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入世界第一的喜与忧】 文/蔡慎坤 一个现在可以平视世界的大国,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财政收入是多少?不少人对此颇感好奇。财政部部长刘昆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坦言:2020年财政收入为18万亿元,财政支出为24.7万亿元,一年出现了6.7万亿财政赤字。刘昆还透露:“十三五”时期财政收入总量达到88.6万亿元,财政支出总量达到109.8万亿元。 发改委官员说,财政收入连续15年世界第一,外汇储备也是连续15年世界第一。除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还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和庞大的罚没收入和大幅增长的土地出让收入,其总额在GDP比重中占30%以上。与GDP相比,财政收入对政府来说更重要。GDP是虚的,财政收入是实的,是攥在手里的钱,是政府可以动用的财力,是能够转化为政府意志的行动力! 财政收入世界第一,对政府来说无疑是值得喝采的大喜事,但对民众来说,增加个人和家庭收入更为紧迫,如果囊中羞涩,面对物价高涨货币贬值,生存压力只会越来越大。去年受疫情影响,很多人处于失业状态或半失业状态,尤其是从事服务业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农民工一旦失业失去收入,就只能靠存款来维持生计,而没有存款或存款不多的人,将面临各种各样的困境。. 虽然我们让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了,会不会出现返贫现象,随着通货膨胀物价飊升,现有贫困线标准能不能维持温饱?虽然我们有许多富可敌国的富豪,依然还有6亿多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6亿多人,相当于两个美国的人口,每人每月1000元,相当于每月150美元。世界银行对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贫困标准是每天生活费5.5美元,折合人民币1056元/月。如果按世界银行的标准,贫困人口还有一半以上。 最近前财政部长楼继伟的文章“财政困难不是近期、短期中期也非常困难”的文章被广泛转发,说明“财政困难”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什么财政收入世界第一却依然非常困难,就在于无节制的政府投资,无底线的行政开支,无监督的对外援助,如同一个个黑洞,吞噬了民脂民盲,而真正用于民生福祉的资金严重不足,导致民众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耗费巨大。 中国宏观税负也是世界第一,连“中国石油”这样的垄断企业也一再坦承一箱油半箱税!他们抱怨囯内油价高不是因为垄断的缘故,主要是税收太高,油价中至少包含了48%的税费。而火爆的房地产业涉及税费多达180多种,房价里70%是税费,堪称世界之最!中囯房价只涨不跌,就在于房地产己经成为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或者说各级财政的“摇钱树”,也是苛捐杂税的主要来源。 再看看中囯市场上无论进口车合资车,价格都远远高于囯外同类车型,究其原因,除了垄断经营,主要还是高税收所致,中囯对进口车征收25%的关税、17%的增值税、10%的购置税以及依照排量征收高额消费税,使得进口车在中囯价格翻倍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以一辆从德国进口的4.4升宝马X6为例,到岸价不到50万元,上完三种税,进口成本就达到121.8万元。 难怪原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许善达公开坦言:中国宏观税负高达44%!世界银行曾对不同国家收入水平的类型提出过一个划分标准:人均GDP低于785美元为低收入国家,宏观税负一般为13.07%;人均GDP786—3125美元为中下等收入国家,宏观税负一般为18.59%;人均GDP3126—9655美元为中上等收入国家,宏观税负一般为21.59%;人均GDP大于9656美元为高收入国家,宏观税负一般为28.90%。 目前我国共有19项税种,除个人所得税、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印花税、契税、烟草税、关税、车船税等等,贯穿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流转税的比重占税收收入的七成以上。这意味着,纳税人需要缴纳的很多税,是看不到的流转税,并没有反映在个人开支的税单上。 中国税制与国外税制还有一个重要区别,就是财政收入除税收之外,还有一个几乎可以与之并驾齐驱的收入主体:包括预算内收费、预算外收入、制度外收入等等。只有把这些统统加起来与GDP相比较,才是真正的“宏观税负”。如果再把制度“之外”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还有形形色色的腐败贿赂支出以及因通货膨胀而提高的实际税率,那就更说不清楚到底是多少。 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财政收入17.2万亿,政府性基金收入61462亿元,同比增长34.8%,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52059亿元,同比增长40.7%,全国社保基金2017年总收入为6.64万亿元,同比增长23.9%,加上国有资本经营收入2579亿元,行政交通罚没收入等等,这个数字是多少?恐怕没人计算!如果算上各种隐形税费乃至见不得阳光的腐败成本,中国税负水平超过世界上许多富裕发达国家。 高税收低福利是中国模式令世界瞩目的致胜法宝,无论是中国企业和个人对高税收都具有强大的承受能力,试想想,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也不会有如此庞大的低保人口,仅凭每月不到100美元艰难生活。中国不像欧洲全民享受高福利,因而财政压力并不大,在中国享受高福利的的阶层不到人口总数的5%,因而中国完全可以持久笑傲宏观税负世界第一。 企业和个人的税负高了,全社会的消费热情被抑止了,个人购买力下降了,消费水平也就下降了。从2018年起国内消费的80%是由10%的富人和政府共同完成的,另外90%的人群仅靠20%的基础消费活着而已。玻璃大王曹德旺早就说过,10多亿中国人没有消费能力,有消费能力的不到两个亿。既使是这个比例都是高估了,大凡了解真实现状的人都知道,所谓内循环不过自欺欺人。 所谓内循环就是历史上长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历史上彻底的内循环包括朱元璋制定海禁政策开始到1840年鸦片战争,持续50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封闭的国门,被迫对外开放,参与到外循环之中,最终使得清王朝土崩瓦解。第二次内循环则是1949到1978,前后仅30余年。这两个内循环时期,导致中国经济,文化,政治,科技抑或人民生活水平,都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所谓经济内循环,是指闭关自守,不与外界接触,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把自己关进笼子,别人休想进来,我也不出去,各玩各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封闭政策很多中国人记忆犹新,几乎所有人在几十年中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虽然当时产业门类比较齐全,东部沿海制造业也纷纷向西部转移,但折腾几十年的结果是国民经济濒临崩溃。 高速增长的GDP很大程度上是货币超发催生的怪胎,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工薪阶层平均月薪38元左右,那时候发行货币总量为700亿元;2020年货币发行总量超过200万亿元,是70年代中后期的3143倍,那么对应的平均月薪应该是:38x3143=119434元。而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7540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4037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5204元。 金融学家佩蒂斯曾在《金融时报》撰文提醒中国,应把财富从国家转移到普通大众手中,利益集团必须停止掠夺大众财富。佩蒂斯解释,中国持续的快速增长是由越来越浪费的投资带动的,是由不可持续的债务增加带动的,这显然牺牲了普通大众的利益。政府为了保持高增长,让普通大众付出巨大代价,结果,个人购买力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下降到危险的低水平,消费水平也下降到了危险水平。为了将经济重新平衡转向消费,中国必须通过大幅减少投资和贷款,来消除全民未来的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