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供参考!) 如何做到饿死癌细胞,而正常细胞却能存活2016-12-04 15:19:49 xrzeng
自1970年加州伯克利大学的 Steve Martin 确认了第一个致癌基因“Sre”至1976年 J. Michael Bishop 和 Harold E. Varmus共同提出致癌基因作用原理,癌症是一种基因疾病这一观念被普遍接受。他们也因此获得了1989年诺贝尔医学奖。七十年代后越来越多的致癌基因陆续被发现,攻克癌症的主攻方向对准了致癌基因。当时对形势估计过于乐观,认为已经拿准了癌病的症结,1971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还曾组织了一场抗癌功坚战,调集了各路精英,想将此顽症一举拿下,但最终折翼而归。四十年过去了,与癌症相关的基因突变发现的越来越多,不同抗癌的标靶药物纷纷上市,但真正有疗效的却是少之又少。抗癌走进了死胡同。目前美国每天仍有1500人死于癌症,还有一大批患者要忍受放疗化疗的煎熬,苦苦挣扎希望延长生命,而医务工作者在一旁束手无策。不少人对目前的抗癌前景丧失了信心,开始审视我们的抗癌的方向是否正确。美国波士顿学院生物教授Thomas N. Seyfried 就大声疾呼:将基因突变作为癌变主因是找错了敌人。他最近发表了一本专著题为:癌症是一种代谢疾病。该书厚达400多页,旁征博引了1740条文献,证据充足,说辞有力,在医学界引起极大的关注。在此我们不仿列举出他的一些论据,看看他的说词是否在理。 1. 众多基因突变在癌细胞中发现,大多数与癌变无相关性。 目前已发现的可诱发 DNA 突变的致癌物质很多,从病毒,到放射线,到化学毒物,再到氧化物等等。诺贝尔奖得主Abert Szent-Gyorgyi曾感慨地说:现在是寻找非致癌物比寻找致癌物更难。如此众多的致癌物面对癌细胞相对不稳定和脆弱的DNA,可诱发的基因突变也会是多之又多。近几年来已发现的与癌症有关的基因突变已达成千上万。一个直肠癌单细胞就可含有多达11,000个不同的基因突变。逐一对这些基因突变的研究显示,有的基因突变可刺激癌细胞生长,有些则起抑制作用,有的既无刺激也无抑制作用,还有的则可在细胞的某些生长状况下起抑制作用,在另一种生长状况下起刺激作用。无规律可循。其中绝大多数基因突变更像是因癌细胞的DNA不稳定性而产生的随机变异,与诱发癌变无关。 2. 癌细胞的共性是生长失控,无节制疯长。癌细胞中的基因突变却找不到共性模式。 尽管癌细胞都含有众多不同的基因突变,可是所有的癌细胞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可不受节制的生长。但在癌细胞所带有的众多基因突变中却找不到这种共通性。即使在单个恶性肿瘤中癌细胞仍然表现出极大的基因突变多样性。致癌基因已发现几十年了,至今还没发确定任何一种癌症的基因突变标记。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如果说对某一种癌症基因突变没有固定模式,那基因突变又如何能成为诱发癌变的主因呢? 3. DNA置换实验表明基因突变并非致癌主因。 如果基因突变是致癌的主因,将含有这些基因突变的癌细胞DNA置换到正常细胞中,正常细胞应该发生癌变。但至今世界上已做了此类实验24次,22次实验明确证明正常细胞并无发生癌变。只有两例实验结果无法下结论。因此可以确认,基因突变是诱发癌症主因的假说是错误的。某些基因突变可诱发癌症,但不带普遍性,更不是什么主因。 如果说基因突变并非致癌的主因,那下一位候选致癌原凶又该轮到谁呢?Dr Seyfried认为,真正的致癌原凶应该是细胞的线粒体。正常细胞与癌细胞的主要区别就在于癌细胞的线粒体严重受损。这也是癌细胞最致命的软肋。也应该是我们制服癌细胞的关键所在。抓住这一软肋,我们可轻松制服癌细胞。 