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最后问道:“英国人能做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呢?”应该不是天真,而是故意的吧?)
英国人敢于揭开伊战内幕,我们呢?! 2016年7月6日,英国政府组建的伊拉克战争调查委员会向英国人民、也是向全世界,公布了历时7年、长达260万字的调查报告。报告认为,英国政府当年做出的伊拉克战争决策是基于“有瑕疵”的情报和评估;在发动战争之前,解决伊拉克问题的和平手段并未穷尽,军事行动并非当时万不得已的手段;发动伊战的决定不正当,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对伊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七年的追究、260万字的报告、179名阵亡将士、一个毁灭破碎的国家:英国公布《伊拉克战争调查报告》 一石激起千层浪。调查报告的公布,即刻在国际政坛掀起了轩然大波。英国政府、议会,前首相布莱尔,一时都被推到了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他们不仅要再次迎受国际上反战舆论浪潮的冲击,还要受到国内反对派的强烈批评,更要受到在战争中失去生命战士家属的愤怒控诉。 2003年3月,美国、英国等以伊拉克存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动伊战,推翻了萨达姆。这场战争长期充满争议。2009年,英国时任首先布朗宣布成立调查委员会,调查伊战的合法性。由于话题极为敏感,在委员会成立7年后才予以公布。报告的结论主要包括—— 战争并非当时最后的选择。英国在没有认真考虑用和平方式解除武装的情况下选择了参战。2003年3月,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并不构成威胁。英国当时应该执行联合国安理会的策略。对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的严重性判断失误,有关伊拉克继续生产生化武器的情报经不住推敲;英国议员及官员应有人对“经不起推敲的情报”提出质疑,但却没有。英国做出的对伊拉克采取军事打击行动的法理依据不能令人信服;英国发动的伊战削弱了联合国的权威性。入侵伊拉克的后果被低估,在萨达姆倒台后对伊拉克的计划和准备工作“非常不足”,英国政府没能实现当时所设想的目标。伊战造成近200名英国官兵的死亡,更造成伊拉克15万人的死亡,100多万人无家可归。 7月6日下午,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召开记者会,承认反对伊战所依据的情报评估是错误的,最终后果比想象中更加“血腥和旷日持久”。他对自己的行动感到痛苦、后悔并致以歉意,并称“为伊拉克战争决定负全权责任”。他说,作出伊战决定是他10年首相生涯中最痛苦、沉重和艰难的决定。但是他坚称,“发动伊战的决定在当时是正确的”,之所以作出战争决定,是基于当时的情报,并非基于恶意、谎言或是欺骗行为;推翻萨达姆是正确的。 尽管布莱尔沉痛认错,承担责任,反战舆论仍然不依不饶,步步紧逼。有人要求把布莱尔推上法庭接受审判,有人要求对伊拉克作出战争赔偿…… 我们中国对英国的《伊拉克战争调查报告》可谓大喜过望,以为又抓住了把柄,连篇累牍对当年的伊战发起猛烈批判。中国和俄国,就是对当年美英发动伊战最坚定的反对者,当时是大规模地批判,后来是时断时续的批判。现在机会又来了,岂能放松批判?不仅中国的各种媒体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批判声浪,而且我们的电视镜头不断对准世界各国的反战人士,从各个角度发出抨击英美的声音。这个世界文明发源地、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似乎一下子陷入老鼠过街人人喊打、颜面尽失、狼狈不堪的境地。 然而,笔者却从英国那些政治家的仓皇卑贱中看到了英国人的尊严和自信,从英国人头顶的滚滚乌云中看到了理性的光辉! 试想,当年英国追随美国攻打伊拉克的战争,已经过去13年了,当时该反对的也反对了,该批判的也批判了,联合国也没有做出谴责英美的决定,伊拉克人民也没有对英国有多少抗议,战争是我们取得胜利了,我们的敌人萨达姆倒台了。伊拉克战后爆炸不停,纷乱不休,那是意料之外的事情。我为什么要去揭那个伤疤呢?为什么要自曝家丑招惹麻烦呢?别人也许已经淡忘,我们为什么要旧事重提,掀起轩然大波呢?一下调查了7年、搞了260万字,好家伙,下如此大功夫,你想把英国人的丑陋揭个底朝天吗? 是的,英国人就是这样对自己较真,对历史负责,不怕暴露自己的丑陋。人民对以前政府的决策不满,政府就要给人民一个交代,于是政府不惜人力物力,对前政府决策进行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将事实真相彻底挖掘出来,曝光于世,辩清是非。即使前首相依然健在,在政坛还十分活跃,那也顾不得面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谁对谁错让事实说话! 况且,报告一旦公布,必然引起世界哗然,定会遭到无数的批评、责难,甚至谩骂、攻击,给英国的形象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让英国人在全世界面前丢尽了人!英国人早已料到了这些,但他们不怕。为了对历史负责,为了让人民满意,为了避免今后的失误,英国人就是这样敢于在全世界面前亮自己的丑,揭自己的短,把自己置于世界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7月6日,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伦敦召开记者会对英国公布伊拉克战争调查报告予以回应 还有一个花絮值得一提。当前首相布朗搞的“伊拉克战争报告”将要在7月初出笼之际,恰逢英国政局动荡之时。