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照片贴不好,请点击标题去原址) 2017-03-08 猫眼看人
来源:德国优才计划(ID:ToGermany)
3月8日在全世界, 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女性们作出的成就得到了肯定, 无论她们的国籍、民族、语言、 文化、经济状况,政治立场如何, 全世界的今天大家都在庆祝, 因为在1975年, 这一天被定为“国际妇女节”。
3月8日在中国, 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除了庆祝国际妇女节, 更是要庆祝中国姑娘飞上了天! 因为1952年的这一天: 新中国培养出了第一批全体女飞行员, 她们在之后的抗美援朝战争中, 英勇抗战,保家卫国。
新中国第一代女飞行员
时至今日, 今天的社会,多元开放, 但对女性的界定及女性自身的诉求, 是那么的鸡零狗碎, 越加趋同、物化而狭隘。
所以在今天3月8日, 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我们更想告诉你一个, 不凡中国女性的故事。
在中国的历史上, 曾经有过这样一位女性, 她舍弃了名流舞会的入场券, 抛下了养尊处优的贵族生活, 离开了深爱的儿女和家人, 在那个中国女人, 裹着小脚在家相夫教子,
对规矩不敢有半点逾越, 连开车都难以想象的年代, 她却冲破思想束缚,为了保家卫国, 竟驾驶着风驰电掣的飞机直冲云霄!
作为中国人,
她在美国大名鼎鼎, 却在中国鲜为人知。 她是名门望族之后, 是中外政要的身边红人, 她不靠家族,不靠关系, 成为了维克多·沙逊的座上宾。 她是语言大师林语堂, 思想家胡适,影星胡蝶的好朋友, 也是美国罗斯福总统夫人的故友, 是真正意义上的上流名媛! 她多才多艺,作画写生, 中英文皆通,还能讲一口流利的俄语。 她是抗日战争史上著名的女外交家, 也是中国最早的女飞行员, 还是《联合国人权宣言》的起草人之一, 她曾于1935年以中国代表唯一女性身份, 出席了国际联盟(联合国前身)大会, 会上是她向全世界喊出了: “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 她是一个用一生, 为人类服务的世界公民, 是至今无人企及的真女神, 而在今天我们知道她的人, 却少之又少, 她就是,颜雅清
不要以为这是女神莫文蔚,这是颜雅清
1904年1月17日, 她在上海含着金汤匙出生了, 这是一个家学深厚, 家境殷实的名门望族, 是当时中国唯一一个,所有家庭成员, 都接受过国外教育的大家庭, 其完全度超过了宋氏三姐妹家族。 她是孔子弟子颜回的后人,
是圣约翰大学创始人之一颜永京的孙女, 近代著名外交家颜惠庆, 和铁道部副部长颜德庆的侄女, 她还是清华之父曹云祥的表侄女。
颜福庆
父亲颜福庆是上海医学院之父, 被誉为中国西医泰斗。 母亲曹秀英也是上海的名门闺秀。 因为父亲工作流动性很大, 她从小就跟着父母满世界游历。 她曾在举世闻名的中西女塾学习, 宋氏三姐妹、名媛唐瑛等闻名中外的女性, 都是她的校友。
宋氏三姐妹
中西女塾管理极其严格, 一举一动都要有教养,合乎规矩。 在家族的熏陶,名校的培养下, 她成为了一名言谈举止优秀的淑女, 她是优秀的沙龙女主人, 打网球、骑马、射箭...... 她样样精通。
17岁时,她以优异的成绩从学校毕业, 从中西女塾毕业的学生, 通常有两条路可走: 一是订婚和结婚, 二是去美国留学。 她毫不犹豫地就选择了后者。 因为她明白一个朴素的道理: 与其用华丽的婚姻做装饰, 不如用丰富的知识来武装。
到达美国后, 父母将她安排进著名的胡桃山中学, 尽管这所学校环境极好, 可这不是她心中最向往的学府, 极有主见的她未告知父母就独自跑去了, 马萨诸塞州的史密斯学院。
这是美国排名第二的女校,
从这里走出了无数闻名世界的女性: 前美国第一夫人南茜·里根,芭芭拉·布什, 著名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 世界原子弹之母吴健雄……
因为她年龄太小,又没有提前报名, 原本按学校的规定是不会收她的。 可她的表现实在太过出色, 1922年,学校破例接收她为, 文化交流生, 她因此成为该校有史以来, 获此殊荣年龄最小的学生。
之后,她又跟随着父母回到祖国, 进入长沙雅礼大学就读,主修心理学, 本是4年的课程, 她却就只花了3年就完成了, 专业里面的课程还6个满分! 成功获得了心理学学士学位。
23岁时,她在上海医学院任英语教师。 此时的她,已经美得倾国倾城, 在女性普遍矮小的那个年代, 她身高竟有一米七, 一双大眼睛, 灿若星辰,波光潋滟, 微微一笑还会露出, 两个甜甜的小酒窝, 言行举止优雅无比, 气质出尘脱俗, 更难得的是, 这位大小姐还有着惊世的才气!
