西省霍县,1949-1952年在山西太原进山中学高中读书,1952-1954年在山西省工业学校任教导员,1954-1958年在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固体力学专门化读书,1958-2003年在北大数学力学系、力学系任教员,为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大学力学系副系主任,计算力学教研室主任。
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力学与实践》主编;还任中国电机学会冷却塔委员会副主任;任《力学学报》、《固体力学学报》《计算力学》等杂志的编委;兼任太原理工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的教授。2003年12月退休。
发表有关固体力学、计算力学与应用数学论文百余篇。近期主要研究方向:计算力学、动力系统的分岔和力学系统的稳定性问题; 对科学普及科学史、科学哲学等也有兴趣。
与人合著的书:
1 《旋转壳的应力分析》,与王大钧、袁明武合著,水利电力出版社,1978年
2 《弹性力学引论》,与王敏中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
3 《弹性系统的稳定性》,与苏先樾合著,科学出版社,1994年
4 《力学诗趣》,与王振东合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
武际可个人译著的书:
1、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 (意)伽利略 著,武际可 译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6-1
2、近代力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武际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
3、力学史杂谈 ,武际可,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10月
4、力学史——中国现代科学全书·力学,武际可著 , 重庆出版社, 2000-1-1
5、拉家常说力学/大众力学丛书(大众力学丛书) ,武际可,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6、何为科学真理--月亮在无人看它时是否在那儿(世纪人文系列丛书) (美)牛顿 著;武际可 译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2009年06月
武际可:一段心酸的经历
那是1973年秋,北京大学力学系已经奉命迁往汉中四年了。那时虽然已经招进了两届“工农兵”学员,但日常活动却是早上“天天读”毛著,然后是劳动,有时还会有学军“拉练”。教学虽然很难组织,但由于工农兵学员教学所需要的知识起点并不高,所以总的来说,并不需要费多少脑筋。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员,主要任务仍是思想改造,接受再教育。
有一天,从北京总校传来消息说电力部有一项任务,说是在设计大型冷却塔方面遇到了困难,要请力学系教员帮忙解决。由于从59年开始我一直是在力学系教结构力学和薄壳理论,而这项任务大致是和薄壳的强度有关的,于是系里派了我和另外一位教员到北京洽谈这项任务。
到北京一了解,才知道这是一项有相当难度的任务。原来发电厂的大型发电机需要大量的冷水去冷却。冷却水的需要量非常之大。比方说,每十万千瓦就需要每秒3立方米的水去冷却。例如北京市用电是数百万千瓦,需要的水每秒是以百立方米来计。北京附近最大的河永定河,平均流量才每秒22立方米,何况有时候还会断流。我们没有那许多水,就需要用循环水。即把水冷却后再使用。这就要建造相当大的冷却塔。具体说建造一座百多米高、直径也有百多米的大型薄壳结构,把冷却电机后的热水从大约10多米高处淋下来,热水加热了空气,热空气上升带走了热量,水就被冷却了。冷却后的水再去冷却发电机。而这样高大的冷却塔最薄处厚度不超过20公分。这就要仔细分析它的受力。
恰好1969年,英国渡桥电厂的8座大型冷却塔,在大约8级风的情况下被刮倒了三座而造成大的停电事故。而在此之前,我国设计的冷却塔都是小塔,大约不超过60米高。新的电厂需要更大的塔,设计人员心中没有底,就要求北大力学系帮忙解决。
我们觉得当时教员有多年没有接触过业务了,便把任务接了下来。这项任务内容很多,包括风作用在冷却塔上的风压分布,这就要进行冷却塔模型的风洞实验,要加工实验模型,还要根据所给的实际凤载温度分布计算冷却塔上的应力与位移分布,要编制计算机通用程序来完成计算。为了验证所采用的力学模型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还要进行弹性模型的应力测量。最后还要对冷却塔进行抗震的校核,这又要编制分析冷却塔在地震下动力响应的程序。等等。虽然任务有相当的难度,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可观。那时我们接受再教育很有成效,只向对方核算了风洞吹风所需的电费、模型加工费、计算机机时费和少量的出差费,总共要求对方投入25万元。而知识分子的人工费一点也没有计入。因为那时领导不断提倡共产主义风格,一方有难要八方支援。再一说,在当时知识分子的劳动也是不值钱的,在汉中分校几年中,大部分时间是在修护坡、种地和学军拉练中度过的。我们当时心里的想法是把教员们组织起来做这件事,帮助教员们重温好几年没有摸的已经荒疏了的业务,又解决国家建设中的急迫问题,总比天天做体力劳动更有意义些。
任务接下来之后,先后组织投入了20多名教员和实验员进行紧张的工作。其中风压的任务是由孙天风教授领导的课题组来完成,我和王大钧、庄业高、袁明武、曲圣年则负责薄壳应力分析,要编两个计算薄壳应力的通用程序,一个静力分析一个动力分析。工作一开始,困难接踵而来。就拿应力分析来说,当时有限元方法刚传入中国,美国人当时用来分析冷却塔应力的计算机是IBM-375,它的内存是256M,而我们当时能够使用的计算机是国产机DJS-21,内存只有8K,运算速度也要慢一两个数量级,而且汉中还没有机器,只能出差到北京上机。
计算机小和物质上的一些困难还是次要的,我们对克服这些困难是有自信的。凭着早年在北大学习所打下的厚基础,和我们对这项任务的责任心,我们硬是一个一个内存算计,能用一个决不用两个。对程序的长度也一条一条地抠,能一条的决不用两条。而最大的困难还是来自当时汉中分校的负责人(包括军宣队和工宣队的负责人),他们随时给你扣上这样那样的帽子。到北京查资料或上机了,说你不安心三线建设,甚至是破坏三线建设,为了技术问题需要加班加点了,说你业务冲击政治、搞唯生产力论,不一而足。为了要你安心三线建设,他们援引当年上海交通大学向西安搬迁时的先例,凡是提出要回上海的人一律劃了右派。在这种压力和挨批的情形下,连到北京上机经常需要利用一年中两周的探亲假时间,我本人也是心灰意冷,想洗手不干。好在王大钧性情比较好,他有耐心,而且在各种风言风语的条件下还能够专心工作,在他的感动下整个任务克服了各种困难,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总算完成了。到1975年,经过反复考核的静动力分析程序总算都可以投入工程设计应用了。
程序计算的精度是令人满意的。与国外同类程序相比,他们要么漏掉固有振型,要么在某些点上结果是不对的。而我们的程序计算结果,曾经与一些精确解比较,前四位有效数字完全相同。
运用以上两个程序我们对大量算例进行了分析对比,从而为冷却塔设计给出了一些新的概念:
(1)建议抛弃以往塔厚从基部开始沿高程指数变化减小厚度的方案,改为基本上等厚的方案,仅在基部附近厚度增大而且线性过渡。这样做,不仅对塔体应力分布有利,而且减少了施工的复杂化.
(2)在大部分情况下,塔高不超过90米时,风载是主要的控制载荷.
(3)在能抵御风载引起的内力以及能经受风载下稳定性考验的条件下,壳体的厚度应当尽量小,以使减小由于壳内外壁温差引起的温度应力.
接下来,一个严重的困难是如何说服设计人员放心地使用我们的研究结果。我们的程序虽好,但当时一些设计人员并不理解,特别是处在负责岗位的设计人员,他们知道设计安全与否干系重大,并不接受我们的研究成果。理由是,第一,“我们原来委托你们是要求一个冷却塔的专用程序,而你们交来的却是一个旋转壳静动力分析的通用程序”,而对旋转壳的一般理论他们又是不熟悉的所以不会用;第二,我们程序分析结果配用钢筋量比他们以往设计经验的配筋量要少,所以不敢用。
就在设计人员对我们的研究这种犹豫状态下,1976年7月27日发生了唐山大地震。这次地震帮我们说服了设计人员,取得了他们的信任。原来在唐山有一座60米高的冷却塔,在事前我们分析过,它当时的设计可以经受11度烈度的地震。唐山地震后发现它在当地11度烈度的地震下塔筒完好无损。
这时,汉中分校的负责人也开始认为这是一项成果了,在他们向人民日报发的消息中说,这项成果是在“批邓”提高了觉悟才能够取得的。其实,我们心里都明白,这完全是一片鬼话。“破坏三线建设”和“批邓提高了觉悟”,由他们反过来正过来随便说。
大约从1976年之后我们的研究成果在电力部的设计人员中就逐渐建立起信誉。从山东辛店电厂第一座90米高的冷却塔,一直到后来数百座超过100米的大塔都是依靠我们的程序做应力分析来设计的。
1978年我们把我们的研究结果结集为一本书《旋转壳的应力分析》由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书后并且把静动力分析的源程序也公布了。随后为电力部办了两期短训班系统讲解冷却塔的载荷与应力分析。之后我们还对冷却塔的稳定性分析、地基和斜支柱的应力分析相继进行了研究。按理说,这些结果完全能够满足我国电力工业的大型冷却塔的设计了。
不过事情的发展往往是我们这些做具体研究工作的人所难以预料的。对于改革开放政策特别是其中的“开放”本来就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理解是吸收国外的好经验和先进技术,另一种是打开国门出去公费旅游,或者是认为外国的一切都比中国的好,只要是外国的即使用高价也应当“引进”。而后一种往往打着前一种的旗号,使人难于分辨。
果然,1984年电力部的部分设计人员向上打报告要求引进欧洲专门从事冷却塔设计和施工的哈蒙公司的冷却塔分析程序。共需经费为360万美元。尽管电力部有不少设计人员反对,最后还是批准了。几个人到欧洲接受几个月的培训后带回一个程序。程序还缺少理论文本。随程序来了一位比利时培训专家。在与这位专家见面的会上我提了几个问题,结果令我大失所望。原来这位“专家”只会程序的操作,对其中的原理一概不知。问他,才知道他们公司是请德国鲁尔大学的教授帮助开发的。鲁尔大学在此以前一直和我们保持着学术交流。他们在薄壳和计算力学方面的工作我们是清楚的。所以我便不再参与他们的任何活动了。后来了解到,经过对哈蒙公司的程序一年的消化后,他们向部里有关部门打报告说,哈蒙公司程序分析的结果和北大程序的分析结果大致一样。其实应当说,北大程序能够分析的许多冷却塔的关键问题哈蒙程序并不能分析,或者结果是错的。例如稳定性、大开口、支柱应力、环梁应力等等。
我退休有年了,想起当年为了完成冷却塔的研究,受苦、费脑筋、挨批,都没有气馁和中断。但想起在已经有很好的研究结果的条件下,国家还花重金从国外引进一个毫无用处的程序,不免有点令人心酸。这一切说明,在一些有权的人看来,我们的智慧和劳动是可有可无的。也不免联想到我的同班同学王选说过的一句话:“中国的知识分子是价廉物美的。”的确,就拿冷却塔的研究来说,25万人民币包括程序、风压曲线和弹性模型的实验验证等等。而哈蒙的仅程序和少量施工机具是360万美元。不管有没有我们的研究,他们都是会去花大钱买洋人的程序的。
“一分价钱一分货”,价廉了,会认为你必定是次货。其实,人的价值既然是低人一等,处于“老九”的位置,他的劳动也是不会被尊重的。高尔基说的好,尊重人就在于尊重他的劳动。
若干年前,有人对我说,就你们得到的这项成果,要在国外,早就都是百万富翁了。我想,这不过是说着玩而已。当年和现在我们都从没有通过我们的研究来发财的打算。我们所以那样认真教书和研究,是从我们的老师那里继承来的为人师表的传统行业道德。其实,就是在国外,在世界各国,凡是立志投身于教育事业的人,也都并不想发财。首先想的是把学生教好。
王选也说过“价廉了,物也就不会一直美下去”。这种价廉,首先是 说明劳动没有被尊重;其次才是知识分子的劳动不值钱,待遇过低,生活上有后顾之忧。所以也难怪有那么多的年轻人,要么下海经商离开教育行业,要么出去走上了不归路。
(武际可发给孙荀英的博客文稿)
武际可谈谈力学的科普问题:
本文首先回答“什么是科普?”的问题,给出通常了解的科普的定义。同时大致介绍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我国科普著作出版的大致情况。
接着介绍了力学科普在我国的情况,指出力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没有优秀的有影响的科普读物,社会不了解力学,力学界写作存在深奥难懂的文风问题。
进一步,文章回答了科普是不是没有水平的问题,并且引用著名科学家的言论说明科普不仅很重要而且是很困难的工作。
文章最后介绍近来力学学会组织出版的大众力学丛书的最初几本书,并希望力学界有更多的优秀科学家投入力学的科普写作。
1.什么是科普?
