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學生大不同 在台灣,大學是一個學術自由的殿堂,大學殿堂裡的學生自治包含學生會、系學會、社團活動、營隊活動等等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更是培養學生全方 位能力以及與社會接軌的重大媒介。隨著兩岸關係和緩,各大學紛紛將交換學生的觸角,延伸到海峽對岸。現在,台灣從北到南,從國立大學到私立大學和科技大 學,都開始出現操著各省口音的大陸交換學生身影。許多大陸學生即聽聞台灣的自由風氣慕名而來參與交換學生的活動,從而開啟了兩岸學術文化、民俗風情與價值 觀的交流。透過近距離的接觸交往,我們台灣學生得以瞭解不同制度培育下,對岸同儕的思維模式。也能夠讓我們台灣的大學生親眼見識陸生對課業的態度與拚勁, 這對兩岸學生交流是最正面的影響。 雖說交流是拓展視野與國際觀的好方法,但在交流的過程中一定會出現一些不可避免的衝突或是有趣的事情,尤其是生長在政治關係如此尷尬的兩個地方,民族意識與思維模式的差異更是我們面臨的大問題。 於是,透過自己親身相處的經驗、大眾傳播媒體面對面的訪問報導、網路資料的搜尋、報章雜誌的閱讀,發現兩岸學生大不同,以下列幾個面向著手觀察: 一、生活動線大不同 陸 生的校園生活是「三點一線」,在「宿舍」、「食堂」、「教室」三個點跑來跑去,沒有其他活動,為了修完學分,課經常從上午八點排到晚上九點半,不僅無暇打 工,連社團活動都鮮少參與,陸生笑說佩服台灣學生「打工」、「夜唱」、「出去玩」的生活,大陸大學生沒有台灣大學生這麼會玩,甚至許多人還自備充電式檯燈 與筆記型電腦,以便晚上十一點宿舍斷電後繼續奮力苦讀,或者搬張椅子到走廊借光閱讀。再不然就是去學校二十四小時不打烊的K書中心,享受與大夥一起挑燈夜 讀的快感。 二、學校課程學分制度大不同 課 程與學分數是兩岸大學學習制度中最大的差異。大陸每一所大學的畢業學分數都多達一百六、七十甚至更多,一天上十二堂課、每週排課四十節見怪不怪,圖書館去 晚了就沒有位子坐;台灣則只要大概一百二十八個學分即可畢業,在學習壓力上明顯輕鬆許多,圖書館不僅都有空位,不上課的教室裡還沒人自習,進去念書甚至有人趕你走。不過也因為如此,台灣學生有更多機會和時間去接觸更多方面的社團與團體自治活動,拓展人際關係網絡與視野。 三、兩岸上課大不同 前往大陸當交換生的同學表示,「相較於大陸刻板嚴肅的上課方式,台灣師生共同討論、互動熱絡,讓學習顯得更生動有趣。」台灣的教授較有實務經驗,教學方式活潑,且經常請業界人士到校授課。他們認為,台灣的上課方式對學生具有啟發作用,不像大陸傾向於被動的接收,而課堂報告也令人印象深刻,因為大陸並無此型式,少有小組團體討論的學習方式,多以考試來檢驗學習成果。相較之下,課堂報告可讓學生交流彼此的想法,較考試效果佳。另外,許多陸生皆認為,大陸大學的 修課自由度較小,有些學校甚至沒有開放跨年級選課與加退選,小班上課的機會也不多,所以非常羨慕台灣的大學在修課上「很自由」。 四、課外活動大不同 許多陸生表示台灣的大學有「熱舞社」、「吉他社」、「調酒社」、「戲劇社」等等,各式各樣「真正有意思」的社團,不像大陸大學以學術類社團居多,參加社團的用意也是為了培養學術能力。相比於大陸學校社團的「草根性」和「強撐門面」,台灣大學校園內社團裡的社員參與活動認真而真眨^不只是例行公事、虛應故事而已。台灣學生愛瘋社團、比較不在意成績高低,較為重視從書本之外學到的實務經驗,課堂上師生互動較課堂外少。 在 學術交流開放後的今日,越來越多大陸交換生進入台灣的大學校園內,陸生的表現與努力的態度當然也是我們大家有目共睹與倍受肯定的。不過在此同時也有很多校 方和學者表示憂心台灣學生競爭力將不如陸生,擔心台灣學生未來無法與陸生共同在社會上角逐而淪為勞動人口,進而反對過度開放學術交流,我卻不以為然,我 想:要有交流才能互相學習,要有競爭才會成長,真正有能力的人並不怕有人競爭、搶工作,最怕的是狹隘的視野阻礙了自己未來的路。再者,很多家長害怕自己的 兒女因為玩社團、搞自治而耽誤學業其實也是過度操心,學術專業固然重要,實務經驗更是難能可貴,因此我認為台灣大學生的社團自治活動是非常好的社會化訓練 過程,不應該施予壓力阻撓或制止,陸生應多多接觸與學習。 作者:蔡蕙如(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學生)(縱橫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