所以当时上海滩的男人们, 都将她视为自己的梦中情人, 顾维钧、宋子文等等名流都曾追求过她。
上图顾维钧,下图宋子文
胡美、杜威、胡适、林语堂等学界名流, 常常到她的家中做客, 她可以随意出入, 当时任何的上海顶尖社交场所, 任何聚会有了她是熠熠生辉, 她多才多艺,能歌善舞, 曼妙的舞姿总是能成为全场最瞩目的焦点。
可是喧嚣过后, 她开始质问自己, 为什么不能以自己的能力, 去做一些对国家有意义的事呢?
她是在衣食无忧中成长的千金小姐,
却有着为祖国同胞奉献的珍贵品格。
父亲颜福庆想在中国大地上, 建立一所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医事中心,
因为大量的资金问题需要国家帮助, 她竟二话不说, 就在众多追求者中选择了, 当时的中央银行处长陈炳章。
婚后生下两个孩子以后, 她就带着满腔热血,投身到救国救民, 为儿童和妇女争取权益的事业中去了。 1935年,为了能在外交上为祖国出一份力, 她毫不犹豫地离开家, 离开前途无量的丈夫, 作为侍应生跟随伯父颜惠庆出使苏联。 聪慧过人的她迅速地学会了俄语, 并且口音跟当地人没什么两样。 不久后,因为表现出色, 她正式成为中华民国外交部正式官员。
同年她又以中国代表唯一女性身份, 出席日内瓦国际联盟妇女会议, 在会上演讲时,她充满豪气地, 提出了一个震撼世界的观点,
她呼吁男女平等, 希望能提高全世界女性的地位, 她觉得构成世界一半人口的妇女, 如果有了公平的机会, 可以帮助世界走向和平。 她说:“让全世界妇女享有半边天,
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这番发言引起巨大反响, 海内外媒体纷纷赞扬她出色的能力, 富有见地的发言和独特的个人魅力! 连后来毛主席也常用她的这句 “妇女能顶半边天”。
她的梦想之路走得一帆风顺, 可婚姻之路却走到了尽头…… 她希望能尽自己所能, 为社会贡献,为人类服务。 而丈夫却希望她能待在家里, 做一个温柔娴淑的贤妻良母。 两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 1936年,她结束苏联工作回到上海后, 马上主动跟丈夫提出了离婚。 这在当时的中国掀起惊涛骇浪, 就连她的父母都觉得不可理喻, 女人向男人提出离婚? 简直闻所未闻! 但她还是坚决地结束了, 这段貌合神离的婚姻。
她把“天下兴亡,匹妇有责”, 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离婚后,她代表外交部, 参与了很多重要的外事活动, 她还代表中国参加国联(联合国前身), 专门负责调查妇女儿童非法买卖问题。 在被大国控制的国联中, 她竭尽全力,为贫弱的祖国争取权益。 但她却渐渐发现, 当时外交根本不能救国……
“国防实力之前卫是空军, 国防文化之主力是电影”
她认为中国想要得救, 就必须要大力发展空军, 当时的南京政府完全没有制空权, 日军飞机可以直接进入中国腹地进行轰炸。
1936年10月下旬,她在上海观看了, 女飞行员李霞卿的花式表演, 两人认识以后一见如故, 都认为要走航空救国的道路。 她们共同商量出一个大胆的计划: 创办一家飞行协会,鼓励和帮助, 年轻的东方女性勇敢地飞上蓝天。
李霞卿
1937年,中国空军一架战机, 去炸近海的日本军舰,却投弹失误, 误炸了上海最繁华的大世界, 1700多名平民无辜死去。 听到这个噩耗后,她顿时决定, 放下所有的事情,尽快学习飞行! 彻底坚定了飞行救国的决心。
1938年,她进入美国首屈一指的飞行学校: 沙菲尔飞行学校。 40个课时的飞行训练,包括翻筋斗、 俯冲,水平8字、上下横8字等技巧。 这样的训练强度,对男人来说都很困难,
对于这位锦衣玉食的大小姐来说, 更可想而知,但她却没有被吓倒, 她要成为中国的飞行教官, 她要驾驶战机成为, 抵抗敌人炮火的铜墙铁壁。
当时的她就连开车都开不好, 追尾撞树都不知道多少次了, 就在所有人都不认为, 她能学会飞行的时候,
她却仅用一年的时间, 就获得了,私人飞行员执照。
1939年3月23日,她与李霞卿, 在纽约弗罗伊德·班尼特机场会合, 为了支援中国抗日,她们即将开始, 雄心勃勃的全美飞行募捐计划, 总飞行里程达15000多英里,耗时数月!
