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算哪门子学问? 在中国,有一门从小学到大学都必须修的课,这就是思想政治课。从课程题目我们就不难明白:这门课的用处是帮助学生怎样思考以及怎样选择政治道路的——显然,这里存在一个悖论:首先,就思想而言,我思故我在,一个人的思想是自然形成的,因而无所谓帮助。别人帮助下形成的思想,只能是别人的思想,而不是自己的思想。其次,就政治选择而言,也是无从帮助的。一个人的政治选择取决于他的文化教养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而所有这些因素都不是考课本靠教育乃至靠别人帮助而取代的。因而,从理论上讲,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根本不成立因而也是一门根本不必存在的课程。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这门从小学到大学都存在的课程也就成为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弃若敝履的课程。一位政治教师痛感自己每天上课说一大堆连自己也不相信的假话.空话.鬼话,于是每次上课前先打自己两个嘴巴。还有一位政治老师,有一次上课时拿错了选择题的答案,自己不知道,照着错答案讲得头头是道,并且都能圆其说。学生也深信不疑,又是写又是背。下课后回到办公室一看,才知道拿错答案。 而在实际上,学生一进大学校门时,就听闻学长学姐们抱怨“思修”“毛邓”等思想政治课之无聊,当问起是不是因为特别难懂特别难及格时,又有个别学长回答,“没事,考试前背背发的题就过了”,“因为不太难懂,才无聊至极”,“上大课,是可以翘掉的”云云。上课情形也让人啼笑皆非:上课大概10分钟后,老师已经开讲,还有人慢吞吞进教室;原本的“占座”现象也改为从后排往前占;课上到大约一半时,竟然会有人躲在角落里玩手机,睡觉,吃东西……尽管老师在讲台上卖力讲课,大部分人还是提不起精神,老师偶尔提问,下面也是反应冷淡,一阵寂静后又回归原态。当然,突来的点名给大家带来的反应还是很热烈的,不少同学马上掏手机给同学打电话:“点名啦,快来!”据2006年3月的《21世纪人才报》报道,大学生逃课时,对逃什么课有比较明确的选择:政治理论课占54.8%,选修课占32.6%,基础课占27.3%,专业课占21.4%。 可以说,从理论到实践,这都是一门不必存在需要取消的课程。所以说它需要取消,首先是因为它的内容有问题,存在大量谬误。就以其核心理论马克思主义而言,就有这些地方难以自圆其说:一、马克思主义主张劳动价值论,即用“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来决定产品的价值。但是如果劳动产生的某些产品因种种原因没有销路,该劳动非但没有任何价值回报,更是 对自然和人力资源的浪费。还有就是艺术品,艺术家创作每一件艺术品的劳动一旦完成后,该艺术品会随着时间推移和人们的认知不断变化其市场价值,但艺术家并没有再 对该作品作进一步的劳动。所以劳动价值论根本是错误的,它彻底败给了供求关系价值论和边际效益价值论。市场如果不认可其产品,其产品就没有价格(或者价格低落) ,其产品没有价格自然就没有价值。劳动价值论的衍生产品计划经济和国有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包括中国和越南)被废弃,市场经济和国退民进在全球开花结果,少数几个 坚守计划经济国有经济国家(包括朝鲜和古巴)的经济却是一败涂地民不聊生,这些都是明证。二、马克思主义主张按劳分配和最终的按需分配,先说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但既然劳动不一定能产生市场上的价值回报,那么又用什么去按 劳分配给那些生产无价值产品的劳动者呢?难道要国家白养吗?!再说按需分配,按需分配是建立在共产主义生产力极大提高,物质极大丰富的基础上的,但是很多产品是 有总量限制的,比如:水,石油产成品,房地产(土地)等等,就算共产主义生产力水平再高,物质再丰富也不可能按需分配。所以说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就是一张诱惑人 的画饼,与一些宗教里对理想国的描述是一回事情,根本无实现的可能。三、马克思主义主张阶级观点,认为私有制社会里最主要的就是占有生产资料的剥削阶级和广大无产阶级的对立斗争。然而事实却是社会最广大阶层是拥有一定财富(股票 ,房产等)的中产阶级,而人民也可以通过持有公司股票等多种方式成为拥有一部分企业资产的有产阶级,真正的无产阶级少之又少。随着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无人工 厂越来越多,难道资本家去剥削机器人。另外,马克思主义在突出阶级对立的同时却无视国家的作用,西方国家大多采取税收福利等调控等手段来平拟阶级差距,效果较好 ,所以在西方发达国家工人会罢工,但却再也没有发动无产阶级革命的意愿,马克思主义者们对此却是装聋作哑视而不见。