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战争避无可避(资深传媒人 卢峯)
小国、弱国不但无外交,连自己的钱都随时管不了,给人家指指点点,又或肆意炒卖摧残。前几天就有中国大陆学者大言不惭的建议香港放弃港元,改以人民币为法定货币。据这些学者解释,港元是小货币,受制于强势的人民币及美元,前途有限,迟早会被吃掉,倒不如主动放弃转投越来越强势的人民币好了。新兴市场货币如印度尼西亚盾前一阵子则因为美元转势,外资撤退而在短期内大幅下跌超过两成,到最近才总算乘美元弱势收复一点失地。
没有硝烟的货币战争有时候跟真正的战争一样不留余地,赶尽杀绝。92年大鳄索罗斯及一众对冲基金逐一狙杀欧洲货币,希望迫使部份弱势货币退出欧洲汇率机制及大幅贬值,从而赚取巨利。最终瑞典被迫加息至五百厘以捍卫本国货币,英国则在耗尽数以百亿镑外汇储备后壮士断臂,让英镑自由浮动及贬值近两成。当时的财相拉蒙特因此「人头落地」,保守党政府的信用则从此崩溃,97年选举大败与此有重要关系。
97、98年亚洲金融风暴的货币战争更惨烈。泰国铢、马来西亚币、印度尼西亚盾、南韩圜跌得面目全非,溃不成军,并引发重大的政策转变以至政治危机。马来西亚就因为外汇流失太厉害,币值难以固守,决定实施资本管制防止走资。印度尼西亚则因为货币大贬值导致经济崩堤,执政超过三十年的苏哈图总统被迫下台,政局并自此动荡了四、五年,到二十一世纪过了几年才总算稳定下来。南韩在98年的情况同样惨烈,她为了救经济被迫向IMF求助,更要乞求国人捐出私藏金饰、金币救国。这样的政经动荡不是跟子弹乱飞的真实战争很相近吗?
正因为货币战争如斯凶险,一些小国为了保险干脆放弃自己的货币又或让货币挂靠在「老大哥」如美元身上,希望在茫茫风浪中不致没顶。然而,失去货币或货币政策主权不意味一帆风顺,所产生的麻烦及伤害同样吓人。别的不说,单看看欧洲各小国近二十年的惨痛经验就可以清楚明白这个做法的祸害。九十年代欧盟各国希望建立共同货币,便设定汇率机制以控制格价波动,谁知碰上德国统一后通胀暴升,德国央行大幅提高利率,令陷于衰退的其它欧洲国家苦不堪言,失业率猛升至百分之十以上。到欧元区正式成立,各小国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拚命争取加入欧元区,放弃本身货币,希腊甚至不惜造假以成为欧元区成员。可风光几年后危机出现,大家才猛然发觉失去了货币,失去了货币政策自主权痛苦非常,既无法大幅贬值刺激经济,又不可能阻碍资金流走,只能仰人鼻息,任由柏林及德国铁娘子默克尔定出严苛贷款条件,还不知何时何日可以走出通缩及衰退困境。香港及阿根廷实行货币发行局制度跟美元挂钩同样免不了受巨浪冲击,过去几年香港楼市热火朝天,楼价升至癫价就是美国零息、量宽的后遗症。
算来算去,不管是保持本身货币独立,跟主要货币挂钩或索性转用别国货币都有各自的风险及问题,以为采用某种方式能一劳永逸只能是幻想及奢望。真正享有货币自主权的只有美国,真正无惧货币战争的只有美元。假若有一天人民币真的能自由浮动及取代美元成为国际最主要流通及储备货币,不仅香港要考虑转用人民币或跟人民币挂钩,新兴经济体同样会趋之若鹜,问题是这一天恐怕再过五十年也不会来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