中国共产党17大以来,领导提倡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改革和建设。这是很了不起的进步,这比起我们曾经体验过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小炉炒钢”和“大放高产卫星”等等,已经是不可同日而语了。它的意思是说,无论是领导还是平头百姓,大家都要按照科学规律办事,不可蛮干和瞎来。尊重科学,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包含有民主的成分。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无论是领导还是平头百姓,大家都要懂科学、学科学。因为要是不懂科学,不懂科学规律,人们还是会根据自己的想象办事,这也就难免闹出蛮干和瞎来的蠢事。
于是,科学普及对于我们来说,就成为一项特别重要的任务。受过教育的人,在学校里都学习过相当的科学知识。但是科学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所以终生学习科学知识,是每一个人的天职。即使是科学家,在当今科学分工过细的条件下,“隔行如隔山”,搞化学研究的,不见得懂环境科学,搞数学的不见得懂机械。等等,他们也需要接受科学普及的教育。所以科学普及,学习科学知识,是关乎全民的事业。
近来,人们经常谈论科技界的腐败问题。其实,既然科学家也是人,其中有些人也会腐败,也会让人把自己当作神来供奉。这是一点也不奇怪的事。科学家腐败的一种形式是故弄玄虚,把简单的事情说得深奥莫测,有的甚至修改科学发展的历史,把历史上已有的创造改头换面,说成是自己的发明。只有广大群众掌握科学知识了,这些腐败现象才会没有藏身之所。
看来,科学普及不仅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所必须,也是医治科技腐败的良药。科学普及还可以消除人们对神鬼、对名人、对院士,对各种“星”们的盲目崇拜和迷信,从而加强人们的自信心,发展社会生产,促进社会进步。所以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那么,什么是科学普及呢?科学普及是对公众的科学知识教育。所以科普不能看作新闻而应当看作“教育”。教育行业选择内容的标准,不是什么新奇选什么,而是什么重要选什么。也就是以什么知识会对受众以后的发展起重要作用,作为选材的标准。用教育的标准来选取科学普及的选题,应当选取那些对公众生活和认识影响较大的论题作为科学普及的论题,而不是以新奇作为选题标准。
科学普及是一种教育,但它又不同于学校教育。学校教育面对的是一群年龄和经历大致相同的受教育者来进行的。所以可以有统一的教学计划、教材,集中进行授课的方式。而科普是社会对公众进行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科普的对象是各式各样的群众。他们的年龄是从青少年到老年,他们的经历不同,有文盲也有大知识分子,还有科学家,有领导干部也有普通百姓。如果把科普办成了课堂搬家,那便会彻底失败。
科学普及是要采用生动活勃、灵活多样的方式,来进行知识的传授。
也许有人会说:“科普要选普遍的科技论题。这些论题大多会变成老生常谈,这样科普就会缺乏趣味性,而没有多少吸引力。”其实,这就是好的科普的难点所在。比方说,最著名的文学著作,也无不是写最普遍的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和故事。其所以吸引人,是由于它在平凡的事情中发掘出不平凡的东西。好的科普也就在从最普遍的规律中阐述人们不易觉察的现象和结果,从而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好的科普著作和好的文学一样,是一种创造和创作。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法拉第 (Faraday, Michael,1791-1867)为公众做的通俗系列演讲《蜡烛的故事》,前苏联科普作家别莱里曼写的《趣味物理学》、《趣味力学》,等著名科普著作被翻译为多国文字,被一版再版,就是因为它们从普遍事物中引申出人们不易觉察的结果,因而成为不朽的科普著作。
不可否认,电视上,出现过像“科技之光”那样的科普好节目。但是对于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未来的指导方针的国家来说,科普节目在众多的媒体中所占的比例实在是太小了。
何况,主持主流媒体的大腕多是新闻专业出身。由于他们有一种职业的判断,“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所以许多媒体把科普栏目办成了“猎奇”。什么尼斯湖怪兽、神农架野人、三条腿鸡、五条腿羊,“喝尿保健”和“对打呼噜者的侦探”,什么神奇说什么。固然,其中也介绍过不少科技方面的新闻。不过科技新闻和科学普及又不能看作是一回事。至于“猎奇”则和科学普及根本是两码事。
科普的形式可以是各式各样的。可以通过报告、讲座、展览、影视、广播进行。也可以用书籍杂志报刊等出版物刊载。可以通过用文艺、科幻小说、说唱的形式传播科学知识,也可以结合新闻介绍科学知识。内容也是多方面的,既可以有自然科学知识,也应当有经济、历史、哲学、考古等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
新闻媒体配合新闻,适当进行科学普及知识的宣传,是对社会应尽的一份责任。例如,结合奥运会进行体育科技的讲解。结合嫦娥计划对航天知识的普及。结合节水和南水北调的报道对环境科学知识的普及等等。国外有的媒体不仅有专门的科普栏目,而且有专门负责科学普及的广播和电视。一些系统的优秀科普节目录像,不仅是针对广大群众的,而且有的进入了学校的课堂。成为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应当说我们的政府对利用媒体进行科普是够重视的,例如在cctv上设有专门的科教频道cctv10。不过我们希望不要把它办成“猎奇”而要办成真正的科普。要珍视政府给的这块科普教育的园地。
每一个城市的博物馆和图书馆都是对公众进行科学普及教育的特别机构。看一个城市的文化发展水平首先就要看这座城市有没有博物馆、有多少博物馆和博物馆办得如何。有没有适合青少年的科技馆,有没有各种各样的主题博物馆和展览馆。有没有对公众开放的免费图书馆,这些图书馆管理得如何。我在美国的一些城市,看到一些孩子在假期中,整天泡在为他们设立的科技馆中,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科技制做。由于这种熏陶。可以预料,一些大发明家就会出现在这些孩子中。
高等学校和研究单位除了本身的教学和研究任务之外,也有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的义务。应当经常向公众举办展览、出版科普书籍和刊物,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
所以,科普不仅是科学家、学校、研究单位的责任,也是新闻媒体、博物馆、图书馆的责任。是全社会的责任。
特别应当提及的是,科普首先是各级政府的责任。只有政府从人力物力各方面加以支持,科普才能够持续下去。只有政府肯花大力气发展对公众的科学知识普及教育,科学知识提高了的民众才能够更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才能够更有效地得到贯彻。在政府重视的条件下,还要注意,当事人不要把科普办成“猎奇”。
2.科普在我国的情况
宪法上说“国家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事业,普及科学和技术知识,奖励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发明创造。”我们是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中,唯一将科普写进宪法的国家。
我们国家喊出“科教兴国”的口号也已经有二十多年了。提出“科学发展观”也已经有些年头了。我们既然把科学作为一种指导我们各项工作的国策,不言而喻,这就需要最广大的群众和各级干部了解科学、学习科学。直接的结果就是需要重视和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可是为什么在我们最普及的媒体电视上,科学技术的普及节目所占的比例还不及百分之一。这实在是一个令人不解的怪圈。
大家可以在google里随便搜一下“科学算命”之类的词,立刻就会蹦出来几千个网站。从周易原理到风水大师,从生辰八字到星座血型,真是洋洋大观盛况空前。
有的孩子因为网上算命说今天不宜出门,于是就干脆旷课待在家中;有的青年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理想的恋人,但算命先生说是星象不合,于是便断然决绝;有的学生哪怕考试前复习功课是应该坐在床上还是书桌旁,面朝什么方向,都要预先到风水网算一算。
中国现在每年生产电视剧约15000部集,市场交易约300亿元,中国每年出版长篇小说1000部,是全世界其他各国的总和。
但科学内容在整个精神产品中的比重却越来越少了。到处可以听到这样的“宏论”,说现在是“消费时代”,“休闲时代”,“娱乐时代”。如何把观众和读者的 “笑”“搞”出来,似乎成了媒体的首选。精神产品有吗?
(作者武际可)
武际可汶川震后话结构 :
结构工程是人类文明的脊梁。这是十年前笔者在一次结构工程学术会议上讲的一句话。没有结构我们都会还处于穴居野处的蒙昧状态,当然谈不上其他文明了。
其实,作为现代社会的人, 一举一动都会和结构打交道。出门,有车船和道桥结构,坐飞机有航空结构和机场结构。不出门,有房屋结构,工作有办公楼结构,厂房结构,采矿又有地下结构。 饮水灌溉有水工结构,就是吃饭穿衣,也得有相应的和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的机械和厂房结构。总之,与人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都必须和结构打交道。
( ht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为各种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的损失多达4千亿人民币。仅2008年年初南方的雪灾损失就达千亿人民币,四川的地震又损失在千亿以上。这些灾害和事故有许多是和结 构相关联的。防止和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需要发展抗震、抗雪灾、抗风灾、抗水灾、抗泥石流的结构。而为了应对各种安全事故,又需要针对火灾研究结构的防火 与抗爆,针对交通事故改善车船与航空结构与道桥结构,针对矿难,又需要改进与矿井建设有关的地下结构。等等。 (
http然而,我们对结构本身和 结构的安全性很不重视的。高等学校为了迎接211工程检查团,把大量经费用在学校建筑的内外装修工程上,检查团也很少检查楼房的主体结构质量。为了迎接奥 运,花大量的钱实行当街的许多建筑外装修一新的“面子工程”,很少检查这些建筑的结构。各个城市都有相当一部分危房,对这些危房的改造和修缮进展也是十分 缓慢的。
p://对于结构本身的不重视, 必然会导致对有关结构的基础性研究的不重视。举例说,为了抵御风灾,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需要有合乎国情的“风谱”,也就是当地风速的频率结构。而我们没 有,电力部设计大型冷却塔和烟筒主要控制载荷是风载,但电力部不投资研究,气象局也不投资研究,建筑部门更不投资研究。于是只好用外国的风谱来设计。
十年前,有一个交通研究部门,因为有数以百计的关于某种设计的混凝土桥梁出现了规范不允许的裂缝,想委托我们研究并提出补强方案。我们问,能够给多少投资,回答是六万元。我们当然没有接受这项任务,回来时我们估计了一下,即使是投入六十万,对这样的问题也不一定能够解决。可见他们对一项结构研究的成本和作用的估计,距离实际要求 多么远。由于对结构研究估计得过分容易,这就形成一个怪圈,我国几乎每天都有与结构直接间接有关的事故报导,而专长于结构力学的学者却无事可做。
合格的建筑结构是需要经费支持的,高效而又经济的各种结构是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去研究开发的。例如,为了设计经济的抗震结构,单凭计算是不够的,有时还要做实体试验。为此,有的国家建造巨大的振动台,可以把一座两层楼结构放在上面,按照给定的地震谱和强度进行振动试验。
1976年唐山大地震,总结的结构上的教训是,预制板楼房,承受垂直力的支撑构件没有配筋。这样,地震时预制板很容易下落,而由于预制板是配了筋的,所以下落时一般不会粉碎,又由于预制板过重,这就给抢救带来麻烦。不过即使是这样,在预制板下落时,也不会是平行下落,而由于楼层之间的隔墙或屋内的能够承力的家具的衬垫,还会给人留出一定的生存空间的。在这种情形下,按照概率统计,对全垮的结构,在其中的人大致是有三分之一死亡,三分之一受伤,三分之一没有受伤。事实上,唐山大地震发生在半夜3时42分,这正是绝大多数人熟睡的时候。实际死亡和生存的人数也大体上符合这个规律的。
( h这时,如果抢救及时,能够把这三分之一没有受伤的人救出来,他们就可以组织起来救助其他受伤人员。
唐山大地震后,接受事故调查得出的教训,建议在受垂直荷载的支撑构件以及预制板搭接处适当配筋,或者使用框架现浇结构。这样即使结构垮了,预制板也不会下落到底,能够给人留下更多的生存空间。所以我国的抗震规范后来的几稿都是吸取了唐山大地震的教训进行适当修改的。如果能够严格按照规范执行设计和施工,损失会要小得多。
( 汶川大地震,有唐山大地震在结构设计上的经验教训,地震地区又不像唐山那样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地区,地震时间也不像唐山大地震是在半夜而是在白天,除了有不少人在户外作业外,即使在户内工作和学习的人,也是处于清醒状态,在地震来临的几十秒时间内,有可能跑到户外。尽管如此,仍然有近十万人死亡和失踪。损失实在是太大了。
( h汶川地震后,据统计,倒塌和破坏的房屋有千万间。特别令人痛心的是有许多学校建筑在地震中坍塌,造成在学儿童的大量死亡。
( h从汶川大地震所给出一些学校教学楼的破坏情况的图片来看。不仅垂直承力构件没有配筋,而且有的承力墙,用的是单砖砌就的12墙。就连预制板中的配筋也是少得可怜。有的预制板在下落后,不仅垂直承力构件倒掉,连预制板也跌得粉碎。在倒塌的结构中没有给人留下任何生存空间。这样的结构必然造成惨重的死亡。 (
http汶川地震已经过去近一个月了。有的人出主意,有的人做解释,有的责备地震预报部门,众说纷纭。有的说要提高学校建筑结构的标准,有的则要追求豆腐渣工程的责任人,更有的要揪出教育界的贪官。
( h首先,是否需要提高学校的结构标准,我们需要查阅有关的规范。我国的抗震规范明确规定(《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建筑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和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 h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如核电站、生化实验室、重要化工厂、通信中心等建筑。规范明确规定,人数较多的幼儿园、小学的低层教学楼,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乙类。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者需要尽快恢复的建筑。而且规范还要求对所有的房屋“多遇地震不坏,设防地震烈度可修和罕遇地震不倒”。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以外的建筑,丁类建筑属于次要建筑。 (
htt可见,我国的抗震规范, 已经明确规定了对学校建筑结构的要求。我们且不奢谈要求把学校的抗震标准提高到甲类,如果真正能够做到不要说按照乙类了,即使做到对一般房屋结构要求的“ 多遇地震不坏,设防地震烈度可修和罕遇地震不倒”,损失也会比现在小得多。但是汶川地震实际表明学校的结构,不仅达不到乙类,而实际上已经降为丁类的次要建筑了。
( h国家的规范,实际上就是法律。在设计、施工与监理中,是哪个环节上出了问题,致使工程质量如此之差。
其次,有人说是建筑费被贪污了。我认为,不能这样看。我虽然无法保证,在受灾的这许多县市中,不会出现个别贪污分子贪污基建款。但是几乎每个县或乡镇的学校建筑,都普遍坍塌,这是无论如何解释不通的。须知,我们的教育界的人绝大多少是好的。为什么政府建筑坍塌的就比较少,难道是所有的政府官员都是廉洁的,反而教育系统的人员都是贪污分子?我相信教育界的贪污分子的比例决不会比政府官员中的贪污分子还要多。
( ht 根本问题出在哪里呢?出在长期国家对教育的欠账太多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统计数字:中国教育经费占GNP的百分比,在 1970年是1.3%, 1975是1.7%, 1980是2.5%, 1985是2.5%, 1990是2.3%。近几年据我国公布的数字,教育经费占GDP 的百分数,1995年是2.41%,2001年提高到了3.19%。这个数字终于结束了教育经费在改革开放以后,仍然在百分之2到3 之间徘徊了20年的历史,上升到了百分之3以上,不能不说是一个较大的增长。不过,我国到2000年GNP的增长已跃居世界第6名,那么,为什么在同一时期内,我国教育经费占GNP的百分比始终在3%以下,几乎没有增长,致使教育经费排名落在世界第一百几十名之后呢。
与此相对照的是,据报道,中国行政管理支出从1986年的220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6512亿元,20年间增长了30倍,年均增长19.5%。这个速度远远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增长和GDP增长。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1978年仅为4.71%,到2003年上升至19.03%,近几年来仍居高不下。以2004年为 例,中国公车消费财政资源4085亿元,干部公费出国消耗财政费用达3000亿元,全国一年的公款吃喝在2000亿元以上,三者相加总数高达9000亿元 以上。
近年来,我们经常谈论反对腐败问题。实际上,行政经费与国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地增长,效率低、消费高,官僚化的政府,就是腐败的一种症候,它是从政府的功能上的腐败。对于老百姓来说,这种腐败是比个别官员贪污腐化更为可怕的腐败。
1986年4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这是我国首次把免费的义务的教育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也就是说适龄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9年的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制定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在法律上规定了实行义务教育,就意味着国家必须为受教育者提供一切条件。以往我们说“养不教,父之过”,在实行义务教育法之后,就应当是“养不教,政府错”。家长只要是忠实履行了纳税义务的,他就不再是对子女进行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经济负责人。而政府对义务教育应全面负责,其中最重要的是建造结构合格的符合各种规范,包括抗震规范的校舍和聘任合格的教师。然而可怜的教育经费,比起实行义务教育所需要的经费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
据我所知,许多学校一直是在危房中上课。许多年前,我的故乡村里,学校上课的破庙坍塌,压死了九个小孩,后来故乡的县城又坍塌了一间教室,压死了20多个孩子。这两起事故都没有看到报导。有的农村小学的办公费之少,甚至买不起粉笔,上课时,教员端一碗水,用手指蘸着水在黑板上写字。所以更谈不上建造合格的校舍和教室了。
有了这个认识,我们就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汶川地震后大量倒塌的是学校建筑。而政府的建筑坍塌很少了。我是很同情教育办事机构的,他们拿到政府很少的教育经费,又要照顾到那么多受义务教育的学龄儿童。于是就只好降低标准来盖房子了,这样才能够使更多的孩子上课。按理说这样做,违背设计规范,是违法的。话又说回来,政府的建设局和有关部门是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的,对于违犯规范的建筑项目怎么就可以批准呢。所以,最大的违法,还是政府。进一步说,你制定了义务教育法,要求每个孩子都能够接受教育,又不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义务教育,到底是谁在违法。即使是少得可怜的教育经费,掌握大权的官员要克扣挪用他们也无权干涉。地震后,教育部门又得对坍塌了那许多校舍编造出很可笑的原因(诸如学生上课楼面负荷大、地震超过设计强度等),来为政府开脱。
