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前驻华记者讲述矛盾的中国 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2012-10-23 参考消息网报道,西班牙《消息报》刊文称,自由记者安娜·富恩特斯2007年至2011年在北京任职,著有《中国人在诉说》一书。她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所有无名的中国人开口,因为他们的生存状态“有助于理解真实的中国”。 她在书中写到:“在北京的地下室居住着所谓的‘鼠族’,地面上是买法拉利的‘富二代’。” “鼠族”住在北京的地面下,和其他务工者合租一间房,每个月为自己的床位付400元左右租金。为了到达位于高楼地下层的地下室或者冷战时期修建的地洞,他们需要先穿过高楼大厦的入口,才能进入像蓄水坑一样的地下室,那里面有他们各自的一张床。这种特殊的居所透不进一丝阳光。 这是许多民工的生存现状。这些离开农村来城市务工的人占北京2000万居民的三分之一。 与此同时,被称为“富二代”的中国有钱商人的子女在顶级军事院校接受培训,或者在国外读书,为汽车和一夜狂欢一掷千金。 富恩特斯说:“我看到过有人得知自己身患重病时被吓呆,因为这意味着负债或拖垮整个家庭。”北京出租车司机张晓东(音)为了妻子的医药费,每天连续20个小时连轴转。甄女士(音)为了儿子的学费,已经背着丈夫从事了几年的性服务行业。陈二飞(音)背井离乡,跟其他年龄也在30岁上下的进城务工者合租着一间地下室。 尽管如此,像“鼠族”等人群的糟糕的生活条件并不是什么大事。富恩特斯说:“对很多进城谋生的年轻人而言,能够离开家乡去挣钱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尽管“过得不好”,但他们更喜欢这种状况,“他们总说‘在农村无事可干’,他们觉得这是进步,事实上的确比20年前和30年前好”。 今年中国将有700万毕业生,预计其中20%到30%找不到工作。尽管如此,“中国人普遍感觉自己会比父辈过得更好”。 中国人的质朴给富恩特斯留下深刻印象。有一个民工一边安静地抽着烟,一边跟她聊自己的妻子。他说:“她最讨人喜欢的是跟我爸妈相处得好,虽然她不漂亮。” 富恩特斯说,这些人很喜欢讲笑话,他们普遍具有“酸涩”的幽默感,还会拿政治说笑和自我调侃。 但同时,中国人对同情心的理解跟西方不同。富恩特斯说,在中国,如果街上有人被轧,“很少”有人上前帮忙,“有人说这是因为文化大革命让人们产生了对他人的畏惧,或者因为互相揭发或者因为不想陷入麻烦。有人说是因为中国人缺乏对他人的信任及负罪感”。 这名西班牙记者现在住在纽约,她认为中国这种高度依赖出口的模式因为西方危机正在走下坡路。因此,中国当前的挑战是找到一种提高国内消费的模式。 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的国家,这个问题看似不难。但实际上,国家领导层需要作出重大转变。此外,还有通货膨胀和房地产泡沫等问题困扰着这个亚洲巨人。 富恩斯特接受《消息报》采访时表示:“因为危机,中国人将欧洲看作一头受伤的动物,但却对欧洲的历史文化很感兴趣。但中国模式不同于欧洲的福利社会,而是在商业方面具有美国式竞争与活力的社会。” 讽刺的是,中美两个世界大国在几十年前还是势不两立的敌人。富恩特斯评论,在中国“人们仍然会因为一张医药单倾家荡产:一场大病,例如癌症,可能导致整个家庭破产”。中国政府希望在2020年建成一个“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小康社会”。 富恩特斯认为,中国的未来关键在于“如何转变为消费型社会,如何利用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如何提高新华通讯社和中央电视台等软实力的可信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