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批鬼戏躲过一劫的“鬼阿姨” 孙楚楼边,莫愁湖上,又添几树垂杨。偏是江山胜处,酒卖斜阳...... 儿女浓情一笔消,桃花扇底送南朝。扯碎扯碎一条条,再一番鲜血满扇开红桃。 毎当听到电影《桃花扇》中李淑君的昆曲伴唱时,凄凄切切,无不让人荡气回肠。尤其是片尾的那首"桃花颂"和后来的歌剧《江姐》中的“红梅赞”何其相似。本博秦全耀真不知道谁抄袭了谁? 2011年的最后一天,81岁的昆曲艺术家李淑君离世。音尘绝,世上再无"李香君",这就是天意,李淑君和李香君只有一字之别。 1961年,作家孟超创作的鬼戏昆曲《李慧娘》,由当时北昆演员李淑君扮演李慧娘,展示了一位弱女子“生前受辱,死后强梁”,“不信俺死慧娘,斗不过活平章”,不向权势屈服的凄美动人形象。 南宋末年,奸相贾似道专横残暴。一次游湖,歌姬听到太学生裴舜卿怒斥贾似道祸国殃民的慷慨陈词,不禁油然产生敬慕之情,失口赞美一声“美哉少年”!回到府中竟被贾似道刺死,并派家将暗杀裴生。李慧娘魂游地府,向明镜判官申诉冤情。判官同情慧娘遭遇,并告知裴生有难,赐慧娘阴阳宝扇,准其暂回人间,救裴生脱险。慧娘鬼魂活捉贾似道复仇。 昆曲《李慧娘》在京上演后,又到各省巡回演出,颇受好评,也得到周恩来的赞许。孟超的好友,北京市统战部部长廖沫沙观看此剧后,写了一篇 剧评:《有鬼无害论》,登在1961年8月31日《北京晚报》上,署名“繁星”。其意思是说:《李慧娘》中写了鬼,但是个好鬼,有鬼无害。 康生对昆曲《李慧娘》也特别热心。剧作者孟超是康生同乡,改编过程中多次征询康生意见。康生发话:“《李慧娘》一定要出鬼魂,不出鬼魂我就不看。”彩 排期间,康生亲自将叠句“美哉!少年”的后一句改为“壮哉!少年!”正式公演后,康生又亲临观看,看后甚为满意,特写信给作者:“祝贺该剧演出成功。”称赞孟超“这回做了一件大好事”,指示“北昆今后照此发展,不要再搞什么现代戏”。 据有关报道:毛泽东看京剧《李慧娘》,当演出到南宋奸相贾似道游西湖,姬妾李慧娘见书生裴舜卿,失口赞美“美哉呀,少年!”之时,只见毛泽东神态一变,锁紧眉头,眉毛挑高,身体僵直。演出结束,演员谢幕时,他虽然也立起身来鼓掌,可是表情严肃,只鼓掌了三四下。 沒过几天,江青找了中宣部、文化部四位正副部长谈话,说《李慧娘》有政治问题,有鬼魂形象,要批判,部长们对她的意见未予置理。康生知道了,立即支持江青。 1963年初,江青找到了柯庆施。柯庆施把任务交给 华东局宣传部长俞铭璜。俞铭璜人称“苏中才子”,据说并非“左”派,百般无奈,奉命写就一篇批判文章:《“有鬼无害”论》,1963年5月6日,登在上海《文汇报》上。署名“梁壁辉”。“梁壁辉”者,“两笔挥”也。文章使用索隐的手法,说《李慧娘》剧作者是影射攻击共产党,贾似道是共产党的总理,李慧娘反 对贾似道就意味着人变成鬼也要向共产党复仇。可见江青对“鬼戏”的批判,关键不在于它有鬼魂形象,而在于神经质地认为这些鬼魂形象影射攻击了“大跃进”及其后果。 1963年3月16日,以中共文化部党组名义向中宣部及中共中央写了《关于停演“鬼戏”的请示报告》,报告在批评有鬼魂形象的戏演出渐增的问题时,突出地批评说:“更为严重的是新编的剧本(如《李慧娘》)亦大肆渲染鬼魂,而评 论界又大加赞美,并且提出‘有鬼无害论’,来为演出‘鬼戏’辩护”。3月29日,中共中央批转了这个报告。 《李慧娘》被禁演后,北方昆曲剧院又对根据同名歌剧改編的昆曲《红霞》进行了修改。改动了原作里有一些不够好的成分,如象紅霞用美人計向白匪劝酒以拖延时間,以及紅霞在就义前对生命的过分留恋等等。加 了第一幕紅霞在白保长家里当丫环时因放走赤卫队員而受到白保长毒打的戏,把紅霞成长的过程交代得更加清楚。 1963年9月,《戏剧报》、《中国戏剧》、《文艺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分别登出了李淑君的标题十分古怪的文章《要演“红霞姐”,不做“鬼阿姨”》。凭着这篇文章,李淑君老老实实低头认罪,总算躲过了一劫。 不久全国又批起了海瑞,文革开始了。剧作者吴晗被迫害至死,连扮演海瑞的演员马连良和周信芳也没能逃出厄运。李淑君的同事北昆演员韩建成对我说过,李淑君还算幸运,整死了“活海瑞”,躲过了“鬼阿姨。由于受大毒草《李慧娘》、《桃花扇》的牵连,她一直受冷遇,多年积怨让她老年患上了精神病。 1976年暮春的5月5日,《李慧娘》编剧孟超在愁闷、悲苦和郁愤之中,喝了一场闷酒。第二天清早,那个监视他的妇女去敲他的门,敲了半天也敲不开,就打开门进去,发现孟超躺在床上,鼻子流血,已经断气了。 三年后的1979年10月12日,人文社在北京八宝山公墓,为孟超举行追悼会。楼适夷送了一副挽联:“人而鬼也,鞭尸三百贾似道;死犹生乎,悲歌一曲李慧娘。”聂绀弩作《挽孟超》一首,诗云:“独秀峰前几雁行,卅年分手独超骧。文章名世无侥幸,血写轲书《李慧娘》。” 文革时,廖沫沙被抓进监狱。他的女儿就住在我家隔壁市委宿舍30号大院。我妈对我说,不要理她别招事。可也别欺负人家孩子。因为廖沫沙的一大罪状就是“有鬼无害论”。因此,我们背地里都叫她“鬼妹”。但我们可以保证,除了外人,我们东四西大街的这片孩子,没有一个人欺负过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