几十年来,更为难以理解的是,义务教育既然完全是政府的责任,为什么却要在社会上搞一个“希望工程”由社会上捐助来建“希望小学”。义务教育与慈善事业不同,他应当是政府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推卸或减轻的责任。与许多坍塌的校舍相对照的是,据悉,香港苗圃行动在四川南部资助监督建造了61所学校,其中6所位于震中附近,它们既没有倒塌,也未出现伤亡。该机构义务总干事梁建华表示,6所学校中,3所在建、3所已经建好,有一所虽较靠近震中汶川,地震后却只出现一些裂缝。这就越发衬托出我们的政府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失责。
/ 欠债是要还的。符合抗震规范的建筑结构是要经费保证的。汶川地震只不过给我们显示了一个窗口,它提示我们在全国像汶川那样结构不合格的教学校舍是大量存在的。在我们不太重视结构工程的大环境下,又不重视教育的政风下,学校的危房、不符合结构规范的校舍什么时候能够得到检查和彻底消灭,的确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特别是对照我们的行政经费如此地阔气,我们的教育经费如此地紧迫,难道不值得我们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官员们深思,彻底改变一下政风吗。
能不能来一个调换,让在危房中上课的孩子们到政府豪华的大楼里去上课,让政府的官员们到学生上课的危房中去上班,危房大概就会很快消灭了。如果有哪个地方政府能够带头这样做,我相信他们会受到全社会的尊敬的。 (
(下载自互联网上武际可文2009-01-04 18:33:46)
武际可在北大求学五十周年书写的条幅:直到过古稀之年才真正体会到曾是我们摇篮的北京大学是中华民族追求真善美的一块圣土
(二)邵秀民(女)
简介:邵秀民1958年毕业于北大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固体力学专门化,分配至中科院数学所工作。1958年至1972年在数学所微分方程室工作,1972年开始从事计算数学研究,曾任数学所数值分析室主任。1991年至1995年担任数学所副所长。所长杨乐不在所期间担任代理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1年退休。
工作情况:在数学所工作期间,主要研究方向为微分方程数值解,发表论文(公开和内部)40余篇;承担了生产和其他领域中提出的课题十余项,在此过程中研制了大中型计算机程序十余个。
研究工作的主要成果:
1) 与武际可等合作,提出了一种有限元快速算法,被称为循环矩阵法,可用于解椭圆型方程各种边值问题。还利用循环矩阵的性质和广义傅氏级数解无限元形成的无穷阶代数方程组,从而为无界区域问题和含奇点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计算方法。以上一组工作
2)曾被国内一些计算数学方面的著名学者在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上多次介绍,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2)对各种有限元矩阵的条件数给出了估计,尤其是给出了子结构法条件数的阶。
3)研究了医学中提出的常微分方程组未知系数反问题和石油工业中提出的抛物型方程未知边界条件反问题,讨论了其适定性并给出了几种数值解法,证明了方法的收敛性。其中一种解常微组反问题的方法是构造一个微分(双曲型)-积分方程组的正问题,使其解在一个参数趋于无穷时为反问题的解,这种方法被称为渐近收敛法。此工作得到德国著名数学家、德国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席K.H.Hoffmann教授的重视与好评,曾在正式场合表示看到这篇文章是他訪华的最大收获之一,并在他的文章中加以介绍。上述系列成果被应用到药物动力学(与北京医科大学赵似兰合作)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代谢问题(与德国医学教授Von Baeger合作)中,但因医学中测量数据数量少且精度差,还不能用于临床。
4)研究了石油地震勘探中提出的几种波动方程(声波方程、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弹性波方程、流体饱和多孔介质波动方程等)的数值解法,给出了上述几种方程在区域为无界时的吸收边界条件,讨论了具有吸收边界条件时波动方程初边值问题的有限元法和差分法的精度和稳定性,特别是给出了稳定性条件,即Courant-Friedrich-Lewy数的上界。有吸收边条件时数值方法的稳定性条件是对实际计算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现有文献中还没有结果,因此上述关于稳定性的工作在国外几个国家作学术报告时,引起了普遍的兴趣。
承担的科研课题:
1)课题方面,曾先后承担了十余个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重大项目“陆相薄互层油储地球物理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子课题“地震波传播数值模拟”;攀登计划;“微分方程反问题及其探在医学中的应用”等三个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石油、水利、彩色胶片、公路建设、地下水勘等工程中提出的项目。
2)计算机程序方面,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
(1)是根据课题的需要编制了十余个大中型程序。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地震波传播数值模拟有限元程序系统SWS”(与蓝志凌合作),共有源程序10万余行,是根据石油地震勘探的需要研制的,也可用于其它与波在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弹性介质、双相介质及混合介质中传播问题有关的领域。
(2)是常用算法的程序,这些程序大部分包含在集体编著的《DJS-21计算机ALGOL-60程序汇编》一书中,除收集已发表的程序外,有十余个程序是邵秀民自编的。
已发表的论文:
[1] 循环矩阵及其在结构计算中的应用(与武际可合作),计算数学,第1卷第2期,1979。
[2] 循环矩阵及其在结构计算中的应用(II)(与梁国平合作),计算数学,第3卷第3期,1981。
[1] 循环矩阵及其在结构计算中的应用(与武际可合作),计算数学,第1卷第2期,1979。
[2] 循环矩阵及其在结构计算中的应用(II)(与梁国平合作),计算数学,第3卷第3期,1981。
第2期,1983。
[3] 无限元方程组的Fourier解法(与王淑静合作),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第5卷
[4]On the Condition Number of Finite
Element Stiffness Matrices, Proceedins of the China-France Symposium of Finite
Element Methods, 1983。
[5] 关于有限元矩阵的条件数,应用数学学报,第6卷第4期,1983。
[6] 有g关子结构法的条件数,计算数学,第6卷第1期,1984。
[7] 房室模型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与赵似兰,邝志全,孙耿合作),生物医学工程,1985。
[8] 关于Compartment模型(与邝志全、孙耿、赵似兰合作),数学的实践与认识,1986年第3期。
[9] 房室建模与生物系统的辨识(赵似兰著),科学出版社,1987。 第5章,线性房室系统的可辨识性。
[10] A Numerical Metho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Linear Campartmental Systems,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Vol. 6, No.1,,1988。
[11]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an Inverse
Problem for a System of ODEs and an Initial-Boundary Value Problem for a
Hyperbolic System,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Vol.9, No.2, 1991。
[12] An Equivalence Boundary Condition
for Wave Equations, Preprint Nr.A-91=11, Free University of Berlin, 1991。
[13], Geophysical Data Interpretation by
Inverse Modeling (Proceedings of the Ninth Intern [13] An Inverse Problem of a
Linear Parabolic Equation with Unknown Boundary Condition ational Seminar on
Model Optimization in Exploration Geophysics, Berlin,1991),1993。
[14] An Inverse Problem of a Linear
Parabolic Equation with Unknown Boundary Condition, Preprint Nr. A-91-18, Free
University of Berlin,1991([13]的全文,包含[13]中所有定理的证明)。
[15] 非均匀各向同性弹性介质中地震波传播的数值模拟(与蓝志凌合作),地球物理学报,第38卷增刊I,1995。
[16] 各向异性弹性介质中波动方程的吸收边界条件(与蓝志凌合作),地球物理学报,第38卷增刊I,1995。
[17] Non-Reflecting Boundary Condition (Part I) (with Zhi-ling Lan),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Vol.17, No.3, 1999。
[18] Boundary Conditions for Wave Propagation Problems and Their Stability Analysis, Dynamic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Proceedings of the
Chinese-Swiss Workshop on Dynamic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Beijing, 1997)。
[19] Absorbing Boundary Conditions of
Wave Equations and Their Stability Analysi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verse Problems and Applications, Manila, 1998)
[20]Stability Analysis of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or the Acoustic Wave Equation with Absorbing [21]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or the Equations of Waves in Fluid-Saturated Porous Media (with Lan Zhi-ling)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Vol.43, No.2, 2000。
[21] 流体饱和多孔介质波动方程的有限元解法(与蓝志凌合作),地球物理学报,第43卷第2期,2000。
[22] 带吸收边界条件的声波方程显式差分格式的稳定性分析(与刘臻合作), 计算数学, 第23卷第2期,2001。
[23] A Kind of Discrete Non-Reflecting
Boundary Conditions for Varieties of Wave Equat ions (with Zhi-ling Lan),Acta
Mathematicae Applicatae Sinica,Vol.18, No.2,2002。
[24] A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 the
Equations of Waves in Fluid-Saturated Porous Media, A Special Issue of the
Vietnam Journal of mathematics, Springr Verlag (Proceedings of the Intenational Conference on Nonlinear
Analysis and Mechanics of Continuous Media, Hochiminh City,2003)。
[25]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Wave
Propagation in Infinite Media and Its Stability Analysi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Hanoi,2005)。
内部报告和在内部文集上发表的文章:
[1], submitted to Free University of Berlin), 1三峡工程压力钢管的应力计算(参加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工作),1958-1959。
[2] 坝内厂房的热应力,1961。
[3] 地震波对结构影响的计算,1965。
[4] 华北地区地下水开发中的渗流问题(与中科院地质研究所合作),1973
[5] 公路建设中某些病态问题的有限元算法(与湖南省交通研究所合作),1974-1975。
[6] 彩色胶片挤压涂布腔体结构计算(与王厘尔、孙耿合作,此成果获中科院科技大会奖),1976。
[7] 药物动力学中的某些常微分方程组反问题及其解的非唯一性(与孙耿、邝志全合作),1983。
[8] On the Mathematical Models for the LDL-Cholesterol
Metabolism and Their Identifi A Numerical Method for ability(with medical
professor Von Baeyer, Submitted to Free University of Berlin),1990。
[9] the Identification Problem IPLCI(with medical professor
Von Baeyer, submitted to Free University of Berlin),1991。
[10] A Numerical Metho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Problem
IPLC2(with medical professor Von Baeyer 991。
邵秀民写的书和讲义:
[1] DJS-21 计算机ALGOL-60程序汇编,第一、二、三册(与徐诚浩、朱巧生、孙耿等合作),共361页,1976。
具体负责第二章“多项式方程组的解法”的全部程序和第一章“线性代数方程组的解法”部分程序,其中有若干程序为自编。
[2] 有限元理论与方法,第一、二、三分册(黄艾香、李开泰、应隆安等主编),共1031页, 科学出版社,2009。
具体负责第三篇“时间相关问题”第二章“波动方程的有限元法”。
[3] 讲义:微分方程反问题及其数值解法,共196页,兰州大学印刷,1988。
编写的计算机程序:
[1] 渗流问题的有限元程序,1973。
[2] 平面应力和平面应变问题的有限元程序 (此程序曾被姜礼尚、庞之垣等举办的有限元法培训班选为教材),1974。
[3] 平面应力和平面应变问题的多重网格法有限元程序,1974。
[4] 轴对称病态问题的有限元程序,1974。
[5] 小Renold数Navier-Stokes方程的有限元程序,1975。
[6] INVODE(用论文[10]的正规化方法解常微分方程组未知系数反问题),1986。
[7] INVAHS(用论文[11]的渐近收敛方法解常微分方程组未知系数反问题),1987。
[8] MODEL 1 (用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代谢问题IPLC 1),1991。
[9] MODEL 2 (用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代谢问题IPLC 2),1991。
[10] INVBPE (计算抛物型方程未知边界条件反问题的程序,用于石油储量估计),1991。
[11] 地震波传播数值模拟有限元程序系统SWS(与蓝志凌合作,是数值模拟地震波在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弹性介质、双相介质及混合介质中传播的大型有限元程序系统,共有源程序10万余行,其中三分之二是用梁国平研制的有限元程序自动生成系统生成的,可用于石油地震勘探等领域),1995。
[12] SWSD (与蓝志凌合作,用于石油地震勘探的数据处理,共有源程序约3万行)
(以上程序都已经提供给有关单位使用)
邵秀民重录周培源老师的教诲以自勉:
独立思考,实事求是。锲而不舍,以勤补拙。
(摘自《五十年情怀——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一九五四级入学五十年纪念册》)
第三十六节 谢忠洁
简介:谢衷洁1951年自印尼回国,1951-1954 年在北京师大附中读高中,1954-1959 年在北大数力系数学专业,概率论专门化读书,1959-2008 年在北大数力系、概率统计系、数学科学学院任助教、教授、博导。历任北京大学统计实验室主任、数理统计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概率统计学会理事、副秘书长,时间序列专委会主任;是全国政协第八、九、十届委员,北京市政协第七、八届委员、常委,北京市特约教育督导员。80年代应邀赴奥地利Linz数学研究所为博士生开设《Applied Time Series Analysis》课程,90年代开始在日本早稻田大学任访问学者并指导博士生的博士论文,此外还多次出访美国、苏联、欧洲、新加坡、印尼、香港、台湾等地进行讲学和学术交流。曾任ISI《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Review》、《应用概率统计》等刊物的编委。
科学研究工作:研究方向是时间序列分析及其应用,尤其是运用谱分析、过程统计检验、及小波方法。其应用领域涉及天文学,卫星通信,生理学,海洋与大陆地球物理、汇率研究等,近十年间则从事我国彩票业统计与风险分析。其中,主要工作有:
1.海洋重力仪ZY-1的研制:其核心问题是需从数万倍强于信号的噪声背景中提取微弱地球重力信号;经北大小分队的共同努力,解决了这一问题。国家为此建了两艘三千吨级的海洋勘探船,经过五年的广大海域的实地考察、勘探,终于实现了国家鉴定,为我国东海资源勘探提供了有力手段。
2. 通信卫星的交调分析:目的是为我国第一颗通信卫星的TWTA进行合理频率配置。因为当时卫星的功率还很小,只能工作在非线性区域中,于是交调分析就成了频率配置的关键点之一。如按原始公式计算,其计算量非常繁重,按工程进度很难完成。后来利用概率论的中心极限定理得到了一套简化计算,谢衷洁和汪诚义终于完成了任务。
3. 天王星光环的发现:1973年因一权威的错误导致许多国际著名天文台失去了一次重大天文事件的发现,只有美、澳、中有系统的原始纪录。美、澳用先进的仪器发现了天王星有5个光环,而我们只发现了一个,其它全不可辨认。然而用我们的统计方法,却从噪声背景中检测出有6个以上的光环而非5个的结论,这一结果为10年后美国VoyageII经过天王星时拍回来的照片所证实。美国天文学家称赞我们的方法是“Excellent
Discovery”.