癌症是一种因线粒体受损而导致的代谢疾病 细胞的线粒体分布在细胞核外围的细胞质内。我们吃到肚子里的汉堡包经过消化系统的预处理,营养成分(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被输送到线粒体中被进一步转化为动力供细胞使用。不同类型的细胞的线粒体的数量,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通常代谢活动越旺盛的细胞,线粒体的数量越多尺寸也更大。 线粒体生成能量的方式是通过线粒体内发生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将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进一步降解而获得的。在有氧气存在的情况下,线粒体可将1分子的葡萄糖经过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三步骤,通过化学键的断裂获取能量,产生出30-32个ATP分子和终产物二氧化碳和水,此过程又称为有氧呼吸。APT可视为细胞内的生物电池。在需要时细胞随时可通过断裂其磷酸键来获取能量。在缺氧的情况下,1分子的葡萄糖仅能通过糖酵解过程获得2分子的ATP,中间产物丙酮酸因缺氧无法进入三羧酸循环只能呆在细胞质中被进一步降解为乳酸和氨。显然线粒体的有氧呼吸比起无氧酵解在获取能量上更为先进有效,食品营养的利用更完全,还不会遗留有害残留物。 细胞的酵解功能是细胞在几十亿年前地球缺氧的情况下获取能量的普遍方式。到15亿年前线粒体形成时地球已呈富氧状态,效率更高的有氧呼吸取而代之,但细胞同时又继承保留了古老低效率的无氧酵解功能备用,以增强细胞生存能力。 Dr Seyfried 认为在有氧的情况下,癌细胞用无氧酵解的方法获取能量是因为癌细胞的线粒体受损,无法进行正常的有氧呼吸,是不得已而为之。线粒体的内部结构极为精细,也很脆弱,是对各种损伤最为敏感的细胞器之一。各种毒素,病毒,放射线和慢性炎症等都会造成线粒体的损伤。人体吸入氧气的90%被耗在细胞的有氧呼吸过程中。在获取能量的同时, 有氧呼吸还产生了活性极高的氧自由基(ROS),并加速线粒体的衰老受损。在有氧的情况下,癌细胞通过酵解的方式生成乳酸可作为癌细胞的特征反应。如某细胞可有氧生成乳酸,该细胞即可认定为癌细胞。 癌细胞的线粒体与正常细胞的线粒体有以下不同: 1.线粒体的数量显著减少。 2.线粒体的外形会发生变化,内部结构显得异常平滑。 3.与有氧呼吸相关的生物酶蛋白量下降,而与无氧酵解酶的蛋白量明显上升。 4.线粒体内的DNA数量减少。 5.线粒体特有的脂类 Cardiolipin 数量减少,它是组装呼吸酶结构体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由于癌细胞的线粒体受损,其呼吸功能大大低于正常细胞的水平,通常要低70%多。因此光依靠有氧呼吸细胞已无法得到足够能量,线粒体向细胞核内蛋白合成的 CEO 发出SOS求救信号,使无氧酵解生物酶的蛋白合成被激活,无氧酵解能力大大提高以补充能量的不足。似乎是一种巧合,癌细胞被激活的一组无氧酵解生物酶恰好都是已被研究多年一直被视为致癌关键的致癌基因。 在癌细胞将能量开关转向无氧酵解方式后,癌细胞随之还产生其他异常现象。 1. 癌细胞的无氧酵解生物酶的合成被激活后,有氧呼吸的生物酶合成就被抑制。有一组被称为肿瘤抑制基因的蛋白合成与呼吸酶的合成联系紧密,也被抑制。不幸的是这组肿瘤抑制基因在细胞中的主要功能是进行DNA修复。由于DNA修复能力下降,导致癌细胞的DNA稳定很差,易诱发大量基因突变。 2. 细胞都具备一种程序自杀功能。在细胞严重受损或衰老无法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时,自杀程序就会启动。线粒体在启动过程中扮演主角。如果线粒体受损,细胞自杀程序无法正常启动,使得大量癌细胞长生不死。 