四、马克思主义主张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是共产主义,那么我们仅仅从科学的,逻辑的,而非宗教的观点来看,这“最高”两字显然就是谬误,是没有经过任何实证,也是 永远无法证明的,最多可以说是一种假设或者愿景。但是请注意,假设和愿景的社会形态绝对不是科学!那是宗教!相反,苏联东欧朝鲜的例子从实践上彻底否定了社会主 义道路,中国的改革开放也从侧面否定了社会主义道路,因为中国现在早已是打着红旗反红旗了。难道共产主义这个社会主义的升级版本竟会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其次,这些课程不适用。思想政治课除了教授一些可疑的知识外,对学生走上社会,解决社会问题和自身生存问题没有任何帮助。由于思想政治课充满大量谬误,因而也不可能担负起指导学生适应社会解决人生问题的人物。有学生就调侃,思想政治课首先需要教师去教,假大空的理论更需要教师去鼓吹,《教师法》规定的“教师工资不得低于公务员”这一条已经出来20年有余了,到目前还是那挂在天空中的月亮,我不知道思想政治课的老师是怎样讲的,如果他们把这一条讲通了,那思想政治课也就能够解决了。作家韩寒还曾就荆州大学生救人被淹死而渔民却索价捞尸一事发表议论:“建议从中小学生就开始进行游泳课的训练。会不会游泳应该作为毕业标准。当然,我到现在还没有学会游泳,必须也要去学习。需要取代的是什么课呢?不是将游泳课合并入体育课,体育课是一定要保留的,但是要取消思想政治课。我们上了十年的思想政治课,学习了这么多的鸟毛,除了建起了一个鸟巢以外,我们学到了什么?社会风气依然很差,这说明思想政治课从教育的角度来讲是完全失败的,而且因为内容枯燥,编写乏味,观点虚伪,文笔干涩。而作为洗脑专用课程,它无疑也是相当失败的,因为他需要强加背诵很多完全没有记忆点的内容,反而引起了无数青春期少年的反感,乃是过滤词的巨大失算。既然不能洗脑,那还不如去洗澡,所以,建议教委将所有的思想政治课改为游泳课,强身健体,还学会一项求生技能,这门课程一举从害人变成救人,功德无量。” 从历史上看,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中断30年的“文以载道”传统重启,权力与知识之间的生产关系由此循环往复,相互适应。1950年,随着高校开设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为教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政治理论成为必修课,新道统以体系化方式垂落于各教育阶段。之后30年,普通高校的公共政治课稳定在“形势与任务”、“中共党史”、“哲学”、“政治经济学”4门课。改革开放后,高校公共政治课依据形势需要,不断做出调整。1995年10月,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此后,“两课”的说法沿用至今。1998年确立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新的课程设置方案,即分3个层次设置8门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思想道德修养”、“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简称为“九八方案”。高校公共政治课的规模体积就此达到历史高峰。2004年开始,因学生上书,在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关注下,相关部门对高校本科生公共政治课的改革联合开展调研。在2006年,“九八方案”的八门课减少为四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2007年,高校“两课”教学开始使用新教材,并一直至今未变。 改革后,中共开始不断从意识形态体系回溯向经济绩效和应对危机能力建设的转变,形成了以经济社会建设支援政治运转的特色。但经济绩效与危机应对能力尚不能构成普通国民“承认感或服从感”的全部。特别是高校学生群体。增加中共的社会统合能力,亟需要发展、更新意识形态理论的内容。而据知情人介绍,此次课改,正是力图将以往的理论视野从国际共产主义研究和实践转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简单说就是要突出中国自己的模式。” 20世纪最伟大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有言:“政治或是指导生活实践的艺术,是不属于课堂的。在课堂里或所谓的知识殿堂里只是告诉学生社会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子的,而不应该是说教,或者告诉学生社会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句话实际上已经讲明为什么要取消思想政治课。 (文章原创于2011年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