4. WHO 的HRP分部曾提出希望科学家能提出一种简化方法,给出不生育妇女的血液激素中的E2、P、Fsh、Lh曲线以帮助治疗,谁也想不到这是一个数学问题。经多次失败,最后用“相互包含信息量”的工具解决了这一问题,并获得了维也纳EMCSR国际大会组委会颁发的, 巴黎《欧洲时报》还报道了这一消息。
5. 中国的彩票业今年已有超2千亿的销售额。然而,彩民们经常给北大彩票所来信,状告某某彩票出奖号码“严重偏离正常值”,国外报道过此类事件引发彩民上街闹事。然而要给某彩票下一个“严重偏离正常值”的结论是很困难的,况且财政部还不时地发文要求我们对某地将进口的高价进口机的性能给出鉴定。我们经过5年的努力,与美、欧、日、港、台等地概率统计学家讨论,终于独立制定了一套“检验和定级标准”,通过了以严加安、李国英等著名概率统计学家的鉴定,成为政府彩票司信任的检验标准在我国实施。2010年,国际知名学者,英国Android教授代表世界彩票研究协会(World Lottery Study Association)颁发给谢衷洁“学术奉献奖”。
谢衷洁从事应用研究是很严谨的有两个例子说明:
I.70年代中期,当时权威报纸发消息,说:东北某解放军战士发明了用针灸治好了“聋哑人”,而有人反对宣传这一成果,这是新生事物,两条路线的斗争;于是出了一部电影全国都在放,名叫“千年的铁树开了花,聋哑人如今说了话”。突然,同仁医院耳、鼻、喉研究所科研人员来找谢衷洁,说:国务院有关部门非常重视,要他们科学地对有关结果进行鉴定,因为许多外国使馆都要求把一批聋哑儿童送到中国来治疗。显然,这已经不是纯科学问题了!在军代表支持下选了若干聋哑学校的一批儿童进行针灸治疗,其抽样、对照、实验结果分析与检验完全用统计学的严谨方法进行。而结论是:无效!而给国务院打报告说“无效”当时是要冒风险的(因报纸、电影已在宣传了)。谢衷洁说:作为科学工作者绝不能说假话,如将来上法庭你们(同仁医院)对治疗过程负责,而检验结论由我负责。未想到报告上报之后,上面虽不回话,但电影、社论有关话题都没了。到四人帮垮台后,国务院又派人到同仁医院来核实此事,也许当时他们那样做也是有阻力的。
II. 气功问题:浙江某大学在北京中医研究所进行气功师的脑电分析时,得出结论:当一个训练对象,由初学到训练成为气功师时,他(她)的前额与后枕的“脑诱发电位的某特征会发生逆转”。这一结论如成立,将为中国气功的生理基础“放卫星”!国务院有关部门拨了一笔经费给该研究所希望由所长亲自加以核实。该所长是留德博士,做事很严谨。她找了谢衷洁一定要他来鉴定这一重要成果。谢和他的研究生(农大讲师),进行了3年的研究,用了过程统计分析的多种方法进行检验,完全否定了有“逆转”现象的存在!所长对结论无异议,但“卫星”放不成了。对不住的是那位年轻教师,3年没有“出大成果”提职称成了大问题,谢衷洁感到很内疚,但又绝不能说假话写文章。
谢衷洁荣幸入选《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数学卷),成为代表20世纪我国数学界的185名数学工作者之一(钱伟长总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
教学工作: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在江泽培先生鼓励下,开设了一门研究生课程《应用概率统计实例选讲》;主要介绍研究实例、数学方法、经验教训,最后学生要用真实数据和自己的方法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并写出Tech.Rept.,(而许多学生的报告后来都成为正式论文发表在核心刊物上)。现在外校也有开设类似的课程了。第二件事,是在汪校长和陈家鼎鼓励下,为全校文理科学生开设了一门《普通统计学》,未想到此课大受学生,尤其文科学生的欢迎。每年最头疼的事便是要在5~6百报名生中选180人听课(因受教学条件限制)。每堂都有学生站着听课,他们不仅是来自校本部,还有来自医学部、清华等外校学生。本课程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谢衷洁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级科技进步奖,并在国外获得第八届、第十四届维也纳控制论与系统研究大会的“最优论文奖”及世界彩票研究协会的学术奉献奖,并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 至今已在国内外发表了近百篇论文,并有七部中、英、日著作在国内外出版。
出版书籍:
1.《Case Studies in Time Series
Analysis》(World Scientific Press),
2. 《ウエ-ブレツトと確率過程入門》(与铃木武)。内田老鶴圃出版社,, 日本、東京。
3. 《时间序列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
4.《滤波及其应用》(湖南教育出版社),全国优秀图书一等奖。
5. 《普通统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6. 《简明普通统计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7. 《梦溪笔谈》(与周民强等)(科学出版社)
8. 《应用概率统计实例研究选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业余爱好:
谢衷洁学生时期是校田径队队员,毕业后代表北大工会在北京市比赛中获过奖。
1990年后,业余时间开始学习国际标准舞(摩登系列)达10年之久,向中国、日本(一年)、台湾、英国教师学习。1993年被选入“选手班”,经过非常严格的训练,他和舞伴(李侠民)经英国IDTA(International Dancing Teachers Association)亚太分部考官的考试(需按规定跳4种舞),获得了铜牌教师资格证书;他们多次在北京市获前五名的奖项,并曾被选为代表北京市选手参加全国的比赛(可惜因和到国外讲学时间冲突由别人顶替)遗憾终身!
谢衷洁寄语:
同窗苦读,形同手足;几度欢乐,几度忧愁;
风云多变,蠢事多多;晚霞多彩,祝君安康。
选自《五十年情怀——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一九五四级入学五十年纪念册》
* 注:所谓“蠢事多多”乃是自我反省。作为一名华侨,心中热爱祖国却头脑简单,在反右中(虽不是党员),也做了很多错事,甚憾!!
第三十七节 徐品新
徐品新1948-1954 年就读于天津市耀华中学,1954-1958 年在北大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应用力学专门化读书,1958-1964年在郑州人造卫星观测站工作,1964-1994年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工作,已退休。
徐品新说:各种天象,历来是文人墨客入诗入画的重要材料。其中,流星以其快速运动、转瞬即逝而独具特色,一经写入作品之中,便常常给人带来神秘感,或者把夜空反衬得更加幽默。见冯占良、徐品新:“流星目视观测的新方法”,《天文爱好者》,1992年第4期。第21页。
听徐品新研究员说流星雨:"天外客"家在何方?
昨天凌晨,狮子座流星雨终于如期而至,据紫金山天文台设在江苏盱眙铁山寺的观测组的统计结果,加上肉眼看不见的暗流星,每小时“雨量”达每小时七八千颗。从0:30至3:10,约有1570颗流星擦亮上海的夜空,其中近20%是最亮的火流星。
昨天凌晨流星雨的峰值出现在2点30分左右,爆发初期以火流星为主,2点30分以后,暗流星开始占据优势,这次流星雨最亮的流星,甚至超过满月的亮度。
不过,“追星族”在为流星雨的“精彩表演”而兴奋时,是否知道狮子座为何“抛”流星?下次见面又在何时?为此,记者昨天采访了徐品新研究员。
流星彗星逃走的“子女”
古人认为流星是天上掉下来的星星,现在只有少男少女才会有这种浪漫的
想法。徐品新说,实际上流星是彗星的“子女”,飞行中的彗星的散碎颗粒闯进地球大气层,与空气高速摩擦,由发热而燃烧,形成短暂的光迹,这就是流星。狮子座流星雨的“妈妈”是太阳系里的坦普尔—塔特尔彗星。这颗彗星围绕太阳运行,受太阳热力的作用,不断“溅”出固体颗粒、尘埃,因而形成了流星。
狮子座只是“舞台背景”
徐品新笑着说,前两次流星雨“爽约”,不少人“怪罪”于狮子座,其实是“冤案”。通常所说的狮子座流星雨,其实与远在太阳系以外的狮子星座没有丝毫关系。由于地球在每年11月15日至20日“横穿”坦普尔彗星的轨道,彗星的颗粒因此闯入地球的大气层。而在这个时段,从地球上看坦普尔彗星的流星,狮子座恰好在流星来路的正后方,成了流星群的“舞台背景”,看上去流星好像是从狮子座“出发”的,所以被称作“狮子座流星雨”。
预测我们有新方法
徐品新研究员说,传统的预测方法是将流星雨的母体彗星与流星群捆在一起预报,而新方法是把从母体彗星中喷出的流星群作为相对独立运行的颗粒云团,这次准确的预测证明天文学界攻克了多年来对流星雨预报的难题。
下一次2099年再相会
坦普尔彗星要每隔33年才靠近近日点,此时受热最大,抛出的颗粒多而密集,形成流星群,当地球正巧“路过”时,就在大气层中形成流星坦普尔彗星要每隔33年才靠近近日点,此时受热最大,抛出的颗粒多而密集,形成流星群,当地球正巧“路过”时,就在大气层中形成流星 雨,甚至“暴雨”,所以狮子座流星雨每隔33年才可能出现一次“高峰”。
但徐品新认为,据对地球和坦普尔彗星运行轨道的测算,接下来的两个“33年后”,地球与流星群“亲密接触”的机率不大,因此下一次“流星暴”,恐怕要到世纪末的2099年才会再次“上演”了。(金柯 谭新政)
狮子座流星雨如期而至-天文专家称我流星雨预报取得重大突破
本报北京11月19日电 今日凌晨,狮子座流星雨如期而至,天文学者和各地天文爱好者目睹了这一天文奇观。此次狮子座流星雨共迎来两次高峰,并出现蔚为壮观的“流星暴”。初步观测表明,持续5、6个小时迸发的狮子座流星暴最大峰值达到每小时1万颗以上。但徐品新认为,据对地球和坦普尔彗星运行轨道的测算,接下来的两个“33年后”,地球与流星群“亲密接触”的机率不大,因此下一次“流星暴”,恐怕要到世纪末的2099年才会再次“上演”了。(金柯 谭新政)
与先前几次流星雨预报相比,天文学家对这次狮子座流星雨爆发的时间和强度都做了准确的预报。就此,记者采访了我国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流星雨研究专家徐品新研究员。他说,此次采用新的计算方法成功预报流星雨表明,国际流星雨预报研究已取得重大突破。
据徐品新研究员介绍,运用传统方法预报流星雨曾多次出现失误,公众对天文计算可靠性的信心发生了动摇。传统方法将流星雨的母体彗星与其在飞近太阳时喷射出的尘埃颗粒(流星群)捆绑在一起计算。以母体彗星为中心,将彗星在每个周期回归太阳附近的时间作为流星雨的爆发时间。运用这种方法在预报1899年的狮子座流星雨、1993年的英仙座流星雨、1998年的狮子座流星雨中都产生了较大误差。
1997年,俄罗斯天文学家提出了新的流星雨预报思路。1998年澳大利亚科学家麦克诺特和英国科学家阿舍对该想法进行了加工和完善,提出了新的计算方法。他们认为,彗星喷射的大量尘埃颗粒离开母体彗星后,就形成独立的流星群在太阳系轨道中飞行,这种独立性使它们有可能在距母体彗星较远的距离与地球发生激烈摩擦,从而产生流星雨或流星暴。根据这一理论,他们把流星群作为相对独立的颗粒云团来看待,以流星群本身为中心进行计算。
徐品新研究员说,采用这种新的计算方法,天文学家成功地预报了1999年、2000年和2001年的狮子座流星雨。1998年,预测与实际出现流星雨只相差约5分钟。这次流星雨的预测也相当准确。实际观测表明,新的计算方法能成功预报流星雨,证明天文学界已攻克多年来对流星雨预报的难题。
据徐品新研究员介绍,我国正式开展流星雨预报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1998年,中科院启动了“太阳系天体研究因组”项目,对流星雨展开专门研究。流星雨对大气层外的航天器影响很大,对电离层也会产生作用,影响无线电通讯。世界主要国家都十分重视开展流星雨研究。
据专家介绍,流星雨是由于大量的外空间尘埃颗粒闯入地球大气,与大气发生剧烈 摩擦,形成灼热发光的天文现象。流星雨发生时,每小时出现的流星数超过1000颗时,我们通常称为“流星暴”。 记者 王光荣 通讯员 谭少容
(下载自互联网)
第三十八节 许为厚
简介:许为厚1938年8月21日出生于广东省普宁市一书香之家,从小爱好数理,1951-1954 年在广州培正中学读高中,1954 年9月-1958年7月在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流体力学专门化读书,1958年7月被分配到福建省厦门大学数学系当助教。
1962年许为厚申请去香港,看望患病的母亲。抵港后才知道母亲患糖尿病拾余年,生活困难,乏人照顾。忆父亲许杏荪,出身于殷商和书香之家,青年时期接受马列主义,背叛家庭,以半工半读靠自己完成大学教育,早于20世纪20年代投奔革命,置妻儿於不顾,却于1958年被打成右派(1979年平反改正),翌年去世。许为厚环视老母孤苦伶仃,生活无着,便决定留港侍候老母以尽孝道。此事当时已报告厦大数学系,这一决定亦使我逃过文革的厄运。
香港谋生并不容易,香港对大陆人诸多岐视排挤,连北大的文憑都不承认,找合适工作真不容易。经过4年的挣扎,终于在1966年10月获得奖学金到英国南安普顿(Southampton)大学航空与航天系读研究生,以18个月的时间取得4项研究成果,破大学记录取得哲学博士学位(PhD),并在同系任讲师。1983年12月获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航空与航天系科学博士(DSc)荣衔,即所谓博士之博士。此等成绩应归功于北大老师的教导和北大学风。1967年香港暴动,便邀请在香港的女友梁国栏到英国结婚生活。老母亦随之赴英共享天伦,后来同赴加拿大,她于1980年去世,享年80岁。
1974-1979年许为厚携夫人到加拿大任教,他担任加拿大滑铁卢(Waterloo)大学应用数学系副教授,1979-1994年任加拿大滑铁卢(Waterloo)大学应用数学系和机械工程系教授,1991年12月-2000年任香港科技大学数学系教授,1994-1997年任香港科技大学理学院副院长,1999年3月-2000任香港科技大学科学计算研究中心主任。
1980年任美国太空总署(NASA)Ames 研究中心和美国海军研究生院(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客座教授,1994年至今任加拿大滑铁卢(Waterloo)大学应用数学系荣休教授,1997年至今任浙江省水力河口研究院名誉顾问,2000年至今任北京计算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顾问。2005-2006年应聘出任台湾中央研究院特聘教授,协助建立力学研究中心。
许为厚2007年从香港科技大学科学计算研究中心主任位置上退休,他退休后和妻子一起定居加拿大多伦多市。
研究领域:
计算流体力学;高速飞行空气动力稳定性理论;水波的非线性理论;偏微分方程的相似解方法。许为厚共发表论文140多篇,对每个领域均作出独特的有系统的贡献,获同行引用很多次。有代表性的十篇论文列下:
1 Hui, W. H.,Stability of oscillating wedges and caret wings in
hypersonic and supersonic flows,,AIAA Journal,1969 年,7,1524-1530
(This paper was singled out by the Journal editor for its excellence; see
Astronautics and Aeronautics, Vol. 8, page 23, January 1970.)