她们计划各驾一架轻型飞机, 但此时的颜雅清还没有飞机, 所有她和李霞卿一起飞行, 飞行前,她们立下一份志愿书:
“雅清、霞卿自愿献身国家,为民请命, 此次出发向全美募捐。 所有捐款统由捐款人,用支票寄交, 赞助委员会会计奥图尔博士经收, 并交由于斌主教转寄, 重庆国民政府赈济委员会, 以为救济费用,本人决不接纳分文。 至于飞行期间,倘遇任何危险 及其他一切损害愿自行负责,与他人无关。”
这场伟大的爱国之旅引发全世界的关注, 不久后,美国家喻户晓的飞行英雄, 罗斯科·特纳上校就亲自, 送给她一架被命名为, “新中国精神号”的Porterfield 35-W单翼机, 机身上写着颜雅清的英文名字。 从此,她和李霞卿各自开始了单飞之旅。
她所到之处,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中国大使馆官员, 新闻记者都视她为英雄。 《华盛顿邮报》报道说: “颜小姐已经成为所到之处的中心, 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她以飞行员之身 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尤为人们佩服。”
有人问她一个人单独, 飞到一个地方或整个半球,
是不是冒险的事? 她坚定地回答: “所有中国人, 不论在国内或在世界各地, 为了祖国,是很少想到危险的。”
她每到一个地方,就会发表演讲,
她告诉美国人, 日本的野心是征服亚洲称霸世界, 等日本人征服完中国后,也会来征服美国, 所以美国应当跟中国共同抗日。 后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事件, 也证明了她的远见。 她在美国各地的演讲大受欢迎, 赢得一片喝彩! 美国人称她为中国的阿梅莉亚·埃尔哈特!
1939年,她在美国东部飞行时, 飞机却因为燃油告急, 坠毁在一个农田里, 她血流满面, 还好被当地人发现救出送到医院。 她飞机失事的消息迅速传播世界各地, 询问伤情的加急电报纷至沓来,
她苏醒以后, 有记者问她是什么感受,
她说的第一句话就是: “我会很乐意为事业而死。” 从她放弃安逸的生活开始, 她就已经置生死于度外了。
她的鼻子严重受伤, 两颗牙齿断裂, 极度爱美的她却不顾形象, 主动接受所有媒体的采访。 她想通过更多的曝光,
让更多的美国人民, 可以知道中国的困境愿意来帮助中国。 她成为了当时美国人心中的女英雄, 她的爱国义举激起了, 美国人救援中国的热情, 美国各大报纸都声援她, 连著名作家海伦·凯勒都成了她的支持者, 特地撰文向她致敬。
本来预计3个月的飞行没有完成, 出院后,她继续在美国乘汽车巡回公开讲演, 为抗日战争募捐。 她不放过任何可以为祖国募集资金的机会, 有人向她索要照片,她说: 英文签名照片1美元, 中文签名照片2美元, 她告诉美国人,1美元就可以, 买到治愈一名疟疾患者的奎宁, 也许就可以拯救一个人的生命。
海伦·凯勒安排她在各地做抗日讲座, 她说中日战争, 罪魁祸首是日本政府, 而不是日本的普通人民, 她预言中日两国的关系, 总有一天会恢复正常。 因为她,大量捐款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 她还和李霞卿为拯救中国难民的, “一碗饭运动”多次举办募捐舞会, 为美国医药援华会出力, 让大量救命的医药及时送往中国战区!
