暌违七十载西南联大国文课本首次完整再现 2015-10-12 来源: 凤凰读书
一部通识教育和博雅教育的经典范本 大师云集,学术自由的黄金时代,杨振声、朱自清、闻一多、王力、魏建功、浦江清、余冠英、刘文典、罗常培、罗庸……他们授过的课杨振宁、黄昆、邓稼先、邹承鲁、朱光亚、汪曾祺、王希季、何兆武、许渊冲、吴讷孙……他们读过的文。 西南联大存在的时间不满九年,就读学生不过八千,而且条件简陋,生活艰苦,但前后任教的教授有朱自清、闻一多等三百余人,他们都是各个学科、专业的泰斗、顶级专家。并培养出了一大批人才,其中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四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六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近百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正如对于西南联大素有研究的汉学家易社强所说:“西南联大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意思的一所大学,在最艰苦的条件下,保存了最完好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了最优秀的人才,最值得人们研究。” 本书原名《西南联大国文选》,就其性质而言是选本,没有注解,只有选文。那一篇篇从《诗经》《楚辞》《论语》时代而至鲁迅徐志摩年代的作品,镌刻着民族精神的某些密码,体现着编者的精神意志。李清照以婉约风格著称,这册书中选的却是她的《金石录后序》,是词人南渡后饱蘸家国兴亡的黍离之悲写成的心史。全书以陆游的《示儿》收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编者的用意寄托,自是志在收复。而书中选了《论语》中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更是体现了编者诗一般身心自由的生活态度,也是国殇流离中仍当坚守的情怀。捧读本书,一股浩然之气扑面而来,能让读者充分领略当年学人的真性情。 本书在忠实还原《西南联大国文选》原本的基础上,又增录了朱自清、浦江清、沈从文、汪曾祺等人对西南联大大一国文的回忆文章,以及对书中几篇文选的解读文章如朱自清的《柳宗元<封建论>指导大概》、浦江清的《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沈从文的《从徐志摩作品学习抒情》、汪曾祺的《西南联大中文系》等,能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延伸阅读,对历史场景的还原有更直观的认识。 西南联大开设的“大一国文课”,注重文化基本功的扎实训练。对照西南联大留下来的这份遗产,我们能更准确地厘清当今教育的症结所在。目前中国的教育系统,被认为是畸形的“应试教育”,而这本书可以向我们提供进行矫正的参照,呼应当下对潜移默化文明价值的国文教育的强烈需求,为当下长期浸染在西方文化和网络世界里的中国学生烙下传统民族文化的基因。而书中体现的联大式的书院精神,在当下更有其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今年的 9月3日是中国首个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本书在9月份推出,具有较好的教育意义。拟在10月份组织一系列宣传活动,以抗战精神中的人文教育为主题,邀请相关专家和与西南联大联系紧密的相关人士以各种形式发表言论,来为本书进行宣传推广。 【内容简介】 西南联大的大一国文课是一门面向全校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程。从1938至1942年间,由杨振声、朱自清、浦江清、罗庸等人主持参与的大一国文编撰委员会编订了《西南联合大学国文选》,作为大一国文课的教材。《西南联大国文课》根据国家图书馆所藏《西南联合大学国文选》予以校订整理出版,由刘东作序,并附有朱自清、浦江清、沈从文、汪曾祺等人对西南联大“大一国文”的回忆及解读文章。 【作者简介】 导读作者:刘东,现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副院长。早岁师从思想家李泽厚,曾先后任教于浙大、南大、中国社科院、北大,讲学足迹遍及亚美欧澳各洲;除国学领域外,所治学科依次为美学、比较文学、国际汉学、政治哲学、教育学,晚近又进入艺术社会学;发表过著译作品十七种;创办并主持了“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人文与社会译丛”及《中国学术》杂志。 【媒体评论】 联大的大一国文课有一些和别的大学不同的特点。一是课文的选择。……联大学生为人处世不俗,夸大一点说,是因为读了这样的文章。这是真正的教育作用,也是选文的教授的用心所在。……严家炎先生编中国流派文学史,把我算作最后一个“京派”,这大概跟我读过联大有关,甚至是和这本“大一国文”有点关系。这是我走上文学道路的一本启蒙的书。 ——汪曾祺 其实,这一年度的“大一国文”真是空前绝后的精彩;中国文学系的教授,每人授课两个星期。……如闻一多讲《诗经》,陈梦家讲《论语》,许骏斋讲《左传》,刘文典讲《文选》,唐兰讲《史通》,罗庸讲唐诗,浦江清讲宋词,魏建功讲《狂人日记》等等。 ——许渊冲 对于西南联大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不能只理解为留下过哪些传世的名著,和培育过哪些成器的学生。那里曾经盛行过的校风,和那里曾经传授过的教材,也都应被视为它在精神上的遗产。在这个意义上,这本在内容上既“喜新”又不“厌旧”、既灵活不居又立场笃定的国文教材,也同样是在向我们启迪着自由与传统的会通,和昭示着中学与西学的融合。 ——刘东 这本西南联大的国文教材是那个年代的经典,值得我们所有的人一直读下去。 ——钱理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