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了一篇直面毕福剑事件的评论了 作者:张千帆,北大法学院教授,中国宪法学会副会长 关于私人谈话,隐私是毫无疑问的,公布在网上,无论对还是不对,都是不道德的,因为私人谈话是基于对朋友的信任,通常是要求朋友对等的尊重,在法律上也是受保护的。谈话的私密性对于一个社会的诚实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要时刻提防“告密者”,那也会加剧社会的虚伪,讲的都会是假大空的话。这对社会的危害是 很大的。 言论自由要尊重, 比如毕福剑评毛泽东,他讲的可能对,也可能错,不管对还是错,只要不会造成严重的、可见的、清楚的现实后果,比如暴力活动,鼓动人冲击政府,或者挑逗种族殴斗,一般就不应该追究。网络上有人挺,有人骂,这也很正常,相关部门不宜介入。包括对于毛泽东个人的评价,也是可以的,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好像领导和个人就应该出来管,其实没什么必要。 界限在哪?言论是否造成清楚、严重和马上就会发生的后果。不能基于遥远的猜想和想象给言论自由套上枷锁,而且,限制言论的后果是很严重的,比如在大跃进时期,鼓励人口政策,是否允许争论,正是由于不允许讨论,导致了一场大饥荒。如果说观点能够尽早得到讨论,可以使得问题越来越清晰。限制言论自由表面上带来了某些好处,不让有流言蜚语,事实上对国家造成的危害是很巨大的。我们在几十年的教训中看的很清楚。 政府在多元言论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自由的角色,因为各种不同的声音已经存在,政府是不可能把他统一起来的,政府无论站在正方还是反方,不可能将各方声音统一起来,通过命令不可能,相反,应该让各方交流讨论,各方的声音反而容易走向基本共识。靠行政命令很难统一起来,只有让各种声音自由碰撞。现在之所以出现一些比较偏激的声音,很大程度是因为我们没有认真对待历史上的重大悲剧,因为公众对事件的了解和认识都很有限,没太多讨论的空间。 比如,有些人去江青的墓祭奠,这是他们的自由,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挺江青呢,因为我们对文革的反思是不够的,没有让民众自由探讨这些问题,导致了社会思潮的分裂。如果我们能够清晰认识江青等在文革中的角色,恐怕也就没那么多人去祭奠。改变这种观念,只能通过自由讨论。 理性、宽容、多元声音的共存,现状离宪法第35条差距很远,基本上不允许讨论,政府站在某个立场上,会加剧意见的分裂,导致两级分化。因为我们不允许自由的摆事实、讲道理,走向共识。这是相当危险的。薄熙来就是一个例子,他有大量的粉丝,以红色后代自居,举的就是文革旗号,骗取很多人的信任,因为我们对过去的历史问题没有深刻的讨论和反思。 目前对于言论自由的问题并没有法律规制,完全是一个政治问题,而非法律问题,政治问题没有合理、明确的标准,我们不知道哪些问题可以讨论,哪些不可以,事实上,我们连界线在哪都不知道。 如何纳入法治范畴?执政党和政府对于言论自由要有高度认识,不应该对言论自由有什么恐惧,对于历史问题,应该有自由的讨论。社会之所以分裂,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真相不明,导致越走越极端,这是因为没有自由讨论的平台。在美国,宪法条款受到法院的积极实施,政府对言论限制,公民就会把规定拿到法院去撤销,这是很具体的一个保护机制。 加强宪法实施,通过某种机制得以贯彻。 言论就是口水仗,让不同声音流传,哪怕炒成一片,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如果有人从言论变成行动,政府就可以采取措施,但言论变成行动,是很遥远的,而且,言论吵架不仅不会造成行动,很可能会化解行动,真相明确了,大家就更容易形成共识,而且,言论也是发泄的渠道之一。言论可以发挥很多功能,其中之一就是解压阀,帮助人们发泄社会的怨气。 央视是国有企业和国家机构,在政治上保持一定的中立性,有一定政治纪律要求也可以理解,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剥夺员工的基本言论自由。只要老毕不违背某些职业道德和规范,机构不宜对其进行处罚。如果是职务行为或者公众公开场合的言论,可以处理。改革开放30年了,与朋友一起吃饭时发发牢骚,这样的自由还是要有的,要不然就会回到文革时代,那时对领导说了不敬的话,哪怕是口误,后果会很严重。如果连这点自由都没有,历史恐怕就是退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