2 Hui, W. H., Tobak, M.,Unsteady Newton-Busemann flow theory,
Part I: Aerofoils,AIAA
Journal,1981 年,19,311-318
3 Hui W. H., Tobak, M.,Bifurcation analysis of aricraft
pitching motions about large mean angles of attack,Journal of Guidance, Control and
Dynamics,1984 年,7,113-122
4 Hui, W. H., Hamilton, J.,Exact solutions of a three-dimensional
nonlinear Schrodinger equation applied to gravity waves,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1979年,93,117-133
5 Dungey, J. C., Hui, W. H.,Nonlinear energy transfer in a narrow
gravity-wave spectrum,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1979 年,A368,239-265
6 Donelan, M. A., Hamilton, J., Hui, W. H.,Directional spectra of wind-generated
waves,Philosphical
Transaction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1985 年,A315,509-562
7 Ma, P. K., Hui, W. H.,Similarity solutions of the
two-dimensional unsteady boundary layer equations,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1990 年,216,537-559
8 Hui, W. H., Loh, C. Y.,A new Lagrangian method for steady
supersonic flow computation, Part II: slip-line resolution,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1992年,103,450-464
9 Hui, W. H., Li, P. Y., Li, Z. W.,A unified coordinate system for solving
the two-dimensional Euler equations,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1999 年,153,596-637
10 Hui, W. H., Kudriakov, S.,Computation of the shallow water
equations using the unified coordinates, SIAM Journal on Scientific Computing,
2002 年, 23,1616-1654
近期主要研究方向
在计算流体力学方面,独创了统一坐标方法:它包括Euler和Lagrange 坐标等作为特殊情况, 将它们统一起来,吸收它们的优点而又避免它们的缺点。主要好处是:(1) 准确地捕捉接触面(又称滑移面),(2)准确地捕捉激波,(3) 计算物体绕流时无需生成网格。在应用方面,成功地仿真及预报钱塘江的涌潮。(许为厚自述)
普宁市占陇镇侨联等接待香港科技大学教授许为厚
揭阳市侨联
近日,国际著名流体力学教授许为厚莅临普宁侨乡观光访问,受到当地党政领导及侨界人士的热烈欢迎。
许为厚教授祖籍普宁,后为香港科技大学数学教授兼科学计算研究中心主任,是世界上计算流体力学统一坐标法的创始人。
在普宁市外事侨务局、普宁市占陇镇侨联等单位负责人的陪同下,许为厚先生参观了位于占陇镇的母校兴文中学,与母校师生进行了学术交流,并到家乡郭厝寮寻根问祖,敦睦乡谊,密切与家乡父老乡亲感情。2007年5月21日(摘自互联网)
许为厚寄语:
独立思考,是我在北大所学到的最主要的精神,它是北大教育的灵魂。
(下载自五十年情怀——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一九五四级入学五十年纪念册)
第三十九节 于劭
记张世龙先生二三事
一、原来我并不熟悉张先生
张世龙,中共党员,中国第一台数字式电子计算机的主要研制人之一。
我念北大,年龄还小,甚事不懂。也不知道当时北大数学力学系中共党总支的头是何许人?(这些,我根本不会去问的)1956年大三分到计算数学专业时,听了一门课——无线电基础,授课老师名叫张世龙,我竟不知道他还是北大数学力学系的中共党总支代理书记,印象中尚存的是:上课认真(不过,说实话,这门课不是我所感兴趣的)。更深的印象是:那时还要做近似计算的练习,用的是那种格格作响的手摇式计算器,这种练习大都是在晚上,就在张先生的实验室里做。
直到文革结束前,我所知道的张先生就是这些,我只知道当年北大数学力学系党总支书记是林建祥先生。
这和前面所说的‘甚事不懂’没有矛盾。1959年,我自北京电子仪器厂被‘宽大处理,减轻处分,回北大继续读书’,此时也,正是教学改革的‘紧张’时期,我的事主要不是念书,一是‘检查错误思想’(或者说得更难听些叫‘反动思想’),二是劳动,同年级不安排劳动,也要到其它年级参加劳动。偶有读书(上课)机会,我也就抓紧这个‘空’子往书店去‘玩’去了,目的是可以松弛一下那十分紧张的神经。一次年级里居然有了一门专业课的考试,凭着我在反右前的学习根底,在根本没有听课的情况下考了一个五分(苏式五分制的最高分),我呢,根本没有把它当件事,烦心事多着呢。不意这个五分却惊动了一些人的神经,林建祥先生特地到班上来,在我住的宿舍里开了一个班会,当时班里的支部书记向大家作了介绍,我这才知道林先生是北大数学力学系中共党总支书记。林先生说了不少话,我只记得一句:‘于劭这样的五分我们不要。’当时我心里就想,如果那次考了最低的二分或者三分呢?恐怕又是另一种罪名了——给了机会读书,不肯好好读,抗拒改造,反正随便考几分总是错就是了,这是题外话。
1979年,五七年的问题有了一个初步的解决,大学同窗师友,渐渐知道了我的‘下落’,有了交流。那时我在昆山一中,一次突然收到了张先生的一封信,信很短,全文如下:
于劭同志:
来信收到了,我去数学系问了丁石孙同志,他说毕业证书没问题,只是没有你的照片,恰好你寄来了像片,所以他已去办了,办好之后交王选同志转给你。
多年未知音信,沧海桑田堪叹也。匆匆草复。此致
敬礼
张世龙 79. 11. 1.
这里要说明的是:那次是计算班同学郭健民兄出差北京,去前曾来信问我是否有什么要办的事,我回信说,其它没什么事,就是需要办一下毕业证书,这样,工资定级可以比较顺利地办理。郭为了这件事,找了不少当年的先生和同学;另外,在我并不知情时,陶公(懋颀先生)也在为我的那个证书操心。他们两位的‘活动’,可能也惊动了张先生,他主动地为我帮忙了。也就是说,我当年没有直接给张先生写过信,张先生的信中说的‘信’有可能是我写给系里或者是给王选、陆玉英的信。信里提到的照片,是我寄给王选兄私人的,后来王选还来了一封信,说这张照片已经用在毕业证书上,要我再寄一张给他留念,正好我手头没有近照,就随便拿了一张女儿的小照寄给了他。
收到此信,我是吃了一惊的,因为当时我还不知道张先生当年的‘身份’(后来逐渐知道,张先生当时还是系‘反右五人小组’的一员),和先生也不熟。记得当时我曾简单地、‘礼节性地’回了一封信。但是‘沧海桑田堪叹也’(我记成‘沧海桑田感慨良多’八个字了)这几个字却一直在我脑中刻下了极深的印象。
二、‘对不起’
1988年,我第一次回北大参加了年级同学的聚会。正式的日期记得是五月三日,我是四月二十八日下午就到了北京,先住在父亲的一位‘老朋友’罗俊先生的家里,四月三十日到西郊车道沟的‘北京电子仪器厂’里洪允楣家中,五月一日到北大,当天,和在北大的老同学——魏庆鼎(六零年我回北大读书时所在年级的党支部书记)、王选、毛德行、陆玉英夫妇见了面,第二天,毛德行(毛大)陪我去清华看望老同学吴家勋和陈景良,中午饭后回北大时,在北大东校门,我向毛大提出,想见张先生。毛大随即用校门口传达室里的电话和张先生通了话,说了我求见的意思,张先生当即回话,欢迎欢迎,请就来。
张先生住在中关村宿舍区,也就是现在住的地方。开门第一句话就是:“于劭,很对不起你噢!”这是张先生和我单独交往中的第一句话。这对一个在误解中生活了近二十年,而且‘改正后’这十年仍有不少误解的我,是一个极大的安慰。我告诉张先生,我是为了那“沧海桑田感慨良多”八个字来向他表示感谢的。随后的很动感情的谈话中,张先生又说了三次‘对不起’。谈话约四十分钟,我和毛大才告别离去。
后来我经常会想起这次谈话,特别是那四声‘对不起’。说实话,我确是‘百思而不得其解’。据我后来所知道的一些情况分析,北大的“反右补课”是彭真老先生来北大主持的(一开始我还以为是那位阴得很的“康老”——康生呢),那时,在‘探索’这个案子中,洪允楣在五七年九月已经被认定为“个人野心家”而落网,其后,随着反右的步步“深入”,已经定下了“探索”是“右派小集团”,那么我这个小集团的“为首份子、骨干份子”也就无法逃避了,更何况我还打过正式报告,要求“分担洪允楣的责任”呢。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谁担任北大数学力学系的头,担任反右领导小组的工作,都是无法保住我的,更何况还有‘其父现在台湾’这致命的一条呢。
这就是说,尽管张先生或是丁石孙先生是当年北大反右五人小组的成员,我以为都不是主要责任人。然而这一切在他们心中,却刻下的很深的印象,在他们两位看来,对不起许多被划右的同学;他们自已也在进行深刻的反省。要知道,这一点在今日中国,是不容易做到的,当年的执行者们,可以再次执行政策,为右派‘改正’,但多数人是在执行政策,他们不以为个人在其中应负什么责任,对个人责任作反省的还是极少数。
这也正是我敬重张世龙、丁石孙两位先生之处。
三、得了肺癌
一九九四年,北大同学再次聚会一堂。
之前毛大已经在信中告诉我,张先生去了美国,张先生是在“八九·六四”之后,辞去一切职务主动退休的,据说,他曾脱口说了一句‘粗话’:“…………”。这也正是反映了中国一代正直而且对社会具有责任感的知识份子的觉醒。
不久,又接毛大来信,说张先生得了肺癌,由于无法负担在美国的医疗费用,最后还是回国手术。回国后,在同事、学生的帮助下,总算公费解决了医疗费用(王选在其中出了大力)。只是,手术后,已经离不开呼吸机了。
这之后,我是每年底去一封信问候,张先生也总是回一封信。大约是2002年,张先生回信时,写到“对那些自称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人的行径算是看透了”(大意如此,由于信放在电脑里,电脑出了问题,消失了)。
其间,毛大给了我几封信通报情况。可惜的是,其中主要的二封已找不到了,二信的大致内容(凭记忆)如下:
1、 89年后,张先生非常耽心,作为一个老党员,他特别耽心为之奋斗了一生的理想有付之东流的危险。
2、 (丁先生来昆山时,我和丁先生的合影通过毛大和世龙先生妹妹世秀转给了开刀后还无法说话的世龙先生后)张先生在纸上写道:谢谢,抱歉。据张世秀讲,世龙先生很激动。
世龙先生开刀出院后给我写了封信,全文如下:
于劭同学:
收到你的来信和贺年片非常感谢和高兴,常令我回忆起五十年代的情景。前几天王选,毛德行等来看我,也说起那个年代悲欢之事,俱往矣。
我自八月底出院已在家中住了四个月,肺功能仍不好,无力行动,虽然有所恢复,但极其缓慢,不过总算是活了过来,估计还是可以康复的。您的工作如何?念念。敬祝
合家安康,新年快乐。
张世龙 (1999年)12月29日
(我因写字不便,人活到六十岁,已知天命,更何况我们这一代什么稀奇古怪的运动都经历过的人,自然把这个世界看透了。)
四、‘毛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2004年四月二十一日,乘北大同学再次相聚的机会,毛大陪同郭健民和我去看望了张先生。
先生还是离不开那呼吸机,只是精神很好,说话声音很大(这是听力差的人的一个普遍现象),健谈。我们四个人天南海北地谈了很久,直到我们察觉再谈下去可能不利于张先生身体时才告辞离开。
这次谈话谈了些什么,我是都忘了,印象中,先生正义感极强,对许多看不惯的事都有评论。
临别之际,张先生送了健民和我一本他写的书,是评论毛老人家的,回来后仔细地读了他的书,在他看来,毛根本谈不上马克思主义,或者说,毛只是嘴上的马克思主义。事实上,可以说,张先生写这本书,也就表示了他和毛泽东主义的决裂。这种决裂,对于一个从青年时代开始就从事于‘革命’的人来说,应该是不容易甚至是痛苦的。
五、后记
很难有再次见面的机会了,我其实对张世龙先生很不熟悉,只是这些年的一些交往,使我敬重先生的为人。
愿先生能长寿,能够见到一个较为理想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出现,这个中国应该是百姓富裕、能够自由说出自已的响往、也就是言论有足够的自由的、公平的社会主义中国。 2004年10月 1日初稿
2006年 4月21日修改
再记
2005年,张先生在国内公开出版了一本书,我读了后,给张先生写了一封信,谈了一些看法,由此,引发了我和张先生的一次通信交往。下面将通信内容录入。
于劭致张世龙先生
世龙先生:你好。
你托陈先生发来的书早已收到,因为近日忙于整理一些材料,没有给你回信,请愿谅。
你的书让我想起了那个年代,有许多问题还是想不明白(我本来就是一个糊涂人),因此,这里写下一些看法和问题,如先生有空、身体也可以,请为我解惑。
发给陈先生,也还需要打印,而且,有些话恐怕用电邮不很方便,因此才用信的形式。祝
健康
学生 于劭 上 05-08-10
经历过那个时代的‘青年’人,到了现在这个年龄,一句话说,是“感慨万千”。其实,回想解放初期的学习、生活,必须承认的一点是:那个时期,人与人的关系相对于现在,要单纯得多,特别是一群没有见过世面的青年学生,相互间基本上很少隔阂,有话当面说,有意见当面提,学习上互相帮助,这些,尽管在后来的年代中历经坎坷,但我仍然怀念那样的生活。
这种生活,一直可以回忆到1956年,人们相互间的关系基本上是良好的,尽管不是“桃花源”中。
可是,为什么到了1957年,大学生中间一下子就是左右分明——说你右就是右,说整你就‘光明正大’地整你,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就像两个十分要好的朋友,一下子变成了你死我才能活的仇敌。直到现在我还是想不通,是什么时候完成了这一转变的?
从此,‘右派’和‘白专道路’者,处于时时要挨批的状态;而左派,则热心地从事着整人的光彩事业,而中国从此多事,真正从事科研的人和时间少了,一心整人的人多了,结果呢?“城头变幻大王旗”,整人者又被人整,你左我更左,只是在经历了这许多后,人们才对那种‘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世界有了新的认识,在‘四·五’后才有了一定的共识。这就是八十年代初民族振奋的基础。
又过了三十年,过去的年代对现在的青年人变得十分遥远了。于是,又有了新一轮的左右互博(说左整右可能有人不会同意),中国仍将多事。
笑蜀先生编了一本“历史的先声”,网上经常有人拿来说事,“先声”里赞扬美国的民主,反对蒋政权的独裁,大声呼喊民主、自由。而我,宁愿相信撰写这些文章的人的真诚,他们真心地希望一个民主、自由的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在东方的大地上出现。我完全相信,世龙先生以及和他在一起学习和工作的先生们,那时在从事反蒋的地下工作时,也是真诚地在为一个全新的中国而奋斗,以至愿意为此而抛头颅、洒热血。
问题在于,为什么这些人中的很大一部分,到了解放后,就先先后后地变成了‘运动员’了?甚至还有不少人后来成了右派或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以至多次开除党藉…………,其实,历史的真实表明,这些人始终是真诚的共产党员。
我想,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历史上的中国共产党,一直是由两部分人组成的,一部分是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另一部分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农民起义者’。
由于中国社会的特点,在夺取革命胜利的战斗中,后一部分(农民起义者)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力量,这些人中的大部分,其实是在做一种‘改朝换代’的工作,他们没有什么马克思主义知识,他们所叫喊的‘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列宁主义’其实就是中国历次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就是张良式‘吾可取而代之’,这样,这些人在取得革命胜利后,就迅速地向‘新贵’的方向发展。而且,由于他们的农村特性,他们对一切‘异已者’(指对他们的行为持批判或批评态度者)的打击是特别残忍的,这也正是中国历史上历次改朝换代后的一大特点。也正因为这场革命的这一特点,党内也就特别需要出现一个‘大救星’式的‘皇上’,而毛泽东则有意识地利用了党内这一股势力,一步步地成为‘大救星’。
参加这场革命的知识分子,延安或军内的,通过延安的整风,已经被整成为服服贴贴的‘螺丝钉’,其中还有一部分人成为解放后历次运动的‘运动员’。而留在国统区的地下党员,多少还留下的一些‘自由’、‘民主’的色彩,在解放后,只要他们不能自觉地‘改造’思想,就免不了要成为历次运动的‘对象’。而因为这些人在党内不是主流,面对党的这一变化,他们根本无能为力。
世龙先生致于劭
于劭学弟:
很高兴收到你的来信。你提的问题的确很重要,但又很复杂,很难用一篇文章来回答,更不用说用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了。我只能建议你再看看我的第一本书,能说清楚的,大都说清楚了(但愿如此,这是主观愿望)。可以补充的,大约有以下几点:
1、 中国并没有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指1921年之后的革命知识分子群体)。中共的理论准备完全不足(邓小平自已也承认只读过《共产党宣言》,像毛讲的:“马克思主义千条万条,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这完全不是马克思主义)。事实上中共领导层绝大多数是知识分子,而不是工人或农民。但是在中国条件下,他们必然带着旧的农民意识,而带得愈多,就愈能反映二次国内战争时代党的工作重心转入农村后,作为党的基层的农民的要求,也就愈能取得党的领导权。
2、 中国近代一个最基本特点就是“救亡”。中共不是在工人、资产阶级斗争中发展起来的,而是在与帝国主义——主要是日本帝国主义斗争中发展起来的。的确,若没有“九·一八”和接踵而来的西安事变,中共是否真能取得胜利,真是个悬案。不过中国不会亡,终会战胜日本是无庸置疑的。也正因此,毛泽东作为军事天才(正如拿坡仑)才取得至高的领袖地位。
3、 中国资本主义没有充分发展起来,是小农经济中最反动的力量阻碍它(慈禧太后下令拆除铁路,义和团也是反动的,也是去拆铁路)。资本主义是被列强强迫发展的。所以资产阶级软弱,并且其中当权者又常为某个列强服务——买办性质。资产阶级很软弱,工人阶级就不可能强大。过去中共理论家(例如刘少奇)承认中国资产阶级软弱,但认为因有外国资本家进入,所以中国工人阶级还是强大的。这种说法有相当片面性。因为此时工人阶级与外国资本家斗争,却演变为“救亡”的一个重要部分。例如著名的“五·卅”运动,起因于日本资本家(工头)枪杀工人顾正红(中共党员),这场全国性运动并不是资产阶级、工人阶级斗争,而是中国人民、帝国主义的斗争,同样著名的省港大罢工(对英港)也如此。
4、 现在有人以为一切罪责皆源于不讲“民主”,这是对的。但是问题在于旧中国没有民主传统,只有皇权主义,而本来经历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西欧,却因资本主义兴起——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是其主要的意识形态,发展了民主制。马克思主义本来是西欧民主主义的彻底发展,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以巴黎公社结束了西欧工人运动的马克思主义化。相反在东方的专制主义下,却由秘密结社的职业革命家组织接了唯物史观的某些观点,以此为理论旗帜进行了革命,这种革命注定了要转成“个人独裁”(恩格斯对此作了预言)的反民主制。这就是俄国和中国的情形(中国尤其严重,因俄国资本主义化还是高于中国),所以尽管孙中山是民主主义者,却还是讲个人独裁。所以中国不讲“民主”不是“错误”(不是哪个人的错误),而是历史使然。胡适等人曾宣传过美式民主,但全盘失败,自有历史根据。
5、 五十年代初一片清平,实在说中国古代专制皇朝(大部分)开始时何尝不是清平时代,于是有◆◆之治、◆◆盛世之类。到后来还不是贪污腐败、一塌胡涂。
6、 统治阶级的意识就是社会统治意识,所以古代中国士子绝大部分热衷科举。到了五十年代,要斗资本家私有制,这种斗争没有经济基础,于是就转化为人斗人了。毛当然要负主要历史责任,但这也是某种必然(斯大林用间谍、特务之名搞大清洗,毛用思想意识——人民内部、敌人——划线)。
7、 邓小平说搞政治改革,实际仍是四个坚持。根本上说就是坚持一党专政。只要是一党专政就谈不到民主。因为民主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人民有选择的自由。而一党专政则从根本上剥夺了这个自由。邓直到如今都是一切可改,唯此不能改。只要有这个指挥棒,那么人斗人的事就难免了。
8、 我是解放前参加反蒋的共产党员,实在说主要是反蒋腐败、媚美,争民主是个口号,民主是啥样东西,并不知道。我相信,当时一些知识分子党员大体与我相同吧?!
