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30年,中国是怎样一点点把印度甩在身后的?2017年08月13日 12:10:06 长江商业评论
微信 空间 分享
来源:大学声(ID:collegesay)
说起印度,恐怕不少同学首先想到的关键词就是“穷”。 在不少95后同学的印象里,印度一直是一个比中国落后很多的国家,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我告诉你,中国曾经比印度还穷,从超越印度到现在也只有三十年。 你会不会觉得我是在开玩笑呢? 我们都知道,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比印度强很多的,印度人看我们的感觉,大概就相当于我们看美国,都是满满的不服气。 温故而知新,了解了在这三十年前后,中国是怎样逐渐从和印度基本不相上下的难兄难弟,发展到现在已经完全不是一个体量级别的选手的,你可能就会对这场“龙象之争”的真正走向有更好的理解。 1980年 1980年,班上的排名是:美国老大日本老二,苏联第三西德第四。前八名则是苏联+G7。 中国在全世界的GDP排名是第13位,比我们亲爱的好邻居印度三哥还要差那么一点点。 当年中国人口9.6亿,印度7亿,算人均GDP中国只有印度的71%,但在1980年1月16日,邓公作了题为《目前的形式和任务》的著名报告,指出中国要加紧四个现代化建设。这被认为是中国三十年经济腾飞的重要里程碑事件。 英迪拉.甘地 而当年的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的女儿——“印度铁娘子”英迪拉.甘地再一次获得执政地位。 对权力极其执着的英迪拉把党政大权完全集中在自己手里,不遗余力地培养家族势力,安排自己的儿子上位,却带来了政府的腐败,底层民众的普遍不满和经济停滞。对于印度在整个八十年代的混乱和经济发展缓慢,她无疑要承担很重要的责任。 1981年 中国和印度的排名差距又拉大了一点点..... 但在这一年里,中国布局了下面两个影响深远的大动作: 在中国水电建设史上至关重要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合龙;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正式启航。 葛洲坝水利枢纽 1982年 中国排名上升了两位,达到了第11名,但依旧比印度差那么一点点...... 这一年印度在首都新德里举办了当年的亚运会,这届亚运会中,中国运动员历史上第一次金牌总数超过日本队,位居亚洲第一。 这届亚运会有个耐人寻味的细节:全部体育设施和亚运村几乎全部是靠靠印度妇女用头顶运土来完成,人工建起来的,因此被誉为印度妇女用头顶起的亚运会工程。 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主会场 1983年 中国的排名又上升了两位升至第九名,终于挤进了世界前十,变成了比印度强那么一点点...... 1984年 GDP依旧是中国第九印度第十。 在这一年,中国和英国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签字。 同年在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上,许海峰获得了中国的首枚奥运会金牌。 锡克教圣地:金庙 而印度当年则发生了震惊世界的“金庙事件”。 1985年 1985年的世界GDP排位依旧是中国第九印度第十。 1985年《广场协议》的签订,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并导致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1986年 中国依然是世界第九名,但从GDP总量来说不升反降。并且被后来居上的巴西紧紧追赶。 80年代的后半期,是中国三十年发展期之中最危险的一段时期。 当时实施的价格双轨制、价格闯关等经济政策,引发了高昂的通货膨胀及大量银行坏账。 1987年 由于国内大幅的通货膨胀,中国人民银行1987年将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从3:1大幅贬值到5:1。 中国的GDP(以美元表示)在一年里萎缩了10%以上,排名从第九名一下子跌到了第十二,直接再次被巴西,西班牙和印度甩在后面。 这也是印度最后一次在龙象之争中取得领先,距离今天正好30年。 这也是不少发展中国家的常态:与美元汇率的变化往往非常剧烈,在遭遇汇兑危机时不论GDP还是财富都很容易大幅缩水。 前排左一为拉吉夫.甘地 印度从1985年英迪拉的儿子拉吉夫.甘地接位以后,逐渐放松其母制定的严格计划经济制度,保持了几年的较快经济增长。 最高的1987年印度GDP增长率达到了10%。因此在这几年里从数据上来看,印度是奋起直追并反超了中国。 