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面三句话就知你的长相!
第一个视频是缩短的,第二个是全部。)
对话川大教授:“听音识人”
成功率并非百分之百
2016-11-18 05:02:36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举报
(原标题:对话川大教授:“听音识人”成功率并非百分之百) 王英梅教授走在校园中。 何浠 摄
“强化训练中,状态不太好的时候,成功率可能也就百分之五十。”11月16日,四川大学教授王英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近日,登上央视《挑战不可能》的王英梅凭着“听音识人”受到广泛关注。消息一出,立即成为热门话题,王英梅的生活也开始忙碌了起来。“这两天太忙了,除了媒体的采访,还会有全国各地的求助者们向的一些心理问题。”王英梅说,虽然日常紧了一点,但工作和生活还是稳定继续着。 作为川大心理健康中心资深咨询师,王英梅教授接待过很多遇到心理难题的师生。谈起参加《挑战不可能》,王教授认为其实是一个主动和被动的结合。“因为我们相互之间都不认识,他们来之前,把几位姑娘的照片给我,然后微信里面跟我说话,我就说应该是谁,这样的一个初测,大家觉得有这个可能性我们才开始进行了后续的沟通。” 10名随机挑选的女观众,隐身舞台上的10扇门背后,由主持人随机指定其中三扇门,王英梅根据机选的3个问题进行提问,每句回答20秒以内,判断答题者的长相。随着3扇门依次打开,100%的正确率让现场一片沸腾。 对此,王英梅向记者坦言,其实她的准确率并不会达到百分之百。“从陌生人和学生志愿者的角度来看,我状态比较好的时候可以达到百分之百,这是在比较安静的时候,或者社会化的东西去的比较多的时候,但是状态不太好的时候,比如说忙乱的时候可能也就百分之五十,平均下来,现在能够稳定在百分之七十左右。” 王英梅“听音识人”主要是靠分析声音的立体感来匹配人的脸型。“声音高亢的和语速快的人,通常他的下巴要稍稍抬一点。”王英梅说这样的人,他的脸部肌肉是紧的,给人的整体感觉就会理解为积极向上,“他出来就是那种很阳光,他的那个能力是扑面而来的,相对比较慢的比较柔的人,他就是更松一点,更放松一点,差异性在这些地方。” 然而,王英梅表示,播音员、戏曲工作者、做过整形手术等类型的人士她的匹配度就会大大降低。因为播音员的发音训练让他们“平时说话和播音时不一样”,还不能从制式的播音中准确判断出他们生活中的样子。 被誉为“华人神探”的李昌钰博士曾表示,“听音识人”可以改变破案的历史。对此,王英梅也非常希望能够从应用的方面有一些突破,所以在刑侦这个方面不是不可以,但要寻找到合适的结合点,未来是可以思考的,目前还是需要照片作为样本,无法达到“听声造人”。
不过,王英梅认为,已经有很多人开始做人类声音的研究,就人声音的音谱,它的解读,这些关于人类声音的研究的技术已经比较雄厚了。“我觉得科学家们愿意做的事情首先考虑的不是应用,也没有特别规划的考虑说它一定会发展成什么,但是科学家来做这件事情首先就是满足人类的好奇心。”王英梅告诉记者,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认知,她会继续做下去,至于未来有多大的发展空间,还是交给科技工作者们以及交给时间和历史来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