9、 不过我建议你不必过于要搞清这个问题,其实我的回忆录也罢,读书絮语也罢,以至后面几篇东西都从不同侧面对此有所评论,虽然是从大的方面,但不是大而化之。
以上很杂乱写的东西,肯定对你没有多少帮助,只是看看解闷。其实如评水浒等更有趣,也望你能帮我“宣传”一下我这个小册子。
祝好
张世龙上 8/19
我留着这封信,就作为后来者研究那些解放前就参加中共地下工作的知识分子党员的一份材料吧。
附记
世龙先生于2008年 4月25日凌晨 2:10去世,德行兄在通知我这件事时,附带告诉了我一件事:“姚大夫说:有一次,你到张先生家去看望。在你离开以后,张先生对他夫人说:‘我对不起这个叫于劭的学生’”。
2008年 9月10日上午 9:00在“方正大厦四层王选办公室”计算班的老同学聚会,同学们邀请了世龙先生夫人姚大夫参加了,在姚大夫和我见面时,她特地又重复了这一句话。
查证这个公案的实情,已经变得毫无意义的了,我在这里记了这件事,是为了记录下一个觉醒了的老共产党员的感人情操。
第四十节 叶其孝
简介:
叶其孝,男,1936年9月26日生,上海市人,教授.
1951, 09 — 1954, 07 上海市上海中学
1954, 09 — 1959, 07 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偏微分方程专门化毕业;
1959, 12 — 1963, 02 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偏微分方程方向研究生毕业;
1963, 02 — 1987, 04 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数学系, 1986年8月晋升教授;
1987, 04 — 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教授. 1998, 2月退休.
兼职教授: 北京大学(1988, 09 ~ 1990, 09) 、北京大学数学研究所、吉林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兰州铁道学院、烟台大学、三峡大学、
贵州大学、海南大学、嘉应大学等.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任职:
1984, 04 — 1986, 12 北京大学数学系副系主任;
1988, 11 — 1990, 02 北京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系主任;
1990, 02 — 1992, 10 北京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常委;
1989 — 1997 北京数学会副理事长兼大学委员会主任;
1990 — 2005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常务理事,
数学模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教育委员会主任;
1996 — 20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七、八届学科评审组成员;
1994 — 2007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织委员会委员、副主任;
2008 —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织委员会专家组副组长
1988 — 美国数学会 (AMS) 会员;
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 (SIAM) 会员;
1991 — 美国“数学评论”(Mathematical Reviews) 评论员.
1996 第 8 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8)数学建模研讨会(WGA5) 组织者之一
1998 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CMI) 大学水平数学教育研究课题国际程序委员会委员
2000 第 9 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9)大学数学教育研讨会(WGA5) 共同主席
2001 第 10 届国际数学建模教学与应用会议(ICTMA 2001)组委会主席
2002 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ICM2002)中国学术委员会成员
培养研究生:博士2名; 硕士近20名。
出国访问:
1979, 10 — 1981, 10,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Minnesota Univ.) 访问学者、访问讲师;
1988, 01 — 1988, 06, 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 访问教授;
1990, 09 — 10, 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of
Theoretical
Physics(ICTP)) 主讲教授;
1993, 04 — 1993, 06, 美国俄亥俄大学(Ohio Univ.) 访问教授;
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学术交流.
获奖情况:
1985 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优秀奖;
1986 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3 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994 评为北京市科协一九九二 ~ 一九九三年度最佳理事长;
1996 评为北京市科协先进工作者;
1999 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99 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0 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01 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009 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任杂志编委、副主编:
1986 — 2001, Journal of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偏微分方程杂志》)副主编;
1996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副主编;
1990 — 1996, 《数学进展》常务编委;
1997 — 2000, Beijing
Mathematics(《北京数学》)编委;
1986 — 2004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编委;
1986 — 《生物数学学报》编委;
1986 — 《应用数学和计算数学学报》编委;
1989 — 《数学译林》编委, 执行编委;
2001 — 《工程数学学报》编委
获得科研基金情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基金:
1988, 01 — 1990, 12 反应扩散方程(负责人);
1990, 01 — 1992, 12 反应扩散方程(负责人);
1993, 01 — 1995, 12 无穷维动力系统与反应扩散方程(主要参加者);
1994, 01 — 1998, 12 重点项目“非线性发展方程”的课题“反应扩散方程”(负责人);
1999, 01 — 2001, 12 常微分方程中的拓扑方法(主要参加者);
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
1985, 01 — 1986, 12 生物学和化学中的微分方程(反应扩散方程)(负责人);
1990, 01 — 1992, 12 化学和生物学中的微分方程(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天元数学教育基金:
1993, 01 — 1998, 12 数学教育现代化(项目负责人,严士健)中的子课题
“高校本(专)科数学建模课程和活动的研究”(负责人);
2002, 01 — 2004, 12 把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融入大学主干数学课程的研究(负责人);
2009, 08 — 2011,
07 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高等学校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项目(主要参加者)
中、英文著作和译著:
1. 叶其孝等译(M. Kline 著),古今数学思想,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二卷,1979;
第四卷,1981. 2002, 7 买版权后第一版.
2. 叶其孝等译(D. Gilbarg, N. S. Trudinger 著),二阶椭圆型偏微分方程,上海科学
技术出版社,1981.
3. 叶其孝等译(R. A. Adams 著),索伯列夫空间,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4. 叶其孝译(M. Schechter 著),偏微分方程的现代方法,科学出版社,1983;
第二次印刷,1986.
5. 叶其孝,刘西垣译(M. H.
Protter, H. F. Weinberger 著),微分方程的最大值原理,
科学出版社,1985.
6. 叶其孝等译(R. Courant, F. John 著),微积分和数学分析引论,第二卷,第二分册,
科学出版社,1989.
7. 叶其孝,李正元著,反应扩散方程引论(现代数学基础丛书之一),科学出版社,
1990年第1版,多次重印.
8. 叶其孝主编,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辅导教材(一),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8, 第1版,
多次重印.
9. 方企勤,叶其孝,丘维声译,冷生明校,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3,12.
10. 叶其孝,刘 燕,章学诚,蒋定华译,冷生明校,振兴美国数学 — 90年代的计划,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3, 12.
11. 叶其孝主编,数学建模教育与国际数学建模竞赛(《工科数学》专辑),《工科数学》
杂志社,1994, 多次重印.
12. Edited by Q-X Ye et al. (叶其孝等编), Reaction-Diffusion Equation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and Computational Aspects, World Scientific, Singapore, 1997.
13. 叶其孝主编,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辅导教材(二),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6, 第1版,
多次重印..
14. 叶其孝、吴庆宝译([英] D. 伯格斯等著),数学建模
— 来自英国四个行业中的
案例研究,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7, 7.
15. 叶其孝主编,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辅导教材(三),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多次重印.
16. 叶其孝等译([巴西] D. Henry 著), 半线性抛物型方程的几何理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17. 叶其孝等译, 数学的原理与实践, 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
1998.
18. 叶其孝主编,中学数学建模,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9, 第1版, 2002, 7 第2次印刷.
19. 叶其孝、刘宝光译([美] 约翰·L·卡斯蒂著), 20 世纪数学的五大指导理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20. 叶其孝主编,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辅导教材(四),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多次重印.
21. Edited by Q-X Ye et al. (叶其孝等编), Mathematical Modelling in Education and
Culture, Horwood
Publichester, Chichester, UK, 2003.
22. 叶其孝等译, 托马斯微积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3. 叶其孝等译, 数学建模(第3版) (F. R. Giordano et al., A First Course in Mathematical
Modeling, 3rd 的中译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4. 叶其孝、沈永欢主编,实用数学手册,科学出版社,2006, 多次重印.
25. 叶其孝校, 葛显良译,[美]Harrold
Levine 著,偏微分方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6. 叶其孝主编,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辅导教材(五),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
27. 叶其孝译, [俄] Б. А. 柯尔捷姆斯基 著, 莫斯科智力游戏,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8. 叶其孝等译, 数学建模(第4版) (F. R. Giordano et al., A First Course in Mathematical
Modeling, 4rd 的中译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9. 叶其孝、李正元、王明新、吴雅萍,反应扩散方程引论(第二版), 科学出版社, 2011.
30. 叶其孝等译, 微积分与概率统计 — 生命动力学的建模(第2版), [美]
Frederick R. Adler 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发表学术论文:
已发表英文学术论文和中文学术、教学研究文章约150多篇 (略).
组织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见《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20周年纪念文集》中叶其孝的文章“难忘的岁月——回顾我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诞生、成熟和发展”
叶其孝想说的话:
我在北大求学期间,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和同学之间的耳闻目染,懂得了为人要诚恳、豁达,做学问要刻苦钻研和博采众长。
(选自《五十年情怀——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一九五四级入学五十年纪念册》)
第四十一节 杨九高(杨路)
简介:杨路(原名杨九高,1957年鸣放时改名杨路)1936年10月出生于四川渠县,1954年7月毕业于成都石室中学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57年被打成右派、被送到农场、煤矿劳动改造十八年,1975年7月获准离开煤矿回家自谋职业,在街道做临时工(重体力劳动)4年,1978年按照国家规定算: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
1979至1985年,任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讲师、副教授。1986至1991年,任中国科学院成都数理科学研究室研究员、副主任。1992至1996年,任中科院成都计算机所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主任。1993年,任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大赛(IMO)中国队领队、主教练。1996至2003年,兼任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信息科学系教授、系主任。1997至1998年, 国家“九五”攀登项目“数学机械化的研究与应用”首席科学家。1988年至今, 先后任澳大利亚、意大利、德国、美国等国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
所创“多项式完全判别系统”被行内专家认为是“解决了实代数的基本问题”,所开发的“BOTTEMA”等软件是目前国内外关于不等式机器证明和机器发现的效率最高的软件。发表论著120多篇(部)。在数学和计算机两个学科培养博士13名
工作简历:
1979
— 1985 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讲师、副教授。
1986
— 1991 中国科学院成都数理科学研究室,研究员、副主任。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博士生导师、数学博士生导师。
1992
— 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研究员。
1992
— 1996 中科院成都计算机所,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1992
— 1996 国家85攀登项目“机器证明及其应用” 专家委员会成员。
1993 年 任IMO中国国家代表队领队、主教练。
1993年起任广州大学广州市数学与人工智能国际交流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5
—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信息科学系,教授、系主任(兼)。
1995
— 广州市数学与人工智能中心主任、广州大学软件所,教授(兼)。
1997
— 1998中国科学院“不等式机器证明与机器发现”知识创新项目首席科学家。
1997
—1998国家95攀登项目“数学机械化的研究与应用” 首席科学家。
国家973项目“数学机械化与自动推理平台”(G1998040600)专家委员会成员。
国家973项目“构造性实代数几何与不等式自动推理”(G1998030602)主持人。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专家委员会委员[2] [3] [4] ,973项目“构造性实代数几何与不等式自动推理”主持人。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不等式自动推理及其在高技术领域的应用”首席科学家。
近期主要从事计算机自动推理与智能软件技术的研究。
国外、台北任职、访问:
1988
— 1989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四所大学,客座教授。
1990
— 1991 意大利理论物理中心、德国Bielefeld大学等,客座教授。
1993
— 1994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Wichita州立大学等,客座教授。
1995年11月访问联合国大学国际软件所。
1995年12月访问新加坡国立大学。
1996年7月 访问奥地利符号计算研究所。
1997年9月 访问台北中中央研究院、台北清华大学等多个单位。
1998.3-7月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客座研究员。
研究成果及获奖、任职情况:
1.1995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2.199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3.2001年获中国第8届专利博览会金奖。
4.2003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5. 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研究方向介绍:
计算机自动推理(含机器证明)、几何算法、智能软件技术。(摘自互联网)
杨九高(杨路)祝愿生命之树长青(代简历)
(2005,6,21)
1954年8月的一天,我和一些朋友兴高采烈地背着不多的行李到成都市盐道街集中,每人被发给一个“西南地区新生赴校队”的胸牌,分乘若干辆大棚卡车,沿着川陕公路(当时宝成铁路尚未开通)颠簸前行,开始了其后50年的坎坷旅程。
我当时毕业于成都市一所历史悠久的著名中学,现在叫“石室中学”,据说西汉时期蜀郡的郡守文先生曾在此建石室办官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优秀人才。这一开创性的壮举(过去孔丘先生办的是私塾,办官学文先生是首创)得到了不久前还在热播的“汉武大帝”的充分肯定,于是后来咱就有了由中央直接领导的“太学”和“太学生”云云。不久前我参加了石室中学第二千一百多少年的校庆,那个才叫自豪,就像某影星用了“盖中盖”,感觉真不错。
那一年石室中学有五位同学考上北大,其中,李权和我进了数学力学系。其他三位化学系和物理系的出于各种原因都已英年早逝。李同学和我至少暂时尚无性命之虞。感觉还是咱系风水好。(遗憾的是,近期李权同学也因病去世。——2011年10月补注)
我们挤在大棚卡车上,一路高唱“共青团员之歌”一类的革命歌曲,穿越成都平原和川北丘陵,出剑门,跨秦岭,到宝鸡坐上了往北去的火车,虽然是硬座,当时的心情那个好,其后50年再也没有那样的好心情。
到学校报到注册之后,每人被发给一个捷克造的搪瓷碗,意味着“免费的午餐”,当然还有免费的早餐和晚餐。随后是安排宿舍,暂住临时工棚,在那里首先认识的是主动关照我们外地同学的周巢尘、李颐黎等几位高个儿的北京人,一个个热情洋溢,彬彬有礼。去年聚会他二位都做了“大会发言”,但我没注意听,我一直在回忆这二位当年雄姿英发的模样。
人说北大人善于独立思考,在20世纪50年代的多事之秋我经过“独立思考”总结出两条“公理”:一、一切真理服从人道主义原则;二、人与人之间应为合作关系,不应该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按照这两条来立言行事,于是在1957年夏天遭遇到难以承受的打击。
现在反思起来这可能是一误会。其实我并不反对领袖。我实心实意地相信“领袖”真是人民的公仆。我只是担心个别公仆用权不慎伤及无辜。用现今市井流行语来形容,我是“操心丸”吃得太多。那以后的18年,我在公安局的直接领导下从事体力劳动改造思想,其中农场12年,煤矿6年。从21岁到39岁就是这样度过的。
1975年7月我获准离开煤矿回家自谋职业,在街道上做临时工。虽然还是重体力劳动,虽然失去了铁饭碗和公安局的坚强领导,但那个心情,怎麽说呢?前某年春节晚会有句歌词:‘老百姓呀,今儿个真呀嘛真高兴!’在这没有岗位的岗位上一干又是4年。
1979年经由55级洪加威同学牵线搭桥,陶懋颀先生、赵立人同学和56级熊金城同学的举荐和努力,我和景中被中国科技大学正式收编。阔别22年后终又回到原先的起点。
1995年咱们的系扩充为数学科学学院,聘请我担任新建的“信息科学系”的主任,我同意兼职。从1996到2002年我在这个位置上做了两届。这期间由于种种原因,我在咱学校的时间并不多。每次来我都住在勺园,经常去未名湖散步,但再也找不回当年的感觉了。
去年集会时被勉励要保持良好心态,类似于老干部要保持晚节的意思吧。如果把每位同学比作一本书,这本书已经翻过了70页,但后面可能还有许多页,最精彩的故事可能还在后面。亲爱的同学,祝您生命之树长青
(摘自五十年情怀——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一九五四级入学五十年纪念册)
杨路教电脑拥有人的智慧 :
杨路的世界,符号多,色彩少。但他乐此不疲。
理解杨路,有三个关键词:数学、计算机、人工智能。
杨路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因为戴上“右派”帽子耽误了多年光阴。但1979年进入中国科技大学任教、1986年回到中国科学院成都数理科学研究室之后,他焕发青春,成为“机器智能”领域的领跑者。
杨路最早提出并实现的降维算法,在“不等式机器证明”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而20年来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120多篇论文,获取的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足以证明他在计算机自动推理、距离几何、符号计算等领域的贡献。他还曾以第一发明人的身份,申报了“动态身份认证电子令牌”专利,获得全国专利博览会金奖。
记者将试着寻找杨路这个方程的“解”:他是怎样教电脑像人一样思考、发现数学定理?他是怎样达到这样的高度的?
