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惑須解,不知當索。以無知而沾沾自喜,廢也。) 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 張岱年 ( 2015年08月01日) 何謂“精神”?就字源來講,“精”是細微之義,“神”是能動的作用之義。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發展過程中精微的內在動力,也就是指導民族文化不斷前進的基本思想。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一定文化創造出來,並成為該文化思想基礎的東西。 中國文化豐富多彩,思想博大精深,因而中國文化的基本思想也不是單純的,而是一個包括諸多要素的統一體系。這個體系的要素主要有四點:剛健有為,和與中,崇德利用,天人協調。其中“天人協調”思想主要解決人與自然的關係;“崇德利用”思想主要解決人自身的關係,即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的關係;“和與中”的思想主要解決人與人的關係,包括民族關係,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等人倫關係;而“剛健有為”思想則是處理各種關係的人生總原則。四者以“剛健有為”思想為綱,形成中國文化基本思想的體系。 “剛健有為”的思想源於孔子,到戰國時期的《周易大傳》已見成熟。中國文化的基本思想是一個系統,其綱領“剛健有為”思想也自成系統。 粗略地看,《周易大傳》提出來的“剛健有為”思想包括“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兩個方面。《彖傳》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體運行,永無已時,故稱為“健”。健含有主動性、能動性以及剛強不屈之義。君子法天,故應“自強不息”。“自強不息”也就是努力向上,絕不停止。《周易大傳》所說的“剛健”,還有“獨立不懼”、“立不易方”之義,也就是孟子所說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獨立人格;還有老子“自勝者強”之義。 《論語》有一段對話:“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子曰:‘棖也欲,焉得剛?’”這是說,要做到剛毅不屈,欲望就不能太多。由此可見,剛強不屈不僅意味着一種對抗外部壓力的能力,也意味着一種對付來自本身弱點的能力。這兩方面結合起來,也就是《周易大傳》所謂的“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以直內”就是使心專一不放逸,就是控制自己對外來刺激的反應並加以抉擇,“義以方外”就是使行為皆符合道德原則。 《彖傳》又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坤”即順,“地勢”是順,“載物”就是包容許多物類。君子應效法大地的胸懷,包容各個方面的人,容納不同的意見,使他人和萬物都得以各遂其生。《周易大傳》認為,健是陽氣的本性,順是陰氣的本性,在二者之中,陽健是居於主導地位的。自強不息是自立之道,厚德載物是立人之道;自立是立人的前提,立人是自立的引申。可見,剛健有為的思想以自強不息為主,同時包含厚德載物的系統。 《周易大傳》所說的“自強不息”或剛健還含有“剛中”“及時”“通變”等引申的原則。《周易大傳》提出:“能止健,大正也。”據高亨考證,“能止健”當做“健能止”,“能”讀為而。“健而止”即強健而不妄行,可止則止。《周易大傳》認為,強健而不妄行,不走極端,是大正即最合乎中道的品德。《周易大傳》又提出:“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又說:“終日乾乾,與時偕行。”所謂“進德修業”、“終日乾乾”即“自強不息”。所謂“及時”、“與時偕行”,即以自強不息與永恆變化的客觀世界保持一致。《周易大傳》不僅從自強不息引申出“及時”即順應變化潮流的原則,而且將這個原則與“中”的原則結合起來,稱為“時中”。“時中”即隨時處中。在《周易大傳》看來,所謂“中正之道”,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人的生活行動也必須隨時間的變化調整,按當時的情況確立標準。 《周易大傳》還認為,“天地革而四時成”,世界的流變是通過一系列變革、革新形成的,人要與時偕行,也必須“通變”、“革命”。這樣,它又從及時的原則引申出“通變”、“革命”的原則。《周易大傳》有一句至今膾炙人口的話,叫“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事物發展到不能再發展的地步,通過變革或革命,原來“山重水複疑無路”的局面,就會一變而為“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就是“通”,也就是“通則久”。 總之,《周易大傳》把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剛中、及時、通變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了一個以剛健為中心的宏大的生活原則體系。由於《周易大傳》在古代一直被視為孔子所作,這些思想的影響很大,在鑄造中國文化基本精神方面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對推動中國文化的發展也起了很大作用。
|