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牵小手 · Oct. 2, 2020,
在成长过程中 一起分享专业、实用、有趣的亲子新知与体验 大手牵小手,幸福向前走! 这两天,应该很多家长都带娃去看过《夺冠》了吧,真的超燃!关于内驱力、关于奋斗的意义,关于坚持,真的值得让孩子一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演员,片中的演员几乎神还原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老女排的每一位球员。 中年郎平是巩俐扮演的,从扮相到神韵,绝了! 但放映的时候,底下好几位观众窃窃私语,“年轻的郎平是谁演的啊?太像了!排球也打得那么好,不像是一般的演员……” 没错!年轻郎平的扮演者,就是 郎平的女儿白浪! 是不是和父母长得都很像? 白浪完全没有表演经历,绝对的素人。当然,她会打排球,但并没有如母亲所愿走职业体育路线,而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工作。 所以,最初在导演找她聊这个角色的时候,她是有过犹豫的。但当她知道还有别人也在竞争这个角色时,这姑娘的倔劲一下子上来了——“还有谁能比我更适合演年轻时的妈妈?!” 没有表演经验没关系,一点点琢磨、死磕,白浪骨子里的韧劲,和母亲如出一辙。 这母女俩,从相貌到身材到举止神态都像得不行不行的,妥妥的现实版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 但这对母女之间,相像的不仅是模样。 电影放映前有一则广告,就是白浪和郎平合拍的,她对母亲说:“长大后,我没有成为你,但我有你的坚强!” 熟悉 大手牵小手 的朋友都知道,我们正在为孩子们写 一系列的卓越女性传奇,希望这些故事中蕴含的智慧和力量,能为孩子们的成长,点亮一束光。 之前,我们其实已经写过郎平,但今天,手手君还想来说说她和女儿的故事。 郎平其实是一名单亲妈妈,但女儿白浪无论走到哪里,一张脸上总是挂满夏威夷阳光般的笑容,站在妈妈身边,活脱脱一个一千瓦的小太阳。 今天这篇女性系列的文章,手手君就想来写写郎平和女儿白浪的故事。 白浪出生在美国,目前是华尔街某投行的一名白领。 拍电影并不是她的本职,最多算特殊情况下的一次玩票,也是向母亲的一次致敬。大家虽然是因为郎平而认识她,但查阅资料不难发现,这姑娘 即便没有郎平女儿的身份,也仍然是个非常优秀的90后年轻人。 成绩优异。拿着全额奖学金考进斯坦福大学经济管理系并顺利毕业。 体育天赋过人,身高189,从小玩过足球、篮球、舞蹈、冲浪,14岁开始学排球,曾经是加利福尼亚TCA队的绝对主力,入选过美国少年女排12人人大名单,考进斯坦福大学后也是该校校队主力成员。 更重要的是她还孝顺有爱,虽然成长在单亲家庭,但她跟父母的关系都很亲近,而且跟双方的新家庭成员也相处融洽。 一有空就飞去世界各地看妈妈,亲手给她做吃的。动员妈妈重新寻找另一半,为她的个人问题操碎了心。 特别疼爱同父异母的弟弟,抱起来就不撒手。 尽管从小在美国长大,白浪还是很能吃苦。拍电影时为了更接近郎平年轻时偏瘦的体型,她在一个月里足足减去30斤体重,同时还要苦练排球技艺和中文口语,苦头吃足。 这么优秀的女孩子到底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看看她从小的经历——3岁时父母离婚,3岁到12岁之间常年见不到妈妈,由爸爸一手带大,成年后父母各自又有了新的家庭,以常规思维来看,这都够演一出苦情戏了。 但白浪非常幸运地拥有一对智慧的父母, 即便婚姻不幸解体,他们仍然各尽所能地疼爱和培养女儿,并且能够互相理解彼此包容 。他们努力平衡好事业和育儿的关系,在不完整的家庭里,养出了内心完整而阳光的孩子。 有一次接受电视采访,被问到和父母的关系时,白浪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自己集中了爸爸和妈妈各自的优点,她说“我很幸福”。 郎平和前夫白帆,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为了女儿的成长成才,他们又各自付出了什么,牺牲了什么? 01 离婚了还是育儿伙伴 郎平的第一任丈夫是中国八一手球队前队员白帆,二人在郎平退役后,于1987年在北京结婚,婚后一起赴美留学。 由于是自费留学,夫妻俩初到美国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1992年生下女儿白浪以后,白帆独自承担起了家中大小事务,郎平则经常要出国打比赛。