世界难题三秒解开
许多世纪以来,人类一直尝试着,用各种机器替代繁重的体力劳动,至今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而现在, 杨路和他的同行所从事的工作,是研究计算机的人工智能问题,其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以机器代替人的脑力劳动。
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杨路干出了了不起的成果:降维算法。依此编出的程序,仅仅只需要在微机上运行,就可以迅速把许多世界性的数学难题证得一清二楚。
比如著名的Janous不等式,是1986年作为一个公开问题向世界提出的,直到1988年才有数学家作出解答。原题是,设a,b,c和2s分别表示三角形三边上的中线长及周长,请证明1/a+1/b+1/c≥5/s这个不等式难在它的左端隐含了三个根式,所以需要繁复艰辛的计算,才可能得到证明。但是运用杨路根据降维算法编制的通用软件BOTTEMA,它在证明这个命题前会自动将几何命题转换为与之等价的代数命题。在“奔四”2.2G微机上,只用了3.94秒,就证明了这一命题。
验证这样的三角形几何不等式,对杨路的通用程序来说,不过是“小试牛刀”。波特玛等人的专著《几何不等式》中有100多个基本不等式,将它们全部验证完毕, 杨路的程序只在一台微机上总共花了两秒多的运算时间。
目前在不等式机器证明方面, 杨路的程序是全世界效率最高、功能最强的软件。它理论上适用于各种维数的代数与几何的不等式。对此,我国数学机械化领域的泰斗吴文俊院士评论说:“杨路给出了基于完全不同的原理的、非常强有力的方法。”
众所周知,电脑拥有强大的计算能力,但它的“思考”、“推理”能力非常弱,所以它难有人一样的智能。但杨路提出的方法,编制的程序,可以“教会”电脑,高速、成批地证明不等式,并且像人一样“新发现”几何与代数的不等式。它成功解决了定理自动发现的一个“瓶颈”问题。
逆境中智慧会发光
就在记者采访前,3月23日, 杨路发表了题为《用距离坐标解几何约束》的论文,发在德国出版的《人工智能》系列丛书中。杨路以英语书写,洋洋洒洒长达14页,介绍了一个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效完整的新算法。
3月26日,坐在简朴的办公室里,他说起了自己坎坷而又快乐的人生:身处逆境时,是志同道合的学友和无法摧毁的信念支撑着他,使他的学识没有被无情的岁月所风化……
1957年,21岁的杨路,站在北京大学辩论会场,引经据典,论证某人不是“反革命分子”,博得台下阵阵掌声。可是,没过几天,他的名字前面就多了个定语:右派。
他走过了漫长的18年“劳动改造”的岁月:在农场12年,在煤矿6年。
杨路不是孤独的,他的同年级同学张景中,和他有相同的命运。两人惺惺相惜,有问题共同商讨,有见解彼此交流。直到1966年,“十年动乱”开始,张景中去了新疆,两人才一度断了联系。
在沉闷的日子里, 杨路这位胸怀大志的数学才子爱看夕阳,望着落日余晖他就想:只要人不死,智慧就会发光。
他也记得,法国著名数学家达兰贝尔的格言:“做人要向前进,你就会产生信念。”至今他还用这一警句来勉励学生。
“劳动改造”中的杨路,一天也没有放弃对专业问题的思考。终于有一天,他与张景中恢复了联系,从此,两个星期就有一封从新疆来的或者寄往新疆的信。那些艰难困苦条件下探讨科学的书信,每一封都闪动着智慧的光芒……直到科学的春天来临,重逢的日子来临。
无论环境如何恶劣,张景中都珍藏着杨路寄给他的信,厚厚的一大摞,多达几百页。重逢时,张景中把这些特殊信件制成了一个大本子,交还杨路。它是两位数学家风雨同舟,以智慧对抗无情岁月的见证。50年牢不可破的友谊,比传奇更为传奇。
不变的是对祖国的深情,熟悉杨路的人知道,他是计算机学科和数学学科的博士生导师,是国家攀登项目“数学机械化的研究与应用”的首席科学家,也是中国科学院“不等式机器证明与机器发现”知识创新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杨路不光自己搞科研,还先后培养了博士研究生13人、硕士研究生50多人,其中不少人成了青年学术带头人。他记忆最深的,是1993年担任第34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队的总领队,为6位全国选出的数学苗子,安排了近50天的高水平训练。
大赛设在伊斯坦布尔。临行前, 杨路告诫这6位同学,参赛只是人生道路的开端,但是,你们是代表中国去的,所有中国人都盼着你们凯旋。随后,他找来事先准备好的鲜红的国旗,与教练和选手们合影。
历史不会忘记:经过十几天的激烈角逐,在教练和选手们的共同努力下,创下了每人一金、捧回6块金牌的辉煌。
杨路第一次出国,是到澳大利亚讲学,他没有时间欣赏异国风情,而是争分夺秒地坐在计算机前,一坐就是十几个钟头,废寝忘食。就从那时起,他患上了严重的胃病。
杨路在国外看到人家发达的科技、强大的经济,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他在紧张的访问与交流中,连夜写信给自己的学生。信中说,我们的国家还不发达,我们要发奋努力,快速推动学科发展、造福社会;去追赶发达国家……
经历了近20年磨难的他,有这种大爱,给学生们留下极深的印象和教益。他的同事、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的博士生导师符红光,告诉记者, 杨路对中国的前途充满信心;生活态度是荣辱不惊;他总是向前看,从脚下做起;他对学生们的影响是正直、坚强、刚直不阿、知难而进。
杨路,是一本大书。(摘自互联网)
第四十二节 曾锦光
简介:曾锦光,男,汉族,1936年3月12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
1949-1952年在上海圣芳济中学读书,1952-1954年在广西桂林中学读书,
1954年9月—1958年9月 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固体力学专门化学习,
1958年9月—1963年3月 中国科学院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1963年3月—1974年5月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现长春理工大学)任教。
1974年5月—1997年9月 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历任讲师,副教授,1989年晋升教授,1996年增列为博士生导师,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应用数学系主任,中国力学学会地球动力学专业组委员,中国地质学会数学地质专委会委员,《油气藏
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员。
1997年9月—2006年3月 宁波大学,教授,2006年3月退休
二、主要研究领域:
长期从事数学地质、力学与应用数学在石油勘探与开发工程中的应用、非线
性科学在地学与管理科学中的应用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硕、博)讲授过20多门课程,指导培养硕士研究生8名,博士生2名。
三、主要学术成就:
1、对石油勘探中裂缝分布规律的模拟与预测进行了开拓性研究。于1982
年和1988年先后提出了“应用构造面主曲率研究油气藏裂缝问题”和“用屈曲薄板模拟纵弯褶皱的力学模型”,建立了分析褶皱古应力场的计算方法。其后在1994年又应用断裂力学理论建立了断层古应力场的解析计算方法。这些工作,为用力学理论来解决构造和断层的裂缝系统的分布规律和预测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定量方法,开辟了从构造应力场角度数值模拟入手研究裂缝定量预测的先河。这些方法技术,已被国内多个油田广泛采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主持研究完成的“六•五”、“七•五”、“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均取得了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的成果。所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1996),部省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四等奖2项。
2、先后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除《应用构造面主曲率研究油气藏裂缝问题》
已被引用80余次,被CNKI学术趋势列为历史事件外,另一论文《地震记录的分形与混沌性质》从理论上论证了时间序列和地震记录满足分形和混沌特性的必要条件,然后通过实际地震记录的功率谱分析,证实在一定频谱范围内地震记录满足分形的要求,同时也证实了地震记录的混沌性质,为分形与混沌理论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该文被CNKI学术趋势列为“功率谱分析”和“地震记录”两项学术趋势的历史事件。
3、近年来的研究兴趣集中在油藏工程中的强化采油技术(EOR)方面,完
成了聚合物溶液驱油技术中的一个基础性课题《粘弹性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理论及数学模拟研究》(国家973项目子课题,2004),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理论方法成果。
四、主要论著:
1、曾锦光、黄 、陈恕行,复杂地层构造的地震模拟,地球物理学报、第
23卷,第4期,1980。
2、曾锦光、罗元华、陈太源,应用构造面主曲率研究油气藏裂缝问题,力
学学报,第二期,1982。
3、陈太源、罗元华、曾锦光,应用构造面主曲率研究油气藏裂缝的方法,
油田开发论文集,第一集,石油工业出版社,1982。
4、Zeng Jinguang, A Study of
Structural Fractures in Theory, Expanded Ab
struct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etroleum in
Carbonate Areas, Nanjin, China, Nov. 12-19, 1986。
5、曾锦光,构造裂缝的理论分析研究,中国南方油气勘探新领域探索论文
集,第一辑,地质出版社,1988。
6、Zeng Jinguang & Shu
Yaqin, Theoretical Study of the Structural Fractures,
Advances in China’s Earth Science, Oriental Earth
Science Series, Book I, Tongji
University Press, Shanghai, China, 1992。
7、曾锦光、舒雅琴,断层裂缝系统分布的预测方法研究,中国南方海相碳
酸盐岩油气勘查研究论文集,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8、曾锦光、舒雅琴、钟勇,地球物理资料预测油气的分形方法,物探化探
计算技术,第16卷,第4期,1994。
9、曾锦光、舒雅琴、钟勇,地震记录的分形与混沌性质,石油地球物理勘
探,第6期,1995。
10、Zeng Jinguang, Shu Yaqin,
Prediction of fracture system distribution of
carbonate Reservoir in Sichuan Basin, China,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ology, Geotechn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of Indochina, 22-25 November, 1995, Khon Kane, Thailand.