前文提到将癌细胞的DNA移植到正常细胞中并不能在正常细胞中诱发癌变。如果将癌细胞的线粒体移植到正常细胞中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结果显示: 1. 将含有癌细胞线粒体的细胞质移植到正常细胞中,然后再将融合细胞注入实验动物,诱发肿瘤的概率是97%。 2. 将正常细胞的细胞质移植到肿瘤细胞中,可减缓癌细胞的癌变特性,并减缓肿瘤生长和形成速度。 3. 如果将正常细胞的细胞质用放射性进行预处理,然后再移植到癌细胞中,其缓解癌细胞的效力将失去。 所有这些结果进一步证明癌症并不是一种基因疾病,而是一种线粒体疾病。 生酮膳食在癌病治疗上的应用要点: 一.对糖的依赖性正是制服癌细胞的软肋 二.生酮膳食能带来的好处 三.氧自由基损伤与慢性炎症 四.用优化的生酮膳食来饿死癌细胞 五.服用生酮膳食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六.生酮膳食的补充方案以增强抗癌效果 七.临床运用高生酮膳食的实例分析 八.癌细胞的转移问题 九.预防癌症的可能性 当你被确诊为癌病患者时,你的人生悲情三步曲也将随之奏响.首先你知晓癌症是一种不治之症或存活率很低的疾病,你的末日已经不远.这在精神上对每个人都是一种灾难性的打击.其二你知道将面临手术,放疗和化疗等多种酷刑般的折磨,如同进了一道道鬼门关.其三你进入一种无所适从的困惑,不知可以吃什么做什么,连医生也说不清.人们会忠告你多吃些能抗癌的新鲜蔬菜,燕麦,坚果,各色水果,低脂蛋白等.不无道理.但一旦放疗化疗开始,一切就乱了分寸.掉头发,恶心,掉体重.家人劝你多吃些高热量的补品,尽快把身体补回来.一时间甜品,高蛋白食品一起上,有的医生甚至会不停的给你输液来补充营养和糖分.Dr. Seyfried认为不少方法极可能是在帮倒忙,使垂死的癌细胞死灰复燃.
一.对糖的依赖性正是制服癌细胞的软肋 早期的癌细胞通常总喜欢躲藏在正常细胞中间。将葡萄糖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后注入血液,然后用正电子发射层析扫描仪(PET Scan)来观测这些葡萄糖的分布走向. 冲洗出来的照片会显示出点状分布特点,即在正常细胞中间藏有癌细胞的地方显得特别黑,聚集了较多的放射性标记的葡萄糖,而周边正常细胞会聚的葡萄糖则明显较少。此现象说明注入的葡萄糖被癌细胞消耗的较多。 高血糖,糖尿病和癌症这三种病在临床上表现出有很强的相关性。大量文献资料可以确认高血糖会加速大脑癌细胞的生长速度,与脑细胞恶性肿瘤的滋生关系密切。高血糖会提升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进而促使癌细胞获取和利用更多的葡萄糖得到能量。另外高血糖还会提升血液中的另一激素类胰岛生长素-1(IGF-1)的增高,进一步加快细胞生长的速度,并且摆脱细胞程序自杀的掌控,最终使肿瘤不断长大。在这过程中,胰岛素是生长之母,高血糖是祸根。 前文已提到,癌细胞喜好葡萄糖是因为葡萄糖是它的能量主要来源。绝大多数正常细胞则更喜欢使用体内的脂肪作为动力能源。这要求细胞必须具备完好的线粒体通过有氧呼吸来得到能量。这些都是癌细胞所不具备的,也是癌细胞的软肋。
二.生酮膳食能带来的好处 1.生酮膳食的特点是大大减少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不足的热量以增加脂肪来代之,使血糖下降,进而降低血液中胰岛素和IGH-1的含量,使肿瘤生长得到抑制。 2.低血糖时,血液中的胰高血糖素会上升,加速体内脂肪的燃烧,进一步起到升酮的效果,酮可被正常细胞利用,癌细胞因线粒体的缺陷则不能。在葡萄糖水平低得情况下大脑细胞可直接利用酮作为燃料。胰高血糖素还具备将脂肪酸和氨基酸转化为葡萄糖的功能,确保血糖不至于降得太低。 3.在低血糖的情况下,正常细胞较健康,捕捉到血液中低浓度葡萄糖的能力大大高于病态的癌细胞。这更提升了生酮膳食抗癌效果。