广场协议之后日元持续增值,1987年日本GDP首次达到了美国的一半。但没人想到,这种异常火爆的繁荣背后实际暗藏隐忧。 1988年 中国的经济实力有所恢复,重新超过了印度,位居世界第十一位。 在基本的投资、土地和劳工制度没有明显变革的情况下,印度80年代中后期的经济复兴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在1989年和1991年又出现了GDP增长率跌至0以下的严峻局面。 印度经济这种大起大落的现象,如果和中国进行数据比较就能清晰地看出: 1979-2015年中国与印度经济增长对比(@知乎秦蜀风雨) 整个30年里,中国的GDP增长率(图中青色线)基本一直在5%和15%之间,而代表印度的蓝线则上蹿下跳,既能飚到20%以上,也能低到负两位数。 而且尤其是世界经济全面不景气的年份,中国往往是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拉动逆势走强(如1993年、2001年和2008-09年),而印度在这些年份的表现则经常差得吓人,甚至经常会带来连锁反应——国内政治的动荡。 1988年12 月19日,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印度总理34年来首次访问中国,堪称两国关系史上的破冰之旅。 邓公在会见他时指出,中印两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经得住考验的。我们应当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准则。 邓小平会见拉吉夫·甘地 双方首脑的这次谈话缓和了敌对局势,也从根本上奠定了两国关系之后三十年的主基调。 1989年 1989年中国和印度仍然分别排在第11和12位。 1989年堪称二战至今,世界格局最为动荡的一年。没人能够预料到,苏联会崩塌的如此之快。 1989年11月9日,冷战的象征——东西柏林之间长达160多公里的柏林墙一夜之间轰然倒塌,象征着冷战的正式结束。 同年俄罗斯开始独立在世界银行的GDP计算中出现,所以你在表格上能够同时看到苏联和俄罗斯的名字。 拉吉夫.甘地1989年遭遇大选失利而去职,1991年他准备东山再起时却在竞选中遭到泰米尔极端主义者的刺杀。 尽管他仅担任了五年印度总理,但在任期间的一系列小规模经济改革举措,促进了印度信息产业的发展,为之后二十年印度红红火火的服务外包产业打下了基础。 1990年 1990年中国和印度仍然分别排在第11和12位。 对于之后国家要往哪个方向走,大家都没有明确的认识,这在经济上的表现就是发展几乎停滞。这两年也成为整个三十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慢的两年。 在这一年里,中国举办了亚运会,伊拉克吞并科威特引发了海湾危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开始纷纷脱离,东西德合并,世界正在经历深刻的重塑。 1991年 1991年中国仍然排世界第11位,但印度的排名却一下子掉了四位,被韩国、澳大利亚、墨西哥和荷兰超过。 在印度经济史上,1991年是非常困难的一年,这一年由于世界石油价格飙升,印度爆发了严重的国际收支危机。 政府财政赤字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8.5%,外汇储备仅有10亿美元,只够维持三个星期的进口支付。印度不得不用黄金作抵押,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换贷款来救急。 纳拉辛哈·拉奥,1991-1996担任印度总理 这次危机让刚上台的拉奥政府痛下决心进行经济改革,进行以印度特色四化:“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和私有化”为目标的新经济政策,开始积极引进外资,扩大就业,减少贫困。 这轮改革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一直到亚洲金融危机前印度一直保持了平稳增长,通货膨胀、外商直接接投资和外汇储备等关键经济数字也都呈现持续向好的趋势。 但拉奥的改革并没触及那些真正阻碍印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国大党作为大地主大资本家传统食利阶层的代言人,也完全没有推动彻底社会改革,解决真正阻碍印度发展的农业、土地和劳动政策的动力。因此印度的经济发展遇到顺风还能发展的不错,一刮逆风就完蛋。 在负责经济改革的朱镕基副总理的推动下,停滞了几年的进一步改革开放重新开始走上正轨。在这一年,中国的人均GDP也超过了印度。 同年美国发起沙漠风暴行动痛打了萨达姆,华约组织解散,苏联彻底解体告别历史舞台。 199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