11、曾锦光、舒雅琴,岩体裂隙分布预测的构造动力学方法及在油气勘探中
的应用,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7。
12、曾锦光、舒雅琴、郭崇华,企业经营战略选择的模糊神经网络方法研究,
中国管理科学,2000年第S1期
13、曾锦光、舒雅琴,材料非线性粘弹性本构关系的神经网络模拟,固体力
学学报,2004年,第01期
14、聂勋碧、曾锦光等,储层分析和油气预测的地球物理方法研究及应用,
成都理工大学,2000年
(曾锦光提供)
第四十三节 周芝英
简介: 周芝英祖籍镇江,1949-1951年在镇江京江中学读初中,1951-1954年在南京师大附中读高中,1954-1959年在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数学专业、微分方程专门化读书,1959年暑假毕业后留校任教。1991-200?年在北大数学学院圆明园分校数学系任教。200?年退休。
发表的部分文章与教材:
1、傅素冉、黎乐民、刘婉如、周芝英,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的化学应用,
2、谢柏青、周芝英、刘新元,高等学校理科计算机教学改革与思考,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2000年会
3、周芝英、刘婉如、徐服耕、胡增鹏,电视机中AGC部分电路的参数设计,【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05期,pp7-18。
4、梁秀慧、周芝英译,微型计算机:青少年之友,电子工业出版社,1984年,119页
获奖:
1、周芝英、黄文灶、叶抗,《应用软件》大专班的教学与管理,北大数学学院优秀教学成果奖。
2、周芝英、龙承业、徐树方,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1992-1993学年。
第四十四节 赵立人
1935年生于温州,1954年从上海中学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57年因反右遭察看,1959年到中科院科技大学任教,1980年到合肥联合大学任教,直至退休。
人生的领悟片段
一九五三生温州,沐浴自由自强风。自幼父母重教育,爱的教育贯始终。
一九五四国运佳,上中毕业进北大。风华正茂意气发,恩师音容永不忘。
一九五七风云变,右派超过半百万。北大画了八百多,劳改劳动留察看。
燕园英落未名湖,恩师含悲宣名单。五九无证进科大,教学劳动两重担。
科大领导宽容待,右派也让上讲台。文革苦头又一趟,出语不慎挨批斗。
请罪台前颂声朗,地室牛棚黑黝黝。文革劫尽回科大,抖擞精神上讲台。
课堂爆满得奖赏,勇挑重担光明赞。八零首倡民办教,锐意创建联合大。
退而不休十年来,依然活耀在讲台。健步游泳打太极,身强体壮乐开怀。
幸与诸君共北大,欣逢盛世聚白头。同经磨砺情更督,欢欢喜喜享太平。
胸无文墨难为文,且排短句说人生。愧费诸君贵光阴,博君一笑请指正。
注:‘上中’指上海中学;‘联合大’指合肥联合大学。
摘自‘五十年情怀——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一九五四级入学五十年纪念册’
第四十五节 赵似兰
简介:赵似兰,女,1933年7月出生,上海市人。她1951年前在上海市务本女中读书,1951-1954年抗美援朝参军入伍,1954-1959年在北大数学力学系数学专业读书。
赵似兰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后,1959-1982年在北京医学院数学教研室工作,在北京医学院数学教研室任助教.自入北医后,一方面从事数学教学工作,一方面致力于寻求数学如何为医学实际服务的工作,通过多年实际学习医学,调查研究,确定了生物控制论的研究工作,着重于建立有生理解剖背景的物理数学模型,并通过对部分实验资料用系统辨识方法来估算出有生理意义的模型参数,以揭示出直接用实验方法难以获得的,人体各局部控制系统的控制机理和对临床的诊断、治疗的新信息。
赵似兰1982-1998年在北京医科大学生物物理系工作,她1982年后调入生物物理教研室,建立了生物控制论研究小组.使生物物理教研室形成了从分子水平到细胞水平直到系统水平的对医学研究的完整体系.后生物物理教研室被评为全国医学院校中唯一的一个重点博士点, 生物控制论是其三个重点研究方向之一.1985年任付教授、88年提前晋升为教授。在国内及早开展了生物系统的房室建模和辨识工作。应用此方法,来估算药物、毒物或生理物质在体内各不同部分的分布、吸收、排泄、代谢的动态规律,在实际工作中有一定实效,个人于1985年获“生物控制论在医学中应用”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奖,并于1987年总结成“生物系统的房室建模和辨识”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此后,更集中致力于神经系统信息加工模型的建模和仿真,1991年,“系列化前庭功能检查计算机处理和评定系统”的研究(是空军医学研究所、北大生物系和北医三家合作的国家协作攻关项目)获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对躯体感觉神经系统也进行了模型研究,为临床用体感诱发电位诊断疾病提供了新指标。并开展了对二百多例各种不同类型失语患者的CT图片处理,通过计算机将图片按头颅的解剖特征进行标准化后,再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来研究不同失语类型患者脑部损伤定位和功能间的关系。此工作在1993年获卫生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赵似兰1985-1986年在荷兰与萊敦大学的生理教授A.A.费尔芬合作工作半年.并合作将两人的研究工作总结成研究生教材,在1993年将已完成的科研工作总结成“控制论和计算机应用于医学---原理和实例”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1987年以来,主持各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卫生部招标基金共6项。参于和外单位合作的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一项、一般基金五项。除以上两本专著外,共参于编著、译著等数部,发表论文共70余篇。
赵似兰论著表:
[1] 针刺人体某些穴位对皮肤痛阈的影响, 中华医学杂志第三期pp147-157, 1973, 北京医院基础部针麻原理研究组。
[2] 呋苄青霉素人体内药物动力学比较 , 1979年全国临床药理专题讨论会交流资料 pp1-10,1979, 李家泰 赵似兰 孙忠民。
[3] 反映前庭功能的数学模型综述,第二届全国生物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下册p113,1979,赵似兰 潘淦就。
[4] 房室模型辨识在生理动力学中的应用,第三届全国生物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下册p114-115,1979,赵似兰。
[5] 控制理论与生物医学,北京医学院研究生教材 ,1979,赵似兰。
[6] 系统辨识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全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讨论会,1980,袁震东 赵似兰 黄秉宪。
[7] 手针的镇痛作用和血中内啡素、组织胺及暗示感受性的关系, 针刺研究第五卷第四期p273,1980,许淑莲 付思立 项曼君 鲁祖荪 韩济生 汤健 赵似兰。
[8] 用前庭动眼数学模型诊断美尼尔氏病的初步尝试,全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与应用学术讨论会,1981,赵似兰等。
[9] 前庭视反射的数学模型,生理科学进展第二期pp157-159,1981, 赵似兰 潘淦就。
[10] 房室系统模型在放射性核素代谢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生物系统信息加工及生物信号与图象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pp87,
1988, 陈冠英 曹履成 赵似兰。
[11] 磺氨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房室模型的辨识,生物系统信息加工及生物信号与图象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pp85-86,1982,何绍雄 赵似兰 黄团华 张文伯 黄秉宪。
[12] 房室系统的建模和辨识在生理动力学中的应用,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第三期pp22-28, 1982, 赵似兰。
[13] 控制理论与医学,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第三卷第三期pp33-36, 1982,赵似兰。
[14] Mathematical Model for Vestibulo-ocular Reflex,
Identification and System Parameter Estimation Sixth IFAC Symposium, Arlington
Virginia U.S.A. June 7-11, pp246-250, 1982, Zhao Si-lan 、Yu Li-shen、Liu Ke-qiu、Quan Gao-xi.
[15] Model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Compartmental Systems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Identification and System Parameter Estimation Sixth IFAC Symposium, Arlington
Virginia U.S.A. June 7-11, pp1284-1289, 1982, Zhao Si-lan 、He Shao-xiong、Huang Tuan-hua、Huang Bing-xian、Chen Guan-ying.
[16] 眼震信号的计算机采样方法,北京生物医学工程第三期pp1-8, 1983,刘克球 全镐锡 胡国定 张烈 罗静初 于立身 李国奇 王奎年 赵似兰。
[17] 磺氨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非线性房室模型的辨识,中国药理学报第四期pp265-269,1983, 何绍雄 张文伯 赵似兰 黄团华 黄秉宪。
[18] 两种磺氨药非线性血浆蛋白结合率的经验计算公式,中国药物通讯第一卷第三、四期pp249-250,1984,何绍雄 曹鉴萍 赵似兰。
[19] 一种非线性房室系统的辨识, 信息与控制第四期,1984,黄团华 黄秉宪 何绍雄 赵似兰。
[20] 计量医学(第4-6章),上海科技出版社pp39-86,1984,黄秉宪 潘华等编译。
[21] 神经元放电的信号处理,全国生物控制论学术会议大会报告,1985,赵似兰。
[22] 生物控制,2000年中国研究资料第31集第二分组2000年的中国生物医工程现状进展和未来pp19-26, 1985, 赵似兰。
[23] 荷兰计算机在医学中应用简介,第五届全国生物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p105, 1986, 赵似兰。
[24] DPH标记细胞膜的动力学与膜脂流动性的荧光偏振校正测量,生物物理学报第二卷第一期pp37-41, 1986, 蒋桂森 赵似兰 薄慧卿 林克椿。
[25]关于Compartment模型,数学的实践与认识第三期pp59-66, 1986,邵秀民 邝志全 孙耿 赵似兰。
[26] 小肠锌吸收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生物物理学报第二卷第三期pp327-332,1986,张国禾 赵似兰。
[27] 丙酸睾丸素对大鼠空肠和回肠锌吸收动力学的影响,中华医学杂志第六六卷第十期pp608-610, 1986,张国禾 翟大明 叶恭绍 赵似兰 耿惠敏 范光。
[28] 大鼠空肠和回肠锌吸收动力学及雄激素对锌吸收部位影响的研究,北京医科大学学报第19卷第二期pp90-92, 1987, 张国禾 叶恭绍 赵似兰 耿惠敏 范光。
[29] 胆固醇转移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第19卷第6期p426, 1987,徐宁生 郭爱玲 孟庆玲 黄惠中 李怀 赵似兰。
[30] 用房室模型分析147Pm在大鼠体内蓄积排出规律,中华放射医学杂志第7卷第1期pp34-39,1987,陈冠英 赵似兰。
[31] 小肠锌吸收动力学模型中锌吸收速率常数K21/K12比值与锌吸收率的关系探讨, 生物物理学报第3卷第1期pp55-59,1987,范光 赵似兰 张国禾。
[32] 小剂量维生素D3对正常大鼠空肠和回肠锌吸收动力学的作用,北京医科大学学报第19卷第3期pp157-159,1987,张国禾 唐子进 叶恭绍 赵似兰 范光。
[33] 生物系统的房室建模和辨识, 科学出版社,1987,赵似兰等。
[34] 神经元放电的信号处理,生物科学参考资料第25集pp30-55 科学出版社,1988,赵似兰。
[35] 从语言失调来研究脑功能, 生命科学前沿的研究---全国生命科学前沿学术讨论会论文集pp178-179,1988,赵似兰 高素荣。
[36] 房室模型的建模和辨识,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生物医学工程学pp107-108,1988,赵似兰。
[37] 体感诱发电位锁骨上N9成分的物理数学模型,神经内科学年会论文摘要汇编p20,1989,孙相如 孙红伶 石昕 赵似兰 余钧。
[38] Computer Analysis and Mathematical Model
Evaluation System of Battery vestibular Investigation, MEDINFO 89 pp572-576,
1989, Yu Lishen、 Liu
Sen、 Li
Caoqi、 Wang
Kuinian、 Zhao
Si-lan 、Liu
Keqio、 Shi
Hua.
[39] A Physical-Mathematical Model of Supralacical N9 of SEP, Beijing Symposium on Evoked Potential and Electromyography June 5-7 p48, 1989, Sun
Xiangri、Sun
Jianglin、Shi Xin、Zhao Si-lan.
[40] Mathematical Model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s for Evoked Peripherial Potentials, Cybernetics and Systems’ 90
pp489-496 World Scientific Press, 1990, S.L. Zhao、J. YU、H. Li、 Y. B. Wu、 X. R. Sun.
[41] 运动后肌肉疲劳的SEM的定量分析方法,第六届全国生物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p132, 1990, 徐婕 赵似兰 吴一兵 浦钧宗 傅清涛。
[42] 兔血浆蛋白胆固醇代谢的房室模型研究, 生物物理学报第6卷第1期pp37-41, 1990,李怀 赵似兰 徐宁生 黄惠申。
[43] 生理系统分析白噪声方法, 科学出版社,1990,钟延炯 李白男 赵似兰 译。
[44] 外周诱发电位的模型研究, 生物物理学报第6卷第3期pp287-293,1990,余钧 赵似兰 孙相如。
[45] 胆固醇转移率影响因素的分析,基础医学与临床第十卷第四期pp38-40, 1990,徐宁生 ---赵似兰 耿惠敏。
[46] 医学研究中系统方法(第九章信息方法和控制论方法),医学方法概论、广东科技出版社,1990,常青 邓平修主编。
[47] 药物动力学有关条目,实用药学词典、天津科技出版社,1991,周廷冲主编。
[48] A physico-mathematical Model of Peripherial
sensory Action Potential, 第一届海峡两岸神经肌肉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p78, 1992,孙相如 赵似兰 等。
[49] 脑CT图象的计算机三维重建及其在失语症与病灶部位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全国生物控制论与生物医学工程学术讨论会特邀报告会议论文集,1992,张炜 陆惠民 王秀春 高素容 赵似兰 周宇菲。
[50] 胆固醇代谢速度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 全国生物控制论与生物医学工程学术讨论会特邀报告会议论文集,1992,赵似兰 李怀 戴维丽 徐宁生。
[51] 控制论和计算机应用于医学------原理和实例,科学出版社,1993,赵似兰 A. A. Verveen.
[52] 基于计算机三维图象技术的失语症病灶空间定位法, 生物物理学报第 9卷第3期pp437-441,1993,张炜 陆惠民 王秀春 高素容 赵似兰 周宇菲。
[53] 用胆固醇代谢的房室模型速率系数来分析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生物物理学报第 9卷第4期pp582-585,李怀 赵似兰 戴维丽 徐宁生 赵春玉 赵蕊。
[54] 睡眠EEG时间序列分析,全国生物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1994,赵似兰 段鲲。
[55] 诱发电位模型在诊断糖尿病人末梢神经损伤上的应用, 生物数学学报第10
卷第3期pp21-24,1995,李彦萍 赵似兰 李怀 孙相如。
[56] 睡眠脑电的分性维数分析, 生物物理学报第11卷第2期pp226-232,1995,赵似兰 彭伟 段鲲。
[57]用微弱电刺激治疗失眠及其客观效果评价方法的建立,中国第二届睡眠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1996,赵似兰 单保慈 耿惠敏。
[58] 对失眠病人睡眠状态的客观评价及用微弱电刺激治疗失眠,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第一期pp111-112, 1996, 赵似兰 单保慈 耿惠敏。
[59] Modeling of Propagation of action potential of
Neural Fiber and its Applications, Progress i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Hong Kong、September 24-27、pp870-875, 1996, Zhao Si-lan、Li
Yan-ping.
[60] 健康危险度评价---案例:二氯甲烷致癌危险度评价中以生理为基础的药代动力学的应用,环境与健康杂志 第十三卷 增刊 pp91-106, 1996,卢国呈 赵似兰。
[61]失语症患者CT图像的三维重建, 中国神经免疫和神经病学杂志 第三卷第二期 pp99-102, 1996, 周宇菲 高素荣 赵似兰等。
[62] 入睡和觉醒的机制研究, 复旦神经生物学讲座, 1997,XIII,pp123-132.
赵似兰。
[63] 微弱电刺激对失眠者睡眠状态及睡眠脑电影响的初步研究,生物物理学报第十三卷第三期pp467-472, 1997, 赵似兰 单保慈 赵似兰 耿惠敏 段鲲。
[64] Modeling of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 Procee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oretical Biophysics and Biomathematics,
pp155-160, 1997, Si-lan Zhao Qiang Wang.
[65] 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的逆问题研究,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二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神经解剖学杂志,第十三卷增刊,p315,1997, 王强 赵似兰 潘映辐。
[66] 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的逆问题研究, 生物物理学报第十三卷第四期 pp607-612,1997, 王强 赵似兰 潘映辐。
[67] 入睡机制的神经元环路模型研究, 第八次全国生物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 1998年5月,pp.44, 赵似兰 张承福 张虞顺
[68] Modeling of Network for mechanism of Spindle
waves of EEG of falling asleep based on cellular substrates, 199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ural Networks and Brain Proceedings,Beijing, China, ppPL15-18, Zhang Chenfu, Zhao Si-lan, Shi
Rui-hong and Long Wen
[69] 基于生理解剖知识的入睡机制神经元群网络模型研究,生物物理学报第十四卷第四期,1998 pp689-696, 龙文 施瑞红 张虞顺 张承福 赵似兰
[70] 神经递质在睡醒转换中作用的数学模型仿真研究,生物物理学报第十五卷第四期,1999 pp718-725, 施瑞红 赵似兰 龙文 张承福
[71] Study of Function of Brainof by Modeling of
Falling Asleep and Awaked Mechanism, EABS 2000, pp.219, S.L. Zhao, C.F. Zhang,
R. H. Shi and W. W. Long.
[72] 用建模仿真来启示神经元特征状态整合成宏观功能状态的脑信息处理机制, 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讨论会文集, 2000年9月, 赵似兰
[73] On the synchroization of EEG spindle waves,
Communication in Theoretical Physics, 2000, Vol. pp665-672, Long Wen Zhang Chengfu Zhao Silan Shi Ruihong
[74] 入睡K-综合波产生的生理机制模型仿真研究,生物物理学报第十八卷第四期,2002,pp336-340。蒋玉辉 唐志宇施瑞红 赵似兰 张承福 贺东奇
[75] 睡眠2期脑电信号产生的生理机制模型仿真研究, 生物物理学报第十九卷第三期,2003,pp409-414。唐志宇 蒋玉辉 施瑞红 赵似兰 张承福 贺东奇
赵似兰1998年退休。
转贴:我们——北京大学數學力學系一九五四級(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