三.氧自由基损伤与慢性炎症 葡萄糖的有氧呼吸过程在产生能量的同时还会释放出极具活性的氧自由基(ROS),天长日久自由基会损伤脏器,产生慢性炎症。对许多神经科疾病,如自闭症,痴呆症,癫痫症,帕金森症和多发性神经系统硬化症等,医生往往会建议患者采用生酮膳食。脂肪燃烧过程不会产生氧自由基,对神经起到防护作用。慢性炎症是造成线粒体损伤和呼吸功能障碍的元凶,所以也是诱发癌症的主因。 四.用优化的生酮膳食来饿死癌细胞 研究结果已证实在实验室中诱发的动物癌症,不论是先天还是后天引发的,都可使用生酮膳食加以抑制。因为癌细胞仅可利用葡萄糖和谷氨酸作为能量来源。同时严格限制碳水化物和蛋白质的摄入量是管至关重要的。 Dr。Seyfried推荐的生酮膳食配方为:80%脂肪,20%蛋白质和碳水化物。服用这一配方能迫使细胞使用脂肪作为主要能量来源,配以一定量的蛋白质使细胞能够维持正常功能,但没有剩余能量。这一食谱也可完全去除碳水化物,但 Dr Seyfried 认为只要控制摄入量的总热卡足够低,少量的碳水化物的摄入是可以接受的。他认为摄入热卡的总量和摄入的糖量都会影响血糖水平的高低,而前者的影响甚至高于后者。因为摄入的脂肪和氨蛋白质被转化为脂肪酸和氨基酸后都可能被进一步转化为葡萄糖,不限制总热卡的摄入量,降低血糖的效果就没有保障。Dr Seyfried建议患者对每一样食物都要严格称量以确定摄入量的总热卡。要经常检测自己的血糖和血酮水平,以便及时调节进食量。生酮膳食的理想血糖指标是55-65mg/dl,血酮量至少要达到4.0 mM.Dr Seyfried 称这一范围为生酮治疗区。采用正常膳食的人其血糖水平通常在80-90mg/dl的范围,血酮量低于0.3 mM. 要想使自己的血指标快速到达生酮治疗区的水平,通常可采取连续断食3-5天(仅喝水)。采用此法会带来一系列不适反应,如头痛,恶心,头重脚轻等。也可采用较缓和的替代食谱,摄入量控制在碳水化物 12克/天,蛋白质0.8-1.2克/公斤体重。此法效果来的较慢,通常需要服用几个星期才能使你的血指标进入生酮治疗区。 一旦你的血指标达到高酮治疗区,你必须每日检测自己的血指标用以调控摄入量总热卡,尽可能将指标维持在治疗区。因每个人的代谢水平不同,总摄入量也会不相同。如果你的身体是超重的,服用此膳食时尽可能控制自己的失重每周不超过2磅。要经常注意补充多种维他命,Omega-3,Vit-D等。 如果你近期计划要实施手术,你最好在术前几星期就开始采用生酮膳食,好处是可减少血液质量,抑制炎症和肿瘤大小,使手术更易切除干净。 Dr Seyfried还指出,开始此膳食后不宜进行剧烈运动。大运动量会在血中提升乳酸含量,进入肝脏被转化成葡萄糖回流到血液中,对降糖不利。 五.服用生酮膳食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在服用生酮膳食期间如还需服用其他药物最好与主治医生商量,看是否要调整用药量。比如如有服用利尿剂可免除,因此配方有天然利尿功能。因糖尿病需注射胰岛素可减量。在服用此膳食前和过程中,血检是必需的。有些病人甚至需要在住院开始此膳食,以便严格监控各项血液指标。 2.如果你不可服用类固醇药物来控制炎症,类固醇会血糖水平升高,使此膳食失效。 3.实行此膳食并不容易,需要病人,家人和主治医生之间的密切配合。所以需要协调好各方的关系以取得最佳效果。 六.生酮膳食的补充方案以增强抗癌效果 Dr Seyfried 认为单独使用生酮膳食一种方法抗癌效果有限,如结合其他方法和药物效果会更好。 1.使用抗糖酵解药物可抑制无氧酵解路径,进一步杜绝癌细胞获取能量的渠道,提高膳食的医疗效果。 2.使用热卡限量模仿药物可增强降血糖效果,可与生酮膳食同时使用。但此药不可单独使用,光降血糖无生酮可使细胞因得不到足够能量而死亡。 七.临床运用生酮膳食的实例分析 1. Linda Nebeling医生(美国癌病研究院)报道的1995年病例。病人是两位女童,得晚期不可手术脑癌,常规治疗法已失效。