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标准”?!) :“官员考孝”比“洗七次脚”更虚 黎明 《江淮晨报》报道,10月23日,合肥市老年公寓前后有4拨爱心人士来给老人们献爱心,有位老人一天被志愿者洗了7次脚。这样的井喷式献爱心,不少老人都说受不了。 曲阜市委书记李长胜10月22日在打造“彬彬有礼道德城市”动员大会上说:“要将孝道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红线’,不孝者不得提拔重用!”这一用人标准公布后引起广泛关注,10月26日《广州日报》称,曲阜市委宣传部回应此事时表示,目前已经有了基本的考核标准,这一标准还在进行反复座谈和调研,然后再形成出台。 发生在两地的两个“敬老事件”,看似毫不相关,其实源自同根,一条藤上结的瓜——由伪爱心、假道德和真功利,带来的虚标准、假孝道和真忽悠,都属于伪文明系统的假冒伪劣产品。 对老人强行洗脚,献爱心名义下收获折腾老人的效果,这样做是否必要、对不对头,实施行为的人也很清楚,其伪劣性质容易判断。而曲阜自定的官场提拔任用标准,却可以博取多数人的好感乃至喝彩之声。 这是因为,早期的历代统治者对董仲舒所说的“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笃信不疑,尽管“忠君为先”或“一切为了领袖”的鼓噪曾经压倒过所有伦理,但民间传统的“百善孝为先”说法历经劫波而强势未消;同时,各时期普通人的生活经验,都可以验证一个“交际理论”,令这一观点一直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对养育自己的父母都对不住,这种人还能对得住谁呢?既然行孝善到至善,作行孝之秀就比较保险,尤其是对有权有势的官员或成功的名流,许多人还看重他们的示范功能。 古时在统治者倡扬鼓励下,社会各界人士比尽孝曾比到极端,比出荒唐与梦呓。尽孝尽到丧心病狂,元代《二十四孝图》有载;作秀做到作恶、作死的宵小层出不穷,东汉民谣《举秀才》有证。然而,“举孝廉”即便成为皇朝制度,成为鲜明导向与强劲动力,社会依然疮痍满目、重病不愈。原因本是坏在根子上,而孝道、私德治不了社会腐朽之根,只会添加一些高尚名义和此名义下的腐朽事物。 鼓励敬老献爱心?那好,被爱心所关照到的对象成了演出道具,平时冷清孤寂没人待见,一时遭遇突击表演则折腾个七上八下,正如一句网语说的“随时受不了”。我们做出姿态,面对镜头和记者,或期待一下单位鉴宝或内刊,我们做了好事,我们就是那种应受到奖励与重视的角色,我们还制造了“象征意义”,“带动了社会风气好转”……规定“孝道提拔红线”,也是图虚名的胡折腾,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意的是“先进角色”和“模范象征”,不过,这比“洗7次脚”更坏,劳民伤财更甚。 在用人标准上显点地方性、独立性,大概和“一把手”的处事风格与个人好恶有关。2006年甘肃金昌市选干实行“不孝敬父母”一票否决,当时的市委书记李建华说,“拿克林顿来说,背叛妻子和家庭,曝出性丑闻。按照金昌市的规定,这样的领导会被一票否决”。2010年山西河津市出台《局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暂行办法》,规定不孝敬父母者不得担任局级领导,在职的不能提拔重用;河北魏县在2008年提出了“德孝治县”的理念,而后规定提拔干部必须有父母(包括岳父岳母或公婆)出具的“德孝证明”,各单位总计建立“个人德孝行为”管理档案3600多份……. 曲阜式的“红线”,早已红过多次,最成功者当为以“孝子”和“为民”而成名的魏县县委书记。现在我要对划过“提拔红线”的地方提问:你们那里的干部格外清廉、特别能干、特别得民心吗? 你们的在任实职干部,如果不贪污腐败、不侵犯民权、不违法乱纪、不缺德少才,或者比较而言你们的干部德才与政绩考核明显胜于别处,那“红线”就是管用的,反之,比别处多一道子、添了工作量并多消耗了税款,那就是出馊招、图虚名、犯错误。 不说“考孝”之举抵触现代法治理念,也不说其操作可行与否,更不论公仆应该怎么上位,“孝道提拔红线”对政治清明和公仆品质是否有效的答案,大家还是知道的。敬老活动中一天给人家洗7次脚,是小折腾,而“官员考孝”,则是政治上、行政上的大折腾——从公众视角看问题,既然避实就虚,反正都是玩虚的,尽量玩小点,坏处还少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