无论是独自育儿还是为事业打拼,两人都过得都非常辛苦,加上总是聚少离多缺少交流,最终两颗心渐行渐远。 1995年中国女排力邀郎平回国执教的时候,夫妻感情已经出现了裂痕,正是需要修补的时候。这一去,便再也没有机会。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前夕,郎平与白帆签署了离婚协议。协议约定,二人各自分享女儿一半的抚养权。 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刚刚离婚的郎平 当时的郎平分身乏术,但她还是在越洋电话里认真地告诉4岁的女儿:我和你爸爸因为个人的原因,以后没办法在一起生活,但我们曾经深爱过对方,分开了我们仍然爱你…… 当时郎平做中国队主教练的年薪只有6000美金,和女儿一晚上的越洋电话就能打掉她一个月的薪水,可是她依然坚持打,绝不让女儿产生妈妈走了不要她的想法。 她会极有耐心地听女儿在电话里给她讲幼儿园里的事,唱她新学会的歌谣……虽然电话费很贵,但母女的亲情比这贵上千百倍。 白帆并不计较前妻为了女排事业既管不了女儿又挣不到什么钱。他了解郎平对中国女排的感情,也欣赏她的天分和能力,他默默地承担起了父亲和母亲的双重责任。 为了照顾好女儿,父亲白帆再次拿起课本,考取了资格证书,去女儿的学校当了篮球教练。为了贴补家用,他还兼职做球队的司机。 离婚后整整15年,女儿都是白帆唯一的生活重心 ,直到孩子考上大学后他才重新组建了家庭。 更为难得的是,白帆从不因为自己付出的多就把女儿据为己有,相反,他非常注意维护好女儿心目中妈妈的形象。 他深知在一个幸福的孩子心中,必须同时有爱她的父亲和母亲的存在。 郎平没钱,想回美国看女儿都买不起机票。所以只要有时间,白帆都会带着白浪回国看妈妈,让母女培养感情,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他俩更是长驻北京给郎平加油鼓劲,一场不漏。等到白浪成年,父亲更加放心地支持她自己飞回中国看妈妈。 郎平带领美国队获得了北京奥运会亚军 虽然做不成夫妻,郎平和白帆却渐渐在养育女儿方面成为了默契的合作伙伴,彼此不计较,不抱怨,一切都从女儿的需要出发做到最好。 白帆曾说:“ 我非常敬重郎平,她是一位非常伟大的女性,她当年的球技现在也无人超越,我非常欣赏她。 ”而郎平则说:“他是一个伟大的父亲,他承担的太多了,让人敬佩。” 这样的豁达大度,这样的爱女之心,做女儿的又怎会感受不到? 02 跨越鸿沟走近彼此 虽然留有缺憾,但 郎平在女儿的成长中却从未缺位 。因为始终记着自己还是个母亲,她职业生涯的几次转型都和女儿有关。 1998年,郎平辞去了中国女排主教练一职,前往意大利做回职业教练。一来是为了能多挣点钱给女儿更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二来是因为意大利假期多可以多点机会陪伴女儿。 有一次她休假期满要离家的时候,白浪拉住衣角不让她走,她说想让妈妈去家门口的麦当劳上班,那样浪浪就又有妈妈陪又能吃买当劳了。郎平听罢好一阵心酸,叱咤体坛的铁榔头也和普通人一样要面对事业和育儿的两难。 她俯下身亲吻女儿的额头,郑重地许下了妈妈的诺言:“ 等你12岁的时候,我就回到你身边, 在家门口找份工作,天天陪着你。” 这一天终于在2004年5月27日到来,陪白浪过完12岁生日,郎平依诺辞去在意大利的教职,回到美国。 不久美国女排向郎平抛出了橄榄枝,她终于如愿获得了一份“家门口的工作”,母女俩欣喜不已。 好不容易能经常在一起,接下来的日子,真正的挑战才刚开始。要和一个青春期的美国女孩好好相处,远没有郎平想的那么容易。 母女俩隔着9年不在一起的时光,隔着中美文化的差异,隔着三十年的代沟,各自怀着一分想要靠近又不知怎么迈步的小心。 母亲一有空就送女儿上学,女儿觉得自己长大了可以坐校车。 母亲问女儿在学校的表现,女儿说那是不尊重她的隐私。在外面习惯了说一不二的母亲火了,“我没打你、没骂你,关心爱护你有错吗?我是你妈妈,少跟我谈什么隐私!” 两人陷入冷战。 直到一天早上,郎平发现自己的行李箱放在客厅的沙发上,女儿留下一封信说:“妈妈,我真怀念以前的日子,你不在家的时候我好想你,你回来住几天也从不管束我,可是现在……妈妈,你什么时候再出差呢?” 不顾一切地回来,难道就是为了这样的结果? 郎平开始意识到,女儿在美国生美国长,不可能接受中国传统的家长制教育方式,自己必须要接受这个现实,做出调整。 她问女儿为什么喜欢自己的篮球教练,浪浪告诉她说:“ 平等、自由、快乐 ,这是全部秘密。