3岁的女孩患星形细胞瘤4期,8岁女孩患星形细胞瘤3期,都实施生酮膳食,取得很好疗效。进一步实施长期膳食疗程并停用放疗和化疗。 2.Eugene Fine医生(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报道的2012年病例。十位病人年龄在53-73岁(3位直肠癌,2位乳腺癌,2位胃癌,1位子宫癌,1位食道癌,1位输卵管癌)病人采用低糖膳食。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约9%,蛋白和脂肪不限量。正电子发射层析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患者的肿瘤皆停止生长或者有所缩小。 3.Beth Zupec-Kaniay医生(查理基金会的营养师)有10位神经胶质脑癌病人使用生酮膳食法治癌。其中4位采用严格的由医生指导的膳食方案。核磁共振结果显示其中3位病情稳定或肿瘤缩小。有两位开始被诊断只能存活几个月,服用膳食已几年现还存活。其中1位患者开始膳食前已晚期癌转移,生命延长了一年多,去世前两个月状态还很好。 八.癌细胞的转移问题 90%的癌症致死原因是因为癌细胞发生转移。Dr Seyfried 认为人体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巨噬细胞(Macrophage)在癌转移过程中可能扮演了重要角色。巨噬细胞的功能主要是吞食外来病原体。它的分化前体是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在身体某处发生损伤产生炎症时,单核细胞会及时赶到损伤现场,从毛细血管进入受伤组织,即时分化为巨噬细胞投入与病原体的搏杀。癌细胞有一大特点是极易与周边细胞发生融合形成杂化细胞。此过程与巨噬细胞吞食病原体的过程极其相像。观察还显示巨噬细胞很喜欢与癌细胞混杂在一起,出没在发生慢性炎症的组织中。巨噬细胞的移动性很强,最喜好走访的器官有肝,肺和骨骼,这些地方正是最容易发生癌转移的之处。大量资料显示肿瘤中凡发现有巨噬细胞与癌细胞混生的情况,癌转移的可能性极高。一些低等动物的免疫系统没有巨噬细胞,可发生癌症,但从不发生癌转移。所以巨噬细胞极可能是癌转移的罪魁。 九.预防癌症的可能性 统计数据表明大约5%癌病是由于遗传原因,15%是因病毒感染。剩下的80%可因下列后天因素造成:吸烟,喝酒,肥胖,年龄老化,放射性照射,致癌物攻击。 上述的这些后天因素都与生活方式有关,是可以预防的。Dr Seyfried 认为最重要的是要避免任何可能引发身体组织得慢性炎症的发生。上述几个因素皆可引发局部组织损伤进而产生慢性组织炎症。精加工碳水化物食品要尽可能减少食用。大量的葡萄糖有氧呼吸会产生有害的氧自由基造成组织损伤进而发生慢性炎症。Dr Seyfried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连续7天的断食(仅可喝水)。理由是此法可有效去除身体内受损,衰老或发生变异的不良细胞,排除这些细胞进一步转化为癌细胞的可能。多天的断食会促使健康细胞饥渴难忍,跟周边细胞为争夺养分而发生相互残杀,强者生存,弱者淘汰。余下的细胞皆为健康的强者。如一开始断食7天有困难可顺序渐进,先断食1至3天,往后再逐步加大难度。我觉得此过程很象道家修炼过程中的“闭关”,虽难度不小,但收益颇丰。 综上所述,生酮膳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天然的不用吃药或少吃药的抗癌选择。能有效地抑制肿瘤的生长,不会造成正常细胞的损伤,无副作用。还可达到健体减肥的目的。如与放疗化疗和其他药物结合起来使用,效果会更加显著。如果有一天悲情三部曲终于为你奏响,建议你小试一把也无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