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鐵路 重塑「大唐盛世」貿易風貌社論 2017年04月25日 06:00 中國「解放軍報」日前以「鋼鐵駝隊,馳騁新絲路」為題,報導目前聯繫中國和歐洲的「中歐班列」。這條橫跨亞歐東西兩岸、長度超過1萬公里的鐵道,如今已有51條路線,從27個中國城市出發,通往11個歐洲國家28個城市。車輪和軌道摩擦撞擊的叮噹聲,取代古代絲綢之路的駝鈴聲,正悄悄形塑亞歐貿易路徑的新風貌,也對未來的歐亞政經情勢,默默產生深遠影響。 2011年3月19日,重慶首發開往德國杜伊斯堡的班列。之後,中歐班列到今年4月16日,已開出3682班,逐漸成為中國通往歐陸的物流咻敼菐帧牡谝涣械降500列歷時四年;但從第500列到第1000列僅歷時七個月;從第1000列到第1500列,更只耗了五個月。可看出中歐班列的班次正在急速增加。 最新一列,是4月1日揭牌,滿載41車集裝箱(貨櫃)的班列,從西安駛往9312公里外的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而這也是由西安繼開通往波蘭華沙、德國漢堡、俄羅斯莫斯科之後的第四條中歐班列。 中歐班列之所以受歡迎,在於它的時間只用了海叩娜种唬瑑r格只是空叩奈宸种唬黄鋾r間和成本需求,剛好落在空吆秃_兩個端點之間,提供了適當的咻敺⻊铡D壳埃袣W班列有三個通道,主要是由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口岸出境的「西通道」,它出境後,可以選擇:一,經哈薩克與俄羅斯的西伯利亞鐵路相連,經白俄羅斯、波蘭、德國轉往歐洲各國;二,經哈薩克、土庫曼、伊朗、土耳其進入歐洲各國。也可由南疆出口的伊爾喀什坦口岸,與規畫中的吉烏鐵路連接,通往吉爾吉斯、烏茲別克、土庫曼、伊朗、土耳其,到達歐洲各國。其次,是由內蒙古二連浩特口岸出境,經蒙古國和俄羅斯西伯利亞鐵路相連的「中通道」;三,由內蒙古滿州里(黑龍江綏芬河)口岸出境,接西伯利亞鐵路赴歐的「東通道」。 今年元旦,一列滿載34個車廂,由浙江義烏開往倫敦的中歐班列首發,耗費18天、行經1.2萬公里,穿過英倫海峽的海底隧道,直達倫敦Barking車站。這是義烏的第八條中歐班列,讓通往倫敦的路徑較海邷p少近一個月,標示著中歐班列的另一個里程碑。 由於中歐班列大大降低了貿易成本,使沿線貿易量大增。例如,甘肅省和中亞、西亞、歐洲的貿易量去年就成長了26%。而中歐班列從開通到去年6月,貿易量已呈現幾何倍數成長,爆量竄升到170億美元。 中國鐵路總公司會同有關部門,去年6月編製了「中歐班列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並由「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審議通過,全力推動其發展。易言之,中歐班列已成為未來「一帶一路」建設的最重要推手。 當然,中歐班列的發展也並非一路順遂、毫無問題。已看到的問題包括:成本居高不下、無序競爭時時發生、供需對接不足、通關便利化有待提高、沿線基礎設施及配套不良。然而,對剛剛發展的超大型交通戰略而言,產生這些問題不足為奇;但其吡勘┰觯捅硎居袠O大需求潛力,上述問題將會因吡恐饾u增大、「規模經濟」逐漸產生,而被慢慢克服。 可以想見,當中歐班列的班次和吡吭俪砷L個幾十倍,甚至上百倍後,中歐新絲路可能就是以高速鐵路作為載具;其速度倍增後,將取代大量海吆筒糠挚者。中國和中亞、西亞甚至歐洲諸國的經貿和政治關係,將是難以想像的密切,屆時將是中國「大唐盛世」再現,中國各大都會再次聚集著眾多西方人士,東西方交流著商品、服務、金融、生活習慣和思想文明。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似乎正在悄悄地降臨。 這樣的發展如成真,南海戰略海域掌握中國對外海路貿易通路的咽喉,重要性可能會相對降低,中國可分散海上被封鎖的風險,和美國在南海的戰略競爭和軍事對峙,相對不再那麼具關鍵性,也是中國分散風險的重要發展。 發展中國和歐陸「現代絲路」,當然還會遇到諸多困難、險阻甚至危機,有待逐一克服;當然,中國能以互惠、包容、體諒、王道心態,帶給歐亞國家繁榮和幸福,取代國際上盛行的戰略互疑和競爭,中國就真正實現了「和平崛起」。我們樂見它能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