“脱欧”和“留欧”之争经过全国性公投,脱欧派取得胜利,坚持留欧的首相卡梅伦由于不能代表多数民意,只得辞职,由脱欧派特蕾莎接任首相。按照我们的理解,在政局动荡、民意分裂之时,这个“报告”就不要公布了吧!卡梅伦会说,我这首相不干了,这事我也不管了!特蕾莎也会说,我刚接任首相,情况不了解,这个“报告”就放一放吧!况且,英国形象受损,她这个新首相也跟着丢人。这个“报告”就压一下吧! 但是,他们没有!他们没有这个权力;或者说,他们有权力也不敢使用,也不敢有这样的意愿。他们只能顺应民主自由的潮流滚滚向前,不能悖逆了人民的意愿! 还有个奇怪的问题,被人忽略了。众所周知,当年攻打伊拉克的头号力量是美国,美国出动了25万大军,英国只派了4万多部队;主要情报来源在美国,最终的决策权也在美国;如果说美国是“主犯”的话,英国仅是个“从犯”;主犯没有认错,从犯何必急于反省?但由于英国公布了这个调查报告,世界人民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英国,把一切罪名都套到布莱尔身上。而布莱尔竟然只是一味地检讨自己的错误,把一切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从不提“主犯”小布什一个字。舆论却也不去细究,对次要战犯一片痛打之声,而对主犯却故意放过。英国人对此竟不予置辩,只是一味默默地承担自己的责任。 什么叫民主、开放?这就是! 什么叫豁达、自信?这就是! 什么叫勇于负责,敢于担当?这就是! 英国人的精神,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的缺陷和弊端。我们在反反复复批判英国人“伊战错误”的同时,也应该反思一下,我们应该向英国人学习什么呢? 先说说对战争的反省。建国以来,我们中国至少参加了4次战争:抗美援朝、中印自卫反击战、中苏珍宝岛之战、对越自卫反击战。规模较大、历时较长的当属抗美援朝和对越自卫反击战。这两场重大战役的目的、意义、进程、后果等,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两种观点大相径庭,针锋相对,弄得人们莫名其妙,不知所措。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的国家没有像英国一样,搞出一份权威的、真实的、能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调查报告。 就拿规模最大、也是争议最大的抗美援朝来说吧。在建国之初百废待兴之时,我们以举国之力,投入100多万兵力,同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和联合国军打了三年,作出了重大牺牲。30多年来,我们的主流媒体和教科书都是这样反复地宣传其重大意义: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其目的就是在消灭朝鲜以后,以朝鲜为跳板,侵略中国,把中国作为殖民地奴役中国人民。所以我们必须抗美援朝,支援朝鲜,就是保卫祖国。所以才“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但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西方和苏联档案的解密,上述观点遭到了颠覆。舆论一直认为,当时的美国政府和联合国授权,根本没有侵占中国的意图。以前的说法是有人假想、或者说是人为制造的谎言! 于是,中国的舆论场便热闹起来了,几十年来口水战不绝于耳。 有人说,美帝就是要侵略,目的是先消灭朝鲜,再消灭中国,中国非抗美援朝不可!有人说,美帝无意侵略中国,其出兵的目的就是要保护韩国,最多统一朝鲜,中国不应该出兵; 有人说,抗美援朝意义重大,打出了军威国威,打出了60多年的和平环境,打出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人说,抗美援朝是建国以来最严重的错误,造成了和西方世界的严重对立,加重了对中国的严密封锁,迟滞了中国经济的正常发展; 有人说,是金日成在斯大林和毛泽东支持下发动了侵略韩国的战争,把中美朝韩拖入了战争,带来了巨大灾难;有人说,是李承晚在美帝操纵下发动了侵略战争,给朝鲜半岛带来了巨大灾难; 有人说,金日成发动侵韩战争,是一场内战,是统一全国的正义之战,别人无权干涉;有人说,金日成侵犯一个联合国组建并承认的国家,就是野蛮侵略,只有野心而无正义,联合国应当干涉; 当年,联合国做出决定,将北朝鲜和中国定义为侵略者,做出了几个谴责中国和朝鲜的决议;而我们中国发表声明,指斥美国和联合国是侵略者;双方都指责对方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究竟谁是“侵略者”,究竟是谁违反了《联合国宪章》,至今还是一笔糊涂账…… 朝鲜战争已经过去60多年了,历史早就应该有定论了。可是,由于我们的政府没有下大力气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取证分析、正反对比、反复求证,没有像英国人那样,做一个客观公正的调查报告,所以才将这一世人共知的大事件弄得云山雾罩,模糊不清,歧义丛生。有的人甚至将几十年前的囿于意识形态偏见而编造的“一家之言”当作真实的历史大肆渲染,以维护所谓的“上甘岭阵地”! 我们为什么不能像英国人那样,花几年功夫,写几十万字的调查报告,彻底查清中国人抗美援朝的来龙去脉、成败得失,有错误就承认,有真理就自豪,有偏见就排除,有正义就发扬。尤其是不怕揭自己的短,亮自己的丑,让全世界都看看中国人开放的胸襟,自信的目光,民主的气度! 同时,中国还有大量的内幕没有揭开,诸如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四清运动、中苏论战等等,都需要我们的政府殚精竭虑,写出一篇篇实事求是、直面历史的调查报告,以消除国人长期的争议和巨大的困惑,以避免此类的错误再次发生。 英国人能做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