1940年,她踏上回国之路, 和自己的孩子在香港团聚。 可是好景不长, 不久后香港就沦陷了, 虽然当时独自带着两个孩子要逃命, 她还不顾自身安危参加救护队, 不分昼夜去救治孤儿寡母和伤员。
结果不幸被日军关到集中营, 遭遇了长达8个月的非人折磨, 等到她想尽一切办法逃出集中营时, 她已经瘦到皮包骨头,不成人样了, 后来她带着两个孩子, 千方百计地从香港逃到了重庆, 一到重庆,她就迅速引起了宋美龄的关注。 那时候宋美龄要以到美国治病为借口, 去美国进行游说, 为蒋介石取得更大的支持。 宋美龄亲自挑选了她作为自己的随行人员。 而那时的她也开始思考: “人类究竟该怎样消除战争?” 她的视野转向了联合国。
1944年,为了实现世界和平, 她走进了巴顿橡树园, 代表中国讨论起草未来的联合国宪章。 经过会谈,名为“联合国”的组织成立了。 她还在联合国担任信息官员。 并代表联合国在美国各地讲演, 1947年,她成为埃莉诺.罗斯福—— 前美国总统夫人的三位助手之一, 帮助起草了《联合国人权宣言》。 在这些世界上历史性的时刻, 她都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她拥有卓越的远见, 就像一个预言家。 她呼吁更改《联合国宪章》, 在她看来, 《联合国宪章》有致命的弱点, 有四大问题严重制约了联合国的作用:
一、宪章的有关条款极大地, 损害了各大国之间的关系, 在某种程度上会使联合国成为“国际怪物”;
二、联合国大会没有立法权, 就会削弱联合国的作用;
三,联合国的国际托管问题, 对殖民主义抱有一种支持和怂恿的态度, 和倡导的广泛民主的原则背道而驰;
四,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问题, 只要一个常任理事国不同意, 联合国的决议就不能通过。
她还批评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建立军事基地,
来避免战争的想法是可笑之极的, 她预测,电子武器时代即将来临,
到时,洲际导弹可以随意打到, 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
如此远见卓识, 当时她所提到的宪章弱点, 至今都还限制着联合国的作用。
1948年,44岁的她终于遇到了爱情…… 约翰是联合国第一批雇佣的工作人员, 两人相识后不久就结婚了。 联合国有一个规定: 夫妻双方不能同时在联合国工作。 为了丈夫的事业,她牺牲了自己, 但她仍然没有放弃为人类服务的想法。 她到精神病院做义工, 每当看到病人有所好转, 她就会感到很开心, 她对知识仍然有着无尽的热情和渴求。
1956年,52岁年过半百的她, 竟然申请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图书管理专业, 正式成为了一名图书管理专业的学生! 毕业后,在布鲁克林, 从事纽约公共图书管理的工作。
也许,她只属于世界这个大家, 从来不属于自己那个小家。 约翰想带她去一个海岛上安度晚年, 可她还想做更多,学更多, 想要尽自己所能来帮助更多的人,
1959年,她和第二任丈夫约翰, 正式办理了离婚手续。 两段婚姻,因为同一个原因走向了结束……
而她预言了那么多决定世界未来的大事, 却无法预言自己的生死, 1960年,她患上乳腺癌, 医生告诉她,活不过一年了, 可她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 忍受着痛苦, 又与癌细胞抗争了10年, 晚年孤独的她,最想的就是, 能回到自己的祖国和故里, 而在当时中国轰轰烈烈地, 文化大革命浩劫之时, 她已无法实现重归故里的愿望, 万般无奈的她, 最终客死他乡!
1970年3月18日的清晨, 66岁的她像往常一样准备去上班,
结果却晕倒家中,再也没能起来, 直到两天后,才被人发现......
生如夏花之绚烂, 死如秋叶之静美。 中国失去了一个好女儿, 世界失去了一个好公民。
她两脚踏的是东西文化,
一心评的是宇宙文章。 作为女性, 其眼界之高, 胸怀与抱负之广, 灵魂成长之深, 至今无人企及。 看到她,就像是看到了光,
她耀眼的光芒, 足以让所有所谓民国闺秀, 上海滩的名媛们都黯淡无光, 这位面对危险, 偏见和灾难不低头,不妥协, 有胆有识有勇气有力量, 神一般存在的伟大中国女性, 曾经照亮了中国和世界的道路。 作为中国人,我们不应该忘记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