教练就是我们的朋友,他奖励我们冰激凌,表现好的队员还可以到他家参加家庭舞会呢。” 于是她努力学着去做。女儿喜欢什么她就支持,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她。 浪浪打篮球,就带她去看姚明比赛,还通过姚明让女儿拿到了科比的签名。 浪浪踢足球她也支持,不急着让她改练排球。直到14岁的时候浪浪自己发现需要身体冲撞的项目东方人撞不过欧美人,提出要改打排球,母亲更是欢呼支持。 她带女儿去美国大学参观排球俱乐部,和排球选手聊天,甚至一起训练…… 小孩子家的玩意儿,只要白浪愿意和妈妈分享,妈妈都热情地投入。两个人一起打游戏,对愤怒的小鸟很在行。 一起cosplay,两个一米八几的大高个扮成粉嫩嫩的恐龙和HelloKitty,智商退回3岁。 和女儿相处的过程中,郎平渐渐懂得, 孩子需要的不是教练也不是训导主任,而是伙伴,是朋友 。 只有和她站在平等的位置,才能走进她的心。 白浪读大学的时候,有一次看着空荡荡的家觉得很冷清,她建议妈妈应该去寻找另一半。 郎平并没有把这当成孩子的胡言乱语,她反倒很认真地跟女儿讨论起这个问题,告诉女儿不是自己不想找,是合适的人太难找。然后还一本正经地跟女儿“交代”了自己的择偶标准。 天真的白浪真把这当成了一件大事来做,到处替母亲物色合适的人选,还再三嘱咐妈妈,遇到合适的人一定要勇敢,不能瞻前顾后。 2016年,郎平与王育成教授在北京举行婚礼,白浪在婚礼上当众直夸新爸爸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最帅的爸爸”,把大伙儿都逗乐了。 03 爱是有原则的宠溺 父母对白浪的爱,有尊重,有宠溺,但也并不一味地顺着孩子。在重要问题上,他们始终帮孩子把稳了舵。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郎平辞去了美国女排主教练一职,暂别排坛,在家一心陪女儿考大学。 白浪考上斯坦福大学后进入了排球队,并被推选为队长 。大家都夸奖她球打得漂亮,这让她自我感觉非常良好,人生第一次萌生了成为专业排球运动员的想法。 但她没想到,一直非常支持她打球的妈妈明确表示反对,反而要她以学习为重,好不容易考上这么好的学校,正是吸取知识的时候,应该把完成大学学业放在首位。至于排球,能打成什么样就什么样。将来毕业以后想打职业也没问题,但大学阶段只能把排球放在第二位。 叛逆的白浪觉得妈妈总跟自己唱反调,总是否定自己,为此又跟妈妈别扭起来。 有一天她和妈妈大吵一架,跑去了爸爸那里。满以为好脾气的爸爸一定会支持自己反抗妈妈的“暴政”。 可是爸爸坚定地站到了妈妈那边。他心平气和地给女儿分析,妈妈作为资深教练,对一个球员的资质洞若观火。就算条件再好,没有受过专业系统训练的球员想要转做专业运动员都是很难的。如果能做两手准备, 以后就算转型不成功,至少还能凭自己的学识找条出路,这才是更为稳妥的打算。 听了父亲的话,再冷静下来想一想,白浪慢慢明白了妈妈的苦心。 她开始沉下心来学习,顺利地从大学毕业。那时她已经不再有当运动员的想法,而更想学以致用,于是在华尔街的投行找到了工作。 在物质方面,郎平和白帆总是会尽量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同时他们也像传统东方父母一样,不希望孩子养成随意挥霍的习惯。 白浪小的时候,父母给她的零花钱不会超过20美金。进了大学社交活动多了,年轻女孩又爱美,买了很多衣服,一条裙子动不动就是三四百美金。 郎平就会委婉地说说女儿,你现在不挣钱,买那么多衣服又穿不过来,多浪费呀,衣服会生气的…… 如今的白浪,美国中国两头跑,爸爸家妈妈家都是她的家,27岁的大姑娘,整天乐乐呵呵,一笑就挂着两个酒窝,仍旧是个天真的大小孩。 谁说单亲的孩子就一定有问题?谁说事业型女性必定教育不好孩子? 婚姻的存续和陪伴的时长,都不是决定亲子关系最重要的因素。 一个孩子真正最需要的未必是形式上完整的家庭,或者优渥的物质条件,而是 与父母之间稳定的、连续的、风雨不侵的情感连接。 只要他的内心坚定地相信,世界上有两个人会永远无条件地爱自己接纳自己,那便是他一生取之不尽的力量来源。 正如白浪对郎平说的那句话: “长大后,我没有成为你,但我有你的坚强!” 手手君友情提醒,泪点低的老母亲,看电影时请准备好餐巾纸,真的是全程泪目。 郎平曾经说过一句话,“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明知不会赢,也要竭尽全力!” 也把这句话,献给每一个孩子,每一位家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